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研究出了3D列印模塊式軟體機器人

2021-01-15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天津大學研究出了3D列印模塊式軟體機器人

機械博覽 發表於 2021-01-12 09:23:47

2021年1月7日,天津大學的研究人員3D列印出了一種可定製的模塊式軟體機器人,它能夠在工業設施的管道上爬行,並進行檢查和實時監控。

這個機器人設備具有一系列軟彎曲機制和模塊化抓手,能夠靈活地攀爬奇形怪狀的設施。管道斷裂往往會導致生產延誤,許多公司仍在手動檢查,因此這個機器人可能代表了一種新的、更有效的替代方案。

隱藏的管道攀爬藝術

在許多工廠中,管道是工業效率和最終生產效率所依賴的重要基礎。即使是微小的破損,也會對生產造成很大的幹擾,因此,不斷地檢查管道是否有洩漏已經成為一些大型企業的必要條件。

目前,工業企業往往採用工作人員手動監測管道,但這種方法既耗費人力,又有潛在的危險性,尤其是當管道中攜帶有危險化學品時。因此,開發能夠代替承擔這種危險任務的機器人,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

雖然之前的研究已經產生了一系列的機器人解決方案,但它們往往是內側或外側的管道攀爬裝置,而不是兩者兼而有之。更重要的是,前者需要封閉運輸網絡才能工作,而對於埋在地下的管道,從外部維護是無法避免的。

不過,隨著近來軟性機器人技術的發展,製造複雜的設備變得更加容易。通過採用3D列印技術,天津大學團隊創建了一個優化的設備,能夠比以前更靈活地檢查管道。

科學家們3D印表機器人採用了模塊化設計,使他們能夠根據應用情況進行調整

天津大學團隊的3D列印設計

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機器人的靈活性,科學家們設計了一個一體式的軟性彎曲機構,能夠承受高水平的變形。使用CAD軟體來創建裝置,並使團隊能夠隨意添加模塊或調整抓手的直徑。

機器人的布局包括一個中間部分,兩端有夾持器,以及三根進氣管,可以按需控制和施加壓力。通過交替給設備的抓手加壓和減壓,機器人能夠進行「攀爬」運動,儘管是在他們的直接控制下。

在測試過程中,機器人展示了85N·mm的扭矩輸出,攀爬直徑為16-38mm的管道。機器人還能夠以45°和90°的角度縮放丙烯酸網絡,有可能成為檢查傾斜管道的理想選擇,因為這些管道可能難以航行。

機器人能夠在內部和外部攀爬,並在縱向或橫向方向上旋轉。未來,科學家們打算將傳感器集成到他們的設備中,讓它成為一個自主的管道維護解決方案。
責任編輯人:CC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快訊|天津大學3D列印軟性機器人;微創醫療機器人擬登科創板;美軍給...
    天津大學利用3D列印研發出軟性機器人    天津大學的科學家開出了可3D列印的自定義機器人,該機器人能夠實時縮放,監視細小的管道。並且單件設備具備軟化和模塊抓手,使其可以靈活的在奇異的形狀中靈活運動。解決了在一些奇異管道中機器人無法靈活行動的問題。
  • 美國哈佛大學:新型"章魚機器人"實現全軟體結構
    一個研究團隊日前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報告說,他們利用3D列印技術製作出一個完全軟體結構的自驅動機器人。如果發展成熟,這類軟體機器人可執行許多傳統機器人無法完成的任務。  傳統機器人主要由金屬等硬質材料製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們的靈活性,尤其是在狹窄空間作業的能力。
  • 「章魚機器人」:開啟軟體機器人新時代
    據英國《自然》雜誌近日報導,研究人員稱,「章魚機器人」正在軟體機器人的海洋中翻起朵朵浪花。   製造出柔性零件是關鍵   近年來,工程師和科學家們對軟體機器人的興趣與日俱增,他們希望超越類似「終結者」那樣由堅硬的金屬材料製成的機器人,設計出一些新型機器人:它們能被擠壓進緊密的空間內;能根據周圍環境改變形狀;或者能安全地操作精巧的物體。
  • 3D列印的水母機器人用於監控脆弱的珊瑚礁
    來自佛羅裡達大西洋大學(FAU)和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的科學家團隊建造了3D印表機器人水母,有朝一日它可用於跟蹤和監測世界海洋中瀕臨滅絕的珊瑚礁。這款名為「果凍機器人」以現實生活中的月亮水母為模型,可以通過比機器人身體更窄的地方而不會有碰撞和損壞的風險。
  • 前沿洞察丨3D列印出奇蹟,太空中也能製造器官
    本期前沿洞察為大家帶來這些新鮮技術:可以在太空中製造器官的細胞培養系統;能挖隧道,可軍用的軟體機器人;人造肌肉和象鼻一樣靈活的柔性機器人...... 能挖隧道,可軍用的軟體機器人 近日,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GE)更是受到蚯蚓和樹根的啟發,為現實版「神盾局」——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研發了一款用於軍事行動的快速隧道挖掘機器人
  • 前沿洞察丨3D列印出奇蹟,太空中也能製造器官
    本期前沿洞察為大家帶來這些新鮮技術:可以在太空中製造器官的細胞培養系統;能挖隧道,可軍用的軟體機器人;人造肌肉和象鼻一樣靈活的柔性機器人......能挖隧道,可軍用的軟體機器人近日,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GE)更是受到蚯蚓和樹根的啟發,為現實版「神盾局」——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efense Advanced
  • 美媒:為什麼軟體機器人令科學家著迷?
    軟體機器人由包括納米材料在內的伸縮性最強的材料製成,能夠模擬人體肌肉功能等生物功能。可以說,這些機器人幾乎被納米材料賦予了生命。問題在於,目前研究人員僅僅觸及了軟體機器人研究的皮毛。到2024年,其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1.6億美元。相比之下,金屬機器人的局限性要大得多。雖然人們在建造它們時考慮到了速度和精確性,使它們成為從事裝配線作業的理想設備,但它們並不那麼多才多藝。
  • 3D列印"仿生皮膚"讓機器人也有觸覺
    明尼蘇達大學的工程師們使用自己研發的一臺3D印表機製作了這些可伸展的電子感受設備。這臺特製的印表機具有4個噴嘴,可以為「仿生皮膚」的不同層次提供不同類型的特製「墨水」。「我們開發的這種可伸展電子織物具有許多實際用途,」機械工程助理教授麥可·麥卡爾平(Michael McAlpine)說,「將這種『仿生皮膚』用在外科手術機器人上,可以使外科醫生在微創手術中有真實的感覺,從而使手術更加容易,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只使用攝像機。對其他機器人來說,這些感受器有利於它們更方便地行走並與周圍環境互動。」
  • 受獵豹啟發,研究人員開發出速度最快的軟體機器人
    受獵豹這種力量和速度啟示,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機械與航空工程系助理教授尹傑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軟體機器人——LEAP機器人,從外觀來看,LEAP機器人長約7釐米,重約45克。受獵豹啟發,尹傑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軟體機器人無論是在固體表面,還是在水中,該機器人都比其他軟體機器人移動得更快,該機器人還可以輕鬆地抓取物體,也具有足夠大的力量舉起重物。
  • 這次有了製造軟體機器人新方法!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方法在未來可用於經濟高效地製造軟體機器人和可穿戴技術。除此之外,本文也提到了該實驗室在此之前的一些其他有趣成果。 在柔性材料的快速發展下,科學家們結合仿生學(比如毛毛蟲、蛇等動物)設計了不少軟體機器人。不使用電機驅動,依靠肌腱進行驅動的軟機器人相比剛性機器人可以實現更微小的運動、並且讓人更有安全感。
  • 採用3D列印製造出仿生的類人機器手指
    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簡寫為UCSC )和日本立命館大學(Ritsumeikan University )的研究人員受到人類手指的內骨骼結構的啟發,在最近設計和製造了一種類似人類內骨骼結構的機械手指。
  • 北航研製成功仿生軟體機器人
    新華社北京3月30日電(記者李江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國外一家公司近日合作研製成功軟體章魚觸手機器人,未來將應用於工業、醫療、康復、服務等領域。  此次由北航智能技術與裝備研究中心軟體機器人實驗室與國外合作研製的仿生機器人樣機是一款軟體章魚觸手機器人。
  • 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製造微型樂高式「骨磚」
    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hsu)的研究人員擁有3d的微型樂高式「骨磚」,可以治癒骨折。 研究人員的微型空心磚只有跳蚤的大小,可以用作支架,硬和軟組織都可以再次生長。此外,模塊的可堆疊性使它們能夠像玩具磚一樣進行交互,提供可伸縮性和數千個潛在的幾何配置。最終,俄勒岡小組的目標是擴大技術和使用微型籠子生產實驗室製造的器官代替人類移植。
  • 3D列印類昆蟲「柔性機器人」面世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3D列印類昆蟲「柔性機器人」面世 專家稱將加快各領域科研進展3D列印正在不斷向新的領域突破。日前,有報導稱,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技術,製造出一隻柔性機器人,整個列印過程簡單而且快速。
  • 可編程的磁驅動軟體機器人來了!Science 子刊:背後原理 19 世紀末...
    按照這一思路,由磁場驅動的可編程軟體機器人也被設計了出來。這一機器人背後的團隊是一組來自馬克斯 · 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物理智能部門、卡耐基梅隆大學機械工程系、土耳其科克大學醫學院及工程學院、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
  • 可編程的磁驅動軟體機器人來了!Science 子刊:背後原理 19 世紀末提出
    按照這一思路,由磁場驅動的可編程軟體機器人也被設計了出來。這一機器人背後的團隊是一組來自馬克斯 · 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物理智能部門、卡耐基梅隆大學機械工程系、土耳其科克大學醫學院及工程學院、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
  • 融合摺紙和軟體技術,模塊化設計的微型昆蟲機器人讓人眼前一亮!
    近日,來自土耳其的畢爾肯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發一款可以模塊化組裝的微型機器人,稱之為SMoLBot。SMoLBot機器人基於傳統機器人的驅動技術,結合最近興起的摺紙和軟體機器人技術,結構精巧,採用了模塊化的設計,大大提升了微型機器人的性能和表現,為微型機器人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103期:人社部頒布20個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天津大學研製出3D列印模塊式軟體機器人,可用於管道檢查2021年1月7日,天津大學的研究人員3D列印出了一種可定製的模塊式軟體機器人,它能夠在工業設施的管道上爬行,並進行檢查和實時監控。 這個機器人設備具有一系列軟彎曲機制和模塊化抓手,能夠靈活地攀爬奇形怪狀的設施。管道斷裂往往會導致生產延誤,許多公司仍在手動檢查,因此這個機器人可能代表了一種新的、更有效的替代方案。
  • 研究人員稱3D列印乳液橡膠獲得突破
    據《歐洲橡膠雜誌》8月3日報導,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3D列印乳液丁苯橡膠 (SBR)的方法,開啟了列印具有複雜幾何形狀的各種彈性體材料的新篇章。關於這一新方法,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在聲明中稱,研究人員通過「光固化」(VP)技術對液態膠乳進行化學改性,使之可以進行列印——此技術是利用紫外光將黏性樹脂固化或硬化成特定的形狀或外形。
  •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開發生物型「軟體機器人」
    我們通常認為,機器人是一種方形金屬物,其身上的部件和齒輪吱吱作響。但是,位於漢普頓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蘭利研究中心的兩名實習生正在聯手開發一系列類似於充氣蠕蟲的軟體機器人驅動器,這些「軟機器人」部件靈活,可以模仿生物的運動,使其成為在月球甚至火星上執行探險任務的理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