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材料所陳濤團隊開發出無束縛、可編程的「保鮮膜」軟體機器人

2020-09-04 小材科研

 地球上的大多數生物體經過長期進化選擇可根據所處的外界環境快速產生適應性自身形變和/或可控運動以躲避危險、生存繁衍。例如,自然界中的植物如風滾草在逃離乾旱地區、昆蟲如金輪蜘蛛在躲避天敵襲擊等情況下,會選擇性地先將自身變形為球狀,進而通過「翻滾」運動的形式快速離開當前不利環境。通過人工合成材料的程序化可控設計、模仿甚至超越生物體的智能驅動行為,是仿生材料領域研究的前沿熱點及難點之一。軟體驅動材料可將外界物理刺激(熱、電、光、磁等)或化學刺激(pH、溶劑、離子強度等)轉變為自身的機械變形,在人造肌肉、柔性機器人等方面展現出巨大的應用前景。在仿生無束縛形變方面,基於形狀記憶聚合物、液晶彈性體、高分子水凝膠等軟體驅動器已取得了重要的研究進展,然而如何以溫和便捷的方法構築類似於生物體的兼具快速形變、可編程及運動功能的仿生軟體驅動材料與器件則仍然面臨著巨大挑戰。

圖1 a-c) SGA/PE雙層複合膜形貌;(d) 常規熱驅動變形;e) 限域回火處理變形;f-g) 限域回火形變調

  針對上述問題,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陳濤研究員團隊開發了一種可編程性強、驅動速度快的光控無約束軟體驅動器,其不僅可在紅外光的控制下進行可控的自身形變,還可通過限域回火處理實現仿生「翻滾」式快速運動和用作運輸物品的軟體機器人Nat. Commun., 2020, 11, 4359, doi.org/10.1038/s41467-020-18214-0)。研究人員將前期研究在水/空氣界面組裝的大面積石墨烯薄膜(SGA)(ZL201510466050.3;Chem. Mater., 2016, 28, 7125;ACS Nano, 2019, 13, 4368;Nano Energy, 2019, 59, 422)轉移到熱膨脹係數遠高於石墨烯的商用聚乙烯材質的保鮮膜(PE)上得到SGA/PE雙層複合膜(圖1a-c)。所得SGA/PE在外界熱刺激下表現出通常雙層膜驅動器常見的驅動行為(圖1d),值得注意的是,若進行如鋼鐵冶金行業的回火處理,該複合膜通過限域回火處理後,可得到初始構型可調的SGA/PE驅動器,初始構型變形曲率可通過SGA膜層數和回火處理溫度進行精確調控(圖1e-g)。

圖2 分子動力學模擬計算SGA層在拉伸和壓縮時的變形行為

  尤其重要的是,通過與香港理工大學姚海民教授團隊在分子動力學模擬和有限元分析上的合作,表明SGA層具有非對稱彈塑性力學性能,SGA受拉伸時由於內部各石墨烯片層之間不可逆的相對滑動而表現為高塑性,SGA受壓縮時由於可逆的屈曲褶皺變形表現為高彈性。在受限空間下的回火處理過程中正是SGA層非對稱彈塑性力學性能使得SGA/PE具有室溫構型可編程性能,通過理論計算得到的回火處理的SGA/PE變形曲率和實際變形曲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圖2)。

圖3 通過不同策略 (a-d圖案化SGA和PE層、e局域回火處理) 編程SGA/PE初始構型;f) 虹膜、百合、仰臥起坐機器人、含羞草

  進一步通過圖案化的石墨烯薄膜和/或局部回火預處理策略,實現了對這種熱誘導變形系統的初始構型的定製化編程設計,從而創建了具有三維複雜驅動的形變系統。基於這種優異的形狀變形控制性能,研究者將SGA/PE應用於開發各種熱或光響應驅動器件,包括人工虹膜、人工睡蓮,仰臥起坐機器人等固定位置的自身變形體系(圖3)。

圖4 a) 限域回火處理實現翻滾式運動行為,b) 仿金輪蜘蛛的沙漠滾動行為,c) 組裝摩託運動行為與運輸軟體機器人

視頻1.仿生睡蓮在自然陽光/紅外光控制下的盛開和閉合

  特別需要提及的是,限域回火處理後的SGA/PE雙層膜在室溫下自髮捲曲成多層卷構型,可用於構築不受束縛的光控運動器件,其在外界側向紅外光照刺激下可實現在平地與模擬沙漠上的連續翻滾前進運動(圖4a-b),還可組裝成四軸運動的摩託機器以及基於此的可運輸物品的軟體機器人(圖4c)。

  該策略為開發具有可編程、無束縛的軟體機器人提供了一個新思路,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重點項目資助、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重點研究項目、NSFC-浙江兩化融合聯合基金、香港研究資助局研究基金、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等的資助。

來源:寧波材料所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search?q=10.1038%2Fs41467-020-18214-0

相關焦點

  • 寧波材料所陳濤、張佳瑋:在水凝膠可編程化智能變形領域取得進展
    水凝膠由於其軟、溼特性,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智能仿生的理想材料之一,並被用於軟體機器人、組織工程及藥物遞送等諸多領域。目前,水凝膠驅動器實現智能變形的方式主要有形狀記憶與驅動兩種,形狀記憶水凝膠需在外力的作用下變形,並在外界刺激下通過可逆作用的形成固定其臨時形狀;而驅動水凝膠則可在外界的刺激下自發產生形變。傳統的水凝膠驅動器由於使用模板法製備,因此只能在外界的刺激下實現簡單的彎曲形變。
  • 可編程的磁驅動軟體機器人來了!Science 子刊:背後原理 19 世紀末...
    按照這一思路,由磁場驅動的可編程軟體機器人也被設計了出來。這一機器人背後的團隊是一組來自馬克斯 · 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物理智能部門、卡耐基梅隆大學機械工程系、土耳其科克大學醫學院及工程學院、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
  • Nature石墨烯雙層堆疊膜製成的可變形柔性驅動器與機器人
    石墨烯雙層堆疊膜製成的可變形柔性機器人近日,香港理工大學姚海民課題組和中科院寧波材料所陳濤課題組合作,發現了石墨烯堆疊聚集體(stacked graphene assembly ,簡稱SGA)在拉伸和壓縮時的力學性能並不對稱。
  • 可編程的磁驅動軟體機器人來了!Science 子刊:背後原理 19 世紀末提出
    按照這一思路,由磁場驅動的可編程軟體機器人也被設計了出來。這一機器人背後的團隊是一組來自馬克斯 · 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物理智能部門、卡耐基梅隆大學機械工程系、土耳其科克大學醫學院及工程學院、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
  • 寧波材料所陳濤研究員/唐本忠院士「綜述」螢光高分子水凝膠
    作為發光材料領域冉冉升起的新星,多色螢光高分子水凝膠是一類具有可調發光性能的高分子軟材料,往往含有兩個或多個發光中心。不同於其他主要以固態或液態形式存在的經典螢光材料,由於多色螢光高分子水凝膠的三維交聯網絡中包含大量水分,使其以高度含水的準固態形式存在,因此兼具許多優異的固體和液體的性能,包括與生物組織相近的模量,固有的軟、溼特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
  • 我國科學家在水凝膠可編程化智能變形領域取得進展
    水凝膠由於其軟、溼特性,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智能仿生的理想材料之一,並被用於軟體機器人、組織工程及藥物遞送等諸多領域。因此實現水凝膠驅動器的可編程、多維度複雜變形對於水凝膠在軟體機器人等領域的應用具有重大意義。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智能高分子材料課題組研究員陳濤、張佳瑋一直致力於智能變形水凝膠研究。
  • 北航《科學·機器人學》評述:張拉整體結構超材料軟體機器人
    由於張拉整體結構具有剛柔並濟、高機動性、高魯棒性等優勢,在機器人領域極具應用前景。軟體機器人,作為一種模仿生物並能與人安全交互的新型機器人,是近年來機器人學、力學、材料學等多學科交叉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然而要想實現能媲美生物體運動靈活準確、承受外載高效、適應環境迅速等複雜特性和功能,軟體機器人在材料和結構設計方面還面臨很大挑戰。由剛、柔結構共同組成的張拉整體結構就是一個新的突破點。
  • 北航《科學·機器人學》評述:張拉整體結構超材料軟體機器人
    論文對張拉整體結構超材料軟體機器人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了評述。機械學院文力教授為本文第一兼通訊作者,丁希侖教授與卓越百人博士後潘飛為本文的共同作者。由於張拉整體結構具有剛柔並濟、高機動性、高魯棒性等優勢,在機器人領域極具應用前景。軟體機器人,作為一種模仿生物並能與人安全交互的新型機器人,是近年來機器人學、力學、材料學等多學科交叉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然而要想實現能媲美生物體運動靈活準確、承受外載高效、適應環境迅速等複雜特性和功能,軟體機器人在材料和結構設計方面還面臨很大挑戰。由剛、柔結構共同組成的張拉整體結構就是一個新的突破點。
  • 水凝膠可編程化智能變形研究取得進展
    水凝膠由於其軟、溼特性,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智能仿生的理想材料之一,並被用於軟體機器人、組織工程及藥物遞送等諸多領域。目前,水凝膠驅動器實現智能變形的方式主要有形狀記憶與驅動兩種,形狀記憶水凝膠需在外力的作用下變形,並在外界刺激下通過可逆作用的形成固定其臨時形狀;而驅動水凝膠則可在外界的刺激下自發產生形變。傳統的水凝膠驅動器由於使用模板法製備,因此只能在外界的刺激下實現簡單的彎曲形變。
  • 這條膠帶成精了:仿「尺蠖」軟體機器人,新型智能材料模仿肌肉收縮
    傳統機器人往往採用電機驅動控制,他們精確有力但卻也蘊含危險,動作僵硬。近年機器人的研究熱點之一便是科學家們拋棄了傳統的電機製造的機器人,開始嘗試開發智能材料,來模仿生物肌肉收縮。多倫多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部」 的Hani Naguib教授及其小組提出了一種新型的智能材料並製造了一隻軟體機器人「尺蠖」(讀音huo)。
  • 研究人員開發由光和磁場激活的軟體水生機器人 可快速行走
    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軟體機器人,它可以在光和磁場的激活下,以與人類大致相同的速度行走。該機器人可以擠進狹小的空間,並根據需求拿起、搬動和釋放物體。它主要由水凝膠製成,包裹著鎳納米線的支架,並含有特殊設計的聚合物分子,正是這種材料的組合使它能夠在水中行走。正常情況下,機器人是平躺著的,但當暴露在光線下時,嵌入其中的分子會變得疏水--這意味著它排斥周圍的水,將機器人彎曲成像桌子一樣的站立形狀。一旦處於這種狀態,將它暴露在旋轉的磁場中,就會使它在納米線骨架的作用下,向光源走去。
  • 科研人員研製出由磁場和光碟機動的軟體機器人,未來可應用多個領域
    近日, 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研製出了一種仿生材料,其本身可以作為一種軟體機器人,它不僅能夠在液態環境中行動自如,完成拾取和運輸物體等任務;而且由從磁場和光碟機動,精確度和敏捷性都得到很大提升,其前進速度達到了每秒一步,這甚至與人類步伐速度相當!
  • 可重編程的變形電磁軟機器人超材料
    可重編程的變形電磁軟機器人超材料變形磁性軟機器人在微創醫學,可穿戴設備和軟機器人器人中具有多種應用。然而,大多數磁性編程方法固有地與製造過程耦合,因此它們阻止了機器的可重新編程性。在《Science Advances,》的新報告中,Yunus Alapan和德國,土耳其,瑞士和美國的多學科研究團隊描述了一種高通量的磁性編程策略。
  • 寧波材料所陳濤合作在鐵蘭啟發有機凝膠進行光熱空氣集水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陳濤研究員通過材料在空氣中吸溼,進而在太陽能作用下實施光熱蒸發,以實現空氣集水的技術正在興起。本研究為太陽能光熱空氣集水提供了一種新的材料體系,且該有機凝膠的聚合物骨架和吸溼介質的選擇具有高度可設計性,後期可通過更合理的設計進一步的提高其空氣制水性能。
  •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研發新型材料,可模擬植物吸水、蒸騰、冷凝過程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研發新型材料,可模擬植物吸水、蒸騰、冷凝過程  這棵「神樹」,曬曬太陽就生水  「這種新型材料,不但能夠在極端條件下產生純淨水,而且本身幾乎不耗能,生產加工成本也低,應用前景看好。」
  • 寧波材料所陳濤/北航劉明傑合作《Angew》:在瞬態螢光水凝膠用於多級信息加密-解密-自擦除方面取得進展
    在這個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時代,我們的日常生活被海量的數據、信息充斥著,人們在感受信息獲取便捷的同時,也遭受著機密信息洩露所帶來的困擾。隨著可列印墨水、可擦寫基底等信息存儲材料的出現,安全碼、全息防偽、螢光識別等信息加密-解密方法的發展,虛假信息、隱私洩露等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 寧波材料所四自由度並聯機器人研究取得進展
    寧波材料所四自由度並聯機器人研究取得進展 2017-12-26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寧波材料所所屬慈谿醫工所開園
    寧波材料所所屬慈谿醫工所開園 2019-09-20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活動中,寧波材料所與慈谿市政府籤署《關於共建慈谿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長期戰略協議書》,推動雙方深化合作。  學術委員會一屆一次會議聽取了各團隊在腫瘤精準診治材料與技術、PNA分子探針、基因檢測、眼科醫學影像和康復機器人等方向的情況匯報。
  • 「章魚機器人」:開啟軟體機器人新時代
    據英國《自然》雜誌近日報導,研究人員稱,「章魚機器人」正在軟體機器人的海洋中翻起朵朵浪花。   製造出柔性零件是關鍵   近年來,工程師和科學家們對軟體機器人的興趣與日俱增,他們希望超越類似「終結者」那樣由堅硬的金屬材料製成的機器人,設計出一些新型機器人:它們能被擠壓進緊密的空間內;能根據周圍環境改變形狀;或者能安全地操作精巧的物體。
  • 寧波材料所在魚鰾啟發的水下自感知軟體驅動器研究中獲進展
    基於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陳濤課題組在柔性傳感器和軟碟機動器方面的研究基礎(Adv. Mater. 2020,2004290;Nat. Commun. 2020,11,4359;Angew. Chem. Int. Ed. 2019,58,16243;J. Mater. C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