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的雙足行走機器人ASIMO又上了一層樓:它機智聰明、手腳靈活,可根據周圍的情況採取恰當的行動。看上去就像人一樣完成各種動作,未來實用化的可能性進一步擴大。
這是在機場的一個場景。在自動售票機前,一名乘客因不清楚機器的操作方法而躊躇著,這時身後響起了一個聲音:
「您需要幫助嗎?」
說話的並不是機場工作人員,而是與兒童一般高的雙足行走機器人。機器人邊與乘客簡單交談,邊熟練地辦理售票手續。手續即將辦完時,另一臺相同型號的機器人穿過機場熙攘的人群走過來。
「需要幫您搬運託運行李嗎?」
乘客將行李箱交給說話的機器人,機器人就將行李搬運到了櫃檯。先前那臺機器人此時則辦完了售票手續,又開始用漢語和旁邊的中國客人交談。
這種情景的實現,或許已為時不遠:本田2011年底全面改進了雙足行走機器人ASIMO。此前,該機器人一直作為該公司的吉祥物出頭露面,而此次身體行動能力及智能水平大幅提高了的「升級款」,為實現諸如上述場景中的應用帶上了現實的色彩。
手握紙杯不會弄破
此次改進的一大關鍵點是,身體行動能力與作業能力得到提高。作業能力方面,ASIMO可以靈巧地使用5根手指。比如,可以完成旋轉打開瓶蓋,並將液體 倒入紙杯的一系列動作。這要求能夠準確判斷瓶蓋的大小、打開瓶蓋所需要的力量,以及對紙杯這類柔軟物體可持續握持而不弄壞、不掉落所需要的精確力量增減, 並將其反映到動作中。
之能夠這樣動作,是因為可用5根手指的指尖內置的6軸傳感器,與手掌的觸覺傳感器一道準確檢測壓力或施力的方向。ASIMO的開發者——本田技術研究所主任研究員重見聰史解釋說,「要成為人類的幫手,需要5根手指全部能夠準確地動作」。
5指中內置的傳感器與油壓產生的動力,使得打開瓶蓋及手語等精細動作的實現成為可能
為了提高動作的精密度,可動部分也由原來以拇指及其他手指兩處內置的馬達來驅動的形式,改成了以油壓使一隻手有13處可動的設計。由此,新型ASIMO不僅可進行精密作業,還能完成手語等複雜的手指動作。
除了手部作業能力之外,還大幅提高了以腿部為主的身體行動能力。新型ASIMO能以最高9km(原來為6km)的時速奔跑,還能雙足或單足跳躍,而且在地面上有最大2cm的凹凸時也能邁過繼續行走。
通過減輕腿部重量,使腳部更加纖巧,實現了時速為9km的奔跑及跳躍等能力
為了實現這樣的身體運動能力,ASIMO首先減輕了腳部的重量。如重見所言:「穿著鐵鞋動作是無法敏捷的」,新型ASIMO與老款相比,總體重量以腳部為中心減輕了6kg。而且將腿部做得更細,擴展了可動範圍。
另外,還通過在腰部配備傾斜傳感器,使ASIMO具備了跳躍時可在空中檢測平衡狀態,並在著地時修正失衡動作的功能。在空中停留的時間最大為0.1秒左右,除提高了機構部分的性能之外,還可通過傳感器控制平衡。
識別能力提高的新型ASIMO
變為「會隨機應變」的機器人
此次ASIMO全面改進時的最大亮點是,對運動能力的提升有巨大助益的是智能強化。此前採用的是執行預先確定的程序的行動模式,而此次則能夠根據當時的不同情況由ASIMO自行作出判斷,並採取恰當的行動。
老款ASIMO曾在智能方面有過失敗經歷。數年前ASIMO曾被邀請參加某個國際會議的活動。因時間安排向後推遲,ASIMO跑著登上舞臺,旋即便退 場,走馬觀花地走了一遭。ASIMO上場時,坐在最前排的某國第一夫人向ASIMO揮手打招呼,ASIMO本來具備有人向其揮手時自動回應的功能,但此時 卻優先執行了奔跑的程序,因此未回應就退場了。也就是說,「不會隨機應變」。
而且,原來的ASIMO還有一個缺點,那就是當有3~4人同時發話時,處理能力就會崩潰,只會沉默不語。此次這些問題一併得到了解決。
比如,當一臺ASIMO進行演示時,另一臺ASIMO端來了茶水。要在以前,第一臺機器人會繼續演示,而此次的新型機器人則會中斷演示,並說,「茶來了,請用茶」(下圖)。在對話功能上,還能通過視聽覺傳感器,同時聽出3個人的話語。
可相應於情況變化,通過重組多種行動模式,可實現靈活而複雜的行動
這些功能的獲得是由於全面調整了編程構思。此前是將行動按1到10的順序編程並執行的。這意味著只能按照指示行動。當情況有變,需要改變次序時,或者需要採取預料之外的行動時,機器人就無法隨機應變。
因此,新型ASIMO以一個動作為單位將程序模塊化,並採取了可按照不同情況組合模塊群的辦法。比如,對從A到E的5個行動不是按順序作出,而是可以進行類似ACBDE順序的重新組合。據稱,組合方式在數萬種以上。
支撐這種情景識別的是傳感器功能。前面提到的手部及足部傳感器自不待言,眼睛採用可同時看到近、遠的雙模立體攝像頭,耳朵採用8通道高功能麥克風,才實現了及時準確地把握情況。
「派生機型」活躍在災後重建一線
即便在有數人走動的走廊裡,新型ASIMO也能準確掌握每個人走動的速度、隨時預測其狀況變化,並可敏捷地調整步伐以避免與人相撞。這是除了識別能力之外,還有了可敏捷行動的身體能力,以及可自行重組行動模式的智能以後,才首次實現的。
新機型可以不等指示,而是自行判斷並執行人類常見的動作模式。舊款ASIMO機器人的意義最多不過是「輔助人類行動」,而新型ASIMO則可以說是實現了與人類極為接近的行動模式。
重見稱,「從身體協調能力出發,此次在一個機型上實現了從識別、判斷直到動作等多種能力。今後的課題是將這些能力提高到什麼程度才能實現社會價值」,表現出了實現商業實用化的積極態度。今後打算反覆進行實證實驗,不斷加以改進,以實現更為複雜而準確的動作。
「機器人的優勢是記憶力以及重複能力。如果性價比合適,就有望實用化」(重見)。目前設想的用途有篇首提到的在機場及科學館等場所引領客人,以及介紹操作方法等。
本田在此次全面改進ASIMO的同時,還試製了作業臂機器人。該機器人應用了ASIMO開發中培育的技術,是能夠在不穩定的場所控制姿勢並完成複雜動作的多關節機器人,在災害現場或危險場所可遠程操作。
今後,小型輕量且可做複雜動作的ASIMO的機器人技術有望用於救災一線等
2011年,日本接連遭遇了地震、海嘯及核電事故,由ASIMO派生出來的機器人有望在災後重建一線發揮作用。這也是ASIMO的實用化成果之一。不 僅限於ASIMO,隨著機器人技術的提高,人們身邊出現輔助機器人的時代或許就在不遠的將來。(日中技術產業信息網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