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昆蟲啟發的具有柔性骨架的機器人

2021-01-09 量子認知

昆蟲通常具有各種複雜的外骨骼結構,可以為它們的運動和日常活動提供靈活的特性。受昆蟲的機構所啟發,機器人的製造與這些自然存在的結構相匹配的人造外骨骼,是當今機器人技術領域的關鍵挑戰。

儘管研究人員已經提出了幾種製造工藝和技術來模擬昆蟲靈感的機器人骨骼,但是其中許多方法極其複雜,或者依賴於昂貴的設備和材料。 這使得它們不可行,並且難以在更大範圍內應用。

基於這一點,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最近開發了一種新工藝,用於設計和製造具有昆蟲骨骼結構的啟發式機器人的組件。在他們所發表的最新研究論文中介紹了稱為柔性骨架印刷的這一過程。

研究人員受昆蟲外骨骼的啟發,提出了一種稱為「柔性骨骼」(flexoskeleton)的新的印刷製造工藝,可以快速方便地製造柔性或混合型(剛性/軟性)機器人。」

到目前為止,通常使用昂貴的材料和3D印表機以及多步鑄造和機器加工工藝來製造具有剛性和軟性部件的混合機器人。在他們的研究中,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團隊著手創建一種更便宜且更易於使用的新製造方法。

如下圖所示,a)解釋研究人員介紹的列印過程如何工作的圖。 b)在透明PC層上列印後立即使用研究人員的方法創建的四足機器人。 c)從PC層釋放後的四足機器人。

他們開發的柔性骨架印刷方法基于于消費級熔融沉積材料(FDM)3-D印表機進行改造,該印表機在沉積材料和印表機的柔性基礎層之間提供了非常強的粘合強度。此過程可用於為具有不同形狀和形態的昆蟲啟發機器人創建外骨骼。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員提出的製造方法可以被任何新手和專家用戶使用,因為它相當簡單易懂。 它也比其他製造方法便宜得多,因為它所依賴的材料和設備相當便宜並且容易獲得。

在他們的研究中,該團隊通過使用它來設計和測試各種規範的屈曲骨骼元素,證明了其方法的可行性。 然後,他們將產生的所有元素組合到具有柔性外骨骼結構的步行四足機器人中 。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寫道:「我們開發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表面特徵的三維幾何形狀及其對零件局部機械性能之間的相互關係。」 「我們相信,這種方法將使一類新的受生物啟發的機器人成為重點,重點放在機械設計和運動之間的相互關係上。」

將來,由這組研究人員設計的新設計和製造工藝可以促進眾多昆蟲啟發式機器人的開發。 由於該技術比大多數現有方法更直接、更實惠,因此還可以使現有或新機器人更易於擴展,從而增加其被大量生產並推廣到市場上的機會。

相關焦點

  • 3D列印類昆蟲「柔性機器人」面世
    利用這一方法,可以僅使用3D印表機,便能實現製造類似昆蟲的柔性機器人。其中,最重要的技術突破就是3D列印出柔性骨架。柔性骨架與傳統的柔性機器人很不同,會像昆蟲的結構一樣在特定區域增強剛度,而傳統的柔性機器人一般只在實體上黏附柔性材料。據悉,一個完整組裝的類昆蟲柔性機器人,由幾個柔性骨架組成。
  • FLIVVER:一種受昆蟲啟發的算法,可估算飛行機器人的速度
    對於研發新的機器人和計算技術的研究人員而言,自然是最有價值的靈感來源之一。例如,近年來,世界各地的研究團隊已嘗試在小型機器人中人工複製在昆蟲中觀察到的行為及其基礎的生物學機制。內華達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進行了最新的嘗試之一,他們開發了一種算法,該算法受果蠅和其他飛行昆蟲在周圍環境中移動時估計相對運動的機理的啟發。
  • 西安交通大學受昆蟲眼睛啟發研人造複眼 提高自動駕駛汽車視覺能力
    受昆蟲眼睛啟發,研究人員研發出人造複眼,旨在提升自動駕駛汽車的視覺能力,以及幫助推動機器人技術發展。 據外媒報導,受昆蟲眼睛啟發,研究人員研發出人造複眼,旨在提升自動駕駛汽車的視覺能力,以及幫助推動機器人技術發展。
  • 受蜜蜂啟發,這個研究組做出了自主昆蟲機器人,進行太空探索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開始了對機器人的探索,然而如何確定機器人的形狀也是一門學問,科學家們大都會參考地球上已有的生物形態,根據不同機器人的目的任務而參考不同的生物,例如波士頓動力就有人形雙足機器人Atlas,以及像狗一樣的四足機器人Spot。
  • 機器人太「硬」?「軟萌」柔性機器人了解一下
    這個時候有人可能就會出現問號臉:機器人不都是冷冰冰的「鋼鐵直男」?還有柔軟的機器人?怕不是我對機器人有什麼誤解?實際上,機器人的研發是為了協助或取代人類進行危險的工作,目前大部分的機器人都還是硬邦邦的「硬漢」形象。人們也在拓展自己的想像和創造力,去開發像「大白」一樣軟萌的機器人。這種利用柔軟材料來製作的機器人,被稱為柔性機器人,在研究領域頗受關注。
  • 哈工大造出柔性機器人,人造肌肉能和象鼻一樣靈活了
    Wereley 教授團隊的共同研究成果,題為 Novel Bending and Helical Extensile/Contractile Pneumatic Artificial Muscles Inspired by Elephant Trunk(受象鼻啟發的新型彎曲螺旋可伸展/收縮氣動人工肌肉)。
  • 陳根:從獵豹啟發到水母啟示,機器人的自然原型
    而對於機器人,我們本能的感受則是「剛硬」。而今年來,一支由美國科學家組成的科學團隊嘗試在軟體機器人上以獵豹的這種奔跑原理為靈感複製這種運動,這項稱之為LEAP的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上。藉助於這種技術,LEAP能夠以每秒2.7個身體長度的速度在平坦、堅實的地面上馳騁。另外,如果給該軟體機器人配備鰭的話,它的最大遊泳速度可以達到每秒0.78個體長。
  • 科學家參透瓢蟲翅膀「玄機」,造新型柔性可摺疊機器人
    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科學·機器人學(Science Robotics)》期刊上,論文題目為《從瓢蟲得到啟發的柔性摺疊(Ladybird beetle–inspired compliant origami)》
  • 受昆蟲眼啟發研人造複眼 提高自動駕駛汽車視覺能力
    (原標題:西安交通大學受昆蟲眼睛啟發研人造複眼 提高自動駕駛汽車視覺能力)
  • 群居昆蟲發揮群體智能 信息技術專家受啟發
    東方網8月15日消息:據法國《回聲報》報導,群居昆蟲的行為使信息技術專家們感到驚訝。源於蜂群和蟻群的模型設計的算法已超來越多地應用於企業的運轉。美國軍方正在資助關於集體智能系統的研究工作。埃裡克-博納博起初研究的還只是昆蟲行為學。在作為信息和網絡技術專家受聘於法國電信公司以後,他在1991年發現了黃蜂世界,並結識了法國昆蟲行為學專家居伊-特羅拉茲。
  • 哈佛受蟑螂啟發的機器人突破又一極限 縮小至硬幣大小僅...
    圖片來源:Kaushik Jayaram/Harvard SEAS受昆蟲生物學的啟發,哈佛大學的一個團隊正在突破其項目的極限,打造出有史以來最小、這個被稱為HAMR-JR的微型機器人是由哈佛大學約翰·A·保爾森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SEAS)和哈佛威斯生物啟發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攜手開發的,它只有受蟑螂啟發的哈佛移動微型機器人HAMR的一半大小。HAMR-JR只有一便士大小,幾乎可以完成它的大型前身的所有壯舉,促使它成為迄今為止最靈巧的微型機器人之一。
  • 機器人「小強」比所有昆蟲跑得快!
    它是世界上最靈巧的微型機器人,速度能比過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昆蟲,而且將可搬運達到自重10倍的物體。近年來,人們對微型機器人越來越感興趣。機器人技術研究人員表示,這些機器人在搜救、高價值資產檢查、環境監測甚至醫藥領域具有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影響潛力。微、中尺度製造技術的發展使得建造和操作微型機器人的新技術成為可能。
  • 昆蟲機器人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人類的很多發明都是受動物的啟發,比如根據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發明了雷達;根據鯨魚的外形及魚鰾發明了潛水艇等等。如果根據昆蟲微小的腦結構,發明一種在複雜條件下,依舊運動自如的機器人,該有多好呢。想像一下,這個機器人不僅能夠完成定向動作,還可以像昆蟲一樣,具備超強的導航和生存能力,這將會是多麼完美的一件事。最近,大量來自昆蟲神經學的數據,為構建完整的昆蟲大腦模型提供了可能性,這誘人的成果如果運用到機器人技術上,將會迎來機器人技術的飛速發展。
  • 新型模塊化的柔性機器人:由真空驅動!
    導讀最近,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可重構機器人實驗室的研究團隊(RRL, EPFL)發布了一種通過真空驅動的新型軟氣動執行器,且製作出模塊化的柔性機器人,它柔軟、輕量、可執行多種動作。然而,不僅是電子產品領域,機器人領域也湧現出許多柔性的產品。例如,波蘭華沙大學開發的液晶彈性體機器人,能夠模仿毛蟲的步態,從光線中吸收能量。液晶彈性體(LCEs)是一種智能物質,它在可見光照射下,會產生很大的形變。
  • 科學家展示受水母啟發的軟體機器人 速度已超越現實中的水母
    來源:cnBeta.COM據外媒New Atlas報導,水母獨特的運動方式使其成為機器人研究人員的熱門研究模型,他們希望開發出先進的新型機器,使其具有極高的運動效率。科學家們現在展示了一種受這些海洋生物啟發的新型軟體機器人,它利用氣道以極快的速度遊動。
  • 受獵豹啟發,研究人員開發出速度最快的軟體機器人
    受獵豹這種力量和速度啟示,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機械與航空工程系助理教授尹傑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軟體機器人——LEAP機器人,從外觀來看,LEAP機器人長約7釐米,重約45克。受獵豹啟發,尹傑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軟體機器人無論是在固體表面,還是在水中,該機器人都比其他軟體機器人移動得更快,該機器人還可以輕鬆地抓取物體,也具有足夠大的力量舉起重物。
  • 我國科學家受摺紙啟發開發3D列印軟機器人
    白令三維9月17日訊,來自中國的研究人員受到摺紙結構和材料的啟發,使他們走向更複雜的機器人技術,如最近出版的「摺紙彈簧啟發的超材料和機器人:完全可編程機器人的嘗試」所述。從創新的手術器械到工程,天線甚至摺疊機器人的可擴展應用,這並不是我們第一次看到摺紙啟發的作品。
  • 受章魚啟發!浙大學者研製出500毫秒超快「開關」智能粘合劑
    壁虎的腳部有層狀的原纖維結構,蚜蟲通過肌肉驅動的幹附著力進行爬行,樹蛙和昆蟲依靠粘液的分泌實現快速的附著和分離。但是,這些受動物粘附啟發的人造膠粘劑只適用於溼潤或乾燥的表面,其膠粘強度開關比有限。彈性儲能技術實現了章魚啟發的磁驅動智能粘合劑。
  • 基於植物葉片分形結構的可生物降解的柔性透明加熱器用於熱療貼片
    葉子的葉脈具有分形圖案,使表面高度柔韌性和可剪切性。銀納米線附著在葉片骨架上,表面包裹在可生物降解的透明膠帶中。來自植物葉片的可生物降解,透明,柔性和快速作用的熱療貼片。該電子貼片與靈活的電子應用程式兼容。透明電阻膜加熱器具有在除霧/應用除霜,可穿戴設備的工業熱系統等等。在可穿戴設備中,薄膜加熱器已用於熱療墊,傳感器,熱致變色顯示器和微流控晶片。
  • RoboFly:昆蟲大小的機器人,可以在水面上飛行、行走和漂移
    RoboFly,由研究人員創建的昆蟲大小的機器人。圖片:Chukewad等昆蟲大小的機器人可能具有許多有用的應用,比如,協助搜索和救援(SAR)任務、簡化基礎設施的檢查並加速農業過程。儘管它們具有尺寸方面的優勢,但這些機器人可能很難製造,因為它們的製造涉及組裝多個微小的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