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最大的遺憾,沒有參透「上帝的構思」,實現它有多難?

2021-01-15 騰訊網

1925年,早已經功成名就的愛因斯坦在和一位名為埃絲特·薩拉曼(Esther Salaman)的學生散步時,說了一段讓人沉思的話:「我想知道上帝到底是怎樣創造世界的,不過我對這種或那種現象、這個或那個元素不感興趣,我只是單純地想知道他宏大的構思,除此之外都是不值一提的細枝末節。」

這句話中所提到的「上帝的構思(God's thoughts)」,其實指的是現代物理學最終極的目標,代表著人類對自然規律最完美的理解和詮釋。

在人生的最後幾十年中,愛因斯坦將全部的精力和心血用於尋找萬物理論(The Theory of Everything),但直到臨終他也沒能完成心願。

在科學家們的理想中,萬物理論是揭示包括宇宙起源在內的一切宇宙奧秘的關鍵,它能夠將無數現象收納其中,將繁瑣的公式和現象化簡,用一個清晰流暢的公式完美表達出來。如果它真的成為現實,對於人類來說整個宇宙將再也沒有難題。

數個世紀以來,在無數科學家的付出之下,現代物理學的大廈傲然聳立。這座無比堅實的大廈擁有兩個近乎堅不可摧的支撐——量子場論和廣義相對論。

前者描述了弱核力、強核力以及電磁力如果在微觀尺度發揮作用,而後者則描述了引力、恆星、星系乃至整個宇宙宏觀尺度上的運行規律。

在近百年的研究和實驗中,科學家們發現這兩個理論在各自領域近乎是「無敵」的存在,任何理論都無法動搖它們的統治地位。

它們之間雖然近乎完全對立,但因通常情況下我們只需要用到一種理論,所以暫且相安無事。但想要建立解釋一切的萬物理論,就必須打破這兩個理論之間的隔閡,將它們完美和諧的統一起來。

當然了,相比現在還摸不著頭腦的引力,科學家們顯然對三個作用力的研究更加深入。強核力將原子核凝聚在一起,使得夸克能夠老老實實的留在中子和質子裡,電磁力將原子結合在一起並主導各種化學反應,而弱核力則和各種粒子的衰變放射有密切的關係。

除了基本的職能之外,每種力還有自己的亞原子粒子——強力的傳遞者是膠子,電磁力的傳遞者是光子,而弱力的傳遞者則是玻色子。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宛若幽靈般無處不在的希格斯場為其他基本粒子賦予質量,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個耳熟能詳的名詞——粒子物理標準模型。

在這個模型的幫助下,科學家們能夠像搭積木一樣,構建出從微觀世界到宏觀世界中所有已知的物質,這一構建過程和真正的萬物理論非常相似。

但是引力的存在使得其不能算是一個完美和諧的理論,畢竟引力也是宇宙中實實在在存在的一種力。

為了能夠貫通和連接物理大廈兩個支柱理論,在兩者之間建立起相互聯繫的「橋梁」,科學家們建造了能夠將質子加速到無限接近光速的強子對撞機(99.999999%光速),可這距離找到物質的最小組成單位還是遙遙無期。

按照弦理論的解釋,在宇宙剛形成的10^-43秒內,現在的四大基本力實際上是歸於一種力的統治的,微觀層面的宇宙由普朗克長度的顫動的弦組成的,而不同的顫動頻率產生了各種各樣不同的粒子。

雖然說弦理論似乎讓人類離宇宙終極秘密更近了一步,但真正看到宇宙「琴弦」所需要的能量過於龐大,甚至可以說龐大到難以想像,它至少比人類現在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還要高出11個數量級。

按照費米實驗室主持人、物理學家多恩·林肯(Don Lincoln)的比喻,如果人類已經掌握的能量是一個細胞,那麼窺見宇宙本質所需的能量就相當於整個地球。或許人類千年乃至萬年都沒有機會一探萬物理論的真諦。

在絕望中讓人感到一絲欣慰的是,物理學「大一統」的腳步似乎變得越來越快,比如牛頓在1670年發現萬有引力,從而將宇宙中的力和生活中的力整合為一;麥克斯韋在1873年提出的理論又將電和磁整合到了一起;1968年科學家們又發現弱核力和電磁爐嚴格來說只是硬幣的正反面。

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或許人類能夠舉起萬物理論的「聖杯」也只是時間的問題,只不過這個時間也許會長到我們接受不了甚至無法想像的程度。

而拋開學術方面的困難,愛因斯坦本人可能對人類能夠找到萬物理論並不抱太大希望,因為他曾在人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留下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我不知道第三次大戰用什麼武器,但第四次一定是石頭和木棍。

他的這段話想要表達的意思其實非常明顯,如果人類社會真的因戰爭而退化,那別說參透「上帝的構思」了,就連文明延續都可能會變成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所以參透「上帝的構思」不僅要在學術方面取得突破,還要在人類的劣根性上取得突破,這無疑是道阻且長的。

相關焦點

  • 現代物理學的終極理論,「上帝的構思」有多難?愛因斯坦都沒參透
    「上帝的構思」,就是現代物理學的終極理論 據悉,愛因斯坦在1925年曾經說過一句話,他對宇宙的研究是為了探尋「上帝的構思」。這其實就是現代物理學的終極理論,在此後的研究中,他也一直將其作為目標不斷努力。
  • 愛因斯坦一生都在尋找的數學公式,誰能證明它,誰就能看到上帝
    不過小編也看到很多人在留言評論區表示不滿,原因是在榜單中沒有看到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作為人類進入核子能時代最偉大的標誌,沒有質能方程的榜單還叫排行?好吧,小編也承認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非常偉大,但是在那五個數學公式面前,質能方程的價值真的還稍遜一籌。
  • 上帝之力是否存在?牛頓、愛因斯坦等最頂尖物理學家們的終極夢想
    然而很多人都認為,牛頓雖然作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卻是宗教的信仰者,甚至於晚年陷入到了上帝之力的幻境中。其實科學家和信仰宗教沒有根本性的衝突,牛頓的「上帝之力」乃是他的終極夢想。不光是牛頓,連愛因斯坦在後期也投入到了其中,直到現在依舊有很多人都想完成這個「上帝之力」的夢想。
  • 愛因斯坦相信的上帝,是你以為的那位「上帝」嗎?
    在談到愛因斯坦對上帝的看法之前,我們必須在這裡先對「上帝」下個定義。 印度及中國的佛教裡,似乎沒有一位創造了宇宙之「上帝」。佛教勸人苦行修業績,以便成神,所以宇宙根本不可能由某一神所造:佛教認為虛幻不實的宇宙乃是我們一念的妄想所致。
  • 愛因斯坦的「上帝不會擲骰子」與「薛丁格的貓」有什麼聯繫?
    愛因斯坦說:「上帝不會擲骰子」;波爾說:「別去管上帝能做什麼!」這是網絡上流傳的愛因斯坦與波爾之爭的精闢語言。其實這都不是原話,但意思差不多。爭論的兩邊都知道這個世界沒有上帝,他們爭論的「上帝」是指自然規律。那麼這個被號稱為世紀之爭的科學理論大戰具體是怎樣一個過程,最終鹿死誰手呢?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這段歷史,看看這些科學大師們的風採。
  • 愛因斯坦證明「上帝」存在的故事
    作者:許金聲(前言:下面這個故事來自網絡,有多處載有此文皆未註明出處。不知道有沒有誰知道本文的真實性,以及作者是誰?不管怎樣,文中愛因斯坦的邏輯和論證方式是非常有趣的,值得玩味。在現實中,愛因斯坦經常把「上帝」掛在嘴邊,他稱上帝為「老頭子」。在量子力學興起之時,他曾經犯了一個錯誤,他當時反對量子力學的一些重要發現,並且說了一句著名的話:「上帝不會擲骰子。」結果量子力學的發展,證明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的反對是錯的。但這與「上帝」擲不擲骰子沒有什麼關係,「上帝會不會擲骰子」是永遠沒有答案的問題。
  • 愛因斯坦的預言還有一個沒有實現,可是科學家卻不希望它成為現實
    而另一個偉大理論就是質能方程式,它揭示了物質和能量的關係,讓我們談之色變的核彈就是在愛因斯坦智能方程式的基礎上研究出來的。沒有愛因斯坦有關核能的理論支撐,就不會有後來原子彈的誕生,氫彈的誕生。這裡,我們也不得不感嘆愛因斯坦是真的偉大,要知道他的那些預言在100年前,人們只會當成是天馬行空的幻想。可就是完全顛覆人們認知的那些預言,到了100年後的現代,都被我們一一證實了。那麼愛因斯坦的預言都實現了嗎?當然沒有,事實上,愛因斯坦的預言還有一個沒有實現,可是科學家卻並不希望它成為現實。那麼這個讓科學家不希望看到的預言是什麼?
  • 愛因斯坦的預言還有一個沒有實現,可是科學家卻不希望它成為現實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愛因斯坦,他可以稱得上是近現代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是引領人類科技發展的核心科學家。愛因斯坦最偉大的理論有兩個,一個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相對論,相對論的提出對於人類探索時空,探索宇宙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另一個偉大理論就是質能方程式,它揭示了物質和能量的關係,讓我們談之色變的核彈就是在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式的基礎上研究出來的。
  • 愛因斯坦的七大預言中,有三個還沒有實現,其中一個讓人類期待
    說起偉大的科學家,很多人會想到牛頓,愛因斯坦,愛迪生,特斯拉等,那些在這些偉大科學家中,誰對人類的貢獻最大,誰又能夠稱得上是偉大科學家之首?英國曾經做過一個相關的偉大科學家投票,通過人們的投票,最後得到一個排名,而排在第一名的就是我們都熟悉的愛因斯坦。說起愛因斯坦,相信只要是對科學有一點興趣的朋友,沒有一個人不知道他。
  • 愛因斯坦錯了——我們的世界裡上帝不擲骰子!
    1927年比利時索菲爾科學大會上,當愛因斯坦面臨著神秘的量子世界裡喊出:上帝不擲骰子!世界是有秩序的。然而,事實證明他錯了。我們活著的世界是無法測量的!一、神一般存在的愛因斯坦愛因斯坦的成就有多麼偉大。有位科學家的著名的戲謔之言:自然和自然規律隱匿在黑暗之中。上帝說:『『讓牛頓出生吧!"
  • 為什麼愛因斯坦一直認為世界是上帝設計好的?
    在古希臘,宗教和哲學是密不可分的,因為人們相信,上帝設計了底層的規則,只是我們一直沒有理解這些規則。比如畢達哥拉斯認為,我們的萬物是由數字構成的,我們任何的自然規律都能夠用自然數來解釋,研究這些自然數不在於我們如何使用它,而是可以進一步發現上帝留給我們的真理。
  • 愛因斯坦為什麼不相信上帝?
    作為一個西方人,不相信上帝讓人納悶,很奇怪。也就是說,不一定每一個西方人都信教。愛因斯坦說,神秘的宇宙背後並沒有站著一個萬能的人,所謂的上帝,如果有,那就是自然規律,宇宙本身,宇宙就是上帝,我只信宇宙,不信上帝。
  • 愛因斯坦一生中最大的錯誤是哪個?宇宙常數還是量子力學?
    愛因斯坦犯過兩個最大的錯誤,一個是他承認的宇宙常數問題,另一個是他一起開創,但卻愛恨交加反對了一輩子的量子力學。著名的愛因斯坦研究專家亞伯拉罕·帕斯在《愛因斯坦曾住在這裡》一書中說就算1925年後,愛因斯坦改行釣魚以度過餘生,這對科學來說也沒什麼損失。下面來看偉大的愛因斯坦到底犯了多大錯,居然淪落到釣魚都沒啥影響?
  • 牛頓研究鍊金術,愛因斯坦信奉上帝,他們研究神學的目的是什麼?
    他寫了至少兩百頁的筆記,可惜都沒能傳下來,我們也不知道他有沒有在鍊金術領域取得成就。愛因斯坦說一杯水都要人去控制,更何況是宇宙的運動?言外之意就是覺得有人在背後控制著宇宙的運動,也是信奉神學的體現。不過愛因斯坦沒有牛頓那麼瘋狂,他只是信奉上帝,試圖用神學來解釋自然規律。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嗎在看到牛頓和愛因斯坦的經歷後,相信不少人的的心中都有了這個疑問。
  • 上帝不擲骰子,愛因斯坦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世界是不是確定的?
    愛因斯坦通過相對論將人類從牛頓的時代帶入了愛因斯坦的世界,愛因斯坦的時空觀與牛頓截然不同,但二人有一點卻是出奇的相似,他們都認為世界是確定的,雖然牛頓力學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都不足以描述整個宇宙的所有規律,但愛因斯坦相信,在這個世界上一定存在著一個大一統理論,而這個理論就是終極理論,是萬事萬物的運行規律。
  • 愛因斯坦相信上帝嗎?他的「上帝之信」和聖經,拍賣再次引發爭論
    愛因斯坦是否相信上帝?這位著名的物理學家在他的一生中,他的宗教信仰不斷被質疑。在紐約拍賣的兩件愛因斯坦文物,可能包含了20世紀最著名的思想家及精神信仰。上周五,在蘇富比拍賣的是愛因斯坦在1932年寫下的一本聖經:「這本書是取之不盡的生活智慧和安慰的源泉。」
  • 世界存在上帝嗎?愛因斯坦死後的一封「神信」,揭示了自己的觀點
    其實科學家們並不是盲目的認為上帝是存在的,他們之所以有這種說法,也是有根據的,除了愛因斯坦之外,還有一個世界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哲學家以及思想家也是相信有上帝的存在的,他們就是康德。以這四個人的立場代表,在學術界就劃分出了兩個陣營,有一部分堅信有上帝的存在,也有很大一部分拒絕任何有關神聖的概念,不過雖然這些人在各自的領域都是天才一般的人物,但依然沒有人能準確論證自己的觀點,也沒有人知道真相,那麼問題來了,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上帝的存在呢?就連愛因斯坦這樣的物理學家都相信存在上帝,那是不是就真的存在呢?
  • 愛因斯坦為什麼篤信「上帝不會擲骰子」,這是錯的嗎?
    愛因斯坦起初表達「上帝不會擲骰子」是為了否定量子力學哥本哈根學派對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詮釋。 當量子力學進入到原子內部時,特別是解釋電子的軌道規律時,這時候愛因斯坦和普朗克沒有做出建設性的研究。
  • 發現引力波有多難?愛因斯坦當年投稿也遭拒
    段子手們應景地創作出「引力波的發現,是情人節前對單身汪的最大打擊!連兩個黑洞都玩著玩著在一起了… 」等各種段子,來分享引力波被發現的喜悅。引力波的發現,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大年初六,參與探尋引力波的中國科學家,向華西都市報記者講述了發現引力波的各種細節。發現引力波已經成為春節期間最熱的話題,大家對它的關注已經遠遠超過科研本身。
  • 愛因斯坦晚年為何信奉神學?上帝存在與自然科學是不是無法共存的
    愛因斯坦是現代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其著作《相對論》影響了後來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哪怕是再過100年,甚至是1000年,都沒有人能夠否定愛因斯坦在科學方面做出的貢獻,但許多人或許不理解的是,為什麼如此熱衷於科學研究的大科學家到晚年卻十分信奉神學,並且認為科學最後的一切都是指向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