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醫療是生物醫藥的發展方向。國家衛計委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代濤透露,精準醫學研發計劃已經制訂,相關指南已發布。首批研發項目今年立項。
他說,這些項目涉及臨床生命組學技術的研發,精準醫療數據的整合存儲、挖掘、共享、利用,及疾病防治方案的精準化研究等。未來將計劃部署40多個項目。
「2016百家匯·精準醫療未來論壇」4日舉行,匯集中美兩國科學家、醫藥界人士以及多家知名醫院的院長等,就精準醫療話題展開討論。
代濤表示,精準醫療研究是新鮮事物,全球都在布局、探索。中國的布局針對中國的需求,問題,根據中國的基礎提出。他指出,在精準醫學的發展中,國家布局將起到引領的作用,更多的還有賴各級政府、社會各界以及企業;需要資本市場各個方面多渠道籌集資源,匯集多方面人才,才能共同推動中國版的精準醫療發展。
美國科學院資深院士、著名分子生物學家、人類基因組計劃創始人之一CharlesCantor(查爾斯。坎託)認為,所謂精準醫療,就是在正確的時間,給合適的人以正確的劑量,使用正確的藥物;不過度治療,也不治療不足;治療花費在合理範圍內,療效儘可能最大化。他指出,精準醫療是人類進入基因測序時代之後的個性化治療新階段,精準診斷有助選擇更好的治療方案,但前提是有更好的治療選擇。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副校長金力也介紹了其所做從精準醫學看人類表型研究。
在「精準醫療院長談」圓桌論壇環節,多位國內知名醫院的院長就目前臨床治療中傳統方法遇到的問題、精準醫療帶來的改變、對精準醫療未來的期待等內容,展開了激烈而精彩的討論。
美國外科學院院士、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院長院長朱正綱說,精準醫學等理念越來越深入到醫務人員的腦海裡。國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石遠凱指出,精準醫學概念代表了未來生命科學,包括醫學在內的發展方向和趨勢,其覆蓋面非常廣。他認為,大數據時代,通過對人類疾病危險因素進行篩查或研究,有針對性地建立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並對相關遺傳背景個體進行幹預,是精準醫學未來需要解決的課題。
企業是怎樣看待精準醫學的呢?精準醫療百家匯董事長任晉生表示,精準醫療的前景令人振奮,讓人期待。他說,精準醫療的興起,有著患者需求側的民意基礎。精準醫療的提出符合了當前科技發展的大趨勢;分子生物學、移動網際網路和大數據云計算以及融合開放共享的平臺模式,匯聚起來將為精準醫療發展注入了越來越強勁的能量。
轉化醫學也是論壇上的焦點話題之一。2013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獲得者、美籍德裔科學家、神經生物學家ThomasC.Südhof(託馬斯C。蘇德霍夫)分享了題為「當前生物醫藥研究特別是神經科學領域中的轉化醫學機會」的主題演講。他認為,人類和癌症的「戰爭」,如今已取得了巨大進展,儘管某些最兇險的癌症還沒有獲得最理想的治療手段,但對各種靶點的研究越來越透徹,相信未來一定會取得成功。
當日下午的「創新投資論壇」緊扣目前轉化醫學與精準醫療的發展現狀。其實,精準醫療已成為創業熱點與投資風口。據悉,剛剛收官的中美醫藥·醫療創業大賽中,參賽的全球500多個項目,如超強解析度、聲波成像、人造血小板、3D列印血管、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慢性病移動終端管理等,涵蓋了精準醫療很多最熱門領域。大賽主辦方之一——先聲藥業總裁馮洪剛表示,希望這些項目在未來能夠影響更多的人,幫助更多的人。
在「精準醫療在中國的挑戰和機遇」圓桌論壇上,6位知名基金/投資集團合伙人從資本的角度分享其眼中的精準醫療。據透露,6家機構已頻頻出手,投資了不少精準醫療領域的創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