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獵豹啟發,研究人員開發出速度最快的軟體機器人

2021-01-21 澎湃新聞

獵豹是陸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生物,奔跑過程中,它們通過脊柱的彎曲來獲得速度和力量。受獵豹這種力量和速度啟示,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機械與航空工程系助理教授尹傑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軟體機器人——LEAP機器人,從外觀來看,LEAP機器人長約7釐米,重約45克。

受獵豹啟發,尹傑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軟體機器人

無論是在固體表面,還是在水中,該機器人都比其他軟體機器人移動得更快,該機器人還可以輕鬆地抓取物體,也具有足夠大的力量舉起重物。相關研究論文已發表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

「我們受到獵豹的啟發,創造了一種具有彈簧動力,雙穩態脊柱的軟機器人,這意味著該機器人具有兩種穩定狀態。我們可以通過將空氣泵入軟矽膠機器人內襯的通道,來實現在兩種穩定狀態之間的切換。在這兩種狀態之間切換會釋放大量能量,從而使機器人可以快速對地面施加力。這使機器人可以在整個表面奔馳,這也意味著機器人的腳會離開地面。」 尹傑表示。

LEAP軟體機器人

尹傑認為,以前的軟機器人更像爬行器,它們始終與地面保持接觸,但這反而限制了機器人的速度。

過往的軟體機器人,速度最快的可以在堅固的表面以每秒0.8倍體長的速度移動。LEAP則能以大約3Hz的低驅動頻率達到每秒2.7倍體長的速度移動。LEAP還能夠在陡峭的斜坡上前進,這對於向地面施加較小作用力的軟機器人來說,相當有挑戰性,甚至不可能實現。

LEAP實現原理

除了在陸地上運動外,LEAP還具有在水中運動的能力。論文稱,與過去最快的遊泳軟機器人每秒0.7倍體長的速度相比,LEAP機器人附有鰭而不是腳,能夠以每秒0.78倍體長的速度遊泳。

同時,LEAP還能協同工作,完成抓取物體的動作。使用多個軟體機器人進行協同工作,通過調整機器人的力道,LEAP能提起像雞蛋一樣的物體,以及重達10公斤以上重量的物體。

研究人員指出,LEAP的設計更像是一種概念驗證。他們認為未來可以通過修改設計,可以使它變得更快、更強大。

至於這款機器人的未來應用,尹傑稱,潛在的應用包括在速度至關重要的搜索和救援領域,以及工業製造領域裡。

「例如,想像一下生產線上的機器人速度變得更快,但仍然能夠處理易碎物品的情況。」 尹傑稱,「我們也願意與私營部門合作,可以微調技術,將其納入公司的運營中。」

疫情期間,由於社交隔離需求,機器人的遠程操作能力得到了更好的發揮。更有科學家在《科學機器人》雜誌上指出,機器人技術能夠在對抗疫情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而此次疫情則提供了一個契機,可能會推動相關技術的進一步研究。

對於軟體機器人來說,由於具備高安全性以及能與人類、惡劣環境進行自適應性交互,軟體機器人擁有了傳統剛性傳機器人難以具備的功能。比如,軟體機器人在執行抓取作業時因其自身的柔軟性而能改變自身形態,對一些易碎品和不規則物體進行抓取時,採取包裹形式抓取,不會損壞物體。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展示受水母啟發的軟體機器人 速度已超越現實中的水母
    來源:cnBeta.COM據外媒New Atlas報導,水母獨特的運動方式使其成為機器人研究人員的熱門研究模型,他們希望開發出先進的新型機器,使其具有極高的運動效率。科學家們現在展示了一種受這些海洋生物啟發的新型軟體機器人,它利用氣道以極快的速度遊動。
  • 陳根:從獵豹啟發到水母啟示,機器人的自然原型
    文/陳根聽到「軟體」,人們總是本能地想到毛毛蟲之類行動比較緩慢的生物。而對於機器人,我們本能的感受則是「剛硬」。而今年來,一支由美國科學家組成的科學團隊嘗試在軟體機器人上以獵豹的這種奔跑原理為靈感複製這種運動,這項稱之為LEAP的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上。
  • 研究人員開發由光和磁場激活的軟體水生機器人 可快速行走
    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軟體機器人,它可以在光和磁場的激活下,以與人類大致相同的速度行走。該機器人可以擠進狹小的空間,並根據需求拿起、搬動和釋放物體。正常情況下,機器人是平躺著的,但當暴露在光線下時,嵌入其中的分子會變得疏水--這意味著它排斥周圍的水,將機器人彎曲成像桌子一樣的站立形狀。一旦處於這種狀態,將它暴露在旋轉的磁場中,就會使它在納米線骨架的作用下,向光源走去。雖然大多數這類機器人都是以緩慢的速度爬行,但該團隊表示,這款機器人的行走速度相當快,約為每秒一步,與人類的隨意漫步相當。
  • 最小最快!哈佛受蟑螂啟發的機器人突破又一極限 縮小至硬幣大小僅...
    速度最快的微型機器人。這個被稱為HAMR-JR的微型機器人是由哈佛大學約翰·A·保爾森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SEAS)和哈佛威斯生物啟發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攜手開發的,它只有受蟑螂啟發的哈佛移動微型機器人HAMR的一半大小。HAMR-JR只有一便士大小,幾乎可以完成它的大型前身的所有壯舉,促使它成為迄今為止最靈巧的微型機器人之一。
  • 全新磁驅動高速軟體機器人問世
    科技日報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通訊·材料》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機器人最新研究,歐洲科學家團隊報告研發一種磁驅動的新型高速軟體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可以超快速地完成行走、遊泳、漂浮和捕捉活體蒼蠅,將在生物組織工程與生物力學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對於自然界的生物而言,高速行動對捕獵、逃跑和飛行至關重要。
  • FLIVVER:一種受昆蟲啟發的算法,可估算飛行機器人的速度
    對於研發新的機器人和計算技術的研究人員而言,自然是最有價值的靈感來源之一。例如,近年來,世界各地的研究團隊已嘗試在小型機器人中人工複製在昆蟲中觀察到的行為及其基礎的生物學機制。內華達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進行了最新的嘗試之一,他們開發了一種算法,該算法受果蠅和其他飛行昆蟲在周圍環境中移動時估計相對運動的機理的啟發。
  • 科研人員研製出由磁場和光碟機動的軟體機器人,未來可應用多個領域
    近日, 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研製出了一種仿生材料,其本身可以作為一種軟體機器人,它不僅能夠在液態環境中行動自如,完成拾取和運輸物體等任務;而且由從磁場和光碟機動,精確度和敏捷性都得到很大提升,其前進速度達到了每秒一步,這甚至與人類步伐速度相當!
  • 美媒:為什麼軟體機器人令科學家著迷?
    原標題:美媒:為什麼軟體機器人令科學家著迷?參考消息網1月6日報導美國《財富》雜誌網站1月1日刊發一篇報導,題為《為什麼「軟體機器人」讓NASA、醫生和技術專家如此興奮?》。全文摘編如下:多才多藝「軟體機器人」的吸引力在於其靈活性和通用性。
  • 可超快速行走、遊泳、漂浮、捉蒼蠅全新磁驅動高速軟體機器人問世
    ,歐洲科學家團隊報告研發一種磁驅動的新型高速軟體機器人。電動機可以在「硬體」機器人身上模仿這種行為,但使用的是一些基於塑料或橡膠等材料所製造的便宜而簡單的機器人系統。  而此次,德國亥姆霍茲德勒斯登羅森多夫研究中心的科學家丹尼斯·馬卡羅夫、奧地利約翰·克卜勒林茨大學馬汀·卡爾滕博納及他們的同事,展示了磁驅動高速軟體機器人的設計原理、材料和製作工藝。他們在機器人體內嵌入微小的磁體,快速響應磁場,使機器人可以根據它們具體的形狀移動。
  • 受昆蟲啟發的具有柔性骨架的機器人
    受昆蟲的機構所啟發,機器人的製造與這些自然存在的結構相匹配的人造外骨骼,是當今機器人技術領域的關鍵挑戰。儘管研究人員已經提出了幾種製造工藝和技術來模擬昆蟲靈感的機器人骨骼,但是其中許多方法極其複雜,或者依賴於昂貴的設備和材料。 這使得它們不可行,並且難以在更大範圍內應用。
  • 可編程的磁驅動軟體機器人來了!Science 子刊:背後原理 19 世紀末...
    按照這一思路,由磁場驅動的可編程軟體機器人也被設計了出來。這一機器人背後的團隊是一組來自馬克斯 · 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物理智能部門、卡耐基梅隆大學機械工程系、土耳其科克大學醫學院及工程學院、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
  • 可編程的磁驅動軟體機器人來了!Science 子刊:背後原理 19 世紀末提出
    按照這一思路,由磁場驅動的可編程軟體機器人也被設計了出來。這一機器人背後的團隊是一組來自馬克斯 · 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物理智能部門、卡耐基梅隆大學機械工程系、土耳其科克大學醫學院及工程學院、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
  • 天津大學研究出了3D列印模塊式軟體機器人
    打開APP 天津大學研究出了3D列印模塊式軟體機器人 機械博覽 發表於 2021-01-12 09:23:47 2021年1月7
  •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開發生物型「軟體機器人」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在開發類似蠕蟲的軟體機器人我們通常認為,機器人是一種方形金屬物,其身上的部件和齒輪吱吱作響。但是,位於漢普頓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蘭利研究中心的兩名實習生正在聯手開發一系列類似於充氣蠕蟲的軟體機器人驅動器,這些「軟機器人」部件靈活,可以模仿生物的運動,使其成為在月球甚至火星上執行探險任務的理想選擇。
  • 仿生機器人研究新進展:「間諜魚」潛伏到魚群中!
    ,使用液晶彈性體技術,開發出一種智慧微型機器人,它可以模仿毛蟲的步態。因此,科學人員由此受到啟發,設計出兩棲機器人,更有效地在顆粒表面移動,卡在泥裡面的可能性更小。(LSRO)的研究人員,在 Francesco Mondad 教授的帶領下,開發出的這種微型機器人可以完全融入到斑馬魚群中。
  • 「動物」也要逆天 這些仿生機器人會讓你目瞪口呆
    章魚機器人    章魚機器人是一個完全「自給自足」的全軟體機器人,它沒有電子硬體,也不需要連接在計算機上就可以移動。機器人內部嵌有電路,並以過氧化氫產生的化學反應為驅動力,外部材料由3D列印完成。
  • 浙大造軟體機器魚 遊出「菲爾普斯速度」
    它全身柔軟無骨,能以每秒6釐米的速度不動聲色地暢遊3個小時,速度達到世界同類軟體機器人最快。當天,浙大航空航天學院李鐵風、黃志龍課題組的論文「快速遊動的軟體電動魚」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線。「魚」,正是他們「養」的。 平板身材,「肌肉」發達
  • 我國科學家受摺紙啟發開發3D列印軟機器人
    白令三維9月17日訊,來自中國的研究人員受到摺紙結構和材料的啟發,使他們走向更複雜的機器人技術,如最近出版的「摺紙彈簧啟發的超材料和機器人:完全可編程機器人的嘗試」所述。從創新的手術器械到工程,天線甚至摺疊機器人的可擴展應用,這並不是我們第一次看到摺紙啟發的作品。
  • 寧波材料所陳濤團隊開發出無束縛、可編程的「保鮮膜」軟體機器人
    通過人工合成材料的程序化可控設計、模仿甚至超越生物體的智能驅動行為,是仿生材料領域研究的前沿熱點及難點之一。軟體驅動材料可將外界物理刺激(熱、電、光、磁等)或化學刺激(pH、溶劑、離子強度等)轉變為自身的機械變形,在人造肌肉、柔性機器人等方面展現出巨大的應用前景。
  • 軟體機器人新型驅動技術來臨:外加電場和磁場
    機器人專家們正在研究製造具有柔軟靈活軀幹的機器人。軟體機器人由於其本質上的可塑性,有著傳統的剛性機器人無法具備的一些優點,比如更安全,更抗摔,並且能夠兼容各種獨特的運動方法。但是由於常用的供電和驅動方法並不具備柔性特質,軟體機器人的這些優點不得不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