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說一個關於身體的小知識,看看你知道嗎?
你知道胃液中所含的胃酸,腐蝕的能力有多強嗎?如果將一滴胃酸滴在你的手上,那你的皮膚會被燒透!我第一次知道這個冷知識的時候,別提我的眼睛睜得有多大!
這是因為胃酸主要由氯化鉀和氯化鈉和鹽酸組成,PH值能達到1-3,可見其酸性的強度!那這樣的胃酸為什麼不腐蝕我們的胃壁呢?
這是因為在胃壁的表層有胃黏膜,上面的黏液會隔斷胃酸腐蝕胃壁,除此之外,胃黏膜之間的細胞連接很緊密,正常情況下胃酸很難滲透過去。
僅僅是人體中的一個小部位,就藏著這麼多科學知識。難怪有一種說法是人體是世界上最精密的機器。但就是我們每天使用的身體,我們對身體的了解卻非常少。
在2016年,日本體育大學杉田正明教授曾針對5000人做過一場調查,發現97%的人都不知道身體處於什麼狀態。因為對人體知識的匱乏,也造成越來越多的人處在一個亞健康的狀態。
孩子一個問題,引發我的思考
為什麼我會突然想到這個問題?是因為大寶突然有一天問我:「媽媽,為什麼我們吃的食物明明很香,最終卻變成了臭臭的便便」?
我一時竟然不知如何回答,也是那一刻我意識到,自己對於人體科學知識的匱乏。相信如我這樣的家長並不在少數!
為了挽留住我一個家長高高在上的榮光,於是我趕緊查資料,然後我得到的是這樣的回答!請看下圖:
看完這張圖,我在心中默默地翻了個白眼!放下了我所謂家長的面子,對大寶說:「太複雜了孩子,媽媽解釋不明白」。我那一刻突然明白了一點,為啥小時候我生物學不好、為啥關於人體科學的知識一點兒記不住,只能說太抽象了!
雖然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但是卻成為我心中一個小小的結。你說天文學、地理學的科普知識都相對形象具體,但真要把人體科學形象具體出來,我一個成年人都覺得不敢看,同時裡面的名稱抽象地讓我看得頭都大了!自己都記不明白,更別說給孩子普及!
《人體歷險記》用漫畫的方式普及人體科學知識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套豆瓣評分為9.1的人體科學漫畫書,《人體歷險記》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心想終於有個聰明人,能用我看得懂(當然也是孩子看得懂)的方式來表述出來了。
雖然評分很高,但我畢竟是精打細算的主婦,買前看好評率是必要程序。
看完評價的結果,我自己覺得自己有一點兒「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於是自從下單那天,就期待著到時候和大寶來一場人體冒險之旅!我打開包裹以後,隨便翻開一頁,給我的第一感覺,竟然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看的《七龍珠》!瞬間滿滿的童趣感充滿了我的內心。
這買回來以後,我才知道這套書是引進於韓國的兒童科普書,屬於《我的第一本科學漫畫書》絕境生存系列中的《人體歷險記》,這套《人體歷險記》一共3冊。而這部書是非常受歡迎的,已經累積暢銷1000萬冊了!難怪豆瓣評分能達到9.1,是有道理的!
因為這是一個系列故事,裡面有四個主人公、皮皮、智伍、凱恩、怪才腦博士。在《人體歷險記》這個故事,智伍在研究室發現了能變成納米大小的人體探險飛船,名字叫希波克拉底號。
智伍和腦博士正在試乘飛船的時候,不小心掉到了餅乾中。結果愛吃東西的皮皮,一口把希波拉號連同餅乾吃進了嘴裡,於是開啟了一場人體冒險之旅。
這樣的故事設定,瞬間就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冒險啊!能有哪個孩子不喜歡,連我自己都非常喜歡!本該是枯燥無趣的人體科學知識普及,就讓我和大寶看了3天就看完了,而且收穫不小!
希波克拉底好被吞以後,第一個來到的地方是口腔,於是以智伍和腦博士的視角,給我們介紹了口腔的知識,之後他們遇到了恐怖的胃酸、寄生蟲、最終進入大腸。
有趣的情節裡穿插著對於人體器官的認識,同時對於專業的詞彙,會進行詳細的解釋,還有相關的配圖。將科學常識變得更加直觀!
我在陪孩子看這套漫畫書的同時,其實也是自己對人體科學知識的普及。我了解了身體結構和各個器官之間是如何協作的,越是了解,越會驚嘆人體的精妙。
我終於知道我們經常說的消化系統,其實是指腸胃道,裡面包括了很多部位。從口腔到咽喉,然後是食管,然後抵達胃部,這場消化系統之旅才僅僅是一半。
之後會到小腸,而小腸還包括十二指腸、空腸、迴腸。再到大腸,大腸又包括盲腸、結腸、直腸、肛管。難以想像我們每天所吃的食物,都要經歷一趟這麼複雜的旅程。
雖然這是一套人體科學知識的漫畫,但畢竟是一個冒險主題的漫畫故事,不僅給孩子普及了科學知識,同時讓孩子學會面對絕境更加有勇氣。也是一套培養孩子情商的優質漫畫!
雖然說這三本漫畫的價格,比一些科普書籍的價格可能貴一點!但卻是一部真正能走進孩子內心的科普知識書籍。其實我之前給孩子買過人體科普書,但是都放得落灰了,孩子都沒翻過一下。
每次我想看看吧,結果翻了1、2頁就被裡面專業的詞彙,枯燥的講法搞困了!所以說這套書更實用,物超所值!分享給我的粉絲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