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絹野螟防治要適時

2021-01-17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9月4日消息:隨著小葉黃楊、雀舌黃楊等黃楊類綠化樹種的引進與普及,黃楊絹野螟在多地嚴重暴發,使綠化工作蒙受重大損失,城市環境受到汙染,需引起高度重視,加強對其防治,控制其進一步擴散蔓延。其主要危害黃楊科植物,以及冬青、衛矛等植物,其中又以小葉黃楊和雀舌黃楊受害最重。

根據往年防治病蟲害的經驗,今後一段時期很可能是黃楊絹野螟的高發期。這種蟲子主要危害黃楊科的小葉黃楊、錦熟黃楊、瓜子黃楊等苗木,要及時發現,及時防治,否則可能造成成片小葉黃楊死亡,影響觀賞效果。

蟲害現場,我們可以看到小葉黃楊的葉子上纏繞著很多絲狀物,像是被蜘蛛網似的白絲籠罩著,絲上還粘有一些蟲子糞便(黑色顆粒物)。蟲子多時整個植株的枝葉上,密密麻麻到處都是。小葉黃楊絹野螟的幼蟲食害嫩芽和葉片,經常吐絲綴合葉片,使受害葉片出現枯焦的狀況,嚴重的苗圃被害株率在50%以上,甚至可達100%。該蟲爆發時葉片可被吃光,造成小葉黃楊成株枯死。

黃楊絹野螟習性成蟲多在傍晚羽化,次日交配,交尾後第2日產卵。卵多產於葉背或枝條上,多塊產,少數散產,每卵塊3粒至13粒,每次產卵123粒至219粒。成蟲晝伏夜出,白天常棲息於陰蔽處,性機警,受驚擾迅速飛離,夜間出來交尾、產卵,具趨光性。幼蟲孵化後,分散尋找嫩葉取食,初孵幼蟲於葉背食害葉肉。2齡至3齡幼蟲吐絲將葉片、嫩枝綴連成巢,於其內食害葉片,呈缺刻狀。3齡後取食範圍擴大,食量增加,危害加重,受害嚴重的植株僅殘存絲網、蛻皮、蟲糞,少量殘存葉邊、葉緣等。幼蟲晝夜取食危害,4齡後轉移危害,遇到驚動立即隱匿於巢中,老熟後吐絲綴合葉片作繭化蛹。下面介紹一下黃楊絹野螟對小葉黃楊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發生規律

該蟲在華北地區1年發生3代,以第3代的低齡幼蟲在葉苞內做繭越冬,次年4月中旬開始活動危害,然後開始化蛹、羽化,5月上旬始見成蟲。越冬代整齊,以後存在世代重疊現象,10月以3代幼蟲開始越冬。各代(越冬代除外)各蟲態平均歷期:卵9天,幼蟲26天,蛹8天,成蟲9天。幼蟲一般5齡至6齡,越冬代則為9齡至10齡。

黃楊絹野螟成蟲體長14毫米至19毫米,翅展33毫米至45毫米。頭部暗褐色,頭頂觸角間的鱗毛白色。觸角褐色。下唇須第1節白色,第2節下部白色,上部暗褐色,第3節暗褐色。胸、腹部淺褐色,胸部有棕色鱗片,腹部末端深褐色。翅白色半透明,有紫色閃光,前翅前緣褐色,中室內有兩個白點,一個細小,另一個彎曲成新月形,外緣與後緣均有一褐色帶,後翅外緣邊緣黑色褐色。

卵橢圓形,長0.8毫米至1.2毫米,初產時白色至乳白色,孵化前為淡褐色。

幼蟲老熟時體長42毫米至46毫米,頭寬3.7毫米至4.5毫米。初孵時乳白色,化蛹前頭部黑褐色,胴部黃綠色,表面有具光澤的毛瘤及稀疏毛刺,前胸背面具較大黑斑,三角形,2塊。背線綠色,亞被線及氣門上線黑褐色,氣門線淡黃綠色,基線及腹線淡青灰色;胸足深黃色,腹足淡黃綠色。

蛹紡錘形,棕褐色,長24毫米至26毫米,寬6毫米至8毫米。腹部尾端有臀刺6枚,以絲綴葉成繭,繭長25毫米至27毫米。

防治方法

黃楊絹野螟是一種危害逐步加重的危險性園林蟲害,是黃楊類植物上的惡性害蟲,應引起警惕,注重防治。對其防治需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原則,搞好檢疫,注重人工防治,並適時合理用藥。

檢疫及物理防治

該蟲寄主僅限於黃楊科,且成蟲飛翔力弱,遠距離傳播主要靠人為的種苗調運。因此,搞好檢疫,杜絕害蟲隨苗木調運而擴散,可有效控制該蟲蔓延危害。

冬季清除枯枝卷葉,將越冬蟲繭集中銷毀,可有效減少第二年蟲源。利用其結巢習性在第一代低齡階段及時摘除蟲巢,化蛹期摘除蛹繭,集中銷毀,可大大減輕當年的發生危害。在成蟲產卵的高峰期,剷除根際周圍雜草上的卵塊及初孵幼蟲,冬季翻耕根際土壤,可殺死越冬蟲蛹。

生物防治

利用成蟲的趨光性誘殺:在成蟲發生期於黃楊科植物周圍的路燈下利用燈光捕殺其成蟲,或在黃楊集中的綠色區域設置黑光燈等進行誘殺。

保護利用 天敵對寄生性凹眼姬蜂、跳小蜂、百僵菌以及寄生蠅等自然天敵進行保護利用,或進行人工飼養,在集中發生區域進行釋放,可有效地控制其發生危害。

合理用藥

用藥防治仍是控制該蟲的重要應急措施。可推廣使用一些低毒、無汙染農藥及生物農藥,如阿維菌素、滅幼脲懸浮劑、BT乳劑等。對於往年發生嚴重的地段使用滅幼脲懸浮劑,滅幼脲影響卵的呼吸代謝及胚胎發育過程中的DNA和蛋白質代謝,使卵內幼蟲缺乏幾丁質而不能孵化或孵化後隨即死亡。在幼蟲期施用,使害蟲新表皮形成受阻,延緩發育,或缺乏硬度,不能正常蛻皮而導致死亡或形成畸形蛹死亡。1000倍液連續防治兩遍效果極好,兩遍防治時間間隔兩周,以解決世代重疊問題。

搞好蟲情測報,適時用藥,用藥防治的關鍵期為越冬幼蟲出蟄期和第1代幼蟲低齡階段,可用20%滅掃利乳油20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倍液、等有機磷農藥,大發生時用20%滅掃利乳油1500倍液噴灑防治,效果很好。注意噴藥應徹底,對下部幼嫩葉片及地面也不應漏噴。(作者單位系河北省衡水市園林管理局)

推薦閱讀:

福建:大範圍綠化有序鋪開 泉州植物園個頭將翻倍

天津開發區西區綠化「超標」 還有15個工程計劃開工

蘭州綠化園藝技能比拼在植物園舉行

建築大多「素麵朝天」屋頂綠化缺技術規範

(來源:河北省衡水市園林管理局)

相關焦點

  • 如何高效防治黃楊絹野螟,避免黃楊葉片吃光光!
    近年來黃楊上經常出現一種食葉性害蟲,一夜之間能把黃楊葉子吃光,經過鑑定發現是黃楊絹野螟,它屬鱗翅目螟蛾科,其主要危害黃楊科植物,如瓜子黃楊、雀舌黃楊、大葉黃楊、小葉黃楊以及冬青、衛矛等植物,其中又以瓜子黃楊和雀舌黃楊受害最重。
  • 4月份,黃楊絹野螟進入出苞危害高發期,及時防治避免蟲害大爆發
    很多朋友以為黃楊葉片上那些黑綠色的點狀物質是黃楊絹野螟的蟲卵,這是錯誤的,因為這些黑綠色的點狀物質其實是黃楊絹野螟的糞便。黃楊絹野螟的蟲卵主要是分布在葉片的背面的,而且在初產時為乳白色,在孵化前才會慢慢變為淡褐色。所以說,不管是從顏色還是分布位置都可以判斷出葉片上我們常見的那些黑綠色物質不是黃楊絹野螟的蟲卵而是糞便。為什麼黃楊絹野螟不好防治?
  • 春季苗木的病蟲害及防治方法
    防治藥劑:10%吡蟲啉或10%金世紀1500倍液。 二、黃楊絹野螟 黃楊絹野螟以幼蟲越冬> 三、大葉黃楊斑蛾 該蟲主要危害大葉黃楊,食量大,喜群集為害,可用防治黃楊絹野螟的藥劑進行挑治
  • 《園林植保信息》2020年第八期:做好病蟲害監測,加大防治力度
    近期動態 6月份西安市地區雨水較多,進入病蟲害為害嚴重時期,也是園林病蟲害防治的重要階段,特提請相關單位做好病蟲害監測,加大病蟲害防治力度。
  • 常見園林植物食葉類害蟲種類和綜合防治技術
    常見園林植物食葉類害蟲種類和防治技術 園林植物食葉類害蟲種類很多,主要分屬於四個目,常見的主要有鱗翅目的刺蛾、袋蛾、舟蛾、毒蛾、燈蛾、天蛾、夜蛾、螟蛾、卷蛾、枯葉蛾、尺蛾、大蠶蛾、斑蛾及蝶類,鞘翅目的葉甲、金龜甲、蕪菁、象甲、植食性瓢蟲,膜翅目的葉蜂
  • 危害扁豆的主要害蟲及防治技術
    扁豆的主要蟲害有波紋小灰蝶、豆莢野螟、斜紋夜蛾、豆蚜等。其中波紋小灰蝶、豆莢野螟等危害花莢、豆莢,斜紋夜蛾、豆蚜等危害葉片。在8~10月中下旬盛發期內,掌握在扁豆的始花至盛花期進行防治,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防治3~4次,注意重點噴施花蕾、嫩莢和落地花,用藥時間宜在上午10時前豆花盛開時,以提高防效。藥劑可選用16000國際單位/毫克蘇雲金桿菌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1%阿維菌素乳油1000倍液、10%醚菊酯微乳劑800~1500倍液等噴霧,注意交替使用。
  • 香樟種植之尺蠖的防治,農民朋友看看吧
    香樟絹野螟的防治[準絹野螟分配和危害]分布於陝西,河北,江蘇,浙江,山東,上海,湖北,湖南,廣東,福建,江西,四川,貴州,西藏等地。廬山危險黃楊,黃楊,黃楊,朝鮮黃楊等幼蟲經常用絲綢把周圍的葉子連接起來作為臨時的巢穴,在那裡覓食。
  • 警惕早春棉薊馬對棉苗的發生危害,適時適期防控是關鍵
    棉薊馬危害:棉薊馬成、若蟲用銼吸式口器取食危害棉花葉片和生長點,使葉片組織銼傷後,流出汁液,而吸食植物營養,當乾旱時,棉薊馬要保持自身水分,危害棉花會加重。銼傷後的棉葉組織要愈傷,會形成薄膜,即銀斑,或形成皺葉,或不規則破葉。
  • 蔬菜常見害蟲高清圖片、防治方法都在這裡,建議收藏
    目前很多地區用單劑防止效果並不好,所以要混合復配製劑一起用。因此建議要復配、交替使用以上藥劑。(比如,用乙基多殺菌素+啶蟲脒、螺蟲乙酯+吡蟲啉、聯苯菊酯+噻蟲嗪等復配使用。) 鑽蛀性害蟲 蛀果類(棉鈴蟲、煙實夜蛾、瓜絹野螟):為害番茄、辣椒、茄子等蔬菜、南瓜、黃瓜、絲瓜等瓜類。
  • 蔬菜常見害蟲高清圖片、防治方法都在這裡,建議收藏!
    防治方法:可採用5%啶蟲脒乳油20-30ml/畝,或20%吡蟲啉可溶液劑15-30ml/畝,兌水50-60kg噴霧。  備註:每年從7月底到9月下旬,白粉蝨在露地和冷棚中,會出現一個危害高峰期。目前很多地區用單劑防止效果並不好,所以要混合復配製劑一起用。  蝽類害蟲(菜蝽、斑須蝽):為害蘿蔔、白菜等十字花科、豆科、蔥等多種蔬菜。
  • 秋梢期4個蟲害高發,其中一個非常嚴重,一定要注意防治
    臨近9月,柑橘正處在秋梢抽發、果實膨大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也是不少蟲害高發,種植戶們千萬不能忽略了,要提前防治好。 9月高發的蟲有潛葉蛾、蚜蟲、木蝨和吸果夜蛾,那麼這幾種蟲子如何防治呢?在9月來臨之際,我們一定要提早知道。
  • 史上最全蔬菜害蟲高清圖譜,防治方法,全在這裡啦,拿走不謝
    防治方法:種子處理:播種前,用辛硫磷拌種,拌種量為種子重量的0.1%~0.3%,晾乾後播種。 防治方法:3齡前可噴藥防治: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高氯·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噴灑。蟲齡較大時,可用25%高氯·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灌根。
  • 高清圖譜分析,防治方案適合果農收藏
    危害葉片:葡萄黃星斑葉蟬、葡萄斑葉蟬、葡萄斑衣蠟蟬、葡萄紅葉蟎、葡萄缺節癭蟎、葡萄麗葉甲、蘋毛麗金龜、中華弧麗金龜、斑喙麗金龜、銅綠異麗金龜、葡萄卷葉金象、葡萄天蛾、葡萄斜紋天蛾、棗桃六點天蛾、白肩天蛾、葡萄晝天蛾、葡萄缺角天蛾、葡萄修虎蛾和綠尾大蠶蛾 危害果實:鳥嘴壺夜蛾、嘴壺夜蛾、落葉夜蛾、枯葉夜蛾、葡萄癭蚊、葡萄羽蛾、桃蛀野螟
  • 怎樣防治紅蜘蛛?
    紅蜘蛛的形態、危害症狀、發生規律等我就不說了,主要談談如何防治紅蜘蛛的問題。防治紅蜘蛛要在做好休眠期防治和蟲情預報的基礎上,重點抓住蘋果開花前後和六月上旬麥收前的關鍵時期,適時噴藥,並且主要後期防除,儘量壓低越冬蟲口,可以有效控制紅蜘蛛的危害。
  • 荔枝樹種植,蝽象害蟲對嫩梢、花穂、果實危害大,防治要趁早
    所以說,荔枝樹蝽象一定要及時防治,不僅是蝽象害蟲對荔枝樹的影響,而且一旦被蝽象危害荔枝樹後,還容易發生霜黴病的,這是發病的規律,很多新手果農搞不懂原因,因此造成損失。荔枝樹蝽象害蟲防治措施要趕早根據我們當地(廈門)的荔枝園情況,每年在蝽象成蟲後,在沒有產卵前進行防治效果最好,這時候採取措施,是降低害蟲發生的最佳時機,一旦其大量產卵並成幼蟲過後就難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