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頻出色,搖滾樂利器,鑠耳獨奏者耳機評測

2021-01-09 燕七評測

#耳機#在我看來,用HIFI耳機的有兩類人,一類人是玩耳機,一類人是想獲得所謂的HIFI體驗。前者對HIFI耳機或者播放器等設備的欲望除了獵奇,更多的是嘗鮮,寧願一年不買幾套衣服也要保證每個月有新耳機玩。

另一種衝著聽歌去的,更新裝備的頻率會低很多,但也會花大幾千買一款自己覺得OK的耳機。

你可以將這兩類人都稱為燒友,但你沒法用老燒和初燒去區分他們,更別指望用你對某款耳機的結論去左右他的看法。

但不管怎樣,這兩類人都會玩過不少耳機,可以在對比之中區分其聲音高低。這種人才是HIFI市場的中堅力量,影響HIF市場的不是廠商,更不是KOL,所有的曇花一現都比不上這兩類燒友持久的消費和分享。

如果一款耳機可以同時滿足這兩類人的審美需求,那它就成功了一半,而另一半則是廠商自己的操作了,渠道、推廣、收購、市場定價等等。

所以有人說現在做一副耳機好像很容易,HIFI市場就是沒門檻之類的喪氣話,我是一點都不同意的。

在網際網路時代,品牌的知名度是很容易鋪開的,但並不代表其商品就好賣,耳機市場更是如此,做出一副耳機可能很容易,但是能賣錢回本則是另一回事。

為了不扯遠了,咱還是表達一下個人的觀點。平和的看待新生事物吧,我們都不是先知,網際網路時代能發生的奇蹟太多,保持獨立思考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說這麼多倒也不是為了引出今天我要分享的耳機品牌鑠耳,儘管這是個新品牌,在國內市場影響力基本為零,但不妨礙它在國外吃香。

▲如果關注過鑠耳的會知道鑠耳這款特立獨行的靜電卡帶,據業內小道消息(非官方消息)此耳機在日本賣了大幾千條,但是在國內估計500條都沒賣到。那它算不算成功的商品呢,是不是又不好說呢?

▲在鑠耳卡帶、歌者之後,鑠耳又發布了這款售價千元出頭的Soloist,中文命名為獨奏者,也是本文要分享的主角,售價1189元,看到價格估計不少心裡開始擔憂了。

▲小廠出品,但是包裝、內襯一點不含糊,都是國內白熱化市場所逼哈;

▲全家福展示,除了收納盒、耳塞套、清潔刷等配件,標配是2.5平衡線,所以額外送了3.5和4.4轉接頭,這個價位玩這種花樣的應該是首款了;

▲收納盒展示,做工很好,質感在國產耳機配件裡算是較弱的了;

▲線材展示,本身是6N單晶銅,但是外層用的是超導纖維,所以線材較粗;

▲細節做工依然未掉中國製造的底子,真的別瞧不起中國製造了,就拿耳機來說,國產製造水準比國際大廠只高不低;

▲0.78雙針插頭展示,耳掛部分有透明管固形。此處說下這款鑠耳獨奏者的佩戴感吧,它的線材較粗,單元腔體又很小,所以有腳重頭輕的既視感,好處是只要你線材放穩了,腔體不會從桌上滑到地上,個人最心疼的就是耳機放桌上,腔體偏重,然後嗖的掉落到地上啪的一聲,儘管內置單元不會壞,但腔體難免有痕跡;

它的弱點是線材容易打結,每次使用完畢後要好好收納,優勢是屏蔽幹擾能力強,而且不影響佩戴,無聽診器效應,因為耳掛足夠穩固,腔體足夠小。

▲鑠耳獨奏者的腔體不僅小,還很精緻,材質是目前流行的樹脂,模具個人也只是在鑠耳家見過。

▲獨奏者腔體後蓋有點類似琉璃質感,鐳射拉絲工藝處理的藍色面板在裡面,不用擔心被刮花的;

▲腔體細節展示,真的很精緻,後腔面板和腔體邊緣沒看到縫隙,難道是一體化的腔體設計,美觀度確實夠高,不過個人納悶若要售後怎麼整呢?

▲腔體邊緣的導氣孔也有內置金屬圈,真的足夠細緻了;

▲再看內側,看其質感我信了官方的說法,說是採用進口樹脂材質,親膚感明顯要好,光澤感更自然,有些普通的樹脂用一段時間就黯然失色;此外腔體內側還有編號,不過各位注意到它的管嘴部分沒有任何設計,但是目前還沒遇到耳塞套卡在耳道裡的情況。

▲個人主觀聽感部分

給擁有32歐阻抗、105dB靈敏度的獨奏者標配平衡線,一開始會讓人覺得這耳機是難推的,但是官方又送了3.5轉接頭和4.4轉接頭,這個設計有待商議。如果不看評價或者評測,我不知道多少初燒會覺得這是一副難推的耳機。

但話說回來,以鑠耳目前的知名度,在我開篇說的兩類HIFI耳機用戶裡,到底是哪一類更有購買的傾向呢?

個人覺得答案是玩耳機的,因為單純的從獨奏者的購買頁文案裡看不到好推不好推,也看不到音質的描述,唯一稱得上賣點的是其液態矽膠振膜。

個人也去簡單的扒了下這個所謂的液態矽膠振膜,很可惜沒啥資料可看,個人感覺跟達音科的鍍鈹振膜技術有點類似,都是利用振膜軟硬俱佳的特性做技術開發。當然目前這個液態矽膠振膜沒什麼實錘性的資料披露出來,此時要說其優劣還為時尚早。

不過和達音科的那幾款鍍鈹振膜的主力機型相比,鑠耳獨奏者的風格又截然不同的,首先是要好推的多,其次聲音在保持出色解析時顯得更靚麗脫俗,個人用果機直推也覺得好推。

低頻飽滿強勁、人聲乾淨不失醇厚,高頻也有亮麗通透質感,流行人聲、器樂直推不在話下。

但是見識過不少HIFI耳機的都明白,現在的耳機調音總預留一手,手機直推有好聲,加大前端配置,潛力又可不斷延伸。只是鑠耳的做法有點反常,標配平衡線的意思就是讓你儘量用平衡口去推,所以個人分別用了凱音N5ii和樂彼L4進行了試聽。

▲相比在果機上的直推,鑠耳獨奏者在凱音N5ii上的聲音變得更為中正一些,低頻可以感受有較多的量感,因為聲底控制不錯,厚而不重,所以不至於有轟頭的強勁,下潛深度一般,彈性良好,器樂分離感出色,背景偏黑,有不錯的聲場,動態較為自然,整體氛圍略偏濃鬱,大體自然,有點顛覆我剛開始聽的感覺,並沒有刻意的偏低頻,甚至說低頻細節也不甚抓耳,聽打擊樂和ACG時會被這種輕微的濃鬱風格輕易感染。

其人聲有DK2001給我的硬朗範,但它又有細節上微妙流暢的音色變化,聽趙鵬略醇厚感不甚明顯,齒音、咬字、換氣這種細節很自然,聽陳奕迅顯得更合適,略微偏暖,有蓬鬆感,位置良好,密度偏大,喉音有些過於明顯,但結象立體有力,柔和感還好,聽女聲有輕柔、甜美的韻味,齒音則略明顯。

在聽其高頻時,個人算是把到鑠耳獨奏者的脈了。作為動圈耳機,它沒有傳統動圈那般偏柔的自然,第一感覺總是會很亮,這種亮度在中低頻上還比較討好耳朵,一來它的低頻背景還挺黑的,二來中低頻的樂器如吉他聲音亮麗飽滿也很好聽;但是其高頻上這種亮麗顯得有點過,延伸感很好,毛刺倒也還好,泛音部分就顯得乏善可陳,有種解析過於凌厲,整體的音樂味就匱乏不堪,至於通透感啊流暢性啊都已經沒太大意義。

▲換樂彼L4後我開始並沒按在凱音N5ii上的步驟從低頻聽起,因為在選歌的時候我隨便聽了幾首包括電音在內的,沒想到感覺額外好,也證實了我對它的一個猜想,鑠耳獨奏者的亮度以及偏下盤的調音,其實更適合打擊樂、電音、AC以及流行人聲。

而且同樣是《天地孤影任我行》,獨奏者在樂彼L4上顯示出的大氣和灑脫很動圈,可以確定的第一點是它的低頻很值得一聽,改天我挑幾個典型低頻塞的時候會再拿它來對比對比闡述我眼中的低頻塞。

說人聲吧,在凱音N5ii上鑠耳獨奏者由於偏亮,人聲的醇厚感和柔和度只是點到為止,換L4後這種度更為正常,偏暖,解析度開始回歸到動圈的範疇內,換句話說自然感比解析感更為明顯。

但毋庸置疑的是其音染,偏中正調音,但音染還是可見的,且男聲齒音增多,沒有凱音N5ii上那麼抓耳,女聲顯得更有質感,這種質感是偏自然的,甚至偏清淡的,在凱音N5II上有過於熱情的表現,在樂彼L4上則顯得更中正更自然。

高頻部分則依然有在凱音N5ii上給我的落差感,只不過沒那麼浮躁。其高頻有適中的厚度、有較大的聲場,有不錯的延伸感,包括動態也很足,但就是有點過於硬朗,初聽較為刺激,聽一會就顯得索然無味,看個人口味吧,個人始終不喜歡這種過於亮麗、明快的高頻風格。

▲整體部分總結

關於這副鑠耳獨奏者的特點其實很鮮明的,耳機做工、用料都挺用心,如果這模具也是獨家的(個人見識短淺,不記得還有同樣的模具),至少在原創度上它沒有因為自己是新出的品牌而偷懶直接用公模。

佩戴感也能打消一些對入耳式有成見的用戶,嬌小的腔體擱在耳蝸裡可以說是如若無物。

而對於它的聲音風格,我倒能理解,在千元級耳機扎堆的市場下想要靠聲音出頭,偏科比均衡其實更容易跳出來。談到均衡,那是無上限的,誰不想貼上真正的HIFI標籤呢?但若都是均衡,又貌似很容易分出高低。

做下盤吧,其實也很多,而且還有很多便宜的機型。比上容易被PK掉,比下無非面臨的是性價比問題。

當然我改天還得把我手上幾副低頻塞拿出來整一篇,這個也是HIFI的妙處之一。初聽HIFI耳塞的其實很容易被偏下盤的低頻塞打動,但不代表就沒差異化。鑠耳這副獨奏者第一感是較亮麗、明快,第二感是給它合適的前端,它的風格也很中正,個人的看法是喜歡打擊樂、ACG、電音的請關注關注它,它對量感和聲底的度把握的很好,有強勁的刺激但不轟頭,氛圍自然,節奏明快!

最後補一句,獻給廣大打擊樂愛好者的,鑠耳獨奏者的氣質很容易讓我想到紅辣椒樂隊,此刻戴上它聽著紅辣椒的歌,內心早已沸騰……

相關焦點

  • 問聲評測-「流行時代的搖滾堅持」 NF - NA2 入耳式耳機評測
    「流行時代的搖滾堅持」 NF - NA2 入耳式耳機評測問聲評測 2020.2.10產品參數產品來源:自購 - 市售版 - 菖蒲紫產品類型:公模耳塞品牌指導價:599單元配置:雙腔體動圈耳機阻抗:18Ω頻響範圍:10-40kHz線材接口:凸出式0.78
  • 低頻最猛降噪耳機改變行業技術軟肋!Skullcandy Crusher ANC評測
    作為佛系更新低產行業人士順帶閒時更新評測的時間不多,先說一下降噪耳機的低頻硬傷,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降噪耳機低頻不好?這類問題其實百度也不會有什麼答案。本次關聯此次科普的是首款改變降噪耳機低頻硬傷的產品Skullcandy Crusher ANC評測,每次科普和評測關聯在一起是希望言之有物,這款耳機目前不算好買到和試聽,所以評測我還是會儘量給大家詳細參考。
  • 周杰倫同款 1MORE三單元頭戴式耳機評測
    【IT168 評測】並不是任何明星的代言產品都會讓人喜歡,我總覺得杰倫老師選擇的東西都是挺對自己口味的。例如百事、優樂美、英雄聯盟、AIR JORDAN(不算代言不過經常曬)等等。最近杰倫老師代言的是1MORE的三單元頭戴式耳機,因為杰倫同款耳機,所以毫無理由就愛上了。
  • 等待7年的圈鐵新旗艦 AKG N5005耳塞評測(全文)_AKGHIFI耳機_音頻...
    耳塞腔體外殼、便攜耳機盒上的銘牌、耳機銘牌、濾網承載板全都是明晃晃的陶瓷!耳機銘牌和便攜耳機盒上的銘牌都蝕刻著耳機型號和序列號,一種低調的奢華感撲面而來。評測參考設備簡介    本次評測我們選用了飛傲X7 MK2便攜播放器和樂圖2017版PAW Gold便攜播放器作為評測參考器材。
  • 工匠精神 NF AUDIO 定製耳機NF3評測
    工匠精神 NF AUDIO 定製耳機NF3評測 2015年10月27日 00:06作者:梁志一編輯:梁志一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 最接近完美的耳機 森海塞爾第二代奧菲斯HE1
    森海塞爾 HE1在七年前,筆者曾經評測過第一代的奧菲斯(評測連結點這裡),那篇評測可以說是遲到了20年,而不久前我們借到了第二代的奧菲斯HE1,這次我們讓評測只遲到了4年……其實我們之前在各種展會上都短暫的聆聽過這款產品,也寫過一些簡單的評測,但是畢竟展會的「蹭聽」和擺在評測室把玩一星期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 像音響一樣做耳機,四個發音單元它能定價3000多還不愁賣
    聽感部分因為拿到手的是開封過的樣機,不大確定已經用了多久,在正式寫之前斷斷續續用播放器和手機聽過也煲過,用手機聽LS400is是比較有心得的,推力上勉強推的動,但有些歌明顯的欠一絲亮度,整體談不上好聽,純流行的沒啥壓力,尤其是女聲,還能聽點細節,所以下文個人的主觀聽感所用前端都是樂彼L3 Pro播放器,加上手裡有一條一直沒寫過評測的JVC FX1200
  • 哪個藍牙耳機音質最好?全球十大耳機排名!
    對於運動喜歡聽音樂的朋友來說,擁有一款品質出色的音樂耳機,可以帶來更美妙的音樂享受。而為了更自由自在地聽音樂,無線藍牙耳機受到了用戶青睞。近年來,隨著藍牙技術的發展和續航能力的提升,藍牙耳機開始進入了」真」無線時代。
  • 碩美科MH438耳機評測
    對耳機來說,「隨身」和「HiFi」似乎永遠是對矛盾體,兩者無論從使用環境、設計理念等方面都不相同,而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的興起,用戶對隨身耳機的音質要求也是越來越高。    碩美科在2012年將在若干系列上發力,繼續領跑國產耳機,近期碩美科發布了MH438頭戴式耳機,這款產品定位隨身應用,不過在音質方面,尤其是隨身耳機較為薄弱的低頻方面下足工夫,首創「雷鼓」低頻系統,使得MH438在戶外使用時也能體驗到較好的低頻。
  • 百元級HiFi藍牙耳機,波耳BO-T1S分頻三單元平民HiFi耳機評測
    今天評測的這款波爾BO-T1S就是波爾在推出BO-T1 HiFi雙分頻三單元耳機後的藍牙版本,對于波爾這個品牌可能不太多見,可能因為太便宜,所以沒有什麼關注程度,不到百元的售價,讓走平民HiFi路線的波爾BO-T1S成為了價格敏感但依然對音質有一定要求人群的選擇之一。開箱波爾BO-T1S的包裝很簡單,白色盒體上有耳機的實拍圖,左下角註明支持藍牙5.0。
  • 直推不同音源 COWON EH2圈鐵耳機網友聽感評測
    COWON首發圈鐵耳機EH2擁有獨一無二的高音與低音,在實際評測中,高頻解析力極強,對於大動態音樂更是輕鬆駕馭,還有出色的低頻表現力。當然,其中少不了前端音源的功勞,那麼,對苦於手中沒有前端設備的網友來說,COWON EH2的聽感表現如何呢?一起來看網友Wqq212的評測。
  • 獻給愛玩的你 qdc變色龍動鐵耳塞評測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近兩年耳機廠商有一個產品命名趨勢——喜歡給產品起個名字而不是用字母加數字來表示。之前是臺式系統廠商喜歡玩這種命名風格,後來耳機廠商可能覺得這樣識別度更高,也紛紛加入起名的行列。
  • 2020藍牙無線耳機評測:五大音質天王藍牙耳機推薦
    在以前,用高端的藍牙耳機就像穿國際名牌的衣服一樣倍有面子,而同時並非所有人都能消費得起高端的藍牙耳機的。所以對於很多人來說,高端的藍牙耳機是可望不可即的。但隨著科技發展的今天,藍牙耳機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了,想要買優秀的藍牙耳機已經不再需要花上千元了,幾百元的中端藍牙耳機性能已經可以和千元藍牙耳機有得一拼了。
  • 丰韻聲音美在細節 海帝思MS4圈鐵耳機評測
    這次我們所評測的hidizs MS4就是一款聲價比非常高的耳機,這也是海帝思首款圈鐵耳機。順帶一提,它的代號是Mermaid(美人魚)。誰知道,筆者換了個樂圖家的墨菊前端之後,這款塞子好像打了雞血似的,火力全開,呈現出它應有的活力來。     MS4的圈鐵結合度較好,整體聽感不像純動鐵一般刺激或早期圈鐵存在的三頻銜接問題,在保證素質的前提下帶有動圈的耐聽。
  • 頂級品牌西裝來臨 森海塞爾HDVD800評測(全文)_森海塞爾耳機_音頻...
    音質評測:古典音樂(大/小編制)  一直以來,森海塞爾HD800這款旗艦耳機被燒友定位在古典音樂的最佳產品,巨大的聲場、優秀的分離度和解析都讓這款產品成為了當今市面上動圈耳機的交響之王。但是也有很多朋友對於HD800的古典表現並不那麼滿意,一方面因為其量感並不算充足的低頻,另一方面來自於這款產品如果驅動不充分會出現「假大空」的問題。
  • 藍牙5.0+AptX 漫步者TWS1真無線耳機評測
    高通藍牙5.0+aptX無損解碼 漫步者TWS1真無線耳機評測由內而外的強大配置從耳機的角度來說,漫步者TWS1可以說是這個價位分體式真無線耳機中的最高配置了,相信大家也很期待它的聲音表現,接下來我們就好好嘮嘮這款耳機的聽感。
  • 百元圈鐵HiFi 魅族三單元耳機Flow評測(全文)_魅族 Flow_手機生活...
    配件中包含了大小兩幅常規的替換耳塞,大小兩幅可提升中高頻音質的雙層耳塞,一副提升中低頻的惰性耳塞,一個飛機上使用的雙音頻轉換頭,和一個雙面材質的可攜式耳機收納包。●圈鐵三頻突出的HiFi音質  在試聽過後,筆者認為魅族Flow耳機幾乎可以通吃各種類型的音樂,不僅對於流行樂、人聲的拿捏恰到好處,同時在整體聲音表現上有著很不錯的能量感、密度和層次感,而這也保證了耳機擁有不錯的搖滾、金屬樂表現能力,對於樂器的表現力也可圈可點。
  • 一代經典的升華 AKG K612Pro耳機評測
    【PConline 評測】AKG耳機中,最受老發燒友歡迎的,不是萬元奢侈品 耳塞的K3003,也不是200元便攜頭戴王者K420,而是千元級的三款開放式頭戴耳機旗艦——K501、K601、K701。這三款耳機代表了典型的AKG風格,聲音風格清淡細膩還帶有一點淡淡的音染。其中的K601在2006年推出後,在去年已經宣布停產。
  • 有它還要啥女朋友 拉赫曼尼STELLA耳塞評測
    拿掉這張紙板就露出了STELLA的真身,藍色的左右耳塞腔體、六對耳套、便攜耳機包和產品銘牌都鑲嵌在上層置物格上,拿起這層置物格,下方還有一層,安放著兩條耳機線,一條3.5mm單端插頭,一條2.5mm平衡插頭。
  • 千元級耳機最強聽感 評JVC HA-RX900
    還是澎湃的低頻?如果一款耳機具備了上述條件的話,可以肯定這絕對是一款音質優秀的耳機。但我們無法確定他是一款好聽的耳機。那麼什麼是一款好聽的耳機呢?評測基礎:RX900+樂之邦HP11RX900儘管量感十足但絕不意味著他會在動態響應上做出犧牲或者讓步,他低頻的鼓點不像是一個沙袋那樣落在地上就散了,他更像是一個拳頭,垂在胸前,那種酣暢的感覺著實不一般。對於一款耳機來說,如果在低頻上做到「量與動」的完美契合實數不易,但是如果我們細細聽過,你會發現RX900並為在低頻上做過多的渲染而更像是一個監聽耳機欣賞最真實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