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國太陽物理年會在四川召開

2021-02-15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

中國天文學會2016年全國太陽物理年會於4月19-23日在四川宜賓召開。此次會議由中國天文學會太陽與日球物理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承辦。來自全國15個單位的100餘名代表參加了為期4天的學術交流。會議特邀國家基金委數理學部汲培文原常務副主任和董國軒副主任蒞臨指導。

 

會議共劃分了7個專題:太陽物理發展戰略、重大項目、重大設備進展;太陽磁場、黑子觀測與研究;耀斑、磁重聯、低層大氣觀測與研究;CME、日珥、暗條、冕環和磁繩;太陽等離子體和太陽射電;太陽內部、中長期變化及空間天氣;太陽觀測設備和技術發展。共有66個大會口頭報告,全面展示了我國太陽研究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太陽物理發展勢頭迅猛。據最新權威統計,2015年我國太陽物理界在國際審稿刊物上發表論文的數量已經名列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這一勢頭在這次年會上也得到很好反映,與以往比較,我國當下太陽物理研究的面越來越寬,幾乎涵蓋國際太陽物理研究前沿的所有方面,利用國內外最新觀測資料開展研究的成果十分顯著。在太陽自主儀器研發方面,除了已經建成的NVST和MUSER,國家基金委重大儀器專項天文口2014、2015連續兩年的項目均為太陽物理所獲得,另有兩個太陽物理計劃正在積極準備申報2016年項目。此外,太陽空間探測計劃前景看好。太陽物理研究與設備發展相對應,正顯現出高度的同步,加上會議上大批年輕人嶄露頭角,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我國太陽物理將迎來新的輝煌。

 

全國太陽物理年會每3-4年舉辦1次,是全國太陽物理界的盛會。除了交流學術成果、增加相互了解和促進彼此合作,會議還就如何更好發展我國太陽物理學科進行了討論,與會者獻言獻策,氣氛熱烈。應該說,2016年全國太陽物理會議達到了預期目標。


↓↓↓↓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