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將5歲孫子培養成「神童」,奶奶自述教育過程中主要注意這2點

2020-12-04 圖圖媽媽小課堂

據調查,在我們現在的社會裡,孩子跟著老一輩的人長大的概率近乎一半。隔代育兒似乎成了一種不言而喻的趨勢,孩子的父母將這種行為視若平常。然而,卻有越來越多的抱怨和指責的聲音圍繞著隔代教育這個育兒方式。隔代教育真的不可取嗎?

在央視的一檔綜藝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上,一個名叫王恆屹的小朋友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年僅5歲的他卻可以流利地背出唐詩300首、百首宋詞,甚至還認識上千個漢字。對成年人來說都很困難的詩詞,王恆屹卻信手拈來。

這樣一個有著"行走的中華小詩庫"稱號的小天才王恆屹,也正是在被許多人嗤之以鼻的隔代教育的方式下長大的。王恆屹的奶奶雖然早就已經退休了,學歷也並不是很高,但卻有自己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式。王恆屹的出色也證明了她的這種教育方式的成功。

王恆屹的奶奶雖然是隔代教育,但也取得了可觀的效果,可有的隔代教育卻毀了孩子的一生。思想的差異和教育理念的不同,對孩子隔代教育總是會出錯。其實,教育結果的失敗並非是因為隔代,根本原因應該是教育方式的錯誤

那麼,隔代教育哪些方式是正確的呢?

1、不溺愛孩子

因為家裡的老人與孩子的年齡之間隔了幾個輩分,因此會對孩子格外的寬容和包容。但這種所謂的愛卻成了孩子成長道路上的阻礙,這種無底線的包容也很容易令孩子變得嬌縱,逐漸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認知,慢慢的,一個"熊孩子"就誕生了。

王恆屹的奶奶雖然很疼他,但從來不會對他過度縱容,而是在底線之上儘可能地讓他感到輕鬆快樂。王恆屹不像別的孩子那樣吵吵鬧鬧,在公共場所下的他禮貌端莊,完全不像一個5歲的孩子。這全都歸功於奶奶的教導。

為了孩子快樂就不顧他人的感受,怕孩子受累就讓他避開所有的困難。但孩子總歸有一天是要走進社會的,他也無法規避所有的風險,家長也不能一直陪在孩子身邊,他們會有自己的生活。

溺愛孩子是現在很多隔代教育的家庭裡普遍都會出現的問題,這也是隔代教育被許多人指責的重要原因之一。家長們應該學習一下王恆屹奶奶的做法,愛孩子但有度,對孩子的言行舉止稍加約束,將重點放在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和好性格上,避免因過度的愛對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2、以身作則

王恆屹的奶奶每天都會給自己的時間做規劃,讀書和娛樂的時間穿插交錯,列舉的項目安排一目了然。這也影響了王恆屹,他也會學奶奶每天規劃自己的時間。除此之外,愛好詩詞的奶奶每天都會讀上幾首,長時間的薰陶讓王恆屹也愛上了詩詞文化。

奶奶從小就教導王恆屹,如果要做一件事,那就要做好,重複無數遍也要完成它,這也是他們家"祖傳"的成功秘籍,奶奶平時也真的做到了這點。無論是什麼事情,從未輕易放棄。在學習背誦詩詞的道路上,正是奶奶的榜樣力量,為王恆屹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如果要培養孩子的興趣,則必須為孩子選擇一套合適的啟蒙書籍。在小時候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培養好了,孩子自然養成了讀詩詞的好習慣。 這是多麼讓家長高興的一件事情啊。

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培養孩子古詩詞興趣的學習方法,一套書——《國學經典》4冊,每天一首詩詞朗讀解析背誦,讓孩子聽古詩,學古詩,愛上古詩詞,一年下來,孩子輕鬆記住365首詩詞不是問題。

它包含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詩人的數百首古詩,巧妙地對應了當前的四個季節,二十四個節氣,傳統節日等。加強兒童對古代詩歌的理解和記憶。

非常值得我們大家入手,69元,不到孩子一件玩具錢,為什麼不給孩子選擇這樣一件禮物呢?還能培養孩子一個好習慣,何樂而不為

其實不僅是父母要做到以身作則,家裡的長輩也要。作為家裡資歷最深的人,長輩是最容易帶動孩子的,對孩子的影響力也是非常可觀的。平日裡的言行舉止,都有可能會成為孩子日後的某個習慣,因此要避免不良的行為和錯誤的措辭。

如果所有家庭的長輩都像王恆屹的奶奶那樣,選擇了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教導出了優異的孩子,那麼隔代教育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排斥反感了。

"隔代"不是理由,如果老人自身的人格與見識就有缺陷的話,就很難會帶出品學兼優的好孩子。同理,目光長遠、端莊大方的老人就更容易帶出優秀的孩子。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在個人身上。

隔代教育只是一種教育方式,可能對某些家庭來說很合適,但並不適合所有的家庭。因此,家長要根據家庭裡的實際情況來謹慎選擇孩子的教育方式。

相關焦點

  • 10歲孫子哄奶奶「眨眼又點頭」,了解真相後奶奶痛斥:他就是一條狼!
    胡婆婆說,銀行卡裡面是她辛辛苦苦存下的5萬元,主要是自己和孫子的生活費和學費。可過年期間她去銀行取錢時卻發現,卡上只剩下了兩萬5千元左右,另外的25000元不翼而飛。由於當時正值疫情期間,胡婆婆想過了這段時間再處理。
  • 10歲孫子哄奶奶「眨眼又點頭」,竟是在……奶奶痛斥:他就是一條狼!
    銀行卡裡5萬5隻剩200錢去哪裡了?「我銀行卡裡有5萬,臘月二十幾隻剩兩萬多了,我不曉得出什麼事兒,我就給我兒子(打電話)了。」胡婆婆說,銀行卡裡面是她辛辛苦苦存下的5萬元,主要是自己和孫子的生活費和學費。
  • 10歲孫子哄奶奶「眨眼點頭」破解人臉識別,奶奶痛斥:他就是一條狼!
    而始作俑者竟然是自己10歲的孫子!銀行卡裡5萬5隻剩200「我銀行卡裡有5萬,臘月二十幾隻剩兩萬多了,我不曉得出什麼事兒,我就給我兒子了。」胡婆婆說,銀行卡裡面是她辛辛苦苦存下的5萬元,主要是自己和孫子的生活費和學費。
  • 熊孩子騙奶奶眨眼點頭,為遊戲充值3萬多,奶奶:這是養了一條狼
    上午,正在烤蛋撻之際,看到一條報導,一位胡奶奶跟孫子在老家,因為孫子沒去上學,每天在家玩遊戲,她也不明白,孫子讓她對著鏡頭點頭眨眼,她就跟著照做了,結果最近突然發現,自己銀行卡上原來5萬多的存款,剩下2萬多了。胡奶奶當時就急了,問了孫子才知道,孫子都拿去給遊戲充值了。胡奶奶隨著鏡頭氣憤地說:這分明是養了一條狼啊。
  • 照看孫子是爺爺、奶奶的法定義務嗎?今晚7點,聽聽律師怎麼說~
    照看孫子是爺爺、奶奶的法定義務嗎?先來看案例李奶奶夫妻二人,與小兒子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小區。老兩口一直幫忙照料小兒子的孩子,他們的小孫子樂樂。樂樂從出生就一直由奶奶精心的照料,李奶奶的兒媳產假結束之後,樂樂多數的時間是在奶奶的看護下生活的,後來樂樂三歲開始去幼兒園,也是李奶奶老兩口接送,甚至包括幼兒園的基本費用也是老兩口支付的。
  • 「奶奶身上有味兒」,五歲孫子拒絕奶奶抱,老人味「元兇」就是它
    「奶奶身上有味兒,不讓你抱」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是把大孫子給盼來了,剛放寒假,兒子和兒媳就帶著孫子來老家探望,上一次見孫子,那得是半年前的事兒了。老早聽說孫子要來,老兩口早早地在門外等著,下了車之後,孫子也是蹦蹦跳跳地過來喊「爺爺奶奶」。
  • 【暖新聞】為了教腦癱孫子 文盲奶奶通過電腦學拼音認漢字
    如今67歲的她,卻因為孫子小輝,在拼命通過電腦學習認字,這是為什麼呢? 【教孫子讀書識字 文盲奶奶花甲之年學認字】   在家裡,王奶奶用小黑板帶著孫子小輝,認一些簡單的漢字,儘管黑板上的字錯誤不少。王奶奶說,自己兩年前才開始通過電腦學習拼音和漢字,因為她學會了,要再教給孫子小輝。
  • 奶奶給9歲孫子治溼疹 讓其生吞百餘蝌蚪(圖)
    奶奶為給孫子治溼疹,讓9歲娃生吞百餘蝌蚪。孩子後怕極了—— 蝌蚪會在我肚裡長成青蛙嗎?   醫生提醒:民間有生吞蝌蚪治病陋習,但沒科學依據,千萬不能效仿  「我現在還在害怕,蝌蚪會在我肚裡長成青蛙嗎?」昨日下午,鄭州市兒童醫院外科病房內,9歲的胖胖(化名)拍著肚皮說。
  • 5歲姐姐求弟弟,奶奶:那是給我大孫子的
    那些電視劇中的偏心、差別對待、重男輕女,往往都是現實生活的一種折射,現實生活中更令人無奈。「能讓我聞聞味道嗎?」5歲姐姐求弟弟,奶奶:那是給我大孫子的眼看快過年了,很多外出打工的人都趕回家和家人一起過年,這不,小李也是這其中的一位,她和老公有兩個孩子,女兒5歲了,小兒子才3歲。
  • 10歲「神獸」花5萬5買遊戲裝備,奶奶:「這是我養的一條狼!」
    近日,在四川成都,父親在外地打工,奶奶獨自帶著孫子,卻不料10歲的孫子哄奶奶對著手機眨眨眼睛、點點頭,將奶奶的銀行卡綁定在自己的手機上,不到2個月的時間,將奶奶辛辛苦苦攢的5萬多元錢用在了玩遊戲買裝備上,奶奶搞清楚事實後,無可奈何地望著孫子說:這就是我養的一條狼!
  • 【暖心】奶奶住院不肯喝藥,孫子用了這招!網友看得又笑又哭
    生病的奶奶不願喝藥  孫子就用牛奶盒「偽裝」  耐心哄奶奶喝下去  網友看後十分動容:  「這是愛的循環」    孫子牛奶盒內裝藥哄奶奶喝下  10月15日  廣東河源東源縣順天鎮  一位老人國慶長假期間  在家中等待外出打工的孫子時  不慎在家門口摔倒  住院期間  老人一直不願服用醫生開的藥  面對「孩子氣」的奶奶  她的孫子朱有財想了一個辦法  他把喝完的牛奶盒中間掏空
  • 「硬核奶奶」走紅網絡,為保護孫子全副武裝,堪稱金鐘罩鐵布衫
    這不,就有一位"硬核奶奶"在網上走紅了。網上流傳著這樣一組照片,奶奶抱著孫子和兒媳一起坐地鐵過安檢,可能是要回去復工的。兒媳負責拿行李,奶奶則負責抱孫子。一家人都戴著口罩,但地鐵安檢口的人還是比較多的,幸好奶奶和媽媽早有準備。
  • 蘇州67歲奶奶大字不識卻發狠學拼音認漢字 背後原因太心酸
    家住蘇州的王奶奶,年少時家境困難,沒有接受過教育,大字不識一個。然而如今67歲的她,卻在拼命通過電腦學習認字,這是為什麼呢?不識字的奶奶學電腦教孫子認字眼前的老人就是67歲的王奶奶,她正用小黑板帶著孫子小輝,認一些簡單的漢字,但黑板上的字錯誤的不少。
  • 「超暖和爺爺」上線,看到孫子穿的衣服跪服:奶奶們甘拜下風
    」,來說明奶奶們最擅長在天冷的時候給孩子們套衣服,那真是裡三層外三層,雖然是一種調侃,但是這其中不乏透露奶奶們對孩子的關心。不過有網友拍下一幕,充分證明了,在給孩子保暖這件事上,爺爺們一點也不比奶奶「差」。
  • 公公來做飯,李晟2歲兒子能說會道還說英文,對姥姥比奶奶親
    2歲兒子來襲有沒人想念李晟的兒子呢?多少人還記得他的小名?他叫好看弟弟。這一段時間都沒有好看弟弟的身影,原來他和外公在一起。李晟也已經兩天沒有見過兒子了。李晟真的做得不對,公婆難得遠道而來,怎麼不讓兒子來見一見爺爺奶奶呢?2歲的好看弟弟來了,一來他就開啟說話模式。一句:崽崽回來了,讓整個畫面都歡脫起來。一見面外婆就把外孫接了抱到手上。
  • 民間故事:結婚忘記給祖宗上墳,奶奶,孫子不孝順
    這不張茂還在電話裡和父親溝通,「爸,我們一早回去,在鎮上化好妝,然後就拜酒席,就和鄉親們見個面,各桌走走就可以了,那些獻花、喝交杯酒儀式就不要了,我們在北京已經舉行過儀式,回老家就是補個桌。」父親:「啥儀式都不要了,那也得結婚前去你爺爺墳上祭奠祖宗啊!貢品我都買了。」
  • 奶奶剝橘子,孫子手裡氣球突然爆裂!真相是...
    奶奶剝橘子,孫子手裡氣球突然爆裂!真相是......氣球,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玩意兒,節日、宴會中用來裝飾,家長也會買給小朋友玩。這兩樣貌似風馬牛不相及的物品,放在一起竟然會發生爆炸!
  • 小海綿帕蒂全家福,和爺爺奶奶太奶奶合影,開心舉起剪刀手
    曝光終於在網上得到了一張小海綿的近照,據估計,他正在取全家福,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大家族,為了避免其他家庭成員曝光,我們剪了一張小照片。坐在前面的是黃曉明的父母和她白髮蒼蒼但精神矍鑠的祖母。小海綿的奶奶笑著慈祥,所以她所受教育的黃曉明也很平易近人,以至於她曾經成為一個沒有稜角的好男人,被朋友看不起,沒有個性。
  • 五歲"神童"智商150 8個月說話跟外國人英語交流
    在姜永華記憶中,小明宇兩歲時,鄰居曾扔過一張有些破舊的兒童拼音標識圖,姜明宇把圖撿回去,讓大人給貼在牆上。「可能這張圖是他學習拼音的第一個老師。」同時,他還莫名學會查字典。   三歲與外國人對話 由於經濟原因,姜明宇沒上培訓班,姜永華買來少兒英語書和少兒學英語的碟子。就這樣,姜明宇跟著英語碟自學起來。
  • 奶奶打麻將,兩個孫子卻電死在家中
    六十歲的王老太特別喜歡打麻將,一打起麻將就什麼都忘記了。王老太有一個兒子,兒子跟兒媳都出去打工了,兒子育有兩個兒子,出去後把兩個兒子留給了王老太,王老太就照顧兩個孫子的生活。一個周日的下午,王老太哄著兩個孫子睡覺,孫子剛睡著,鄰居來叫她打麻將,說三缺一,王老太說孫子剛睡著不去了,鄰居說沒事,來吧,這麼近中途可以回來看看的。王老太心想也是,於是就跟著鄰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