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11日訊 喜歡陰暗潮溼環境的它,竟出現在了廈門的鬧市街頭。
昨天上午,這個身長約1.2米,體重12斤的傢伙,「嗖」地橫在了湖裡區創業園天橋下的路中間,「它的嘴被用膠帶綁住,行動速度很快,眼神很犀利、很兇。」仔細一看,市民宋先生倒吸一口涼氣:竟然是一隻鱷魚!
鬧市驚現鱷魚市民紛紛圍觀
至今,宋先生想起這一幕仍心有餘悸,他是一名貨車司機,昨日上午9點多,他在湖裡區創業園天橋下等紅綠燈時,瞥到一個黑影「嗖」地橫在了馬路中間,仔細看竟是一隻鱷魚。宋先生立刻報警,市民也紛紛下車圍觀。
「它的行動速度很快,眼神很犀利、很兇,我不敢去抓。」宋先生說,不少市民躍躍欲試但都不敢抓捕。後來一位中年男子拿來編織袋,把鱷魚裝進去,提著袋子要離開,宋先生急忙上前攔住。10多分鐘後民警趕到了。
據禾山派出所的林警官說,他們將編織袋帶回派出所,並通知海洋漁業局的工作人員,目前鱷魚的來源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嘴被膠布捆綁身上多處傷痕
這隻公鱷魚長約1.2米,體重12斤,身上鱗片呈深灰褐色,嘴巴被白色膠布纏住,眼睛機警地觀察四周。
據廈門市海洋漁業局的工作人員李先生介紹,這是一隻泰國的暹羅鱷,初步鑑定為人工飼養。昨天上午10點半,他們將鱷魚交給集美南順鱷魚園。
「它大約2歲,價值500多元,因為長時間沒有吃喝較為虛弱,嘴巴周圍全都潰爛,從傷口來看被綁有20多天了,背部鱗片也有多處破損,左前腳骨折、腳掌紅腫,身上還有多處被擠壓的痕跡。」南順鱷魚園的技術員曾祥雲說,鱷魚喜歡陰暗、潮溼的沼澤環境,出現在炎熱的馬路上,生理機能已有損傷,「好在經過治療,它已經脫離危險。」
曾祥雲說,它是今年送至鱷魚園的第3隻鱷魚,前2隻都在翔安發現,「廈門島內基本沒有野生鱷魚,野外也很少發現,所以市民不必驚慌。」他想藉此提醒大家,一旦發現鱷魚不能慌張,先仔細觀察它的嘴有無被綁住,再報警,不要輕易徒手去抓捕,因為鱷魚的移動速度是1/8秒,而且牙齒非常尖銳,殺傷力很強。
食鱷魚是否犯法主要看來源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稱,廈門目前有不少飯店和大排檔在出售野味,2到3歲的時間段是販賣鱷魚的最佳時間,在廈門出現的鱷魚基本是從越南、柬埔寨或泰國來的。
南順鱷魚園的曾先生告訴記者,暹羅鱷隸屬爬行綱、鱷科,是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具有繁殖能力強、生長快、皮質優良等優點,是我國人工飼養最多的鱷魚之一。
記者就此事諮詢了廈門市嘉鎧律師事務所的主任戴明忠,他說,食用鱷魚最主要是看身份,野生鱷魚受國家法律保護的,食用會觸犯刑法;食用飼養的鱷魚不會觸犯法律。如果鱷魚傷人,飼養人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本網記者 胡婧 魏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