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Fly:昆蟲大小的機器人,可以在水面上飛行、行走和漂移

2021-01-08 孜然實驗室

RoboFly,由研究人員創建的昆蟲大小的機器人。圖片:Chukewad等

昆蟲大小的機器人可能具有許多有用的應用,比如,協助搜索和救援(SAR)任務、簡化基礎設施的檢查並加速農業過程。儘管它們具有尺寸方面的優勢,但這些機器人可能很難製造,因為它們的製造涉及組裝多個微小的組件。

為了克服這些限制,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創建了RoboFly,這是一個僅有74毫克重的撲翼機器人,它可以在空中、地面和水面上移動。該新機器人在arXiv預發表的論文中介紹,使用的組件數量少於通常用於構造昆蟲大小的機器人的組件,從而大大簡化了其製造過程。

進行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之一尤格什·丘克瓦德(Yogesh Chukewad)說:「RoboFly是一種受飛行昆蟲啟發的撲翼微型機器人。這些昆蟲可以飛行、行走,其中一些還可以在水面上掠過。我們的研究目標是開發一種機器人,該機器人通過執行多模式運動來模仿其生物學對應物,包括空中、地面和水面運動。」

利用表面張力可保持在水面上

丘克瓦德和他的同事創造的微型機器人是RoboBee的改進型號,RoboBee是一種飛行的微型機器人原型。該研究的主要作者,首席研究員索耶·富勒(Sawyer Fuller)在他開始在華盛頓大學工作之前曾在哈佛大學開發過。RoboFly的一個關鍵改進是它具有更少的組件,因為研究人員發現組裝過多的零件會使其製造過程過於複雜。

丘克瓦德解釋說:「RoboBee的設計方法使它的製造非常困難。目前,大多數昆蟲大小的機器人都是在顯微鏡下建造的,需要手工仔細組裝,因為它們有許多單獨的微型部件。如果在繁忙的實驗室中不小心掉了芝麻大小的一部分,就永遠不會再見到它了!」

為了簡化RoboFly的製造,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新設計,該機器人的底盤由一張摺疊的層壓板組成。因此,無需組裝許多微觀零件就可以製造機器人。底盤也較低,因此更接近地面,從而實現了三種不同類型的運動。

丘克瓦德說:「RoboFly利用壓電致動器驅動的兩個拍打翼像一些昆蟲一樣飛行和盤旋。它也可以通過使用同一組拍打翼在地面上移動和轉向。由於它的重量輕,如果用一組三個腳狀附件進行改裝,它可以降落在水面上。一旦降落,機器人可以使用與在地面上移動相同的原理在水上移動和轉向。」

通過可雙向變形的壓電裝置實現撲翼

它可以在水上飛行、行走和漂移,這使RoboFly獨樹一幟,使其與其他昆蟲大小的機器人區分開來。機器人可以比現有機器人更有效地避開障礙物,因為它可以簡單地切換到不同的運動模式(例如,如果檢測到地面上的障礙物,則可以在水上飛行或移動)。

如果將其商業化,RoboFly可能具有多種潛在用途,比如,幫助人類用戶檢測氣體洩漏或協助志願者執行搜索和救援任務。它也可以大量部署在水面上,以尋找汙染物或潛在危險流體(例如飛機災難產生的燃料)洩漏。

丘克瓦德說:「現在我們確定RoboFly可以執行多種模式運動,我們的下一個目標是將其用作更好地了解其生物學對應物行為的工具。」

相關焦點

  • 微型機器人RoboFly,僅有74毫克重,能像昆蟲一樣飛行
    最近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員就設計了一種名叫「RoboFly」的微型機器人,這個機器人只有74毫克重,能像昆蟲那樣靈活的飛行,而且它還可以在水上行走。在RoboFly之前,研究人員設計過能飛行的微型機器人RoboBee。不過RoboBee的製造過程非常困難,因為它的體型小,所以它的零部件是很小的,只能在顯微鏡下面建造。
  • 這種昆蟲為何能在水面上行走自如,入水也不溼?
    這種小昆蟲能在水面上行走自如,也能一動不動的停在水面上,還可以跳躍和飛奔,堪稱昆蟲界的「鐵掌水上漂」,無論怎樣動作,它都能在水面上卓然而立,身體不會沾溼,有時候它也會潛入水下,但從水中鑽出來之後,身體一樣不會沾水,甚是奇特。
  • HAMR微型機器人現在可以在水上或水下行走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如果你是受昆蟲啟發的機器人的粉絲,那麼你可能喜歡RoboBee、VelociRoACH和哈佛大學的HAMR等創作。現在哈佛大學的HAMR微型機器人已經可以穿越水面,自行下沉,並根據指令在水下行走。
  • 學學水上漂:我們能在水面上行走嗎(組圖)
    在武俠片中,經常會出現在水面上奔跑的大俠,這是傳說中的輕功。15世紀的發明家達文西為我們留下了水上行走工具的素描圖,似乎從古代開始,人們就對水面行走抱有很大的興趣。在生物界,有一些生物可以在水面行走,甚至能夠在水面上奔跑。這些生物是如何實現水面行走的呢?有沒有一種方法使人類也能夠在水面奔跑呢?  在美洲中部的森林裡生活著一種叫皇冠鬣蜥(Basiliscussp。)
  • 南方有種昆蟲,水面行走自如,人送外號「水上漂」,到底是啥?
    導讀:南方池塘1種昆蟲,水面如履平地,人送外號「水上漂」,它是啥? 夏季的時候,雨水非常的多。每次在下雨前後,也是蚊蟲最多的時候。而如果去到野外了,經常在水潭、小河和魚塘裡,能看到一種在水面上行走自如的蟲子,它就像會輕功一樣,在水面上如履平地一般。在民間也有人給它起了個外號——水上漂。
  • 在三倍陽光強度下仿昆蟲機器人自由飛行
    RoboBee X-Wing機器人。圖片來源:哈佛微型機器人實驗室科技日報北京6月26日電 (記者張夢然)《自然》雜誌26日發表了一項工程學研究:美國哈佛大學團隊研發出一款名為RoboBee X-Wing的仿飛行昆蟲無纜機器人。
  • 加入摺紙和軟體的技術,微型昆蟲機器人讓人眼前一亮
    ,而這些小昆蟲並不是我們平時說的小昆蟲,而是機器人昆蟲。這些機器人昆蟲不僅可以監視別人,甚至可以在必要的時候產生爆炸,或者攻擊別人,而且速度非常快,一般人很難抓住它們。如果根據昆蟲微小的腦結構,發明一種在複雜條件下,依舊運動自如的機器人,這個機器人不僅能夠完成定向動作,還可以像昆蟲一樣,具備超強的導航和生存能力,那麼它們就可以勝任很多技術含量較高的任務,可以為人類的生活提供巨大的便利
  • 似大蚊子的昆蟲,能在水面任意行走,需破壞水的張力才能讓其下沉
    在武俠中,有一種「輕功水上漂」功夫,可以讓人在水面行走,實際上人類僅靠自身是無法站立在水面上,而在大自然中,就有很多生物能在水面上行走,其中以一種形似大蚊子的昆蟲最為突出,這種能在水面任意行走的昆蟲就是——水黽。
  • FLIVVER:一種受昆蟲啟發的算法,可估算飛行機器人的速度
    對於研發新的機器人和計算技術的研究人員而言,自然是最有價值的靈感來源之一。例如,近年來,世界各地的研究團隊已嘗試在小型機器人中人工複製在昆蟲中觀察到的行為及其基礎的生物學機制。內華達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進行了最新的嘗試之一,他們開發了一種算法,該算法受果蠅和其他飛行昆蟲在周圍環境中移動時估計相對運動的機理的啟發。
  • 昆蟲機器人你見過嗎?可模仿昆蟲快速飛行,時速可達11公裡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MAVLab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新型昆蟲飛行機器人,模仿昆蟲的快速飛行。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使用自由飛行和敏捷撲翼機器人的實驗可以提高對果蠅如何控制侵略性逃生機動的理解。
  • 雖然它看起來像一個小型昆蟲,但是它是一款新型的飛行機器人
    你能想像的出一款重量僅僅和牙籤相當的飛行機器人,會是什麼樣子的嗎?這種小型機器人的出現,是科技上的一大進步,這不僅僅只是因為它的小巧,而是能源上的一種改革。現在還是人類肉眼可以看得到的形狀,如果再深入發展,會不會出現肉眼看不到的,像科幻片中一樣的納米大小的飛行器呢?
  • 哈佛受蟑螂啟發的機器人突破又一極限 縮小至硬幣大小僅...
    在名為「哈佛移動微型機器人」(HAMR)項目的最新進展中,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成功地將這個靈感來自蟑螂的機器人縮小到硬幣大小。這個小機器人雖然還不能爬上水柱,但它可以奔跑、跳躍、攜帶重物和快速轉彎。這個被稱為HAMR-JR的微型機器人是由哈佛大學約翰·A·保爾森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SEAS)和哈佛威斯生物啟發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攜手開發的,它只有受蟑螂啟發的哈佛移動微型機器人HAMR的一半大小。HAMR-JR只有一便士大小,幾乎可以完成它的大型前身的所有壯舉,促使它成為迄今為止最靈巧的微型機器人之一。
  • 以蛇怪蜥蜴為靈感,科學家創造可在水面上「奔跑」的兩棲機器人
    蛇怪蜥蜴(basilisk lizard)也被稱為「耶穌蜥蜴」(Jesus Christ lizard),因為它能在水面上奔跑。一種現有機器人的新版本也能做同樣的事情,而且它還能穿越崎嶇的地形。由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的一個團隊開發,靈感來源於蛇怪蜥蜴的AmphiSTAR是該校STAR機器人家族的最新成員。
  • 第一個無線飛行的機器人蒼蠅起飛了
    昆蟲大小的飛行機器人可以幫助完成耗時的任務,比如測量大型農場的作物生長情況,或者嗅出氣體洩漏。這些機器人因為太小而不能使用螺旋槳,因為它們太小而不能使用螺旋槳,就像它們在大型無人機上看到的那樣。小尺寸是有利的:這些機器人的製造成本很低,而且可以很容易地滑進大型無人機無法進入的狹小空間。但是現在的飛行機器昆蟲仍然被拴在地面上。他們需要的電子設備和控制翅膀的電子設備太重了,這些微型機器人無法攜帶。現在,華盛頓大學的工程師們第一次剪斷臍帶並增加了一個大腦,讓他們的「機器人蒼蠅」(RoboFly)第一次獨立飛行。
  • 行走在水面上的蜥蜴
    走在水面上的蜥蜴?皇冠鬣(liè)蜥屬(Basiliscus )又常被不恰當地叫作『 耶穌蜥蜴』,這顯然是借用主耶穌在水面上行走的神跡。但更準確的說法是:蛇怪蜥蜴(basilisk,大家也這麼叫)在水面上奔跑。
  • [動圖]感謝靜電 微型飛行機器人RoboBee可以在樹葉下小憩了
    據外媒報導,飛行是件累人的事情,特別是當你是一個小型、只有蜜蜂那麼大的機器人時,不過來自麻省理工的科研人員卻找到了一個可以小憩的辦法。
  • 南方池塘1種昆蟲,水面如履平地,人送外號「水上漂」,它是啥?
    而如果去到野外了,經常在水潭、小河和魚塘裡,能看到一種在水面上行走自如的蟲子,它就像會輕功一樣,在水面上如履平地一般。在民間也有人給它起了個外號——水上漂。那這種蟲子到底是啥呢?筆者是南方人,小時候就常幫助父母去農田、地裡面幹活,但在夏季的時候,父母也常常警告我們說,一個人不要去水邊玩耍。
  • 韓國大學研發出世界最輕的兩翼機器人,可用於研究昆蟲飛行機制
    #極果播報#據外媒報導,韓國建國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款名叫「KUBeetle-S」的飛行機器人,它們的形狀看上去和昆蟲極其相似,這款機器人的靈感來源於一種名為Allomyrina dichotoma的有角甲蟲,是地球上最大的昆蟲之一,重約5至10g,翅膀的負載能力達到40 N/m 2,遠遠高於昆蟲翼負載的平均值(通常約為8N / m2)。
  • 科學家發明一種柔軟的機器人昆蟲 被蒼蠅拍拍扁也不影響飛行
    科學家發明一種柔軟的機器人昆蟲 被蒼蠅拍拍扁也不影響飛行  Emma Chou • 2019-12-20 17:13:18 來源:前瞻網
  • 黃蜂的空間定向能力可以幫助製造微型飛行機器人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科學家研究昆蟲的行為後發現,黃蜂的空間定向能力可以幫助製造微型飛行機器人。科研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院刊物上。雖然黃蜂腦子相對較小,但它們可以準確地在障礙物上發現一個洞孔,並調整自己位置穿過這個窟窿。這相當於一個人鑽進狹窄的開口之前先轉動肩膀一樣。專家解釋稱,黃蜂先對洞孔進行「掃描」,確定它的大小,從而改變自己身體的形態。以前,只是在腦容量大的動物中發現過這種複雜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