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理工大學在超分子水凝膠領域研究新進展

2020-12-06 騰訊網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特聘研究員王義明與郭旭虹教授團隊在仿生自組裝水凝膠領域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新進展,研究成果以「Biomimeticstrain-stiffening self-assembled hydrogels」為題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並被選為當期的底封。

生物組織是由蛋白質砌塊組裝得到的半柔性(Semiflexible)生物微絲交織而成的三維網絡結構,在應對外界機械力的刺激時,會表現出獨特的應變增強特性(Strain-stiffening),以保護機體免受外界應力的傷害。長期以來,人們利用小分子砌塊,通過超分子組裝的方式,製備出了一系列類似生物組織的超分子水凝膠材料,並在生物醫藥、仿生、光電等領域表現出巨大的應用前景。然而,生物組織所表現出的應變增強特性在人工合成型超分子水凝膠材料中極其罕見。

該團隊在前期工作中建立了一多組分超分子水凝膠系統(J.Am. Chem. Soc.2019,141, 2847),並發展了利用成核幹擾的手段控制各組分在超分子纖維中的組成的調控方法(Angew. Chem. Int. Ed.2019,58, 3800)。

據此,團隊報導了完全通過自組裝合成分子凝膠而產生的應變增強的超分子水凝膠。團隊藉助類似的調控手段,通過控制超分子纖維的分子組成,組裝得到了半柔性的凝膠纖維,通過纏結交聯形成水凝膠。使得所製備出的超分子水凝膠材料表現出類似生物組織的應變增強特性。此外,該項工作通過凝膠因子和磷脂分子的正交組裝,構建了具有應變增強特性的脂質體複合超分子水凝膠材料,深度模擬了生物組織的結構與功能。該工作對推動具有機械響應性的仿生軟物質材料的發展和應用具有重要意義,所構築的具有應變增強特性的脂質體複合超分子水凝膠可作為理想的人工組織模型,用於研究生物組織在外界應力刺激下,細胞及蛋白微絲網絡的結構響應機制。

論文的第一作者為化工學院特聘研究員王義明,通訊作者為合作夥伴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Jan H. vanEsch教授,徐至教授與郭旭虹教授在材料表徵及數據分析上提供了幫助與支持。該項目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華東理工大學創新人才項目專項基金的支持。

來源 新材料資訊&華東理工大學

論文連結: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1911364

喜歡就點「在看」,開啟價值時刻!

相關焦點

  • 華東理工大學在有機室溫磷光水凝膠材料研究領域新進展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的馬驤教授團隊在有機室溫磷光材料領域連續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分別在線發表於化學領域國際著名期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 華東理工大學在超分子化學組裝調控化學發光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曲大輝教授課題組在超分子化學調控化學發光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Color-Tunable Single-Fluorophore Supramolecular
  • 華理在超分子化學組裝領域研究獲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
  • 【中國科技網】華東理工大學分子機器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曲大輝教授團隊在實現人工分子馬達運動的集成及功能性調控方面取得重要研究進展,新研究成果以「基於離散超分子金屬大環的可見光碟機動分子馬達」為題發表於最新一期《美國化學會志》。位阻烯烴的分子馬達在外界光熱刺激下能夠進行360°單向可控旋轉的獨特性能已廣泛應用於離子識別、不對稱催化、手性調控等領域。
  • 華東師範大學青年學者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華東師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徐林教授課題組和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孫海濤研究員課題組跨學科合作研究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化學領域頂級期刊《美國化學會志》上發表。
  • 【特約綜述】中科院寧波材料所陳濤系統評述:超分子形狀記憶水凝膠研究進展
    與形狀記憶合金和形狀記憶陶瓷相比,形狀記憶高分子材料具有密度低、可恢復形變量大、易加工成型、形變溫度可調等諸多優點,因而這類材料在柔性電子、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領域存在廣泛的應用前景。目前發展的形狀記憶高分子材料主要是熱致形狀記憶高分子,即在熱刺激下可以恢復到初始形狀,這使其在某些領域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開發新的記憶存儲方式顯得尤為重要。
  • 華東師大青年學者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華東師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徐林教授課題組和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孫海濤研究員課題組跨學科合作研究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化學領域頂級期刊《美國化學會志》上發表。
  • 【材料】華東理工大學在超高螢光量子產率金納米糰簇研究領域取得新突破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欒偉玲教授課題組在高量子產率近紅外發光金納米糰簇製備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工作以「Supramolecules-Guided Synthesis of Brightly Near-Infrared Au22 Nanoclusters with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for Bioimaging
  • 《上海科技報》華東理工大學在環境化學領域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邢明陽教授課題組在環境汙染控制領域取得最新研究進展,研究成果以《通過缺陷調控實現硫化鈷對水中有機汙染物的長效降解》為題,發表在德國化學會知名學術刊物《德國應用化學》上。水環境保護是當前人類社會的熱點議題之一。在眾多水汙染處理手段中,高級氧化技術憑藉其強大的氧化能力,被廣泛應用於處理水環境中難降解的有機汙染物。
  • 《大分子》瞬態金屬配位,自愈可塑型的聚(惡唑啉)超分子水凝膠
    【科學背景】2,2':6',2''-三聯吡啶(TPy)衍生物因其對過渡金屬離子的高結合親和力,通用的修飾,發光特性和穩定性而被認為是製備新的超分子結構的一類有吸引力的配體因此,近年來已經證明了TPy單元在構建超分子結構中的用途,例如有機凝膠和超分子聚合物。TPy單元結合到聚合物支架中已經以各種方式實現,例如主鏈,側鏈或作為端基。
  • 華東師大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人類社會複雜性以及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相互關係複雜性的日益增長的今天,學科在繼續分化的同時,正向著高度綜合化、整體化的方向發展,跨學科合作研究已成為當代科學進步的重要議題之一。隨著高等院校科學研究的日益規模化和前沿領域的不斷深化,科研活動不僅依賴於科學家的個人努力和學科成員之間的合作,跨學科研究合作已經成為科學研究的主要形式。
  • 武漢科技大學在超分子化學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進入新世紀以來,多學科交叉融合已成為創新的源泉和高校學科發展的必然趨勢。武漢科技大學「超分子材料與分子納米器件團隊」梁峰教授課題組立足自身特色,與納米科學和生物醫學領域的專家合作,在刺激響應性導電水凝膠、二維材料、腫瘤精準診療等領域取得階段性研究成果,發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論文。
  • 【JACS】華東理工曲大輝教授團隊在分子機器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曲大輝教授團隊在實現人工分子馬達運動的集成及功能性調控方面取得重要研究進展,最新研究成果「Visible-Light-Driven Rotation of Molecular Motors in Discrete Supramolecular Metallacycles
  • 新型超分子聚合物水凝膠研製成功
    近日,記者從天津大學獲悉,一種具有高強度、穩定性以及熱塑性和可自修復的新型超分子聚合物水凝膠被成功製備出來,其強度達到人體軟骨的4倍,在水含量高達70%—80%的情況下,拉伸和壓縮強度都能達到兆帕級別,並具有抗撕裂性,在酸性、鹼性環境下均能保持非常良好的穩定性,有望用作軟溼結構生物材料替代物。
  • 被光「掰彎」的超分子凝膠
    仿生思想一直是是材料科學進行材料創新的重要研究思路。
  • 《軟物質》最新綜述:導電/聚合物/肽水凝膠前沿進展
    【背景介紹】1.聚合物與肽水凝膠高分子凝膠領域涉及其結構,凝膠形成的起源歷史悠久,但即使現在,它仍然是一個有趣的研究領域,尤其是通過利用刺激性藥物在藥物遞送中的應用聚合物的響應性和生物相容性。作者將討論熱可逆和熱不可逆凝膠在不同領域的最新進展,例如在生物醫學(靶向藥物輸送,細胞粘附和增殖,組織工程等),電導率,光電流,能量產生方面以及存儲設備,介電和光電材料。由超分子方法製備的基於肽的水凝膠近年來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像聚合物水凝膠一樣,肽水凝膠具有三維纖維狀網絡結構。
  • 「Angew」華東理工:功能染料組裝誘導發光研究新進展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的馬驤教授團隊基於前期通過超分子組裝手段調控振動誘導發光(vibration-induced emission,VIE)的研究, 將手性環已二胺單元引入到VIE分子中,利用VIE分子的雙發射、大斯託克斯位移和環境敏感等特點,對從動力學亞穩態到熱力學穩態的組裝過程進行實時的可視化監測
  • 華東理工大學在高性能近紅外染料前沿應用研究取得系列新進展
    近期,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郭志前教授課題組在高性能近紅外染料的前沿基礎和應用研究中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階段性研究成果分別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化學科學》和《配位化學評論》。
  • 大連理工大學段春迎教授團隊在限域超分子擬酶催化領域取得突破性...
    大連理工大學段春迎教授團隊在限域超分子擬酶催化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2020-06-24 0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東師大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新聞—科學網
    華東師範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徐林教授和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孫海濤研究員課題組跨學科合作研究,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