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鯨:海洋哺乳動物中與眾不同的存在,還會區別對待成年人和小孩

2021-01-08 溫晨動物園

海洋作為地球上我們人類遠未完全探索的區域,至今仍然擁有著太多秘密,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也充滿了魅力。我們普通人如果想近距離接觸海洋世界和海洋動物,似乎只能去動物園的海洋動物館或者極地海洋世界,那裡不但有各種活生生的海洋生物供人類觀賞,還有各種表演項目。不過現在大部分動物園和海洋館都不再側重於動物表演了,而是換成了更注重行為丰容和動物福利的觀賞互動,也就是允許遊客們近距離觀看飼養員或工作人員與海洋動物進行互動,包括投餵、玩耍等。在世界各地的海洋館中,企鵝、北極熊、海豚、鯊魚、海獅、虎鯨、白鯨等都算是非常常見的明星動物,其他的先放一放,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白鯨。

白鯨Delphinapterus leucas,是偶蹄目、一角鯨科、白鯨屬下的唯一物種,目前已被承認的有將近三十個亞種。成年的白鯨體長3~5.5米,主要分布在北極圈附近的淺層海域中,擁有季節性遷徙行為,但仍然不會離北極圈太遠。白鯨的屬名Delphinapterus意思是「無背鰭的海豚」,種加詞leucas的意思是「白色的」,拉丁學名直譯過來就是「沒有背鰭的白色海豚」。可能有朋友會感到好奇,不是鯨嗎,怎麼是海豚呢?沒有錯,其實從生物學上來講,所有的海豚和淡水豚都屬於齒鯨(分類單元是齒鯨小目Odontoceti),而白鯨無論是外形還是習性都跟海豚有著許多不同之處,與一角鯨Monodon monoceros更為相似,所以被劃分到了一角鯨科下。

除了背鰭之外,白鯨從外形上與其他鯨豚還有許多與眾不同之處。首先,在我們的印象中,鯨魚和海豚的鰭狀前肢跟鯊魚的胸鰭有著趨同演化,類似那種彎彎的月牙形,對快速遊泳很有幫助。但是白鯨的前肢不同,前端很寬,看上去類似扁平的方形,大家注意觀察下面這張照片就能很明顯看出來了。此外,白鯨的七節頸椎沒有癒合在一起,這一點與其他絕大多數鯨豚都不同。這樣的頸部結構可以讓白鯨進行左右扭頭的動作,不用轉身就能扭頭看到側面的狀況,有助於觀察環境、尋找獵物或提前躲避可能出現的危險。再加上特化後的扁形鰭狀肢,白鯨成為了極少數可以倒著向後遊泳的鯨豚,也能完成很多高難度動作,但是不能像海豚那樣完全躍出水面。

白鯨的頭頂偏後一點的位置有一個呼吸孔,周圍有可以控制的肌肉群,它們可以自由選擇將呼吸孔封閉或者打開。與苗條的海豚不同,白鯨的身子看上去特別圓潤(胖),這是因為它們的分布海域比大部分鯨豚都要更往北,也更寒冷,它們的體重有40%~50%都來源於脂肪層。成年白鯨身上的脂肪層厚度可達15釐米,既能為它們提供能量,又能讓內臟與冰冷的海水隔絕開來。在水面區域活動時,白鯨的心率在每分鐘100次左右,但是當它們潛入水下覓食時,心率會急速下降到每分鐘12~20次,以應付海水的寒冷,同時減少氧氣和熱量的消耗。

在食性方面,白鯨是標準的機會主義者,會捕捉並進食鱈魚、鮭魚、鯡魚、比目魚、杜父魚等魚類,和烏賊、章魚、螺、蝦蟹、沙蠶等無脊椎動物。被圈養在海洋館中的白鯨每天需要進食15~27公斤的食物,相當於它們體重的2.5%左右。野生的白鯨主要靠聽覺(回聲定位)和視覺來尋找食物,它們能夠左右扭動的頭部可以為它們提供很好的視野,高度發達的聽覺皮層也能保證白鯨幾乎不會錯過任何周圍的響動。另外,白鯨的口腔中具有不同類型的化學感受器,能在海水中分辨出不同味道。但是有得必有失,白鯨的大腦中缺乏嗅球和嗅覺神經,這就表明了它們並沒有嗅覺,也不需要嗅覺來輔助行動。

大家都知道鯨豚是高智商動物,白鯨也不例外。它們是善於交際的社會化動物,經常會選擇群居生活,每個群體包含2~30名成員,遷徙期間甚至有可能出現數百上千頭白鯨聚集在一起的畫面。但是白鯨的群體內結構並不嚴謹,除了佔據領導地位的成年雄性白鯨之外,其他成員往往都是去留隨意,經常有白鯨個體或小家庭脫離群體單獨行動,或者加入另外一個新的群體。白鯨個體之間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互動,包括一起追逐玩耍、互相觸碰身軀、合唱,還會彼此之間互相吐水,這是白鯨之間的一種嬉戲方式。群體捕獵時,白鯨個體之間會產生合作行為,共同圍捕魚類。

而且白鯨的好奇心很旺盛,這也是野生動物腦化指數高的一種體現。自然界中的野生白鯨如果遇到人類開的船,經常會在船邊上一起同行,甚至跟潛水的作業人員產生良好的互動。高智商的動物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會「玩」,在吃飽喝足以後它們會進行跟基本生存無關的娛樂方式,追求精神上的滿足和愉悅,比如白鯨就會在水中尋找玩具,包括珊瑚、海膽、大型貝類、其他動物的骨骸,頂著到處遊,實在找不到還會自己吐水泡來玩。但是這一點對白鯨來說有可能會帶來災禍,因為目前已經觀測到有不少白鯨在水中尋找玩具時被漁網、浮漂和一些漂流到海中的垃圾纏繞住難以掙脫,導致受傷感染或死亡。自從1861年第一頭白鯨在美國展出以後,它們迅速成為了全世界各大海洋館、博物館、動物園中的常客,並以與遊客的互動性聞名。

海洋館中的白鯨有種行為特別好玩兒,它們在面對成年人時,往往會表現出友好和溫順,比如隔著厚厚的玻璃用頭和後背去靠近遊客,或者張著嘴巴對著遊客點頭,動作緩慢柔和。但是在面對小孩時,白鯨的玩心會更重,而且經常會一驚一乍的,例如突然張大嘴巴猛然靠近,或緩慢遊動時突然扭頭嚇唬小孩,似乎很喜歡看到人類小孩被嚇哭的畫面。不僅如此,如果玻璃窗的頂端沒有封住的話,白鯨還會瞅準距離計算出角度,用嘴巴含一口水往高處噴(不是用噴氣孔),水流會呈拋物線狀態從展示區域頂端飛出來,準確命中目標,很少出現失誤。而且這種噴水行為大部分情況下都是針對小孩出現的,有可能是它們喜歡人類小孩,也有可能是把小體型的人當成了「玩具」。當然了,也不排除是白鯨單純討厭熊孩子,畢竟它們的智商很高嘛!

相關焦點

  • 這是《白鯨》最與眾不同和偉大的地方
    現在我們回頭看《白鯨》,是不是感覺清爽了很多?它的開頭短小精悍——「你就叫我以實瑪利吧。」這簡直堪稱文學史最短小、隨意的開頭了,它讓這本書瞬間親切起來,可以想見,如果你在麥爾維爾的時代讀這本書,除了會感到格外接地氣,還會有些震驚,並且帶著一點激動呢!
  •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 白鯨演繹水上芭蕾
    昨日,在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由白鯨演繹的水上芭蕾表演秀首演。在馴養師輕柔的撫摸和口令下,美麗可愛的白鯨在水中玩起跳躍、360度旋轉、踢皮球等動作,甚至還成為了馴養師的坐騎,在水中快速遊動。表演過程中,白鯨們還發出清脆動人的叫聲,和現場觀眾互動。
  • 長風海洋世界白鯨火了 你了解這種海洋動物嗎?
    這裡推出以水面為表演舞臺的大型白鯨多媒體舞臺劇,馴養員與可愛的白鯨姐妹花「君君」、「小白」和「小灰」一同上鏡,帶領觀眾了解海洋裡奇妙而富有靈性的白鯨。透過寬屏環幕的展示,觀眾們在特別的場景裡以「親歷模式」與白鯨姐妹和極地動物們進行零距離接觸,帶來一場流連忘返的全新沉浸式觀賞體驗。演出過程中,觀眾還能直觀地感受到馴養師和白鯨的默契配合,同時還能聽到白鯨姐妹優美動人的歌聲。  許多接觸過白鯨的人覺得,鯨魚真的能與人類溝通!曾有美國科學家從一頭白鯨身上找到一些啟示。
  • 海洋哺乳動物這嘴……是怎麼在水裡喝奶的?
    發展到如今,哺乳動物餵奶的方式,也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多樣性。但無論生活在什麼環境,母親總是能克服重重困難,給幼崽提供乳汁。即便是活在海裡,奶也是不能停的。01那麼海洋哺乳動物是怎麼餵奶的,和人類有什麼區別嗎?它們的乳頭在哪裡,我們怎麼好像沒見到過?
  • 原來白鯨還有這樣一個名稱
    白鯨是北極和亞北極鯨類。它是鯨家族的2個成員之一,由於其高音調的推特,這種海洋哺乳動物通常被稱為白鯨或海洋金絲雀。它有時也被稱為甜瓜,雖然更常見的是虎頭鯨,這是一種海洋海豚。白鯨是人工飼養中最常飼養的鯨類動物之一,棲息於北美,歐洲和亞洲的水族館,海豚館和野生動物園。由於它們的顏色和表現,它們很受公眾歡迎。伊洛瓦底海豚曾被置於同一個家庭;俄羅斯的白鯨名稱是指不相關的物種,魚類,白鯨鱘魚。由於其尖銳的吱吱聲,尖叫聲,咕嚕聲和哨聲,鯨魚也被俗稱為海上金絲雀。
  • 被稱為「海中金絲雀」的白鯨,是海洋世界的明星
    以多變化的叫聲與豐富的臉部表情聞名,早期的捕鯨者稱之為「海中金絲雀」。白鯨廣泛分布於北極與亞北極地區,自古以來它們一直是北極地區人類社會的重要商品,為當地原住民提供了食物、燃油、皮革等物資。它們的活力與適應力、特殊的外貌、易受吸引的天性、以及可接受訓練等因素,使其成為海洋世界的明星之一。
  • 海洋哺乳動物這嘴,是怎麼在水裡喝奶的?
    發展到如今,哺乳動物餵奶的方式,也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多樣性。但無論生活在什麼環境,母親總是能克服重重困難,給幼崽提供乳汁。即便是活在海裡,奶也是不能停的。那麼海洋哺乳動物是怎麼餵奶的,和人類有什麼區別嗎?它們的乳頭在哪裡,我們怎麼好像沒見到過?而且,在海裡面餵奶,就不怕海水把奶水都稀釋了嗎?
  • 寧波海洋世界發文闢謠!「白鯨咬破衣服」當事人發聲
    9月5日晚間9點半,寧波海洋世界在官方微信發文闢謠,並曬出當事人回應「寧波海洋世界白鯨咬破潛水員衣服」事件的聲明。 推文內容顯示,「近日,網上流傳『寧波海洋世界白鯨咬破潛水員衣服及襲擊潛水員視頻』等信息,獲悉後,我公司立即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核查。
  • 海洋世界白鯨咬破潛水者衣服!園方否認攻擊稱其在玩耍,專家則認為非常危險
    慶幸的是這頭白鯨沒有將她真正拖住太久。但國內海洋館和某些潛水俱樂部以及潛水員再如此下去,距離國內圈養鯨豚致遊人死亡的事件就只是時間問題而已了。記者聯繫了寧波海洋世界,工作人員證實網上視頻的確是在寧波海洋世界拍的,但視頻所說白鯨傷人事件並不屬實,當事人是6月1日來海洋世界玩,並沒有受傷,而且玩得十分開心。
  • 海洋哺乳動物智慧非凡,卻止步於文明之前,原來是缺少它
    生物學和博物學通過大量的化石證據證明生命誕生於海洋,科學家們更是在實驗室中模擬出了早期地球的環境,在實驗室中,利用人工放電和輻射自然產生了有機物。可以說,生命誕生於海洋,已經鐵證如山。而且動物的進化,也是從水生到陸生。
  • 寧波海洋世界白鯨傷人?最新回應來了!當事人發聲明…
    這個視頻最早是 知名科學科普博主 @中國鯨類保護聯盟 8月29日 在微博上發布的 據了解,視頻中的地點是寧波海洋世界
  • 白鯨是海豚嗎?白鯨是唯一會說人話的海洋動物
    雖然白鯨和海豚都是齒鯨,但人們習慣把白鯨當作一種鯨了,而海豚還是叫做海豚。,是一條白色的抹香鯨,可能現實中是一條白化的抹香鯨,而白鯨是純天然的白色皮膚,十分獨特。白鯨和一般的海豚相比,就像群馬中的白馬王子,氣質高雅而不失靈動頑皮。
  • 知名科普博主發微博公布 寧波海洋世界白鯨咬穿自由潛女生3毫米厚溼衣
    在海洋館工作過的人:白鯨咬的力度不大是和潛水員在互動一位曾在海洋館負責照顧白鯨的業內人士認為,視頻中白鯨輕咬潛水員的動作,可能想讓對方和自己玩耍,平時白鯨在水下訓練時,跟訓練員之間是有互動和觸摸的,「就像我們養的寵物,小貓小狗有時候會蹭你,讓你去擼它,白鯨也是一樣
  • 為保衛敘利亞的基地,俄羅斯派出了動物部隊:大批白鯨海豚殺蛙人
    根據美國方面提供的衛星圖可以證實:俄羅斯黑海艦隊將大量海洋哺乳動物送上敘利亞前線,並用海洋哺乳動物作為武器,保衛敘利亞海岸線。而美國方面指責,這嚴重違反了國際法,同時美國呼籲動物保護組織,對俄軍這種虐待海洋哺乳動物的行為加以申訴。而目前,俄羅斯海軍的海洋哺乳動物項目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 海洋霸主為白鯨保駕護航,也不知道這隻白鯨是什麼來頭
    海洋霸主為白鯨保駕護航,也不知道這隻白鯨是什麼來頭提起海洋中的霸主,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大白鯊,大白鯊體型龐大擁有鋒利的牙齒和強悍的咬合力,是深海中毫無疑問的霸主級生物,但是你知道嗎在海洋中還有一種生物。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圈養海洋哺乳動物福利問題研究》報告
    中國網訊 近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聯合動物福利學會發布第五版《觸目「鯨」心——圈養海洋哺乳動物福利問題研究》報告,指出了用於娛樂表演的圈養海洋哺乳動物存在的嚴重的動物福利問題,以及海洋哺乳動物捕撈和活體貿易對物種保護的巨大威脅。該研究用大量科學證據對圈養海洋哺乳動物進行商業展演場所所宣稱的動物保護和教育價值進行了強有力的批駁。
  • 國慶節帶著孩子去三亞亞特蘭蒂斯水族館看白鯨,認識海洋世界
    如果是成年人那麼可以考個潛水證,親自在大海裡面探索,如果是親子遊,特別是寶媽帶著孩子的,那麼就推薦你去三亞亞特蘭蒂斯水族館,因為這裡有海洋的一切,各種魚類,還有特別呆萌的白鯨。如果你還沒有去過亞特蘭蒂斯,那麼可以看看前段時間的熱門電影《海王》,海王小時候參觀水族館的場景就是亞特蘭蒂斯的水族館了。
  • 神秘白鯨現身北冰洋海域 挪威專家:或是俄海軍的動物士兵
    據美國「驅動」網站4月29日報導稱,上周挪威漁民從一條印有「聖彼得堡裝備」字樣的索具中釋放了一頭白鯨,這讓人們開始懷疑克裡姆林宮一直在北極地區訓練這些鯨魚用於軍事目的。漁夫喬爾·赫斯滕(Joar Hesten)在接受NRK採訪時表示:「當它(白鯨)接近船隻時,我們看到它身上有一些索具,然後它一直貼近船側試圖蹭掉這些束縛。」根據NRK的說法,白鯨身上的似乎帶有可以安裝小型攝像機或其他設備的裝置,但是當漁民將其切斷時沒有類似的裝置(攝像機)存在。
  • 白鯨「閉眼」親吻小女孩,一臉羞澀不願離去,飼養員:差不多得了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孩子和動物的友好互動,是非常治癒的畫面,時常能夠溫暖人心。海豚作為動物界的顏值top,自然受到了更多小朋友的喜愛,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小小心願,家長也會帶孩子去水族館,讓孩子和白鯨進行互動。這不,就有網友拍下了一位可愛女孩,與白鯨的可愛互動。
  • 揭秘海洋中最早的哺乳動物的起源
    說起哺乳動物,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包括我們人類在內的各種陸生生物,而且大多數哺乳動物都是在大陸上生存的,佔據著地球大量面積的海洋之中是否出現哺乳動物呢?海洋之中出現最早的哺乳動物是什麼?這些海洋哺乳動物又經歷了哪些轉變與進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