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出少年,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毛澤東《沁園春.雪》
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很多優秀的人才,就比如著名人物霍去病,陳玉成等,都是年少成名的天才,一個18歲被封為"西漢戰神";一個14歲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備受世人敬仰。
從古至今,有不少天才少年,用自己的一份力量,為國家作貢獻。可以說,中國如今能有如今的強大,離不開他們的努力。當然,除了在前線浴血奮鬥的戰士們,還有很多背後技術的優秀人才,就比如何雪豪。說起他,可能有的人不是很熟悉,但說起他的經歷,那還真的是個傳奇。
童年展現驚人的數學天賦
從小出生於河南的何雪豪就非常的聰明,與同齡人相比,有著超強的數學學習能力。別的小朋友在玩泥巴,樂高等積木遊戲,但他卻對這些都不感興趣,唯一的樂趣便是拿著算盤玩,不得不說,光是這點,就註定了他未來的不平凡。在當時,珠心算在國內很是流行,父母見他痴迷與數字遊戲,也不想埋沒他的天賦,便在何雪豪4歲的時候,送他去專門的輔導班去學習珠心算。
不得不承認,何雪豪真的很優秀,比其他同學吸收的都快,總是能舉一反三,就連班上的老師對他都很是欣賞。2009年,何雪豪在老師的鼓勵下,參加了在天津舉辦的世界珠心算的比賽,5歲的何雪豪,小小年紀,非常的老成,在比賽時沉著冷靜,頗有大將之風。在與諸多國家選手的比賽中,一路過關斬將,斬獲二等獎的好成績。
之後的他就像擁有了特異功能一樣,開啟了自己的輝煌之路。在2010年,又斬獲聽算金牌。何雪豪一路憑藉著出色的表現,成功打開了知名度,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還一度被網友們稱之為"神童"。面對鋪天蓋地的讚美,他並沒有驕傲,反而更加刻苦鑽研。家裡人對於何雪豪的學業也很是上心,只要看到有關他學習的信息,都會搜尋給他。
8歲就被招進特種兵部隊
何雪豪這樣的優秀天才,很快就憑藉著出眾的能力,被中國解放軍軍事經濟學院邀請去參加部隊的考試。不得不說,這不管是對何雪豪個人來說,還是國家來說,都是雙贏的選擇。畢竟這樣的經濟學院是軍隊創建的,珠心算這個專業被劃入了特種兵部隊,對於國家來說,那是招攬了一個為國的優秀天才,對於何雪豪來說,不僅可以為國爭光,還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是穩賺不賠的一個選擇。
別的同齡小朋友還沉溺於吃喝玩樂,無憂無慮的生活中,而何雪豪卻已經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就像歌德所說的"我們全都要從前輩和同輩學習到一些東西。就連最大的天才,如果想單憑他所特有的內在自我去對付一切,他也決不會有多大成就。"。天賦這個東西,是先天的優勢,但如果後天不刻苦努力,也不會成功,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正如同《荀子·勸學》所說的:"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這世上,比自己優秀的人要多的多,何雪豪也深知這個道理,總是一頭扎進知識的海洋裡。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在他的艱辛努力下,終於憑藉著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自己夢想的學校。在進入珠心算部隊後,他成為了一名備受敬仰的特種兵,這讓何雪豪離自己的目標更近了一步。
在系統的培訓學習下,他的專業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天賦加上努力,讓他的發展勢如破竹,為國家取得了諸多榮譽,還在諸多世界級比賽中,斬獲180多個冠軍獎盃。很多人紛紛好奇,珠心算這個專業的用處到底在哪?
國家承擔學費的專業
要知道,這個專業部隊,隸屬於軍事後勤部隊,在戰爭中的運用很是廣泛,能給前線提供很大的便利,就比如國家的反彈飛彈,火箭等一些重要的系統,就必須要進行精確的計算技術,珠心算在其中,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說,像何雪豪這樣的天才,正是國家所或缺的人才,畢竟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發明創造都離不開計算機技術。
對於我們國家來說,是很注重人才的培養,為此,這些人的學費都是國家來承擔的。我們國家對於人才的培養也是非常人性化的,並不會因此去限制他們的夢想與想法,他們依然可以選擇為自己的前途去拼搏奮鬥,唯一的一點便是,部隊有需求的時候,需要他們回來幫忙,至於人生,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俗話說得好"少年強,則國強",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國家終會繁榮昌盛。相信在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英雄夢,都想用自己的微薄的力量,為國家作貢獻。可能我們並不像一些人一樣有天賦,但只要我們有恆心,有毅力,任何困難的事情都會柳暗花明,無論大家是不是神童,後天的努力一樣都非常的重要,我們要懂得"笨鳥先飛"的道理,做好自己手底下的每一件事。
對孩子的教育要從小抓起
在這種環境的教育下,孩子怎能不愛國,從小就告訴他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愛國的種子就深深扎了根,也不會讓國家培養多年的心血白費。畢竟現在有些人在國家付出心血後,轉身跑去了國外,為其他國家做貢獻,這種舉動,確實會讓我們的祖國母親心寒不已。所以說,孩子從小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大家也希望國家能有越來越多優秀的人才,在諸多領域發光發熱,帶領著我國的科技走上一個更高的階梯。
門捷列夫曾經說過"沒有加倍的勤奮,就既沒有才能,也沒有天才。"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只要肯吃苦用心,相信一定會有所回報的。
引用文獻
毛澤東《沁園春.雪》
歌德
《荀子·勸學》
門捷列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