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白鯨》最與眾不同和偉大的地方

2021-01-08 明白

今天聊聊這本書——

赫爾曼·麥爾維爾(Herman Melville)的《白鯨》(Moby Dick)。

▲《白鯨》作者:赫爾曼·麥爾維爾譯者:曹庸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時間:2015

01.

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本小說,偉大的小說,世界名著。

但如果你想看驚心動魄的情節的話,毫無疑問,它沒有。

這本書用了近600頁,講了一個一句話就能給你講完的故事:一個船長為了報復一隻鯨魚,追逐它很多年,最終與它同歸於盡。

除了沒有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的情節外,你要想把它當做懸疑、冒險小說看,抑或期待它有對愛情、友情的細膩描寫等等,它恐怕也沒有。就算你心如止水,抱著看世界名著的朝聖態度去看它,尋求心靈淨化,收穫人生真諦,它也許都會讓你失望而歸的。

可它如何成為堪比《戰爭與和平》的世界名著的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它是美國精神的縮影,它成就了美國精神。

02.

美國精神是什麼?顧名思義,它是只屬於美國的精神。

我們熟知的超人之所以是超人,不是孫悟空,不是鳴人佐助,不是福爾摩斯,他有他的道理。

我們常常說「美國式的」、「美國主旋律」云云,都證明了我們了解到了一點「美國精神」,冥冥之中感受到其實貫穿在美國隊長、金剛、《聞香識女人》、嬉皮士之中,有一個共通點,但我們往往說不出哪裡共通。

▲漫威英雄美國式超級英雄大片都有相同特點

聊回今天的主角《白鯨》。它的作者麥爾維爾當時並不知道自己要寫一部滿含著「美國精神」的小說,也不知道「美國精神」為何物,他只是覺得「凡是美國作家都不應該像一個英國人或一個法國人那樣寫作」,接著,他說了一句著名的話「讓他像人一樣寫作吧,因為那樣他肯定會像一個美國人那樣寫作的。」

「像人一樣寫作」,沒錯,也就是說,這段話的潛臺詞是:麥爾維爾認為法國、英國、德國、俄國的作家們是不說人話的。

的確,當時歐洲大陸的作家們,寫作時大多數還是偏向用高級詞彙和長難句,比如屠格涅夫的《前夜》中是這樣描寫的:

「菩提樹下,清涼而且寂靜;蠅和蜂飛到蔭下時,它們的嗡嗡聲也似乎變得分外地溫柔;油綠色的青草,不雜一點金黃,鮮潔可愛,一望平鋪著,全無波動;修長的花莖兀立著,也不動顫,似乎已經入了迷夢;菩提樹的矮枝上面懸著無數黃花的小束,也靜止著,好像已經死去。」

相信應該沒人會仔細讀完以上的描寫,其實慢慢讀完,你會發現寫得還是蠻好的。注意,這一大段話可是只有一句!即使翻譯成中文,也仍然少不了「兀立」、「動顫」這樣的高級詞彙,典型的考研外語腔。

再如巴爾扎克《都蘭趣話》中的敘述:

「她丈夫不解憐香惜玉,使她終日以淚洗面…… 所有女人都趨之若鶩,甘之如飴,而且把向她們出售此物的人視作禁臠,不容旁人染指……」

寫男女情事用這麼多高級詞彙,真的要佩服巴爾扎克的功力。

藉助上面兩個例子,我們也基本了解了那個時期的歐陸作家的寫作習慣,他們除了喜歡用高級詞彙、長難句、成語以外,法國人的小說還喜歡插入拉丁文詩歌,而俄國人則喜歡插入一些法語。同時,文藝復興以來一直盛行將文章名字變長,到了十八、十九世紀幾乎發展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

比如家喻戶曉的孤島小說《魯賓遜漂流記》,其原名叫:《在約克出生的海員魯濱遜·克魯梭有個不可思議的驚人生涯,他是海難船上唯一的倖存者,在俄羅挪克河河口的孤島上奮勇求生,單獨地過了二十八年,終於被海盜船救起的詳情記,全文以第一人稱敘述》。

現在我們回頭看《白鯨》,是不是感覺清爽了很多?它的開頭短小精悍——「你就叫我以實瑪利吧。」

這簡直堪稱文學史最短小、隨意的開頭了,它讓這本書瞬間親切起來,可以想見,如果你在麥爾維爾的時代讀這本書,除了會感到格外接地氣,還會有些震驚,並且帶著一點激動呢!

▲赫爾曼·麥爾維爾(1819—1891)美國著名小說家,詩人

不過我們不能小瞧麥爾維爾的簡單粗暴,他不僅在「像人一樣寫作」,某種意義上,他重新定義了「人」,這個「人」不再是歐洲人,而是更自由、更自然、更野性的人。

因此,「人」這個被賦予了新意的詞也就成了美國精神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不是簡單地「人性」,而是豪無愧色地面對人性本身,並以真實的人性為美。

這種對人性本身的價值肯定,以及對其飽含著坦然與自信的態度,構成了美國精神的第一層。

03.

美國精神的根源是美國人,而美國人的根源則是歐洲人。

在歐洲的十八世紀,有幾個偉大的男人,他們帶著假髮,有的穿裙子,有的穿長筒襪。他們的共同點是研究如何讓那些穿不起裙子和長筒襪,戴不起假髮的窮人們擁有自己的政治權力、自由全面的發展和理性的思考。其中有一個叫盧梭的男人,他就說「人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他夢想有一天人人都能自由,不再有教皇和君主的層層剝削和壓迫。但是他的夢想終究不可能在歐洲實現,歐洲在他看來已經積重難返,他唯一覺得可以做他的「自由實驗」的地方是科西嘉島,並且還是半開玩笑說的。

▲讓-雅克·盧梭(1712—1778)法國哲學家,啟蒙運動代表人物

「人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出自盧梭代表作《社會契約論》

盧梭想像的自由,在他死後,居然實現了。

在大洋的另一面,一個巨大的殖民地上,受英國人約翰.洛克和法國人孟德斯鳩影響,產生了美國憲法,實現了一種全新的自由。而麥爾維爾,他用一個再簡單不過的故事,將這種對自由的追求上升為一種美國精神:一種全新的價值觀和美國人的生命狀態。

誰也想不到,美國精神會在一個職業水手筆下被描繪得淋漓盡致,會在一本如此散漫、語言質樸的書中冉冉升起。但正是這樣一本書,把讀者置於無依無靠的航海生活中,讓人與天地搏鬥、對抗,在自然面前展現人的力量和意志。

如果說《魯濱遜漂流記》是體現人在自然中的拼搏的話,毫無疑問,它仍是在宗教的框架之下,依靠信仰、信念完成救贖的。而在《白鯨》中,只有茫茫大海,一個怪物和一個船長,不僅宗教退出了舞臺,連情感、理智都變成可有可無的陪襯,唯有一種生命本身的強大力量,和面對一切的堅強和勇氣。

這是《白鯨》最與眾不同和偉大的地方,它詮釋的是以往從沒有過的自由人在面對赤裸裸的生命時的膽量。

說到這裡,我們不禁想到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曾經定義的自由。他說「凡是僅僅由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其行為僅僅由它自身決定的東西叫做自由。」這話看起來挺晦澀,不過參照《白鯨》的故事看,它就容易理解多了。埃哈伯船長的本性是又軸又倔,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所以他的本性的必然性是不停地鬥爭,在這一層上,他是被他的本性所限制的,是不自由的。

不光是埃哈伯船長,我們每個人都很難跳出自己的「本性的必然性」,但我們至少可以選擇遵從這個必然性,不被他人所左右,自己決定該去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很顯然,埃哈伯就是這樣的一個自由的人。

當然,斯賓諾莎定義的是自然的自由,與他相比,《白鯨》則更像是在定義「自然人的自由」。這種對自由之美的嚮往建立在了「人」這一核心之上,它們一起成為了美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於是,對自由的執迷也便成為美國精神的第二層。

04.

初讀《白鯨》,我們會覺得非常氣憤:埃哈伯船長為了自己的復仇大業,害得所有人都和他一起做了陪葬。這是一個完全失敗的悲劇,我們從不喜歡悲劇。但麥爾維爾寫埃哈伯卻是帶著一些崇敬和喜愛的——他關注的是故事本身的美。

有一部著名的電影,叫《勇士》(Warrior),它講了一個與《白鯨》有關的故事。主人公是一個生活非常失敗的老人,在暮年想要重新做人。有趣的是,這個老人的愛好是聽《白鯨》的收音機,裡面是別人朗讀的《白鯨》全書。它越聽越覺得過去的他自己就像那個鯨魚,將他的一生都毀了,讓他終日傷痕累累。而現在的他則像埃哈伯船長,發誓要糾正自己過去的錯誤,和過去的自己宣戰,最重要的是,他知道最後也不過是同歸於盡罷了。

▲電影《勇士》(Warrior)

我們熟悉的小說《老人與海》也講了類似的故事,如果我們盯著他的結局看,老人是失敗的,他的魚帶回來時已經只剩下骨頭了,是徹底的悲劇。可海明威卻讚賞老人,因為他拼搏了,他在這一次捕魚中與大自然作戰,見證了自己的勇氣。

勇敢、搏鬥、挑戰是建立在自由的自然人之上的價值追求,是第三層的美國精神。

當我們看到很多美國運動員什麼獎牌都沒有得到還如英雄一般下場,迎接人們的掌聲時,我們看到的就是這一層美國精神,他們並不重視搏鬥、挑戰之後的結果。在他們看來,財富與集體榮譽感都處於次要的地位,最重要的則是在這個過程中是否體現了自己的價值,是否用盡全力,是否與「白鯨」戰鬥了。這也許是我們說多少次「重在參與」也換不來的。

這一點上,每個具有美國精神的人,都既是白鯨,又是埃哈伯船長,它們並不矛盾。

即使很多美國人沒看過《白鯨》,在他們蹦極、跳傘、摔角,打橄欖球和籃球的時候也不會想起莫比·迪克與埃哈伯。但他們身上卻總是彰顯著這種《白鯨》中的精神。

「挑戰者號」墜落時,我們能看到這種精神;馬丁·路德·金演講時,我們能看到這種精神。在鮑勃·迪倫的冷嘲熱諷、瑪麗蓮·夢露的風姿綽約、詹姆斯·迪恩的瀟灑叛逆中,我們都能看到這種精神。就算是刺殺總統,都好像能看到埃哈伯船長的身影:自然、自由、勇敢,乃至狂妄、不惜一切。

05.

就在《白鯨》這本書問世之後,人性之美、自由之美和勇氣之美就永遠在美國文化中紮根了,慢慢成為美國的「核心價值觀」。後來美國人的家庭觀念、新教觀念、國家觀念也依附於其上,不過究其本質,總還是立足於自然、自由、勇敢的個人主義之上。正因於此,一兩個英雄拯救世界的美國式正能量也就不難理解了。

魯迅說:「天才並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裡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長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麥爾維爾正是長育在一個呼吸著人性、自由和勇氣的民眾之中的天才。從另個角度講,美國之所以成為當代世界上第一大國,也離不開養育它的精神,離不開千千萬萬懷著這種精神的民眾和民眾養育的天才們。

在麥爾維爾之後,傑克·倫敦、海明威、塞林格、菲茨傑拉德等等都一次次地採用了這樣的精神內核,甚至在寫作手法上也以《白鯨》為先師——「像人一樣寫作」。

美國文明也許是這個世界上最堅強的孤兒,在茫茫人類文明之中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白鯨》插圖

最後,我們來看看這部書的雙重結尾:

「如今小小的水鳥在這依然張著大口的海灣之上叫嘯飛翔;一個忿忿不平的白浪一頭撞在它的峭壁上,終於大敗而歸。那片大得無邊無際的屍布似的海洋依然像它在五千年前那樣滾滾向前」

「原來這就是一直彎來繞去搜尋的拉謝號。它回過頭來尋找它的失蹤的兒郎們,結果只是找到了另一個孤兒。」(麥爾維爾《白鯨》 成時譯)■

相關焦點

  • 白鯨:海洋哺乳動物中與眾不同的存在,還會區別對待成年人和小孩
    沒有錯,其實從生物學上來講,所有的海豚和淡水豚都屬於齒鯨(分類單元是齒鯨小目Odontoceti),而白鯨無論是外形還是習性都跟海豚有著許多不同之處,與一角鯨Monodon monoceros更為相似,所以被劃分到了一角鯨科下。除了背鰭之外,白鯨從外形上與其他鯨豚還有許多與眾不同之處。
  • 100本世界名著與經典文學-《白鯨》
    從頭至尾,亞哈船長是一個瘋狂的人,他們在追殺白鯨的中途,已經收穫到了很多的鯨油,能夠賣很多錢了,但是船長一意孤行,為了「殺死白鯨」的夢想斷送了整條船上的人的性命,這是不少人對亞哈船長不認可的地方。比如在追捕白鯨途中,他的老朋友的兒子所乘坐的小船失蹤了,因此那位船長十分著急,期望「裴廓德號」與他的船同行一段時間,來幫忙他找回兒子,但是亞哈船長搖了搖頭,說:「不,我要繼續追捕白鯨!」
  • 《白鯨》和五月天:相同的精神內核,誰也奪不走我們做夢的自由
    《白鯨》是現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可以說是美國最偉大的小說,它的精神內核是誰也奪不走我們做夢的自由。五月天樂隊是由五個大男孩所組成的搖滾樂團搜狐娛樂對五月天的評價是「五月天一反一般搖滾樂團給人的粗野印象,呈現出清新健康的青春活力,令人激賞。」
  • 著名詩人、翻譯家馬永波譯著《白鯨》問世
    然後,人生風雨交加,心頭百感交集;然後,毅然上岸,決定當作家;然後,世上有了一部叫《白鯨》的巨著。寫出偉大小說的作家,會過上怎樣紙醉金迷的生活?他過上了超越你想像的生活。《白鯨》出版了,整整一年,賣出了五本。對以版稅謀生的寫作者而言,這當然是一記棍棒。怎麼辦?一個闖蕩過大海的傢伙是不會輕易低頭的。
  • 接近滅絕的白鯨到底是怎麼樣的?
    白鯨是一種相對較小的齒鯨,出生時呈棕色-灰色,成年時呈亮白色。白鯨是「白鯨」家族中僅有的兩個物種之一,另一個是獨角鯨。由於它們關係密切,沒有雄性獨角鯨特有的長牙,幼角鯨和雌角鯨可能被錯誤地認定為白鯨。然而,白鯨通常比灰白色的表兄弟白得更結實。
  • 海洋霸主為白鯨保駕護航,也不知道這隻白鯨是什麼來頭
    海洋霸主為白鯨保駕護航,也不知道這隻白鯨是什麼來頭提起海洋中的霸主,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大白鯊,大白鯊體型龐大擁有鋒利的牙齒和強悍的咬合力,是深海中毫無疑問的霸主級生物,但是你知道嗎在海洋中還有一種生物。
  • 白鯨是海豚嗎?白鯨是唯一會說人話的海洋動物
    白鯨和一般海豚的外形和體型大小相似,而且相當的聰明伶俐,白鯨是一種海豚嗎?嚴格意義上講,海豚也屬於鯨目齒鯨,但我們往往稱海豚科下的動物為海豚,而虎鯨名字卻帶「鯨」字,但虎鯨是海豚科最大的海豚,我們習慣上不稱作海豚為鯨魚,但稱海豚為一類小型鯨魚也沒錯。白鯨也是一種齒鯨,不屬於海豚科,屬於一角鯨科,和獨角鯨是一類。
  • 鯊魚吃白鯨嗎?白鯨如此的溫順,能否打得過鯊魚?
    鯊魚是海洋中最兇猛的動物之一,而白鯨則是海洋中最萌的動物之一,這兩種動物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在一些影視作品中,鯊魚幾乎會攻擊一切海洋生物,尤其是它布滿利牙的大嘴,更是讓人不寒而慄。那麼,同樣作為生活在海洋中的兩種動物它們會有交集嗎?如果有的話,白鯨能否打過鯊魚呢?
  • 周末閱讀——《白鯨》
    茫茫大海,險情四伏,麥爾維爾這4年多海上生涯的直接體驗,為他寫作《白鯨》積累了豐富的素材;而他所經歷的種種生死考驗,使他在小說中對人的生存及與自然的關係有了深度的思考。因此,他曾稱這海上四年的經歷是他和夥伴們的「哈佛大學與耶魯大學」。小說《白鯨》發表於1851年。
  • 12條關於白鯨的小知識,你都知道嗎?
    在次年當他帶著探險隊來到聖勞倫斯河時,這裡的白鯨載歌載舞,並發出悠揚的叫聲歡迎他們,這讓雅克·卡提爾一行人驚嘆不已,所以給這種美麗的動物起了個響亮的外號「海洋金絲雀」。2.鯨類中的「口技專家」白鯨是鯨類王國中最優秀的「口技專家」,會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高達幾百種之多,有猛獸的嚎叫;有牛的低吼;有豬的呼嚕聲;有馬的嘶鳴聲;還有女人的尖叫聲、病人的呻吟聲、嬰孩的哭泣聲;白鯨甚至還能發出類似鉸鏈、車鳴、船鳴的聲音。
  • 還記得上海白鯨劇場的小白和小灰嗎?它們終於回歸大海啦!
    這是潛水遊世界第第7615次分享 本文原創整合編輯,轉載需授權 還記得小白和小灰嗎? 在為小白和小灰開心的同時 擔憂也是少不了的 白鯨姐妹是否能夠適應新家?
  • 海洋世界白鯨把潛水遊客咬出淤青!網友警告:這是攻擊!園方卻說
    ,還直接啃咬和攻擊這位自由潛水員。慶幸的是這頭白鯨沒有將她真正拖住太久。但國內海洋館和某些潛水俱樂部以及潛水員再如此下去,距離國內圈養鯨豚致遊人死亡的事件就只是時間問題而已了。視頻中白鯨輕咬潛水員的動作可能想讓對方和自己玩耍平時白鯨在水下訓練時,跟訓練員之間是有互動和觸摸的,「就像我們養的寵物,小貓小狗有時候會蹭你
  • 俄羅斯現鯨魚監獄 遊泳池裡有90多頭白鯨和十幾頭虎鯨
    俄羅斯現鯨魚監獄 遊泳池裡有90多頭白鯨和十幾頭虎鯨時間:2019-04-09 16:18   來源:奇聞啟示錄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俄羅斯現鯨魚監獄 遊泳池裡有90多頭白鯨和十幾頭虎鯨 奇聞啟示錄 眾所周知,監獄就是關押囚犯的地方,如果有人觸犯了社會法律的底線,執法機構就會將他們送進監獄
  • 河南首次引進白鯨和海豚
    本報訊(記者 侯愛敏 實習生 王衛鋒)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昨日發布消息,前7個月,我省進境動物種類和數量呈多元化快速增長態勢,引進種類同比增長50%,批次同比增長40%。  其中包括從加拿大引進8600多隻種雞,從法國引進3045隻萊茵鵝,從荷蘭引進5隻斑馬,從俄羅斯引進兩隻白鯨,從日本引進4隻海豚,從智利引進29隻羊駝。從孟加拉進口活黃鱔1686噸、活螃蟹51噸。進境動物的種類也從原來單一的陸地動物向「海陸空」多元化發展,進境動物的用途從傳統的種用繁殖向滿足科普教育和觀賞娛樂需要發展,並首次引進了白鯨和海豚,開了我省進境水生野生動物的先河。
  • 北極熊居然捕殺白鯨
    北極熊一開始是不會捕捉白鯨的,白鯨其實沒有多大,大概有一個成年人那麼大,即便如此,北極熊要捕捉白鯨還是很難的,但是近些年由於氣候變暖使得北極熊的食物來源越來越少,一些聰明的北極熊不得不學會了捕捉白鯨!聰明的北極熊很有耐心,他們通常會在一些潛的石頭上呆坐著,而且一動不動,就像一尊石像一樣,等待著白鯨在附近遊過,伺機而動,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沒有耐心就捕捉不到,就算有耐心,很多時候也是無功而返,目前會捕捉白鯨的北極熊並不多,但是慢慢的就會傳承下去,使得更多的北極熊會學捕捉白鯨!
  • 冰島已經做好準備,迎接來自上海的白鯨「小灰」和「小白」
    「小灰」和「小白」從小習慣了和人類打招呼 本文圖均為Sea Life Trust提供這個「白鯨回家」項目由英國的海洋保護組織「海洋生命基金會(Sea Life Trust)」負責。在水族館生活多年的白鯨回歸海洋中的白鯨保護區,這在世界是首例,為此,基金會投入了數百萬英鎊。
  • 白鯨可以發出多達11種不同的聲音,一種聰明可愛的動物
    白鯨生活在北極和亞北極水域的不連續的環極分布中。在夏天,他們主要是深海中發現從76°N - 80°N,尤其是沿著阿拉斯加海岸,加拿大北部、格陵蘭島西部,北部和俄羅斯。它們活動範圍的最南端包括大西洋的聖勞倫斯河、阿穆爾河三角洲、山塔爾群島和鄂霍次克海庫頁島周圍水域的孤立種群。一些證據表明白鯨對人類產生的噪音汙染非常敏感。
  • 原來白鯨還有這樣一個名稱
    白鯨是北極和亞北極鯨類。它是鯨家族的2個成員之一,由於其高音調的推特,這種海洋哺乳動物通常被稱為白鯨或海洋金絲雀。它有時也被稱為甜瓜,雖然更常見的是虎頭鯨,這是一種海洋海豚。它適應北極地區的生活,白鯨的體型介於海豚和鯨魚之間,雄性長到5.5米(18英尺),重達1,600公斤(3,530磅)。白鯨身體很健壯。其重量的很大一部分是脂肪,許多鯨目動物也是如此。它的聽覺高度發達,其回聲定位使它能夠四處移動並在冰塊下找到氣孔。白鯨是合群的,平均可以組成多達10隻動物,儘管在夏季,它們可以在河口和淺海岸地區聚集數百甚至數千隻。
  • 全球最大的白鯨展館在珠海橫琴長隆啟用
    冒韙 攝   中新網珠海1月24日電 (冒韙 陳彥儒)24日,十多隻白鯨集體入駐長隆海洋王國白鯨展館,標誌著全球最大的白鯨展館在珠海橫琴新區投入使用。長隆海洋王國白鯨展區位於八主題園區之一的「極地探險」區內,這是一個充滿冒險、樂趣、野性的世界。  白鯨展區承襲「極地」設計主題,全方位還原白鯨的原生態生活情景,分為「白鯨全接觸」和「極地劇場」兩個部分。「白鯨全接觸」展區居住著十多隻白鯨。
  • 白鯨是世界上最大的鱘魚,被列為最昂貴的魚類,魚子醬鱘魚吃過嗎
    白鯨是世界上最大的鱘魚,也是歐洲最大的淡水魚類; 它最長可達5米。這種古老的魚具有細長的身體形狀和扁平的,略微上翹的鼻子,嘴位於下面。有五排骨板沿著身體的長度延伸,一個沿著背部,一個在每個側面,兩個在下表面。肉質觸鬚在嘴前在端部順槳。身體主要是深灰色或綠色,而腹部往往是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