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農村娃走進華外「地球村」
學生們在德語村聽「學生村長」介紹德語國家文化
6月13日,長春市58中學的25名農民工子女在大學生志願者的帶領下,走進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地球村,感受世界多元文化的神奇魅力。
堅持辦學的公益性,是華橋外院的辦學思想。2010年,學校創辦者——秦和為加強外語實踐教學,培養熟悉多元文化的應用型、複合型、外向型高級外語外事人才,創建了全國唯一具有鮮明特色的、大型綜合性語言文化實踐教學基地——「地球村」。它集教學功能、實踐功能、研究功能和交流功能於一體,用於語言文化體驗課程及實踐教學活動,供中外教師與學生開展教學研討和文化交流等。內設中國村、韓國村、日本館、俄語村、法語村、義大利語村、葡萄牙語村、西班牙語村、阿拉伯語村、
英語村和聯合國村。每個村都配有電化教學設備,並通過標誌性建築微縮景觀、展板、沙盤模擬及部分實物來展示各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在人才培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11年,地球村被吉林省教育廳確定為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13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同年,被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確立為「世界多元文化教育中心」,被吉林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確立為「吉林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俱樂部」。
此次是學校地球村首度面向社會開放,讓農民工子女在參觀瀏覽中體驗地球村「用語言感受文化,用文化薰陶語言」的特殊功能。
「哇!這個帆船模型太帥了!」走進葡萄牙語村,同學們興奮地尖叫起來。在大學生講解員用葡萄牙語和漢語的介紹下,孩子們才了解這隻帆船模型記錄了葡萄牙的「大航海時代」。看著村內一件件逼真的模型、微縮景觀,孩子們仿佛置身遙遠的西方國度,直觀感受到葡萄牙語國家的濃厚的文化氛圍。走進其他語言村,無一不讓他們感到新奇和驚喜……
德語村副村長、大三學生張小紅說:「在地球村,幾乎每一個文化元素都滲透著各語種國家豐富的文化內涵。不出校門就能身臨其境地領略世界各國的不同文化和民俗風情,增強了語言運用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華外地球村像一個世界博物館,讓孩子們在切身體驗中增長了很多見識。」長春市58中學帶隊老師孫玉明表示,感謝華橋外院舉辦這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開拓了眼界,更能激發他們上進,早早樹立夢想。(記者 繆友銀)
中華慈善新聞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華慈善新聞網」,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更多精彩請關注各大微博平臺@中華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