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新聞
又將人們的視線帶到了白鯨身上
↓↓↓
視頻中,
白鯨單純、聰明,長相可愛
那麼
我們再來補充幾條
關於白鯨的小知識吧~
海洋金絲雀
白鯨
白鯨可以生活在寒冷的北極,也可以生活在溫暖的江河口,它們不但擁有優美的外形、溫順的性格,還有著讓其他動物望塵莫及的口技本領。
1.「海洋金絲雀」的由來
雅克·卡提爾是法國著名的探險家,在1534年發現了愛德華王子島。在次年當他帶著探險隊來到聖勞倫斯河時,這裡的白鯨載歌載舞,並發出悠揚的叫聲歡迎他們,這讓雅克·卡提爾一行人驚嘆不已,所以給這種美麗的動物起了個響亮的外號「海洋金絲雀」。
2.鯨類中的「口技專家」
白鯨是鯨類王國中最優秀的「口技專家」,會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高達幾百種之多,有猛獸的嚎叫;有牛的低吼;有豬的呼嚕聲;有馬的嘶鳴聲;還有女人的尖叫聲、病人的呻吟聲、嬰孩的哭泣聲;白鯨甚至還能發出類似鉸鏈、車鳴、船鳴的聲音。白鯨發出各種叫聲,不僅僅是為了自娛自樂,還是同伴之間溝通、交流和傳遞信息的一種方式。
3.白鯨的飯碗裡有什麼?
白鯨主要以魚類(鮭魚、鱈魚、鯡魚等)、頭足類(魷魚、章魚等)、甲殼類(蝦、蟹)、海蟲,甚至大型浮遊生物為食。
4.白鯨的住址
白鯨主要生活在沿環北極、亞北極的加拿大、阿拉斯加、格陵蘭、挪威和俄羅斯的沿海。喜歡生活在海面或貼近海面的地方,潛水能力很強,對北極的浮冰環境相當適應。
5.白鯨屬於一角鯨科
白鯨屬於一角鯨科,但沒有一角鯨那根長牙,只是在額頭上長有一個向外的隆起。
6.白鯨的繁殖方式
雄鯨性成熟為7~9 歲,而雌鯨為4~7 歲,繁殖季一般在2月末到4月初,妊娠期持續14個月,幼獸在5~7 月出生,幼仔全身暗灰色。
雌鯨分娩時,會有護衛的鯨群在周圍巡視,分娩完成後,鯨群會留下育幼雌鯨後撤離,幼仔要生活在10℃左右的水域,因為它們沒有禦寒鯨脂。幼仔被兩條成年雌鯨護在中間,由它們順水流拖著遊動。
白鯨的哺乳期為1.5~2年,生殖間隔為2~3 年,雌鯨一直到20歲出頭才停止生育。
7.白鯨從出生開始就是白色的嗎?
白鯨皮膚粗糙,初生時的體色為暗灰色,隨著年齡的增長體色會逐漸轉變成灰、淡灰及帶有藍色調的白色,長到5~10 歲時體色會完全變成白色。
成年的白鯨在夏季發情時皮膚會略微有些發黃,但是發情期一過就會褪去這層黃色。
8.白鯨是群居滴
白鯨具高度群居性,會形成個體間聯繫極為緊密的群體,通常由同一性別與年齡層的白鯨所組成,另外也有規模較小的母子對白鯨族群。
9.像候鳥一樣的遷徙
眾所周知,自然界的候鳥為了躲避冬天的嚴寒,飛向南方越冬,待到春季寒冷退卻,又重新飛回北方,候鳥的這種定期往復的行為人們稱之為遷徙。
白鯨也像候鳥一樣,有遷徙的習慣。只不過它們是在夏季向北遷徙。
每年7月左右,成千上萬頭白鯨便開始向緯度靠北的地方遷徙。它們少則三五成群,多則一群幾萬頭浩浩蕩蕩,在嬉戲和遊玩中奔向目的地。
不過也有一些例外,有些白鯨不但沒有跟著隊伍北上,而是選擇了南下,這種現象科學家們一直沒有合理的解釋。
10.愛乾淨的白鯨
經過長距離的遷徙,到達目的地後,白鯨們顯得十分興奮,它們忘卻了長途的疲乏,紛紛潛入水底,不停地翻身打滾,在砂礫或礫石上摩擦身體。
它們不停地翻身,每天長達幾個小時,幾天以後,白鯨身上的老皮膚全部蛻掉,換上白色的、整潔漂亮的新皮膚,體色煥然一新。
11.白鯨的天敵
白鯨的天敵是虎鯨與北極熊。
北極熊一般等待在白鯨受困冰層的出氣口周圍,以其強有力的前掌重擊白鯨後將它們拖到冰面上食用。
虎鯨則在每年8月左右到來,它們攻擊白鯨的方式和北極熊有所不同,它們的攻擊更直接兇猛。
當然,對白鯨最大的威脅來自人類的捕殺。自古以來白鯨都是北極地區人類社會的重要商品,為當地原住民提供了食物、燃油、皮革等物資。由於捕鯨的高額利潤,捕鯨者對白鯨進行了瘋狂的捕殺,致使白鯨數量銳減。
更加可悲的是,白鯨的生態環境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一批批白鯨相繼死亡。白鯨是珍稀海洋哺乳動物,全世界僅存不足萬頭。為了保護白鯨,大多數地區都已有嚴格的捕獵管制。
12.超強的模仿能力
跟人生活久了,動物都會學習人類的各種行為,白鯨也不例外。
研究團隊使用水下麥克風來記錄諾克的聲音
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市國家海洋哺乳動物基金會飼養的一頭白鯨,一直在學習人類講話,不停地發出「說話聲」,甚至還能準確地發出「出去」的聲音,這是一頭名為「諾克」的白鯨,或許我們可以期待將來的某一天,可以跟它有更深入的「交談」。
《海洋世界》編輯整理
科普內容:《圖說海洋-世界上最神奇的100種極地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