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為什麼軟體機器人令科學家著迷?

2021-01-09 新華社客戶端

原標題:美媒:為什麼軟體機器人令科學家著迷?

參考消息網1月6日報導美國《財富》雜誌網站1月1日刊發一篇報導,題為《為什麼「軟體機器人」讓NASA、醫生和技術專家如此興奮?》。全文摘編如下:

多才多藝

「軟體機器人」的吸引力在於其靈活性和通用性。

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的設想中,有朝一日它們將在火星表面快速移動。還有科學家設想,它們將在人體內最隱秘的部位穿行。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工程學助理教授埃倫·馬宗達說,另一種可能性是,它們可被用於清理遭遇地震或火災的建築物殘骸。

它們能被用於修復手術嗎?當然可以。充當幫助患者從傷病或中風中恢復的外骨骼?為什麼不呢?

將它們彎曲、塑形,製成你想要的任何形狀。軟體機器人由包括納米材料在內的伸縮性最強的材料製成,能夠模擬人體肌肉功能等生物功能。可以說,這些機器人幾乎被納米材料賦予了生命。

問題在於,目前研究人員僅僅觸及了軟體機器人研究的皮毛。到2024年,其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1.6億美元。

相比之下,金屬機器人的局限性要大得多。雖然人們在建造它們時考慮到了速度和精確性,使它們成為從事裝配線作業的理想設備,但它們並不那麼多才多藝。

軟體機器人也可用於工業環境——特別是作為協作機器人(也被稱為「cobot」)與人類一起工作時——但它們並不局限於工業環境。

貼合自然

正如美國杜克大學已故生物力學家史蒂文·沃格爾所寫的那樣,軟體機器人更符合自然界規律。在人類經常使用堅硬材料(例如金屬或木頭)的地方,自然界更傾向於使用柔軟卻有韌性的材料(例如肌肉和軟骨)。他以門上的合頁與另一種類型的合頁——家養寵物的耳朵——為例做了比較。

不過,人類已開始了解這一點。舉例來說,我們越來越多地將液態金屬用於3D列印。這種聽上去像是來自科幻電影的材料可用於製造貼合不規則幾何形狀(包括人體)的可拉伸電子器件和可穿戴設備。

液態矽橡膠是另一個最佳的例子,長期以來,這種材料令軟體機器人研究界興奮不已。2016年,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利用這種材料研發出史上首款軟體自主機器人「Octobot」。在章魚的啟發下,科學家研製出這種可伸縮的機器人,它們能扭曲著繞過障礙物,而《終結者》或《星球大戰》電影中那些僵硬的金屬機器人是無法這樣做的。

該項目的研究者、哈佛大學科學家麥可·韋納對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記者說:「這類機器人的一個非常有趣的潛在用途是執行搜救等高危任務。」

令人驚訝的是,「Octobot」機器人的製作成本比一杯拿鐵咖啡的成本還低。而且,只需要花5美分就能為其裝滿燃料。可以想像,未來將有成百上千個廉價的軟體機器人被派往現場調查,它們將越過障礙物,在狹小的空間裡穿行以協助救援。

前景廣闊

生物醫學工程師吉婭達·傑爾博尼在2018年技術、娛樂與設計大會上發表演講稱:「研發軟體機器人的主要目標不是製造超精密機器,因為我們已經擁有它們了,而是讓機器人能夠面對現實世界中意想不到的情況。」

舉例來說,NASA的科學家正在研發機器人,他們希望這些機器人不僅能在火星等一些遙遠的天體上移動,還能形成臨時掩體並執行各種任務。

傑爾博尼還談到利用軟體機器人技術來研發手術器械(尤其是內窺鏡),這樣它們就能比傳統器械更輕鬆地在人體結構周圍穿行。

同樣,碳基鈦聚合物可與合成聚合物結合,用於製造超薄人造肌肉。這項技術在韓國科學技術院製作的飛舞的蝴蝶、飄動的葉子、綻放的花朵等藝術複製品中得到了展示。

不過,軟體機器人並非沒有缺陷。具體而言,科學家們發現,液體致動器——即賦予機器人「生命」的設備——啟動緩慢的原因是,它需要大量的液體來驅動,抑或其內部的各種結構(例如管道和閥門)致使液體流動速度放慢。

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根據彈出式兒童玩具的物理原理開發一種解決方法。他們注意到,按壓這種玩具能夠釋放大量能量,因而開始設計一種帶有兩個彈出蓋(一個嵌在另一個裡面)的致動器。當外層蓋膨脹時,內層蓋的壓力就會增大。當按壓致動器時,釋放的能量就可以推動裝置前進。

軟體機器人未來無疑將在社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人類的想像力有多廣,它們的可能性就有多大。

相關焦點

  • 「章魚機器人」:開啟軟體機器人新時代
    章魚軟體機器人   ■今日視點   美國科學家攜手研製出了一款外表酷似章魚的「章魚機器人(Octobot)」,這款溼軟的機器人「身高」不足2釐米,是第一款全部由柔性零件組成的全自動、自帶燃料、「自給自足」的機器人。
  • 全新磁驅動高速軟體機器人問世
    科技日報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通訊·材料》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機器人最新研究,歐洲科學家團隊報告研發一種磁驅動的新型高速軟體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可以超快速地完成行走、遊泳、漂浮和捕捉活體蒼蠅,將在生物組織工程與生物力學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對於自然界的生物而言,高速行動對捕獵、逃跑和飛行至關重要。
  • 科學家展示受水母啟發的軟體機器人 速度已超越現實中的水母
    來源:cnBeta.COM據外媒New Atlas報導,水母獨特的運動方式使其成為機器人研究人員的熱門研究模型,他們希望開發出先進的新型機器,使其具有極高的運動效率。科學家們現在展示了一種受這些海洋生物啟發的新型軟體機器人,它利用氣道以極快的速度遊動。
  • 清華31歲女科學家革新軟體機器人,曾研發人工神經智能假肢
    機器人領域依舊面臨很多問題,例如如何解決它與人交互時的安全性,如何提升複雜環境中的適應性,其中一個更現實的問題是如何降低成本。而趙慧嬋所研究的軟體機器人技術,正是面向這些問題試圖通過新方法,去突破現有機器人的研究範式,進而拓展機器人的應用領域。她設計的高能量密度軟體驅動器,實現了全球第一款由柔軟 「人工肌肉」 提供動力以完成受控飛行的微型機器人。
  • 清華31歲女科學家革新軟體機器人,曾研發人工神經智能假肢
    圖 | 左七為趙慧嬋她的獲獎理由是,針對軟體機器人的大形變傳感難題,提出了基於光信號的傳感方案,為軟體智能假肢嵌入多模態傳感功能,實現了智能手對人手觸覺功能的仿生。相關研究論文以《基於高度可拉伸光導傳感器的軟體智能假肢》為題,發表於 Science Robotics 創刊號,並成為該創刊號收錄的四篇研究型文章之一。
  • 北航研製成功仿生軟體機器人
    新華社北京3月30日電(記者李江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國外一家公司近日合作研製成功軟體章魚觸手機器人,未來將應用於工業、醫療、康復、服務等領域。  此次由北航智能技術與裝備研究中心軟體機器人實驗室與國外合作研製的仿生機器人樣機是一款軟體章魚觸手機器人。
  • 為什麼土星第一衛星泰坦令科學家著迷?
    長期以來,土星的第一大衛星,土衛六「泰坦」,一直都令人著迷,因為它擁有大氣層,也是地球以外唯一在其表面上具有液態河流、湖泊和海洋的地方,還有活躍的天氣,儼然就是生命的搖籃。科學家們研究了土衛六上的流星撞擊,發現了水冰存在的證據。 根據卡西尼號探測器的觀測數據,位於土衛六赤道附近的沙丘火山口,似乎純粹是由有機物質組成,而中緯平原的眾多隕石坑都在有機混合物中富含水冰。 這暗示著,土衛六上古老的生態系統可能會被這些撞擊坑暴露出來。 這些隕石坑中存在水冰非常重要,因為這是星球過去或現在仍具有生命的最佳暗示。
  • 仿生軟體機器人「章魚爪」
    由於機器人具備強大的機械性能,因此常被用來執行不同任務。其中的仿生機器人,在家庭陪伴和環境監測方面都具有廣闊發展前景。據外媒「奇思摩多」網站3月30日報導,中德兩國科研人員聯合研發出一款形似章魚觸手的仿生軟體機器人。
  • 美國成功製造「軟體機器人」,可進入人體內治病,某些醫生要下崗
    據報導,近日,美國的《財富》雜誌刊登了一篇文章,重點討論了軟體機器人的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它們的應用方面,認為軟體機器人未來或幫助人類實現更多的可能。
  • 可編程的磁驅動軟體機器人來了!Science 子刊:背後原理 19 世紀末...
    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院院長王煜曾在 2018 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表示,從最基本的角度來看,軟體機器人主要存在三大問題——如何定義軟體機器人系統、如何設計/控制軟體機器人系統、製造軟體機器人系統的材料問題。對於第二大問題,王煜教授認為:我們不可能用鉸鏈和傳感來解決如何從軟體機器人當中產生運動,以及更複雜地怎麼控制運動。
  • 可編程的磁驅動軟體機器人來了!Science 子刊:背後原理 19 世紀末提出
    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院院長王煜曾在 2018 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表示,從最基本的角度來看,軟體機器人主要存在三大問題——如何定義軟體機器人系統、如何設計/控制軟體機器人系統、製造軟體機器人系統的材料問題。對於第二大問題,王煜教授認為:我們不可能用鉸鏈和傳感來解決如何從軟體機器人當中產生運動,以及更複雜地怎麼控制運動。
  • 歐洲科學界新突破,全新磁驅動軟體機器人面世,可進行高速移動
    近日,據英國媒體報導稱,歐洲科學家成功研製出新型高速磁驅動軟體機器人。研究報告中表示,該機器人可在陸地與水中進行超快速移動,同時也可以進行活體蒼蠅的精準捕捉。因此,歐洲科學界將在生物學領域對該軟體機器人進行應用。對於機器人來說,模仿高速運動是一件困難的事,尤其是傳統機械式機器人。
  • 天津大學研究出了3D列印模塊式軟體機器人
    打開APP 天津大學研究出了3D列印模塊式軟體機器人 機械博覽 發表於 2021-01-12 09:23:47 2021年1月7
  • 受獵豹啟發,研究人員開發出速度最快的軟體機器人
    受獵豹這種力量和速度啟示,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機械與航空工程系助理教授尹傑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軟體機器人——LEAP機器人,從外觀來看,LEAP機器人長約7釐米,重約45克。受獵豹啟發,尹傑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軟體機器人無論是在固體表面,還是在水中,該機器人都比其他軟體機器人移動得更快,該機器人還可以輕鬆地抓取物體,也具有足夠大的力量舉起重物。
  • 可超快速行走、遊泳、漂浮、捉蒼蠅全新磁驅動高速軟體機器人問世
    ,歐洲科學家團隊報告研發一種磁驅動的新型高速軟體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可以超快速地完成行走、遊泳、漂浮和捕捉活體蒼蠅,將在生物組織工程與生物力學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對於自然界的生物而言,高速行動對捕獵、逃跑和飛行至關重要。這一點對於軟體機器人也一樣有用,因為它使機器人可以捕捉快速移動的物體,並對周圍動態環境迅速做出反應。  但是,要在機器人身上複製這種高速行動非常具有挑戰性。
  • 可高速移動的磁驅動軟體機器人
    一項發表於《通訊·材料》上的論文描述了一種新的磁驅動高速軟體機器人。通過在機器人體內嵌入能快速響應磁場的微小磁體,使機器人可被弱磁場高速驅動,這取決於這種軟體機器人極高的比能量密度。未來,這些機器人或可用於生物組織工程,作為更大的機器人系統的組成部分,也可用於研究高速行動生物體的生物力學響應。
  • 科學家找到可變形液態金屬 或將改變軟體機器人發展
    科學家找到可變形液態金屬 或將改變軟體機器人發展  Winnie Lee • 2019-03-22 16:49:51 來源:前瞻網
  • 全新磁驅動高速軟體機器人問世:能超快行走遊泳漂浮捉蒼蠅
    ,歐洲科學家團隊報告研發一種磁驅動的新型高速軟體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可以超快速地完成行走、遊泳、漂浮和捕捉活體蒼蠅,將在生物組織工程與生物力學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總編輯圈點由於軟體機器人的力學特性但是,科學家現在證明軟體機器人不僅可以精確控制,而且能完成異常難度的運動。行走遊泳只是小菜一碟,懸浮和運貨也不在話下,甚至當速度足夠快時,還可以活捉蒼蠅。
  • 北航研製成功仿生軟體機器人 形似章魚觸手
    &nbsp&nbsp&nbsp&nbsp北航研製成功仿生軟體機器人 形似章魚觸手&nbsp&nbsp&nbsp&nbsp發布時間:2017-03-30 19:24來源:新華社作者
  • 這次有了製造軟體機器人新方法!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方法在未來可用於經濟高效地製造軟體機器人和可穿戴技術。除此之外,本文也提到了該實驗室在此之前的一些其他有趣成果。 在柔性材料的快速發展下,科學家們結合仿生學(比如毛毛蟲、蛇等動物)設計了不少軟體機器人。不使用電機驅動,依靠肌腱進行驅動的軟機器人相比剛性機器人可以實現更微小的運動、並且讓人更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