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在水凝膠可編程化智能變形領域取得進展

2020-11-02 中國科學院科技產業網

自然界中種類繁多的動植物不僅有著紛繁多變的形態,而且能根據外界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自身的形態。水凝膠由於其軟、溼特性,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智能仿生的理想材料之一,並被用於軟體機器人、組織工程及藥物遞送等諸多領域。

目前,水凝膠驅動器實現智能變形的方式主要有形狀記憶與驅動兩種,形狀記憶水凝膠需在外力的作用下變形,並在外界刺激下通過可逆作用的形成固定其臨時形狀;而驅動水凝膠則可在外界的刺激下自發產生形變。傳統的水凝膠驅動器由於使用模板法製備,因此只能在外界的刺激下實現簡單的彎曲形變。

近年來科研人員利用光掩模板、圖案化等一系列方法實現了水凝膠多維度的複雜變形,但是由於水凝膠的各向異性結構在製備時即被賦予,導致水凝膠驅動器的變形行為(變形程度)無法根據需要進行再次調整。因此實現水凝膠驅動器的可編程、多維度複雜變形對於水凝膠在軟體機器人等領域的應用具有重大意義。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智能高分子材料課題組研究員陳濤、張佳瑋一直致力於智能變形水凝膠研究。近期,該團隊成功結合水凝膠的形狀記憶與驅動功能,在Small上發表題為Actuating supramolecular shape memorized hydrogel toward programmable shape deformation的研究論文。

雙層水凝膠的形狀記憶與驅動功能協同

研究人員利用紫外光分步聚合的方法製備具有雙層結構的水凝膠,首先通過光引發聚合構建具有形狀記憶能力的海藻酸鈉-聚丙烯醯胺(Alg-PAAm)水凝膠,隨後在其頂部灌入N-異丙基丙烯醯胺(NIPAm)預聚液並再次光引發聚合,最終得到具有形狀記憶與驅動功能的Alg-PAAm/PNIPAm雙層水凝膠驅動器

傳統的雙層水凝膠由於其各向異性結構僅分布在垂直於凝膠的方向上,因而在外界刺激作用下只能產生簡單的彎曲變形。研究人員結合水凝膠的形狀記憶與驅動功能,通過Alg-PAAm水凝膠的形狀記憶過程賦予了水凝膠多種可擦除的臨時各向異性,而後通過PNIPAm水凝膠的溫度響應驅動過程實現了可編程的多維度複雜形變。

具體而言,例如首先將條狀的凝膠通過外力變形為拐杖狀,而後將其局部浸沒在鐵離子的溶液中以固定其臨時形狀,隨後將凝膠置於60℃的熱水中,伴隨著PNIPAm水凝膠層的收縮,拐杖狀雙層凝膠會自發地變形成為音符狀。

當外界溶液溫度降為15℃時,PNIPAm水凝膠層溶脹,雙層凝膠還會恢復到初始的拐杖狀,最後使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浸泡該凝膠以除去凝膠中的金屬絡合作用,拐杖狀凝膠將會恢復到初始的條狀,並可用於下一次的形狀編程。

除此之外,當條狀凝膠被記憶成扭轉狀後,水凝膠還可從一維形狀直接變形為三維螺旋狀,並且只需簡單改變扭轉方向和扭轉角度,水凝膠即可形成諸如左螺旋與右螺旋、以及不同螺旋程度等一系列形狀

利用水凝膠形狀記憶與驅動功能的結合,不僅適用於條狀凝膠,也可以實現片狀凝膠的可編程化變形

研究人員將二維水凝膠薄片沿著Y軸的方向彎曲成圓筒狀並在鐵離子的溶液中將此形狀固定,當溫度上升水凝膠發生驅動時,由於圓筒狀結構在Y軸方向上彎曲受阻,使得水凝膠只能沿著X軸方向釋放應力,從而導致了圓筒狀水凝膠沿著X軸展開成為平板狀,此時Y軸方向的收縮力不再受到水凝膠三維結構限制,從而實現了在Y軸方向收縮重新變為圓筒狀。

同樣,若將水凝膠沿X軸彎曲記憶,水凝膠將先沿Y軸展開為平板再沿X軸收縮為圓筒。該過程表現出對水凝膠驅動方向的良好控制,並且通過有限元分析印證了結果的有效性。

受剪紙藝術的啟發,研究人員利用雷射切割機製備得到了具有剪紙圖案的凝膠。通過外力將凝膠捲起並用鐵離子固定其兩端,水凝膠能保持良好的三維圓筒狀結構,隨後升高外界溫度,中部凝膠發生收縮並自發形成三維的燈籠狀。

除此之外,也可將凝膠中部記憶成三維拱形結構,同樣在升高外界溫度後,端部水凝膠發生收縮也可形成三維的燈籠狀,該過程通過合理的形狀編程實現了水凝膠不同三維形狀之間的轉變。該工作結合水凝膠超分子形狀記憶與驅動功能,實現了水凝膠驅動器可編程、多維度的形狀轉變,為新型智能變形材料的製備與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國家重點研究開發計劃、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等項目的資助。

來源:寧波材料所

相關焦點

  • 水凝膠可編程化智能變形研究取得進展
    水凝膠由於其軟、溼特性,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智能仿生的理想材料之一,並被用於軟體機器人、組織工程及藥物遞送等諸多領域。目前,水凝膠驅動器實現智能變形的方式主要有形狀記憶與驅動兩種,形狀記憶水凝膠需在外力的作用下變形,並在外界刺激下通過可逆作用的形成固定其臨時形狀;而驅動水凝膠則可在外界的刺激下自發產生形變。傳統的水凝膠驅動器由於使用模板法製備,因此只能在外界的刺激下實現簡單的彎曲形變。
  • 寧波材料所陳濤、張佳瑋:在水凝膠可編程化智能變形領域取得進展
    水凝膠由於其軟、溼特性,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智能仿生的理想材料之一,並被用於軟體機器人、組織工程及藥物遞送等諸多領域。目前,水凝膠驅動器實現智能變形的方式主要有形狀記憶與驅動兩種,形狀記憶水凝膠需在外力的作用下變形,並在外界刺激下通過可逆作用的形成固定其臨時形狀;而驅動水凝膠則可在外界的刺激下自發產生形變。傳統的水凝膠驅動器由於使用模板法製備,因此只能在外界的刺激下實現簡單的彎曲形變。
  • 《先進材料》再刊可編程可逆形狀轉換水凝膠
    【背景摘要】刺激響應的形狀轉變水凝膠在包括軟機器人和微流控在內的各種工程應用中顯示出巨大潛力。儘管在設計具有更複雜的形狀變形行為的水凝膠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尚未實現的最終目標是可編程可逆形狀轉換。在重複循環中,水含量在15°C的78%和45°C的72%之間僅略有變化(圖2c)。可編程性使水凝膠可以在各種形狀之間可逆移動(圖2d–g)。
  • 《Science子刊》可編程彈性反衝生物啟發高功率密度/強收縮水凝膠
    【前沿報導】刺激響應水凝膠具有較大的可變形性,但當用作執行器,智能開關和人造肌肉時,由於傳遞力低(2 kPa)和滲透壓驅動速度快,工作密度低。它可以在超高工作密度(15.3 kJ/m3)時迅速產生高收縮力(40 kPa),性能優於目前的水凝膠(0.01 kJ/m3)甚至是生物肌肉(8 kJ/m3)。該證明的彈性能量存儲和釋放方法賦予水凝膠以彈性-塑性可切換性,以完全可逆和可編程的方式具有多穩態變形性以及各向異性或各向同性變形。
  • 浙江大學吳子良/鄭強NIR光調節梯度結構和可編程機械性能的水凝膠
    Engler和他的同事通過光刻聚合製備了條紋圖案的水凝膠,以調節細胞在較硬區域的粘附和遷移。儘管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在設計具有複雜機械梯度的水凝膠時,仍然需要解決一些問題:(i)梯度的產生依賴於特定位置的化學反應或形成牢固的締合(ii)整個或部分水凝膠故意弱化以表現出機械梯度,從而限制了其在承重條件下的應用。
  • 水凝膠材料在可持續能源和水資源領域的技術進展
    餘桂華團隊Chemical Reviews:水凝膠材料在可持續能源和水資源領域的技術進展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近日,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餘桂華教授(點擊查看介紹)課題組在頂級化學材料綜述性期刊Chemical Reviews
  • 可編程水凝膠:造生物機器人!
    智能水凝膠,一種可編程的材料。這款新材料實在令人心動。在當下機器人製造遇到諸多關口之際,它無疑會提供一個重要的機器人研發方向。鏈科技小編今日關注此事。據《自然·通信》報導,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UTA)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可對二維(2D)水凝膠進行編程,使其以空間和時間可控的方式進行擴展和收縮,形成複雜的3D形狀,並實現運動。該技術潛在應用包括仿生柔性機器人、人造肌肉(柔性材料可改變其形狀或像人體肌肉那樣響應外部信號而移動)以及可編程的物質。讓材料本身充滿智能,這是新材料研究的重大課題,同時也是人工智慧必然的發展趨勢。
  • 北京大學在智能微納變體機器人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北京大學工學院段慧玲教授課題組在智能微納米變體機器人設計理論、材料和結構研製及功能化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工作發表在國際重要期刊《Materials Today》、《Science Advances
  • 《Adv.Mater.》浙大吳子良團隊Kirigami設計多開關水凝膠智能材料
    該文演示了一些kirigami設計用於複合水凝膠片材的可編程,多穩態3D配置。通過光刻聚合,可以製造穿孔的複合水凝膠片,其中在剛性和被動水凝膠框架中對柔軟的活性水凝膠條進行構圖。當浸入水中時,由於溶脹不匹配,膠條彎曲到平面外。
  • 《Adv.Mater.》浙大吳子良團隊Kirigami設計多開關水凝膠智能材料
    該文演示了一些kirigami設計用於複合水凝膠片材的可編程,多穩態3D配置。通過光刻聚合,可以製造穿孔的複合水凝膠片,其中在剛性和被動水凝膠框架中對柔軟的活性水凝膠條進行構圖。kirigami結構針對可編程變形的通用設計應適用於其他智能材料,從而有望應用於生物醫學設備和柔性電子產品。【圖文解析】圖1a中概述了一個代表性過程。
  • 西安交大在工程化水凝膠可穿戴醫療傳感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實現人體生理信息的原位、實時及連續監測,在個性化醫療領域具有極其可觀的應用前景。然而,發展水凝膠柔性傳感器仍面臨以下挑戰:1、水凝膠容易失水,進而引起機械、電學等性能發生改變,導致器件性能不穩定;2、高含水量增加水凝膠與其它基底或電極材料之間的鍵合難度。解決水凝膠的水分蒸發和弱界面粘接問題,提升耐用性和長期穩定性,以及開發低成本、大面積水凝膠柔性器件製備技術是實現其工程化應用的關鍵。
  • 水凝膠,又一篇Science子刊!
    生物材料學術QQ群:1067866501儘管刺激響應型水凝膠具有很大的變形能力,但當用作致動器、智能開關和人造肌肉時,由於滲透壓驅動的傳遞力(~2 kPa)和速度較低,其功率密度較低近日,受到許多生物在跳躍過程中能量轉換機制的啟發,中科院蘭州化物所周峰研究員,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Ximin He報導了通過在聚合物網絡中儲存和釋放彈性勢能,設計了一種彈性驅動的強收縮水凝膠。
  • 中科院最新科研進展、科技動態 2020.10.31 星期六
    科研進展1、武漢植物園水環境耐藥基因研究獲進展2、遺傳發育所構建出小麥屬全基因組遺傳變異圖譜3、寧波材料所在水凝膠可編程化智能變形領域取得進展4、遺傳發育所等在秈稻高溫耐受性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5、精密測量院在磷酸化調控蛋白質結合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 西交大在可穿戴醫療傳感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打開APP 西交大在可穿戴醫療傳感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MEMS 發表於 2021-01-04 15:48:25   柔性可穿戴電子器件能直接貼在皮膚表面
  • 華東理工大學在超分子水凝膠領域研究新進展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特聘研究員王義明與郭旭虹教授團隊在仿生自組裝水凝膠領域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新進展,研究成果以「Biomimeticstrain-stiffening self-assembled hydrogels」為題發表在
  • 寧波材料所陳濤團隊開發出無束縛、可編程的「保鮮膜」軟體機器人
    地球上的大多數生物體經過長期進化選擇可根據所處的外界環境快速產生適應性自身形變和/或可控運動以躲避危險、生存繁衍。例如,自然界中的植物如風滾草在逃離乾旱地區、昆蟲如金輪蜘蛛在躲避天敵襲擊等情況下,會選擇性地先將自身變形為球狀,進而通過「翻滾」運動的形式快速離開當前不利環境。通過人工合成材料的程序化可控設計、模仿甚至超越生物體的智能驅動行為,是仿生材料領域研究的前沿熱點及難點之一。
  • 《德國應化》綜述:螢光高分子水凝膠中的多彩世界
    FPHs的軟和溼特性通常會使與細胞的非特異性相互作用最小化,突出其潛在的生物相關應用,如生物成像和診斷。如果交聯聚合物網絡具有功能基團,能夠實現刺激響應的體積、形狀和螢光變化的智能FPH,將進一步擴大其在仿生致動器甚至軟機器人領域的應用。在這種情況下,在過去的十年中通過在水凝膠基質引入有機螢光體、鑭系配合物或發光納米粒子製備了大量的FPH。
  • 《德國應化》綜述:螢光高分子水凝膠中的多彩世界
    FPHs的軟和溼特性通常會使與細胞的非特異性相互作用最小化,突出其潛在的生物相關應用,如生物成像和診斷。如果交聯聚合物網絡具有功能基團,能夠實現刺激響應的體積、形狀和螢光變化的智能FPH,將進一步擴大其在仿生致動器甚至軟機器人領域的應用。在這種情況下,在過去的十年中通過在水凝膠基質引入有機螢光體、鑭系配合物或發光納米粒子製備了大量的FPH。
  • 賓夕法尼亞大學《AM》研發可編程變形凝膠指導細胞圖案及網絡組裝
    Hughes教授團隊在6月國際材料頂級期刊《Advance Materials》描述了可合理控制多細胞網絡的形狀和大小地稱為「kinomorphs」的形變水凝膠材料。Kinomorphs是ECM薄片,可根據其中的細胞收縮模式改變其形狀,大小和密度。
  • 能源催化:《JACS》燃料驅動循環反應的可編程水凝膠
    在非平衡系統,催化劑對(預)燃料釋放和活性進行編程可精確的控制動力學,但因為非常困難在反應循環中使用催化劑來產生燃料構建基塊,催化控制合成的非平衡系統實際案例少之又少。反應循環控制水凝膠的拆卸和重新組裝,其中預燃料轉換的速度決定了其形態以及力學性能。通過添加額外的新燃料和去除廢物,可以將水凝膠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編程。最終實現十三次瞬態循環(凝膠-溶膠-凝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