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於地球母親的慷慨賜予,在眾多資源中,除了一些我們所熟知的資源,其中還有一項,就是金屬,人類文明發展至今,我們已經從剛開始只會鍛造粗鄙的雜質青銅,到現在人工提純製造複雜的合金工藝。
在當今世界上,美國算是一個非常有實力的國家,美國在很早以前便率先發展了起來,使美國這個國家的體系變得比較完整,經濟以及科技等方面也變得十分強大,因此美國的資源也是非常豐富的。
它還會利用先進的科技對別的國家進行壟斷,曾經美國就曾多次對中國採取壟斷措施,不過如今中國再次震動世界?因為中國發現了一種「超級金屬」,打破了美國的壟斷,這種金屬的數量大約有176噸,這個金屬就是錸金屬。
在成都航宇超合金技術有限公司,我們見到了單晶葉片生產中最為關鍵的金屬——錸,這是人類發現最晚的天然元素,因為發現者是德國化學家,因此以萊茵河的名稱命名為錸,它在地殼中的含量比所有的稀土元素都小,比鑽石更難以獲取,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報告,全球探明的錸儲量僅為2500噸左右,錸的價格跟白金的價格相仿,一克大概需要兩三百塊錢。
但錸是相容至中等程度的不相容元素,在熱液的礦物結晶過程中,趨向於在液相特別是熱液中富集,但因受其離子半徑、電荷和化合鍵所限,固——液相分配係數近於零,因此很難進入造巖礦物晶體結構中,難以形成獨立礦物相,在鐵一鎳金屬構成中,錸相對含量是比較多的,而地球的地核就是這樣的結構,因此地球上的錸主要在地核中,但錸的化學性質,導致它很難形成大規模的礦物。
近年來,隨著航空工業的發展,錸消費量的年均增長率為3%,雖然價格不菲,卻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為了找到獲得更多的錸金屬,成都航宇超合金技術有限公司通過與湖南有色研究院的合作,用一年多的時間攻克了技術難題,實現了錸的提純,但是坐擁這樣的稀缺資源,張政和股東們卻發現這種稀有金屬在國內卻幾乎沒有銷路。
隨著我國在航天領域的發展,錸金屬的消耗是越來越大,光是靠進口已經滿足不了錸金屬的需求,而且只依賴進口的話,那就相當於別人掌握了我國航天領域的命脈,這對中國航天領域的發展是一個非常大隱患,因此安徽錸金屬的發現與開採,將對我國航天領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同時也讓我國航天領域的隱患得以解除,不需要在錸金屬方面受制於人,而錸金屬也將不會成為中國航天領域發展的障礙。
正是因為以前我國缺乏錸這種金屬,才嚴重製約了我國航空發動機的發展;而這幾年在我國發現了100多噸的錸金屬儲量後,制約我國發動機發展的瓶頸被打破,我國航空發動機將取得飛躍性的進展,真的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