颱風年年有,今年暑假格外多!中央氣象臺監測顯示,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已於21日下午2點鐘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下午5點鐘其中心位於臺灣花蓮東南方約1420公裡,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
颱風最新消息: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將以每小時20-25公裡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繼續加強,並向臺灣島東南部沿海靠近,將於24日白天登陸或擦過臺灣島東南部沿海(10-12級,28-35米/秒,強熱帶風暴級或颱風級);爾後向閩粵沿海靠近,將於24日夜間到25日上午在福建中部到廣東東部一帶沿海再次登陸(9-11級,23-30米/秒,熱帶風暴級或強熱帶風暴級)。
受颱風影響,今天台灣以東洋面、巴士海峽、臺灣海峽、臺灣沿海、福建沿海、東海南部、南海東北部有6-8級大風,部分海域或地區風力可達9-10級,颱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風力有11-12級,陣風13級,臺灣中東部有大到暴雨(50-80毫米)。
不過,由於颱風的的路徑和登陸地還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建議公眾持續保持關注,臺灣、福建、廣東等地都要加強關注和防範。
北方秋意漸濃 南方高溫緩解提上日程
今天進入處暑節氣,南方的高溫持續在線,而北方多地已經能感受到秋意漸增。
未來幾天,在冷空氣和降雨影響下,北方氣溫大多在常年同期或偏低水平,華北一帶今後一周最高氣溫30℃上下,西北地區東部、東北多地25℃上下;早晚的涼意也開始明顯,華北20℃左右,東北西北一些地方則只有15℃上下,秋意漸濃。
北方各地的入秋也已經開始提上日程,與常年相比,目前北方多地入秋進程基本正常。像長春已於8月16日入秋,蘭州和銀川在8月20日也開啟了入秋進程。
而南方的高溫將持續到下周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一帶仍是高溫集中區。預計,未來三天,西南地區東部、江南、江漢、華南等地將有高溫天氣,今天白天江南大部、華南中北部、西南地區東部、江漢大部、江淮西部等地有35℃以上高溫天氣,其中,湖南大部、江西大部、福建西北部、四川盆地東部、廣西北部、廣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37~39℃,重慶北部局地可達40℃以上。
另外,未來幾天華南的高溫也將擴展,廣東局地最高溫將升至39℃。不過到27日前後,冷空氣南下,南方的高溫終於要緩解了,南昌、武漢、重慶26-27日將先後退出高溫行列。
11號颱風「白鹿」昨天夜間由熱帶風暴級加強為強熱帶風暴級,今天(23日)早晨5點鐘其中心位於我國臺灣省鵝鸞鼻東南方約770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緯17.6度、東經126.6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2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85百帕,七級風圈半徑250-380公裡。
預計,「白鹿」將以每小時20-25公裡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繼續加強,並向臺灣島東南部沿海靠近,將於24日白天登陸或擦過臺灣島東南部沿海(10-12級,28-35米/秒,強熱帶風暴級或颱風級);爾後向閩粵沿海靠近,將於24日夜間到25日上午在福建中部到廣東東部一帶沿海再次登陸(9-11級,23-30米/秒,熱帶風暴級或強熱帶風暴級)。中央氣象臺8月23日06時發布颱風藍色預警。
大風預報:23日08時 至24日08時,臺灣以東洋面、巴士海峽、臺灣海峽、臺灣沿海、福建沿海、東海南部、南海東北部有6-8級大風,部分海域或地區風力可達9-10級,颱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風力有11-12級,陣風13級。
「白鹿」或於周日前後登陸華南沿海
21日14時,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於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未來可能在本周末登陸臺灣福建廣東一帶沿海,也有可能轉向不影響我國陸地。
今天上午9點,熱帶低壓97W仍處在菲律賓以東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快速發展中,今天下午加強為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未來其將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逐漸向我國靠近,那是否會登陸我國呢?中國天氣網氣象服務首席胡嘯表示,目前颱風「白鹿」未來走勢還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今明兩天,颱風「白鹿」將穩定的以西偏北方向移動。而決定其走勢的關鍵時間,是在本周五,也就是23日。核心路逕取決於未來副熱帶高壓強度以及兩部分高壓是否打通,從而引導颱風登陸我國。目前判斷,「白鹿」若強度發展較快,則受高壓上層引導明顯,有利於登陸我國。若「白鹿」強度較弱,則容易受底層氣流影響,轉向不影響我國陸地。
如果出現登陸我國的情況,可能會在25日前後登陸臺灣廣東福建一帶沿海。不過這個颱風並不會是一個很強的颱風,遠遠不如之前登陸我國的9號颱風「利奇馬」。目前西北太平洋的海溫有利於「白鹿」的加強,但整體預測來看強度有限,就算登陸我國,強度也以熱帶風暴或強熱帶風暴為主。
風雨影響方面,則主要集中在周末兩天,其中主要影響時段為本周日,廣東,福建、以及周邊省份均會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胡嘯提醒,颱風「白鹿」存在登陸我國華南沿海的可能性,本周五起華南沿海地區需密切關注颱風動向,早做準備。
「白鹿」前世是颱風「海燕」 曾在菲律賓製造嚴重傷亡
今年11號颱風「白鹿」目前預測來看強度不強,但它的前世可是大名鼎鼎的2013年第30號颱風「海燕」。
「海燕」是有氣象紀錄以來全球最強熱帶氣旋之一,登陸菲律賓前後,最大風速達到75米/秒,風力17級以上,超過了風力等級劃分的最高標準(61.2米/秒),與1983年第10號颱風「Forrest」和1990年第25號颱風「Mike」並列為1981年以來西北太平洋上最強颱風。
根據2014年4月17日菲律賓國家減災委員會事後發布的最終報告,「海燕」共造成菲律賓6300人死亡、1062人失蹤、28688人受傷,經濟損失1813.25億菲律賓比索(約合36.4億美元)。
2014年2月10日至13日,由於「海燕」給菲律賓造成了嚴重災情,在泰國曼谷舉行的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世界氣象組織(ESCAP/WMO)颱風委員會第46次屆會上,菲律賓提出將「海燕」除名。
2015年2月,在颱風委員會第47次屆會上,作為「海燕」名稱的提供國,中國提出用「白鹿」一名作為「海燕」的替補名,颱風「白鹿」,也是首次在西北太平洋上登場。
未來三天具體預報
中央氣象臺預計,今天西北地區中東部、華北西部、黑龍江南部、四川盆地西部、雲南西部、西藏東南部、廣東中部、海南島、臺灣島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其中,山西西北部、四川盆地西北部、海南島、臺灣島東部等地局地有暴雨(50~80毫米)。
明天,陝西北部、華北西部、四川盆地西南部、廣東東部、福建中東部、浙江東南部、海南島、臺灣島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其中,山西中北部、四川盆地西南部、福建東部、廣東東部、臺灣島東部和南部等地局地有暴雨,福建東南部以及廣東東部沿海、臺灣島東部和西南部局地有大暴雨(100~160毫米)。浙江南部、福建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5~6級及以上風。
25日,甘肅東部、寧夏南部、青海北部、內蒙古東部、吉林西北部、四川盆地西南部、江南南部、華南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湖南南部、江西南部、廣西東北部、廣東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雨,江西南部、廣東北部等地局地特大暴雨(250~270毫米)。福建、浙江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5~6級及以上風。
氣象專家提醒,明天開始到26日,東北有望迎來一段晴天,像哈爾濱和長春雨水都會逐漸停下來,近日飽受陰雨「騷擾」的東北公眾可以抓緊時間安排戶外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