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花(Isaria cicadae Miquel)俗稱大蟲草,屬於蟲生真菌;在全世界已經發現的504種蟲草中,金蟬花、冬蟲夏草僅僅是其中的兩種;是一種外形具有「動物」和「植物」形態特徵的奇妙生物,根是蟬的幼蟲體,花是從單個或是2-3個蟬幼蟲頭部生長出來的,約一寸多長,從頂端分枝開花,花粉為乳黃色也稱為」蟬花孢子粉「,簡單地說就是」種子「,具有繁殖功能。其形成過程是蟬的幼蟲在蟬羽化前被蟲草菌感染、寄生,當氣候環境適宜時,吸收蟲體的營養轉化成菌絲體,最終蟲體被菌絲體完全佔具而只剩下一個軀殼。萬物復甦時節,菌絲體又從營養階段逐漸轉化為有性階段具有繁殖功能的」蟬花孢子粉「,漸從頂端分枝」發芽「形似花朵,故而稱為蟬花。
南北朝(公元五世紀)雷斆《雷公炮炙論》記載:「凡使,要白花全者。收得後於屋下東角懸幹,去甲土後,用漿水煮一日,至夜,焙乾,碾細用之。」
隋唐甄權的《藥性論》記載:「其蛻殼,頭上有一角,如冠狀,謂之蟬花,最佳。味甘寒,無毒。主小兒天吊,驚癇瘈,夜啼心悸。」
宋朝蘇頌《圖經本草》中有「今蜀中有一種蟬,其蛻殼頭上有一角,如花冠狀,謂之蟬花。」
宋代唐慎微《經史證類備急本草》記載:「蟬花,所在皆有,七月採,生苦竹者良,花出土上」
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1590)記載:「蟬花可治療驚癇,夜啼心悸,功同蟬蛻」
除上述經典醫藥論著外,還有不少古代醫學家專著記載了蟬花的複方,如宋代《聖濟總錄》、《小兒藥證直訣》等。
金蟬花的形態結構主要由
1、菌核;
2、孢梗束
3、蟬花孢子粉三部分構成,如下圖:
菌核菌核,即金蟬花的蟬幼蟲感染蟲草菌後的蟲體,菌核由三層結構構成,最外層為乳白色的稱為「菌被」的結構,厚約0.5毫米,上品金蟬花該層完整包裹蟲體;中間層為蟬幼蟲的外殼,中藥學名稱為「蟬蛻」;最內層為「菌絲體」即由蟬的營養物質轉化而成。所以,自然界中具備這三層結構和攜帶有飽滿的蟬花孢子粉的極品金蟬花是非常罕見的。菌核形狀長腎形,微彎曲,長約2.5-3.5cm,直徑1-1.4cm,形似蟬的幼蟲。蟲體頭部具1-2枚棒狀子座也稱孢梗束,長條形或捲曲,分枝或不分枝,長3-7cm,徑3-4mm,原生態蛋清色,乾燥後乳白色,也有的為黑褐色,頂端稍膨大,表面有粉狀蟬花孢子粉,形似花朵。
孢梗束也稱子實體、子座,由寄主的前端生出,新鮮時白色,高1.5-6cm;柄分枝或不分枝,直徑0.1-0.2cm。
蟬花孢子粉,也就是金蟬花的「種子」(右下圖金蟬花頂端乳白色花粉即蟬花孢子粉),蟬花孢子粉具有繁殖功能,其分生的孢子形狀為長方卵形,兩端稍尖,大小為(6-9)μm×(2-2.5)μm,常含有2個油球,為蟬花孢子粉油,透明無色。蟬花孢子粉是由菌核、孢梗束的活性成分轉化而來,因而,蟬花孢子粉聚集了金蟬花的活性成分精華,具有抗腫瘤作用。
蟬花其他名稱有大蟲草、金蟬花、蟬茸、蟲花等,是蟬若蟲感染蟬擬青黴菌(Paecilomyces cicadae)後形成的蟲生真菌。此菌於1838年由Miquel定名為蟬棒束孢黴(Isaria cicadae)。此後出現多種同物異名。如蟬草(Cordyceps cicadae)、基生棒束孢(Isaria basili)、辛克萊球殼孢(Sphaeria sinclairii)等。蟬擬青黴的有性階段,被認為是大蟬草(Cordyceps cicadae),大蟬草俗名獨角龍,子座棒狀或角狀,單生或叢生,褐色。在自然界廣為分布的是蟬擬青黴(蟬花),大蟬草稀少。
含肝糖、蟲草酸、多種生物鹼及麥角甾醇等。日本從蟲 體部分分離出鹼溶性蟬花多糖,為分類麥角菌科
拉丁文名:Isaria cicadae;Cordyceps cicadaβ-(1→3)葡聚糖。
蟬花含有大量甲殼質和氮等,其功能有降低橫紋肌緊張度,並對神經節有阻斷作用。
性味:甘;寒;無毒
藥材基源:為麥角菌科真 菌蟬棒束孢菌的孢梗束、大蟬草的子座及共所寄生的蟲體。
中藥化學成分:大蟬草果實含 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由D-甘露糖(D-mannose)和D-半乳糖D-galactose)以4:3比例組成。蟲體部分含多糖CI-5N、CI-P及CI-A。
蟬花是麥角菌科真菌蟬擬青黴寄生竹蟬若蟲後的複合體,是與冬蟲夏草相類似的蟲草;而原產於橫斷山脈、天目山脈感染蟲體為竹蟬的野生蟬花稱之為金蟬花或大蟬草(見百度文庫呂迪《金蟬花》)。最早在南北朝雷斅的《雷公炮炙論》就有加工蟬花的記載。宋代唐慎微的《徵類本草》,以及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及之後藥典都有記載功效。蟬花的歷史記載比冬蟲夏草早800年,但天然的蟬花非常稀少,野生金蟬花更稀奇珍貴,這限制了蟬花大量使用。
1、抗腫瘤作用:抗腫瘤作用,蟬花抗腫瘤、阻止癌細胞擴散與轉移等是通過提高患者免疫力實現的,
《中國癌症治療保護網》呂迪主任及國內外腫瘤權威專家認為,癌症發生的根本原因是患者免疫力下降。免疫系統是人體自身的天然屏障,可產生抗癌症等維持機體生理平衡和穩定的免疫保護作用。對接受放、化療患者可提高對放化療治療毒性的耐受性,能消除癌症特有的劇痛,減輕或消除放化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脫髮,食慾減退,嘔吐等副作用,能改善惡病質,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命。大蟬草多糖(galactomannan)也有抗腫瘤作用。
2、中樞神經系統調節作用:中樞神經系統作用小鼠腹腔注射天然蟬花或人工培養品稀醇提取物能明顯減少其自主活動,延長戊巴比妥鈉和水合氯醛所致睡眠時間,提高閾下催眠量戊巴比妥鈉的小鼠入眠率;延長中樞興 奮藥士寧和戊四氮所致辭小鼠驚厥的潛伏時間。經化學刺激法和熱板法證明:兩者鎮痛作用明顯。給正常和酵母致熱大鼠腹腔注射,具有明顯的降溫作用。另有資料進一步證明,蟬花及其人工培養物,有明顯的鎮痛、鎮靜及解熱作用。
3、毒副作用:毒性急性毒性實驗表明:天然蟬花乙醇提取物小鼠灌胃60g/kg,觀察72h,20隻小鼠無1隻死亡,給藥後動物僅活動減少,24h後均恢復正常。腹腔注射的LD50為12.5±2.1g/kg,毒性反應表現為扭體、活動減少、呼吸困難直至死亡。亞急性毒性實驗表明,三組大鼠分別以1g/kg,3g/kg,9g/kg灌胃給藥,連續28d,結果動物的血常規,肝、腎功能和心電圖均未見異常改變,對心、肝、脾、肺、腎等重要臟器病理學檢查也未見明顯異常改變。
(1)蟬棒束孢菌該品由蟲體與其頭部長出的孢梗束組成。蟲體長橢圓形,微彎曲,長約3cm,直徑1-4cm,表面棕黃色,大部為灰色菌絲所包被,頭部叢聚孢梗束。孢梗束分枝或不分枝,長1.6-6cm,分結實部和柄部;結實部長橢圓形、橢圓形或紡錘形,長5-8mm,直徑2-3mm,折色粉狀,柄部直徑1-2mm,褐色至黑褐色。質脆,易折斷,蟲體內充滿白色或類白色鬆軟物質。氣微香,味淡。
蟬花
(2)大蟬草該品由蟲體與其前端長出的子座組成。子座1-2個,分枝或不分枝,長3-7cm,褐色;頭部膨大,其頂端漸細,長4-6mm,直徑6.5-7mm,表面可見小點(子囊殼向外突出的孔口),柄部直徑4-5mm。蟲體白色,體內布滿白色菌絲。質脆,易折斷。氣微,味淡。
(1)蟬棒束孢菌分生孢子梗瓶狀,中部膨大,末端漸細或突然窄細,長5-8μm,直徑2-3μm常成叢聚生在束絲上,形如花瓣狀。分生孢子長橢圓形、紡錘形或窄腎形,長5-14μm,直徑1.8-3.5μm,含1-3脂肪滴。
(2)大蟬草子座頭部橫切面:子囊殼埋生於子座內,瓶狀,長350-540μm,直徑125-300μm;子囊圓柱形,有扁球形帽部,長262.5-378μm,直徑6.2-9.1μm;子囊孢子細長絲狀,多橫隔,斷裂後矩形小段長3.5-5.2μm,直徑1.7-2.6μm。
國內外研究表明,蟬花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勞、保腎、改善睡眠、抗腫瘤、保肝、抗輻射和明目等多重作用,是神奇的古老中藥。人工培養的蟬花含甘露醇2.18%、多糖21.73%,胺基酸19.76%,蟲草素0.005%,腺苷0.05%,這與天然冬蟲夏草相似,但砷、汞、鉛等有毒重金屬沒有檢出,這比天然冬蟲夏草安全。因此,蟬花可以作為冬蟲夏草的代用品,同樣可以達到滋補養生的作用。
陳萬群等報導研究結果表明蟬花與多種蟲草中的主要成分胺基酸種類相似,含量較一致。學者們公認多種胺基酸是滋補強壯的物質基礎之一,藥理實驗證明蟬花與多種蟲草的胺基酸都有不同程度的補益作用
蟬花水煎劑能明顯延長實驗小鼠的遊泳時間,顯著提高常壓缺氧狀態下及在高溫條件下的存活時間,證明蟬花具有抗疲勞抗應激作用。
蟬花組小鼠給藥1h後測定10min內自主活動次數顯著少於對照組;蟬花還能明顯延長小鼠睡眠時間,縮短戊巴比妥鈉的翻正反射消失時間;蟬花亦能增加小鼠在單位時間內的入睡率。由此證明蟬花有較好的鎮靜催眠作用。同時研究證明人工培養品與天然蟬花作用近同。
蟬花對正常及人工致熱大鼠在用藥後2h內均有明顯的降溫作用;用扭體法和熱板法實驗結果顯示蟬花對小鼠化學及熱灼刺激性疼痛均有非常顯著的抑制作用。由此證明蟬花具有很好的解熱鎮痛作用。本實驗與陳祝安等人實驗均證明蟬花人工培養品亦有相同的作用。
將蟬花菌株進行人工發酵產生蟬花菌絲,從中提取蟬花多糖,並以冬蟲夏草多糖為陽性對照,灰樹花多糖參比試驗,對小鼠進行淋巴轉化試驗、Ea及E玫瑰花試驗、特異性免疫玫瑰花試驗(巨噬細胞吞噬試驗、抗綿羊紅細胞(SRBC)抗體效價試驗,結果表明蟬花多糖具有明顯的提高免疫功能作用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陳以平教授、內科呂迪主任等臨床應用證實,金蟬花具有降低血、尿肌酐,提高內生肌酐清除率,改善血清蛋白含量,減少尿蛋白的排出等功能。因此,對早、中期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療效確切。經進一步研究證實:蟬花對腎間質小管病變有較好療效,能保護腎小管細胞Na+-K+-ATP酶,減輕細胞溶酶體和細胞脂質過氧化損傷,改善腎血流動力學,減輕內皮細胞損傷和血液凝固性。故認為蟬花能夠改善腎功能。
蟬花適宜人群
1、蟬花適宜人群:呼吸困難、肺纖維化、血管硬化、各類肝病、各類腎病、心衰、陽痿、陰冷、膚幹、髒躁、失眠、腫瘤、代謝症候群、紅斑狼瘡、脈管炎、前列腺炎、易感冒等免疫力低下、年老體弱多病,產後體虛者和亞健康狀態者是一種難得而有益的營養補充食品。
2、蟬花不適宜人群:風溼性關節炎患者應減量服用,兒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感冒發燒、腦出血人群不宜吃,有實火或邪勝者不宜用。
蟲草素的作用機理,是對小鼠腫瘤細胞系細胞的增殖有很強的抑制作用,蟲草素可滲入到RNA中, 在細胞內可磷酸化為3ˊ--ATP,因而勢必導致mRNA吸收和成熟障礙,影響蛋白質的合成,從而達到抑制腫瘤的作用。蟲草素對人的鼻、咽癌(KD)細胞有很強的抑制作用。
臨床上使用蟲草素多為輔助治療惡性腫瘤,症狀得到改善的在91.7%以上;主要用於鼻癌、咽癌,肺癌,白血病,腦癌以及其他惡性腫瘤的患者。北冬蟲夏草中蟲草酸的含量為3.09克,野生的蟲草為5.54克,蟲草酸是一種D--甘露醇,甘露醇能提高血漿滲透壓,導致組織內的水分進入血管內,從而減輕組織水腫,補充血漿。
蟲草酸多用於腦水腫,防治急性腎功能衰竭,有調節心、腦、血管的作用,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改善人體的微循環、降血脂、降血壓。 北冬蟲夏草中,蟲草多糖的含量為12.8克,而野生為7.0克,蟲草多糖在人體內的作用機理是:促進T淋巴細胞、巨噬細胞、白細胞的增殖與分化,產生各種免疫活性因子,促進骨髓幹細胞、生殖細胞的增殖與分化,促進心、腦細胞的新陳代謝與血液循環。
蟲草多糖的藥理試驗證明:蟲草多糖具有抗腫瘤、抗傳染病的功效、增強性功能、補腎壯陽、益精氣、防止衰老、延年益壽;對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肺源性心臟病有顯著的功效。能提高肝臟的解毒能力,起到扶肝的作用。降血糖、降血脂,貧血的患者用於補血,增強脾臟的營養性血流量,蟲草多糖、生物活性強,適應性廣,還具耐缺氧、鎮痛、鎮靜的作用。
金蟬花味甘、性寒、具有補肝明目的作用,適用於飛蚊症、白內障、夜盲症、視力模糊等。
材料:金蟬花1兩,淮山2兩,杞子1兩,羊肝1塊,蜜棗5粒。
煲法:清水十二碗煲兩小時
冬蟲夏草和蟬花同屬於蟲草類中藥,主要包含的有效成份有:蟲草素、蟲草多糖、蟲草酸。
1.高免疫力;
2.改善腎功能;
3.抗疲勞;
4.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壓;
5.抗腫瘤;
6.明目;
7.改善睡眠;
8.抗輻射;
9.鎮痛、鎮靜。
有文獻報導蟬花中的腺苷有降低血壓、減慢心率作用。還發現蟬花有抗輻射和抗腫瘤作用。前已述及蟬花具有滋補強壯功效,必定能提高生命活力,具有一定的抗輻射作用;蟬花能提高免疫功能,必然能直接或間接地吞噬或抑制腫瘤細胞,顯示其抗腫瘤作用。蟬花這味古老的名貴藥材,因其與冬蟲夏草一樣同屬蟲菌複合體,它們的菌種均為擬青黴菌株,且含有相近的化學成分,所以醫家常作冬蟲夏草的代用品。由於其藥源緊缺,研究應用尚少。根據現有報導資料看,蟬花的化學成分較複雜,藥理作用較廣泛,很有研究開發之必要。可喜的是現已從蟬花中分離純化出蟬擬青黴菌株,開始了人工培養蟬花,今後的研究應用前景是很好的,不久的將來蟬花製劑即可能面向市場,服務於醫療保健事業,造福於人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