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語音識別助理到各類飛行器的誕生,關於智慧機器人的探索和應用從未停止。而在 Google 於 2013 年收購知名「機械動物」研發公司 Boston Dynamics 後,機器人的擬物化方向再次成為了行業的熱點。
今天,極客公園「超頻」之旅團隊探訪了 MIT(麻省理工大學)的 Biomimetic Robotics Lab,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實驗室是如何研發出可能是全世界奔跑速度最快機器人(Cheetah, 獵豹)的呢?
據 Cheetah 的負責人 Sangbae Kim 向「超頻」之旅團隊介紹,傳統機器人的動力大多來自於汽油和一些其他液體,屬於液壓啟動。而 Cheetah 的不同在於,他採用了電擊的方式作為動力來源,而每一次落地後的力量反彈又會為下一次跳躍成功地蓄力,正如同真正的獵豹那樣。
「我們認為控制是用多少力量的控制,而不是對機器人內部的控制。所以 Cheetah 在遇到阻礙的時候做的比其他的機器人要好,因為我們通過算法來控制它用的力,不管是跑在上面或者外面的草地、水泥地上,都是一樣的。」
為此, Biomimetic Robotics Lab 在 Cheetah 的前面安裝了一個雷射感應器,通過垂直方向的掃描,Cheetah 能夠判斷出前方障礙物的大小、形狀和角度,以便在跨越障礙物時找到合適的位置和時間進行跳躍。
「Cheetah 每跑一步我們都會計算出力量的大小,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平衡,從而實現速度和效率的提升。而每一次蓄力後的反彈又可以為 Cheetah 實現自我充電,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團隊能做到這一點。」
Sangbae Kim 介紹,目前 Cheetah 的平均時速大約可以達到 16 km/h,而最高時速則接近 48 km/h,甚至高過博爾特曾經創造的百米短跑紀錄,但是,這個速度仍只發揮了 Cheetah 60% 的能力。
為此,搜狗創始人、CEO 王小川對 Cheetah 的速度上限提出了疑惑。Sangbae Kim 表示,由於平衡性和穩定性的限制,現階段 Cheetah 沒法再進行提速。
「跟真實的動物比起來,我們還只能達到他們速度和平衡的區區幾個百分點,但是這已經是目前能夠達到的最快結果了,如果我們能更好地處理平衡性的問題,最大限度地發揮 Cheetah 的速度能力不是難事。」
而針對 Broadlink CEO 劉宗儒關於 Cheetah 爬坡可能性的提問,Sangbae Kim 則表示,目前的 Cheetah 還無法完全像動物那樣進行半智能化運作,但從目前的研發進度來看,隨著實體環境互動的加強,未來的 Cheetah 將在更多的維度上向真實的獵豹靠攏,而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這種新型的仿生研發技術也將應用到救援、智能家庭等更為廣闊的領域。
目前,Biomimetic Robotics Lab 正在非實驗室的多場景測試 Cheetah 的穩定性問題,而這一創新型仿生機器人的項目也贏得了美國軍方的青睞。但 Sangbae Kim 表示,他們不會受任何資方的影響而對產品未來的方向和功能做出改變,目前最大的渴求在於將這款越來越接近於現實的產品真正的現實規模化;同時,他們也歡迎其他資本的進入來使未來仿生機器人的場景更加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