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etah VS. Raptor:四足機器人與雙足機器人的對決

2020-12-04 雷鋒網

Raptor由韓國科學技術高級研究院(KAIST)開發,有一個控制平衡的尾部,而雙腿則是用金屬葉片製成,這種設計令其在保持直立的同時還能彈跳。雖然它現在只能在跑步機上奔跑,但是它的速度已經超過奧運選手博爾特了。

Raptor究竟能夠跑多快?

Velociraptor是迅猛龍的意思,學者推測這種恐龍具有很高的智能,並且是冷血的殺手。Raptor一詞就是由此而來,KAIST的開發者可能希望這樣的雙足機器人有一天能夠作為高機動機器人的雙腳。

該機器人能夠迅速的奔跑,目前它能夠在跑步機上達到46千米每小時的速度。奧運選手博爾特,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類,只能跑44.7千米每小時。

根據The Spetrum的報導,IEEE的工程師曾為Raptor測速,它的最高速度甚至可以達到48千米每小時。但在這個速度下機器人奔跑的體態變得非常不穩定,所以官方極速還是46千米每小時。

Cheetah VS. Raptor

目前最快的奔跑機器人是Boston Dynamics的Cheetah,速度能夠達到47千米每小時。但和Raptor相同,他們都只能在跑步機上運行,並且需要保護橫杆防止機器人從跑步機上掉下去。

從速度上來看Cheetah贏了,但該機器人是四足機器人,四足的穩定性能夠讓速度進一步的提升。Raptor是雙足機器人,在這個基礎上,它能夠在速度上和Cheetah相提並論是非常了不起的。

從結構來看,Raptor每一隻腳都有一個電機,腿部使用的是輕量的複合材料。和地面接觸的「腳部」使用了韌性極佳的碳纖維,形狀有點像殘疾人使用的碳纖維義肢,該材料的彈性讓Raptor更加機動。另外Raptor的「跟腱」由彈性極高的彈簧構成,這讓Raptor還能夠跳躍。Cheetah的腿部是通過液壓驅動的,而且整個腿部沒有任何關節,只是一個L型的金屬支架。所以Cheetah智能奔跑,不能跳躍。

Raptor只有3公斤重,並且還有一個「尾巴」來保持 奔跑的平衡。在奔跑的時候,「尾巴」會前後移動,以抵消地面產生的反作用力,或者在跳躍的時候保持平衡。Cheetah的重量遠大於Raptor,奔跑時必須靠四隻腳的協調來保持平衡。

Cheetah的進化版Wild Cat通過2進程的引擎來驅動,雖然它可以在平地上奔跑,但是它的油箱只能提供5分鐘的動力。Raptor使用電機作為動力源,比較容易從技術上克服續航的難關。

雖然Cheetah在的技術比較成熟,但KAIST還在努力的讓它走出實驗室。從以上Raptor和Cheetah的對比來看,筆者相信前者在未來將有更大的發展。

筆者還記得Wild Cat剛出現的時候,曾有人預測它將被用在追捕犯人上,Wild Cat除了速度很快以外,造型上也能給犯人很大的威嚇。但在看到Raptor的演示視頻後,我覺得Raptor比Wild Cat嚇人多了。

Via:Techcrunch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波士頓動力命運顛簸,國內腳足機器人發展得怎麼樣了?
    有趣的是,與波士頓動力因再次被賣而陷入爭議相比,中國本土的腳足機器人領域,正變得越來越有活力,產品和融資的進展可以用「如火如荼」來形容,同時一些商業化嘗試逐漸浮現。中國本土腳足機器人發展幾何?腳足機器人可分為單足、雙足、四足和多足,中國本土的腳足機器人研究,主要集中在雙足和四足。在關節驅動方案上,普遍採用電機驅動。
  • 哈工大做出四足機器人「踏浪」,大戰ROBOCON賽場!
    一群初出茅廬的大學生,自己親手搭建機器人,並在賽場上盡情揮灑汗水與激情的場景都會讓無數人動容。而今年的Robocon大賽,由於四足機器人賽題的加入,顯得尤為好看。其中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四足機器人便深深吸引了我的眼光。
  • 機器人課程系列:如何編寫Arduino程序讓四足機器人移動
    它們可以跨越崎嶇的地形,用像生物的方式移動,這一點是藉由輪子移動的機器人沒法比的。但足機器人的構造也比較複雜,讓許多 Maker望之興嘆。這篇文章為你介紹讓四足機器人「走路」的方法,也就是行走的步態(gaits),並教你如何為Arduino編寫程序。
  • 看看國內雙足仿人機器人有哪些
    陝西九立機器人製造有限公司 陝西九立機器人製造有限公司是一家製造特種機器人的高科技公司,公司主要是以特種機器人的研發、加工、生產製造和銷售為一體。其產品包括9號雙足機器人(下圖),國內第一個1:1仿人型「智童機器人」、人型雙足「易」機器人以及全世界最大的載人「鋼彈」機器人等。
  • ANYbotics公司研發輪足複合式移動機器人
    對於大多數機器人粉來說,提到四足機器人,相信許多人首先想到的首先是波士頓動力的機器人狗。波士頓動力創立於 1992 年,是全世界腿足機器人的先驅者。ANYmal 此前已經推出能行走的無輪版本四足機器人,它靠四條機械腿行走,能穿越不平坦的地形,也能爬樓梯。 最近研究團隊就為機器人添加了一組實用的輪子。據悉,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自 2018 年以來一直在與 ANYbotics 公司實驗輪式機器人,在新的原型中,研究人員為機器人的每隻腳裝上四個裝有輪轂電機的輪子。
  • 波士頓輪足機器人之後,四足機器人Minitaur解鎖更多「逆天」新技能
    我們還正在與一個私密的客戶進行定製化改造,以利用Minitaur作為一個水面和水下的遊泳機器人,或潛水器平臺,在海底或河床底使用腳蹼進行工作。如果你觀察Minitaur機械腿收縮動作的過程,你就會明白我們如何能不用投入太多就能完成水密封與穩定性以及空氣氣泡控制浮力的設計。
  • 宇樹(Unitree) 四足機器人的全球動態
    那麼他們又在四足機器人平臺上進行哪些項目呢?       今天在這介紹幾個基於我們第一代量產四足機器人Laikago(應該是全球第一款最早公開零售的高性能四足機器人)的客戶使用情況。(最重要的信息在文末哈^_^)AI+四足機器人:一、谷歌和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Berkeley)深入研究了四足生物的運動姿態,利用強化學習方法將實驗對象運動信息生成四足機器人運動控制程序
  • 機器人早報:國產四足機器人趕超國際一流水平
    1月24日消息,2017年2月,德國Phillips Innovative Technologies的研究人員取得突破:他們通過利用磁場操控特定的 機器人 去執行具體任務。近日,這支隊伍中又加入了一個新成員——milliDelta機器人。這是一個迷你機器人,有多迷你呢?你可以把它直接放進零錢包裡。進入的機器人行業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重要內容呢?下面一起來了解詳情。
  • 中國和瑞士企業聯合研製四足機器人亮相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會跑、會跳舞、還會做伏地挺身的ANYmal四足機器人。中國電科 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3日從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科)獲悉,由中國電科機器人有限公司(中國電科21所)和瑞士企業聯合研製的一款會跑、會跳舞、還會做伏地挺身的四足機器人,在當天開幕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精彩亮相於「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引發關注。
  • 瑞士四足機器人ANYmal展示最佳混合步態,運動更靈活
    在工業設施中,四足機器人的應用正在變得越來越普遍。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看到更多的這類機器人只是時間問題。顯然,當前四足機器人的流行正在加速這一進程。人類穿上溜冰鞋ANYmal四足機器人(無輪)這能夠大大降低輪足機器人的運輸成本。研究人員進行了多種環境下運動實驗,ANYmal可以順利完成上樓梯的功能,通過室內不同形狀障礙物的功能。
  • 科學家為能行走的ANYmal四足機器人增加實用的新輪子
    據外媒報導,能行走的四足機器人可能擅長爬過障礙物,但對於在光滑的地面上行駛,輪子還是更有效率。這就是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工程師們為他們現有的ANYmal四足機器人增加了動力輪子的原因。不過,如果只是簡單地沿著走廊或人行道移動的情況下機器人只是用輪子滾動,那麼它的電池電量將大大減少。新的原型解決了這個問題,研究人員為機器人的每隻腳裝上四個裝有輪轂電機的輪子。
  • Google放棄波士頓動力背後:多足機器人的路為什麼越走越艱難?
    一般的仿人機器人會採用雙足式,但是這些機器人行走的可靠性沒有一個強於人類。對於雙足機器人平衡控制的問題也一直是研究領域的熱點,但是遺憾的是,沒有一種控制方法是和人的平衡方法一樣的。而且更遺憾的是,我們既沒有研究明白人類是怎麼達到如此優良的雙足平衡特性,我們使用的方法也沒有超過人類這種優良的平衡特性,甚是我們現在的雙足機器人基本上都不能在崎嶇不平的路上行走,雖然我們看到Atlas在不平坦路面上行走的視頻,但是這段視頻也許真的只是走得非常好的一次了。這個本身就是雙足機器人研究十分尷尬的境地。
  • 服貿會上的機器狗、機器昆蟲:國產足式機器人發展到哪一步
    這些四足機器人雖然不能搖頭擺尾賣萌,但一溜煙小跑的姿態神似真狗,時而跳躍、後空翻、跨越障礙,甚至在被工作人員一腳踹倒之後翻身爬起。與波士頓動力的明星產品Spot機器狗相比,這些國產機器狗在極限運動挑戰上要遜色一籌。它們的研發製造思路從一開始就更接地氣,直奔現實落地、服務人類而去。
  • 上海交大研製六足仿生機器人「六爪章魚」用於核電救災
    圍繞這些技術難題,高峰教授團隊開發了這款六足步行機器人:特殊的腿部設計配合18個驅動單元能顯著提高機器人的承載能力,使其能負重150公斤。它可以充當一個穩固的移動工作平臺執行搬運打孔等作業,也可自行完成擰動閥門、清理事故現場等工作。它可以往任意方向快速運動,擁有很強的機動性、避障能力和穩定性和有較強的抗幹擾能力,準確的執行操作者的指令。
  • 仿人機器人的前世今生——腿足篇
    那麼,你是否真的了解腿足移動方式的真相?我們又應該看待這些「行走的機器」?本期文章中,我們將圍繞腿足移動方式,探討這些問題。 為什麼是腿足? 現實生活中,人們的出行方式多為各種輪式系統,出遠門開汽車,上下班騎自行車,就連出門散心都有可能用平衡車。那麼輪式系統為什麼就比腿足移動方式優秀這麼多呢?
  • 鴨子機器人領銜 盤點2019年上半年那些有趣的仿生機器人
    近日,據有關媒體報導,來自日本的汽車製造商日產公司正在製造和測試一種「鴨子機器人」,其名字叫做「Aigamo」。從外觀上來看,該機器人擁有彎曲的外殼,一雙可愛的眼睛和兩個旋轉橡膠刷,整體形象就像一隻鴨子。而憑藉著僅1.5公斤的體重以及鴨掌一樣的橡膠刷,「Aigamo」不僅能夠浮於水面之上,而且可以通過攪動水前進。
  • 【四足機器人那些事】足端軌跡規劃(二)
    對1.2.2得到的速度公式微分,得到:以上對MiniCheetah中所使用的的足端軌跡方程進行了位置,速度,加速度的分析,儘管該軌跡方程形式上非常簡潔易用,但是仍存在一定缺點,例如對地面衝擊較大,容易造成電機損壞以及姿態穩定上的問題,因此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參考上一篇文章,將擺線運動軌跡融入到cheetah
  • 本田雙足行走機器人ASIMO :變得「更像人」
    本田的雙足行走機器人ASIMO又上了一層樓:它機智聰明、手腳靈活,可根據周圍的情況採取恰當的行動。看上去就像人一樣完成各種動作,未來實用化的可能性進一步擴大。    這是在機場的一個場景。
  • 移動機器人的機構與分類分析
    一、移動機器人的機構 一般而言,移動機器人的移動機構主要有輪式移動機構、履帶式移動機構及足式移動機構,此外還有步進式移動機構、蠕動式移動機構、蛇行式移動機構和混合式移動機構,以適應不同的工作環境和場合。
  • Agility Robotic獲A輪800萬美元融資 發力雙足機器人商業落地
    該公司目前已成功研發了一款稱為「Cassie」的雙足機器人,能夠在各種路面上輕鬆行走。Agility Robotics公司的CTO喬納森·赫斯特表示,雙足機器人能抵達許多輪式機器人無法抵達的地點。IEEE Spectrum:對於雙足機器人來說,想要將其真正的落地應用,還是具有非常高的挑戰性的。那麼是什麼讓你相信,現在是投資一家專門研發可進行商業應用的雙足機器人的公司的正確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