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石墨烯雙層堆疊膜製成的可變形柔性驅動器與機器人

2020-09-05 柔智燴

石墨烯雙層堆疊膜製成的可變形柔性機器人

近日,香港理工大學姚海民課題組和中科院寧波材料所陳濤課題組合作,發現了石墨烯堆疊聚集體(stacked graphene assembly ,簡稱SGA)在拉伸和壓縮時的力學性能並不對稱。他們進而巧妙地利用了該特殊的力學行為,實現了形貌可編輯的無繫繩軟體機器人。相關工作以&34;為題,發表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通訊》。陳濤課題組的王帥博士和姚海民課題組的博士生高陽同學和危安然同學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姚海民教授和陳濤研究員、肖鵬副研究員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在開發可編程的束縛式軟機器人方面,人們的興趣與日俱增,但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這裡,我們通過在拉伸和壓縮條件下應用堆疊石墨烯組件(SGA)的不對稱彈塑性來應對這一挑戰。我們將SGA轉移到聚乙烯(PE)膜上,所得的SGA / PE雙層膜響應周圍溫度的變化而呈現出快速的變形行為。通過圖案化SGA和/或局部回火預處理的應用,還可以根據需要對此類熱誘導形變系統的初始配置進行編程,從而形成具有複雜三維結構的多種驅動系統。更重要的是,與普通的雙層執行器不同,我們的SGA / PE雙層在經過嚴格的回火處理後會自髮捲曲成卷,可以在紅外光下實現滾動運動,從而產生不受束縛的光碟機動電機。SGA的非對稱彈塑性賦予基於SGA的雙材料在開發具有高度可配置性的無束縛軟機器人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通過自然的啟發,科學家已經開始探索的方法來製造和控制軟機器人,其由柔性材料製成的,並因此可以安全地與活生物體或易碎的物體,橋接機器人和人類之間的間隙相互作用。憑藉其結構的可變形性和多樣化的響應材料,軟機器人可以響應各種外部刺激,形成所需的幾何形狀,承受機械載荷並執行推進和驅動來實現複雜的變形行為。當前的軟機器人技術主要依靠嵌入在彈性橡膠中的氣動網絡,因此,大多數應與外部電源和控制系統捆綁使用。這極大地限制了它們在實踐中的應用。開發可以將外部能量(例如熱能,光能或化學能)轉換為機械能以實現可控的變形驅動的軟智能材料,對於無束縛軟機器人的開發具有重要的價值。

最近,各種各樣的靈活變形系統已通過採取的各種機制的優點,如非對稱熱膨脹開發具有可配置的軟質材料,液晶轉變,相變,和各向異性膨脹等。

為實現形狀的編程和定製,許多努力已經被通過各種聚合材料,包括形狀記憶聚合物(SMP)的應用特定的化學結構由vitrimer,水凝膠,有機凝膠。與多相半結晶結構或寬熔融轉變實現雙向SMPS的應用可逆的和可控的變形行為。可交換債券和光交聯液晶聚合物網絡被用於在空間上組織所述致動單結構域,從而導致可編程形狀設計。用空間和時間可控制的膨脹和收縮溫度響應水凝膠製造成實現期望的3D結構和編程動作。

本研究中,得益於可編程的變形行為,SGA / PE雙層被用於構造各種驅動系統,例如仰臥起坐機器人,人造虹膜,人造睡蓮。更重要的是,與普通的雙層執行器不同,SGA / PE雙層材料可以自髮捲曲成卷,甚至可以在側向紅外(IR)照明下實現滾動運動,從而產生不受束縛的光碟機動電機作為軟機器人。SGA的非對稱彈塑性賦予SGA / PE雙層材料在執行器,電機和無束縛的軟機器人方面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並且具有很高的可編程性。

圖1,基於SGA / PE雙層薄膜的可編程熱誘導變形系統的圖示。

a – c示意圖,顯示了SGA / PE膜的約束回火過程。d,e分別顯示了所製備的SGA / PE膜和回火SGA / PE膜的熱誘導形狀變形的示意圖。f解釋了在拉伸和壓縮狀態下SGA的不對稱彈塑性的變形機制的示意圖。g三個具有代表性的形狀變形系統,由SGA / PE雙層製成,具有可編程配置。h SGA / PE雙層輥作為光碟機動輥軋電機。

圖2:SGA / PE雙層膜的製備和表徵。

一個示意圖SGA / PE的雙層與通過LB法膜製造工藝的。石墨烯薄片被噴灑在水面上,並因插入一塊海綿而引起的表面張力變化而凝結。然後,將漂浮在水面上的SGA膜轉移到PE膜上,並在室溫下乾燥,從而形成柔軟的SGA / PE雙層膜。在整個過程中應用的材料成本約為$ 0.0024 cm -2。b SGA / PE雙層膜的光學圖像,其中SGA層在頂側。薄膜在SGA一側顯示為灰色,而在PE一側顯示為黑色(此處未顯示)。c SGA / PE雙層膜的橫截面SEM圖像。頂層是SGA,底層是PE。d SGA膜表面的SEM圖像。e SGA膜的橫截面SEM圖像。f SGA膜和PE膜的拉曼光譜。g PE分別沿著對準方向和橫向的應力-應變曲線。AD對齊方向,TD橫向。ħ一個PE膜示出亮點的2D-XRD圖案,這意味著晶體結構中的PE膜的存在。i響應外部熱刺激,與SGA膜複合時,PE分子的應變誘導排列和彎曲構型的示意圖。採樣框用紅色矩形表示。比例尺:1釐米(b),20微米(c),2μm(d),500 nm(e)。

該研究首先利用Langmuir-Blodgett技術將多層石墨烯片層轉移到了聚乙烯(簡稱PE)膜表面,從而組裝製備了SGA/PE雙層膜結構。由於石墨烯具有遠小於PE的熱膨脹係數,當溫度升高時,由於熱應變錯配,SGA/PE雙層膜就會朝著SGA層的方向迅速發生捲曲,儼然就是一個熱致傳感器或驅動器;更有趣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將SGA/PE雙層膜在受限空間下進行先升溫後降溫的&34;預處理後,回到室溫下的SGA/PE雙層膜在解除外部約束後即呈現捲曲形態。但捲曲方向與原來相反(即SGA將PE層包裹在內),且捲曲程度可以由回火溫度控制。捲曲的SGA/PE膜也同樣具有熱致變形的能力。如果再次受熱,則能夠變形恢復到展平的狀態甚至反卷。

圖3. SGA/PE雙層膜的熱致變形行為示意圖。

(a-c) 受限&34;預處理過程; (d, e) SGA/PE在&34;預處理前後的熱致變形行為對比。&34;預處理後,原本平直的SGA/PE驅動器將在室溫下發生捲曲,且捲曲方向與未經&34;預處理的相反。&34;預處理後的SGA/PE,再次升高溫度後能夠變形展平甚至反卷。進一步研究發現,此特殊形變方式是由SGA在拉伸和壓縮時呈現的非對稱力學行為造成的(見圖2a)。

分子動力學模擬顯示,SGA在拉伸時由於內部各石墨烯片層之間不可逆的相對滑動而表現出宏觀的塑性(即形變不可恢復)(見圖2b)。相反,在壓縮時,SGA由於可逆的屈曲褶皺變形表現出宏觀的高彈性(即形變可恢復)。正是由於這一特性,受限條件下的&34;預處理過程使SGA/PE雙層膜的內部產生了殘餘應力,從而使其釋放後發生相反方向的捲曲變形。根據此拉-壓非對稱的彈塑性本構關係,研究人員建立了有限元力學模型,準確地數值再現了SGA/PE的熱致形變行為。

製備好的扁平SGA / PE雙層,加熱後會彎曲並捲曲成卷。這主要歸因於SGA和PE層之間的熱應變不匹配。

圖4,由SGA / PE雙層基本變形單元組裝而成的典型變形系統。

&34;處理後SGA/PE可實現多種複雜形貌。同時,他們還將這些不同形貌的SGA/PE驅動器作為零部件進行組裝,開發出了更加複雜的柔性驅動器,例如仿生含羞草、仿生睡蓮、仰臥起坐機器人等。進一步,研究者還發現,&34;預處理過的SGA/PE捲筒,在水平紅外光的照射下能實現定向及轉向運動,並具備一定的爬坡與越障能力。更複雜的功能,如貨物裝載、運輸、卸載等,均可通過控制紅外光的照射角度實現。

具體研究案例有:

1、基於SGA / PE的變形執行器

得益於SGA / PE雙層的可編程初始配置,SGA / PE膜可用於生成形狀複雜的執行器。由SGA / PE雙層薄膜製成的兩種基本單元,包括彎曲單元和摺疊單元。這些單元可以根據需要進行組裝,以生產更複雜的致動系統。由彎曲的單元組裝了人工睡蓮。花最初在芽中,在暴露於自然陽光(20 mW cm -2)後不到2 s內開花),就像是白天在白天綻放,晚上關閉的天然睡蓮。除了陽光外,人造花還可以對紅外光作出反應,並且在暴露於紅外光下甚至可以更快地開花(<1.5 s)。而且,通過組裝彎曲單元來產生人造虹膜。它可以根據光照自發調整光圈。兩個摺疊單元組裝在一起,形成一個簡單的玩具機器人,以在大約1 s的時間內從躺下狀態到坐起狀態實現可逆的光碟機動動作。另外,回火的SGA / PE雙層在信息存儲,加密和解密中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 。

圖5,具有可編程配置的基於SGA / PE的變形系統

一個人造水的組裝單元的示意圖百合通過約束回火。b由彎曲的單元組裝而成的人造睡蓮在日光(20 mW cm -2)下開花。c約束回火的仰臥起坐機器人裝配單元示意圖。d一個由摺疊單元組裝而成的簡單機器人,在紅外線照明下坐起來。

2、基於SGA / PE的無限制電機

更重要的是,與普通的雙層執行器不同,SGA / PE雙層還可以在可控的紅外光照射下實現不受束縛的運動。

圖6,基於SGA / PE卷的滾動電機。

一個橫向的IR光照明可能會導致滾動的SGA / PE卷。b垂直照明會使SGA / PE紙卷展開。c軋制速度隨軋制電動機時間的變化。d SGA / PE紙卷可能會在側面紅外光照射下滾動或不滾動,具體取決於其直徑和匝數。

3、SGA / PE電機可用於將玩具足球推入球門

圖7,用於機械能輸出應用和多輪裝配系統的滾動電機。

一個控制光碟機動馬達(SGA / PE輥)下側的IR光來推動玩具橄欖球為人工足球場。b在受控的紅外燈照明下,通過SGA / PE輥裝載,運輸和卸載貨物。c由兩個SGA / PE輥組裝而成的雙輪電動機,由兩個 雙輪電動機的並行組裝組成的四輪底盤系統以及由並聯組裝的 四輪卡車四個帶有自製框架的捲筒,在側向紅外光照射下顯示出強大的運動能力

此研究工作利用了SGA在拉-壓條件下的非對稱力學性能,實現了軟體機器人形貌的可定製化。這一發現為開發形狀複雜的驅動器開闢了道路。更重要的是,由此方法開發得到的SGA/PE柔性機器人能夠實現光/熱控的無繫繩運動。本工作不僅為無繫繩軟體機器人、可重構系統提供了一種新的實現策略,而且為低維材料在柔性智能材器件上的應用提供了新的思路,是力學作為傳統工程學科助力新工科發展的一次成功實踐。

相關焦點

  • 寧波材料所陳濤團隊開發出無束縛、可編程的「保鮮膜」軟體機器人
    軟體驅動材料可將外界物理刺激(熱、電、光、磁等)或化學刺激(pH、溶劑、離子強度等)轉變為自身的機械變形,在人造肌肉、柔性機器人等方面展現出巨大的應用前景。在仿生無束縛形變方面,基於形狀記憶聚合物、液晶彈性體、高分子水凝膠等軟體驅動器已取得了重要的研究進展,然而如何以溫和便捷的方法構築類似於生物體的兼具快速形變、可編程及運動功能的仿生軟體驅動材料與器件則仍然面臨著巨大挑戰。
  • 石墨烯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膜:助力柔性電子趕上「發展快車」
    因此,在產業趨勢的影響下,具有可撓性、高透光性、高導電的柔性透明導電膜成為光電產品的戰略性材料。國內企業看到柔性電子崛起的契機,想搶先在柔性電子產業布局中佔領一席之地,掌握柔性電子龐大的市場應用契機。眾所周知,光電產品需要光的穿透與電的傳導,因此透明導電膜是光電產品的基礎,市場上常見的產品都會用到透明導電膜。
  • 堆疊和扭曲石墨烯可釋放稀有形式的磁性
    扭曲堆疊單層和雙層石墨烯片會導致新的集體電子態,包括罕見的磁性形式>自15年前發現石墨烯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在全球範圍內探索其獨特屬性。這項工作的靈感來自對石墨烯的扭曲單層或扭曲雙層的最新研究,該研究包括兩層或四層石墨烯。發現這些材料具有一系列不尋常的電子態,這些態由電子之間的強相互作用驅動。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教授,論文的資深作者之一科裡·迪恩說:「我們想知道如果將石墨烯單層和雙層結合到一個扭曲的三層系統中會發生什麼。」
  • 柔性器件-基於雷射刻蝕石墨烯的柔性霍爾傳感器
    在室溫下和100 µA的偏置電流下,該霍爾傳感器還具有〜50 nV /√Hz的低恆定噪聲,這可與最新的低噪聲霍爾傳感器相媲美。並且傳感器具有很高的可彎曲性,很高的耐用性和最高400 攝氏度的工作溫度。最後,作者將該石墨烯傳感器與可變形的彈性體和柔性磁體結合在一起,以實現低成本,順應性和可定製的觸覺傳感器。
  • 柔性電子崛起 | 一文讀懂柔性透明導電膜!
    柔性電子崛起的產業趨勢已日趨明朗,柔性顯示器、柔性照明、柔性太陽能電池、柔性傳感器等產品已經逐漸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在這產業趨勢之下,具有可撓性、高光穿透度、高導電度的軟性透明導電膜是許多柔性光電產品的基礎。 因此,柔性透明導電膜將會成為柔性光電產品的戰略性材料。
  • 石墨烯增強導電聚合物水凝膠,製成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石墨烯增強導電聚合物水凝膠,製成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發表時間:2018/4/10
  • 準晶雙層石墨烯研究工作簡單的介紹
    通過將不同的二維材料進行堆疊形成範德瓦爾斯異質結,可以進一步調控這些二維材料的性質,實現單個材料所不具有的新性質。雙層石墨烯可以看作是最簡單的範德瓦爾斯「異質」結,通過兩層石墨烯層間的扭轉角度,可以實現能帶調控及新奇的物理性質。
  • 浙大製造出新型石墨烯膜材料:柔性好,導熱強 解決世界難題
    用最新高導熱超柔性石墨烯膜摺疊的千紙鶴 此次最新高導熱超柔性石墨烯膜研發成果的相關論文新一代器件還要求可彎折性。因此,研究高導熱高柔性材料至關重要。但現有宏觀材料的高導熱和高柔性是一對魚和熊掌難以兼得的矛盾。 石墨烯的出現為解決這一矛盾提供了理論上的可能。它是一種由碳原子以sp2雜化方式形成的蜂窩狀平面單層二維大分子。原子質量輕、簡單而又強力的鍵接結構賦予了它超高的導熱性;同時,單原子層厚度又使得其具有較好的柔性。
  • 顯為人知②:石墨烯柔性顯示器又火了
    自從不久前,土耳其比爾肯大學研究人員將一張普通的列印紙夾在兩層石墨烯膜(由多層石墨烯構成)之間,使其變成了一種柔性電子顯示器之後,柔性顯示器就又火了一把,其實早在之前就已經推出過石墨烯電子紙柔性顯示器了,那麼柔性顯示器到底是怎樣的顯示器呢?
  • 東華大學丁彬教授Nature子刊:多功能、柔性2D碳膜
    (a)電噴霧/結網過程中,液滴噴射及其變形組裝過程的示意圖;(b)所使用的基底的孔徑和相對介電常數;(d)從前驅體溶液中噴射出的液體的電荷密度和液滴閾值,並使用這些基底通過電噴霧/結網收集;(e)SEM圖像;(f)膜的比表面積、孔隙率和(g)孔徑分布。3.
  • 餘桂華團隊AM實現鋰金屬顆粒可逆沉積的超共形可拉伸石墨烯薄膜
    所以,不可變形的常規SEI膜不斷出現高鋰離子導通的裂縫,促發新的鋰枝晶生長,進而引發起火甚至爆炸。反覆的枝晶生長與溶解過程中生成大量SEI和無電接觸的鋰金屬(如圖1a),這會導致低的庫倫效率、短的循環壽命、大的過電勢和電池體積的不斷膨脹等問題。通過構建3D高比表面積的鋰沉積框架、改變電解液組成和構建人造SEI等手段來提高鋰沉積的均勻性和/或提高SEI膜的機械強度,進而抑制鋰枝晶和死鋰的產生。
  • 出手就是8篇Nature,石墨烯還是當年那個石墨烯嗎?
    :基於小角度扭曲的雙層-雙層石墨烯(TBBG)。Efetov等報導了這種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的電子相互作用的調控。Nature:扭角雙層石墨烯中的自旋極化態、超導態觀測通過降低晶格中低於長程Coulomb相互作用能的電子能量能帶,能有效促進相關性。通過範德瓦爾斯作用力堆疊而成的具有一定角度構成的Moiré超晶格,能夠對電子相關能帶結構進行調控。
  • Nature子刊:多模式人機界面的石墨烯印刷無線柔性電子機器納米膜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蓋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在2004年用微機械剝離法成功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因此共同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納米材料和納米微細加工的最新進展使得柔性可穿戴電子產品的發展成為可能。
  • 新研究顯示雙層石墨烯具有出乎意料的柔軟性
    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B》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提出,由兩層石墨烯組成的雙層石墨烯比二維(2-D)石墨烯和三維(3-D)石墨沿堆疊方向均軟得多。這一令人驚訝的結果與之前的研究不同,後者表明2-D石墨烯是排列在蜂窩結構中的單層碳原子,具有許多與3-D石墨相同的機械性能,而石墨是天然形成的碳。
  • 劉忠範院士團隊:高安全、全柔性石墨烯改性鋰離子電池
    柔性鋰離子電池(LIB)的安全性受到極大的關注,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忠範教授課題組研究人員使用LiCoO2作為陰極,Li4Ti5O12作為陽極的完全柔性鋰離子電池,石墨烯薄膜作為柔性集流體。氧化石墨烯改性的凝膠聚合物電解質表現出比常規液體電解質更高的離子傳導性,並提高了柔性電池的安全性。
  • 石墨烯透明導電膜研究與產業化進展
    其在觸控屏、顯示面板、智能玻璃、太陽能電池等領域都有巨大的市場需求,隨著柔性顯示和觸控技術的快速發展,ITO 在變形和彎折時易斷裂的缺點成為行業發展的瓶頸,石墨烯材料的光學透過率高達97.7%、理論載流子遷移率為200 000 cm2/(V·s)、具有較好的機械強度及良好的柔性,在透明導電膜市場中有很好的競爭力。
  • Nature液態金屬印刷柔性電子在透明顯示器應用的前景
    已開發的二維ITO片具有高導電性和柔韌性,同時吸收的可見光比單層和雙層石墨烯少5-10倍。這些雙層樣品的薄層電阻降低至5.4kΩ-1,這明顯低於單層的薄層電阻(69.6kΩ-1),同時在可見光譜範圍內保持99.3%的透明度。如所預期的,雙層的組成類似於單層的組成。雙層的薄層電阻可與設計用於顯示器和觸控螢幕的市售TCO相媲美,而光吸收則少10倍以上。
  • 觀察到「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的超導性和類莫特絕緣態
    在材料科學和量子物理中稱為「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TBLG)中的莫爾條紋和平帶相關行為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儘管許多性質面臨激烈的爭論。在《科學進展》上期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埃米利奧·科萊多和在美國、日本物理學、材料科學系的科學家觀察到了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的超導性和類莫特(Mott)絕緣體狀態,扭轉角約為0.93度。
  • 石墨烯納米卷可實現堅固耐用的柔性微型超級電容器
    由石墨烯納米卷組成的薄膜電極具有出色的耐用性。具有石墨烯納米卷的柔性微型超級電容器具有出色的耐用性。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周旭峰研究員(點擊藍色字體有導師詳細介紹)與劉兆平研究員(點擊藍色字體有導師詳細介紹)團隊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期刊發表了名為「Robust and Durable Flexible Micro-Supercapacitors Enabled by Graphene Nanoscrolls」的論文,研究提出了一種解決該問題的新方法,通過將高縱橫比的石墨烯納米卷作為活性材料引入柔性
  • 柔性屏幕應用前景廣闊,透明導電膜成為理想的電極材料
    隨著科技的進步,智慧型手機摺疊屏未來將從一側拉出屏幕,也可摺疊為雙屏使用,還能直接攤平成平板電腦。若能實現手機屏幕的摺疊彎曲、柔性捲曲的電子終端形態,實現萬物互聯的智能化、智慧化將不再是夢,從多種角度來看,將方便人們的日常使用,以及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