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種選美大賽選出的「佳麗」,你是不是一直看不慣?是不是質疑人類太主觀的眼光?曾經幻想著能有一種客觀標準,能使選美的結果讓所有人驚豔。全球首次由人工智慧擔任評委的國際選美大賽,就出自這樣的初衷。但機器人的選擇,也引發了一系列爭議。
這是人類的選美比賽
這個選美大賽名字為Beauty.AI 2.0,是第一屆由「機器」擔任裁判的國際選美比賽,由一群俄羅斯和香港的青年搞的青年實驗室(Youth Laboratories)發起,該實驗室獲得了微軟和英偉達支持。
Beauty.AI 2.0對來自1000多個國家的6000張自拍照進行了評估,藉助算法綜合考慮了年齡、皮膚、對稱性等因素,還將參賽者的外貌與演員和模特進行了對比,最終按照年齡和性別對優勝者進行了分組評定。
以下是18至29歲年齡組排名前5的女性:
機器人的「審美」
看到這樣的結果,你的內心是崩潰的,對不對?這不是你一個人的感覺,相信絕大多數人看到這個結果內心都會蹦出一個字。
Beauty.ai表示,很多選手都寫信表示抗議,其中一人寫道:「你們的『機器人』價值何在?隨便逛逛商場,我就能找到比你們的選美大賽『優勝者』更漂亮的人。」
Beauty.ai首席科學家亞歷克斯·扎沃倫科夫(Alex Zhavoronkov)則辯稱:「我也無法認同機器人選出的部分優勝者,但整體還算不錯。」
作為該算法的一個指標,AntiAgeist會評估一個人相對其真身年齡的年輕程度,將參賽者的真實年齡與系統預測的真實年齡以及此人看上去的年齡進行對比。在上圖中,Lu Sophia得分最高,因為真實年齡達到18歲的她,在機器人眼中只有13歲。
該算法中的PIMPL指標評估了膚色,RYNKL則著眼於皺紋。
MADIS則將參選者與資料庫中的演員和模特的面部進行了對比。其中一個組件將其與資料庫中的平均美貌進行對比,另外一個則將其與這些「美人」的特點進行對比。
最後,Symmetry Master則考察了面部的對稱性。
Beauty.ai由Youth Laboratories負責運營,這家只有6個人的公司專門通過技術來評估一個人的美貌和年輕程度。該公司目前的主要產品是RYNKL,可以作為單獨的手機應用下載,並且已經授權給一些整容醫院使用。該團隊還在開發和外包一些新的算法,以期應用在Beauty.ai 3.0中——這場新的選美比賽將於今年晚些時候舉行。
以下為此次選美比賽其他年齡組和性別的獲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