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8類(頻率達2GHz)數字通信電纜》標準第三次研討會在東莞市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圓滿召開。
國家信息傳輸線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東電線電纜協會、泰爾系統實驗室、嘉興海棠電子、原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等通信行業知名企業和檢測機構專家參加。
本次標準意見稿主要希望通過國家信息傳輸線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泰爾系統實驗室等檢測機構在通信電纜、連接器、組件等方面的檢測工作經驗提供技術支持。嘉興海棠電子作為國內最早研發出8類線的企業,則可給標準提供很多製造技術以及參數指標上的參考借鑑。原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高級工程師張宜老師憑藉其多年在綜合布線領域的心得,使8類產品標準能更多考慮到實際的應用情況,更容易落地。會同各線纜生產商、原材料供應商、設備及檢測儀器製造商一起提出修改意見,使之更合理、更科學。
會議主要就《8類(頻率達2GHz)數字通信電纜》標準初稿的技術指標等內容展開了修改意見的討論,以及安排部署了後續工作。
圖:8類線標準意見稿討論現場
早在2014年,美國通信工業協會(TIA)TR-42通信布線系統工程委員會就對ANSI/TIA-568及國際電工委對IEC61156-9標準修訂徵集意見,TIA指出當前的技術創新主要支持平衡雙絞線布線下一代乙太網應用的性能、測試和8類布線連接的發展。
2016年4月頒布的IEC61156-9和2016年7月頒布的TIA-568-C.2-1-2016標準均對8類纜進行了詳細規定,以及2018年6月發布的最新TIA標準TIA 568.2-D。
此次TIA 568.2-D最大變化包括增加模塊化插頭端接鏈路(MPTL)和 28 AWG 跳線,以及將8類布線標準移入主文檔,並參考 TSB 184A 進行遠程供電指導,如四對PoE對之間的電阻不平衡。
MPTL是一種將水平電纜的一端端接到RJ-45插頭,然後直接連接到設備的布線方式。如今,它被正式認可為連接設備的選項。TIA雙絞線布線標準之前只認可24AWG到26AWG線規的跳線,新標準28AWG跳線也被認可。
隨著通信信息技術的飛速更迭,8類網線將成為數據中心機房短距離傳輸的主要方式,8類網線已引起各大運營商和製造商的高度關注,它為網絡建設提供了高性價比的傳輸媒介,有著良好的市場前景。
因此,在這個時間節點,國內首個8類線標準的制定,將具有非凡的意義。本次《8類(頻率達2GHz)數字通信電纜》標準的編制工作,將填補國內8類線標準的空白,對國內通信網線行業的規範發展起到了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