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大學:新型"章魚機器人"實現全軟體結構

2020-11-24 中國教育

  一個研究團隊日前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報告說,他們利用3D列印技術製作出一個完全軟體結構的自驅動機器人。如果發展成熟,這類軟體機器人可執行許多傳統機器人無法完成的任務。

  傳統機器人主要由金屬等硬質材料製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們的靈活性,尤其是在狹窄空間作業的能力。此前英國一些研究機構已開發出採用特殊設計的柔性手術機器人,可在人體內實現更靈活的伸縮操作,但它們本質上還是使用了硬質材料的傳統機器人。

  由美國哈佛大學領銜的研究團隊利用3D列印技術製作出一個擁有8隻手臂的章魚仿生機器人。這是一個由矽橡膠製成的軟體結構,高度不到2釐米,不僅包含內部控制系統且自帶燃料,能夠實現一定程度的自主驅動,無需拖著大量外接管線。

  研究團隊為這個機器人設計了一個非常巧妙的內部控制系統。作為燃料的過氧化氫溶液注入機器人體內後,與催化劑鉑反應後會生成水和氧氣。在控制系統協調下,氧氣被傳遞到特定區域,從而讓機器人的指定手臂膨脹、伸縮,實現以氣動方式驅動。最終這些氣體會通過排氣孔從機器人體內釋放出來。

  報告作者之一、哈佛大學學者羅伯特·伍德說,目前向這個機器人注入1毫升燃料最多能運行8分鐘。它只是一個技術展示原型,並非設計來完成任何特定任務。

  研究人員表示,未來進一步改進控制系統後,或許能提高機器人的運行持續時間。如果再配合新的肢體設計,就能完成更複雜的動作。

相關焦點

  • 「章魚機器人」:開啟軟體機器人新時代
    章魚軟體機器人   ■今日視點   美國科學家攜手研製出了一款外表酷似章魚的「章魚機器人(Octobot)」,這款溼軟的機器人「身高」不足2釐米,是第一款全部由柔性零件組成的全自動、自帶燃料、「自給自足」的機器人。
  • 當章魚觸手機器人來敲門
    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巧妙的設計,研發了一款利用多材料3D列印的全軟體機器人「Octobot」——它看起來是一隻章魚;義大利比薩聖安娜高等學校仿生機器人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則研發出了一款會遊泳的機器章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德國費斯託公司組成的研究團隊也在開展仿生軟體章魚觸手合作研究(該項目為費斯託公司仿生學習網絡中首個來自亞洲高校的合作項目,視頻詳見http://softrobotics.buaa.edu.cn
  • 仿生軟體機器人「章魚爪」
    由於機器人具備強大的機械性能,因此常被用來執行不同任務。其中的仿生機器人,在家庭陪伴和環境監測方面都具有廣闊發展前景。據外媒「奇思摩多」網站3月30日報導,中德兩國科研人員聯合研發出一款形似章魚觸手的仿生軟體機器人。
  • 北航研製成功仿生軟體機器人 形似章魚觸手
    &nbsp&nbsp&nbsp&nbsp北航研製成功仿生軟體機器人 形似章魚觸手&nbsp&nbsp&nbsp&nbsp發布時間:2017-03-30 19:24來源:新華社作者
  • 這款最新的仿章魚觸手機器人,能輕鬆抓住雞蛋、大型健身球甚至活...
    該研究根據生物章魚觸手具有不同錐度的特點,通過數據統計,仿生設計並製造了集「纏繞+吸附」於一體的章魚觸手(Tentacle Bot),實現了對不同大小、材質,以及狹窄空間環境下物體的有效抓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該研究的第一單位、第一通訊單位。該研究涉及到包括生物、機器人、力學等多個研究領域交叉。北航機械學院的博士生謝哲新、哈佛大學博士生August Domel為該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 美媒:為什麼軟體機器人令科學家著迷?
    原標題:美媒:為什麼軟體機器人令科學家著迷?參考消息網1月6日報導美國《財富》雜誌網站1月1日刊發一篇報導,題為《為什麼「軟體機器人」讓NASA、醫生和技術專家如此興奮?》。全文摘編如下:多才多藝「軟體機器人」的吸引力在於其靈活性和通用性。
  • 【視頻】這個軟體章魚觸手機器人成精了!
    原標題:【視頻】這個軟體章魚觸手機器人成精了! Festo去年推出的OctopusGripper章魚觸手是一個機器人臂手,靈感來自於章魚,從生物界的章魚那裡借鑑來了腕足和吸盤的結構。
  • 智趣|小章魚機器人—SOFT的外表,SMAR的心
    近日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採取了不同以往的方法,他們獨闢蹊徑,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完全軟體的且自我驅動的機器人——「小章魚」。 「小章魚」是由矽凝膠製作而成,由於用的是軟質材料可以靈活變換形狀,內部沒有常規的電路系統,動力來自觸角部位的「觸角室」的化學反應。
  • 北航研製成功仿生軟體機器人
    新華社北京3月30日電(記者李江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國外一家公司近日合作研製成功軟體章魚觸手機器人,未來將應用於工業、醫療、康復、服務等領域。  此次由北航智能技術與裝備研究中心軟體機器人實驗室與國外合作研製的仿生機器人樣機是一款軟體章魚觸手機器人。
  • 走進章魚機器人:這條「八爪魚」指引著軟體機器人的未來
    而要在這些地方發光發熱,機器人必須有一個靈活的身體,能夠根據不同的環境作出調整。這樣一來,打造軟體機器人顯得格外重要。為了實現目標,我們將目光轉向了動物領域。動物適應性強,身體通常由軟體物質構成,身體組織可以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因此,我發起了「章魚綜合項目(Octopus Integrating Project)」,聯合歐洲、以色列等實驗室致力於章魚機器人的研究。
  •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開發生物型「軟體機器人」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在開發類似蠕蟲的軟體機器人我們通常認為,機器人是一種方形金屬物,其身上的部件和齒輪吱吱作響。但是,位於漢普頓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蘭利研究中心的兩名實習生正在聯手開發一系列類似於充氣蠕蟲的軟體機器人驅動器,這些「軟機器人」部件靈活,可以模仿生物的運動,使其成為在月球甚至火星上執行探險任務的理想選擇。
  • 【科技前沿】哈佛研發最新軟體機器人不僅能抓取,還能實現"人造肌肉和心臟"
    無意冒犯 也有的實實在在的科學家,懷揣民生大計,踏踏實實做著軟體機器人。比如我們之前為大家介紹的文力老師和他的軟體機器人。小編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款良心之作。這款機器人外表看上去並不華麗,所做的動作也不會驚豔到很多人。但看到下面這兩張圖片之後,戳中了我的淚點。
  • 【前沿技術】一種仿生「雙模」變形摺紙機器人結構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葡萄牙瑞比克父-尼格勒基金會、美國哈佛大學合作,設計了一種仿鵜鶘鰻魚的「雙模」變形摺紙軟體機器人結構,擁有展開和拉伸兩種變形機制,可產生極端形變。
  • 可編程的磁驅動軟體機器人來了!Science 子刊:背後原理 19 世紀末...
    按照這一思路,由磁場驅動的可編程軟體機器人也被設計了出來。這一機器人背後的團隊是一組來自馬克斯 · 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物理智能部門、卡耐基梅隆大學機械工程系、土耳其科克大學醫學院及工程學院、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
  • 北航《科學·機器人學》評述:張拉整體結構超材料軟體機器人
    由於張拉整體結構具有剛柔並濟、高機動性、高魯棒性等優勢,在機器人領域極具應用前景。軟體機器人,作為一種模仿生物並能與人安全交互的新型機器人,是近年來機器人學、力學、材料學等多學科交叉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然而要想實現能媲美生物體運動靈活準確、承受外載高效、適應環境迅速等複雜特性和功能,軟體機器人在材料和結構設計方面還面臨很大挑戰。由剛、柔結構共同組成的張拉整體結構就是一個新的突破點。
  • 北航《科學·機器人學》評述:張拉整體結構超材料軟體機器人
    由於張拉整體結構具有剛柔並濟、高機動性、高魯棒性等優勢,在機器人領域極具應用前景。軟體機器人,作為一種模仿生物並能與人安全交互的新型機器人,是近年來機器人學、力學、材料學等多學科交叉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然而要想實現能媲美生物體運動靈活準確、承受外載高效、適應環境迅速等複雜特性和功能,軟體機器人在材料和結構設計方面還面臨很大挑戰。由剛、柔結構共同組成的張拉整體結構就是一個新的突破點。
  • 可編程的磁驅動軟體機器人來了!Science 子刊:背後原理 19 世紀末提出
    按照這一思路,由磁場驅動的可編程軟體機器人也被設計了出來。這一機器人背後的團隊是一組來自馬克斯 · 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物理智能部門、卡耐基梅隆大學機械工程系、土耳其科克大學醫學院及工程學院、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
  • 哈佛大學研發受章魚啟發的觸手機器人 能輕鬆抓住活螃蟹
    據外媒CNET報導,章魚是一種聰明的海洋動物。由於它們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觸角,它們在操縱物體方面也具有優勢。
  • 清華31歲女科學家革新軟體機器人,曾研發人工神經智能假肢
    ,為軟體智能假肢嵌入多模態傳感功能,實現了智能手對人手觸覺功能的仿生。開展軟體機器人研究,突破現有機器人研究範式趙慧嬋表示,其於 2017 年在康奈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隨後在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開展博士後研究。
  • 清華31歲女科學家革新軟體機器人,曾研發人工神經智能假肢
    開展軟體機器人研究,突破現有機器人研究範式趙慧嬋表示,其於 2017 年在康奈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隨後在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開展博士後研究。2018 年,她回到母校清華大學擔任助理教授,隨後一手搭建新型機器人實驗室,並組建了一支由 9 名碩博生和 1 名博士後組成的研究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