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募集規模三日已超千億元!權益投資東風能否吹向銀行理財...

2021-01-09 新華財經客戶端

2020年公募基金體現了強大的「賺錢效應」,尤其是權益類基金業績喜人,這讓「炒股不如買基」的觀念加速滲透。權益投資的東風能否吹向銀行理財領域?作為資管市場的「新晉成員」,銀行理財子公司在權益產品的發行上是否會加速備受矚目。分析認為,目前權益類理財產品市場佔比極小,未來具備廣闊的發展空間,但大規模普及仍面臨一定阻礙。

2020年成為公募基金的「高光時刻」,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雙雙創下近11年來的新高,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達59.69%,偏股混合型基金也達到了58.15%。「賺錢效應」下,「基民」加速進場。2021年開年伊始,多款權益類基金密集發行,再現「爆款效應」,短短三個交易日,「新基」募集規模已超千億元。

相比之下,普益標準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共有9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權益類產品合計100款(含移行產品)。其中,2019年發行47款,43款為母行遷移產品;2020年發行53款,但僅有4款為母行遷移產品,其餘49款均為理財子公司新發。整體看來,銀行理財權益市場參與度較低,產品規模也相對較小。

光大理財2020年5月發行了首隻銀行理財子公司推出的直投股票公募理財產品——光大陽光紅衛生安全主題精選,風險等級為PR4(中高風險),起投金額僅需100元,截至2021年1月7日,成立以來漲幅10%。據最新披露的信息報告顯示,該理財產品股票倉位目前達到了85%。進入開放期後,產品將保持80%以上倉位,積極捕捉醫藥衛生、健康防疫以及線上化催生的科技、消費等主題性機會。

此外,還有招銀理財2020年9月發行的「招卓滬港深精選周開一號權益類理財計劃」,風險評級為R5(激進型),起投金額也只需100元。該理財產品可直接投資A股和港股市場,投資於股票資產的比例佔淨資產80%-95%,並在產品設計中加入了股指期貨對衝權限。目前該理財產品沒有透露明確的投資主題或行業傾向。

實際上,直投股市的理財產品目前只有寥寥數款,銀行當前權益投資仍以混合類產品中的權益資產投資為主。根據中信建投證券測算,目前全市場混合類理財產品中權益類資產佔比約為25%-30%。

「主要與銀行當前客戶的風險偏好有關。在以固收為主導,風險厭惡的客戶群體中,以混合類資產投資作為宣傳方式,在利用權益類投資提升收益的同時,也宣傳混合類資產中債權投資部分的穩健性,在債股對衝下,理財產品的淨值波動更低,對銀行客戶來說無論是投資模式還是歷史業績上,接受程度更高。」中信建投證券銀行業分析師楊榮表示。

此前,一位銀行理財子公司高層也曾對記者坦言,「還未大規模發行權益類產品,是考慮銀行理財的客戶群體特徵,他們大多數對虧損承擔能力比較低,而權益產品波動比較大,期限也比較長。」

近年來,監管層曾多次鼓勵銀行理財向權益類轉型。《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規定,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可直接投資股票;同時,《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淨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將理財資金投資股票所對應的風險資本風險係數設置為零,這些政策舉措都為理財子公司向權益類市場邁進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在中金公司分析師張帥帥看來,整體上看,目前理財子公司產品條線較為同質化,以固收類和現金管理類為主,理財子公司應該致力於推出多元化產品體系以服務全風險偏好的客群。

不過,雖然監管逐步放鬆銀行公募理財投資權益市場限制,但無論從居民資產配置意願來看,還是從銀行理財實際表現來看,現階段銀行理財大規模布局權益市場依然尚早。普益標準分析師王欣認為,目前理財子公司發行的權益類產品數量及規模還在不斷增長,但不同於權益類公募基金,權益類理財產品的大規模普及受到市場客觀需求、產品豐富程度和投資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制約。綜合看來,純權益類產品發行量短期內不會快速增加。從長期來看,隨著理財子公司權益投資人才團隊的搭建和研究能力的提升,權益類理財產品的發行未來可期。(記者王淑娟、吳叢司)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微信編輯:山曉倩

監製:蔣春林

相關焦點

  • 新基首日吸金超500億 本月或誕生多個爆款
    延續了2020年的火熱,新年A股第一個交易日,新基金髮行繼續火爆。日前,富國基金、景順長城基金、廣發基金、中歐基金的4隻新基金一日售罄,合計吸引逾500億資金。「我就猜到這個基金肯定要配售,所以特地多買了點,結果銀行內部預測說還是不到40%的配售比例。」新年首個交易日,投資者鄭先生在寧波銀行杭州分行認購了一款新基金。
  • 5隻螞蟻戰配基金售罄,認購人數破千萬,螞蟻再次叫板銀行...
    另一個數據頗值得玩味,按照5隻產品總計600億的募集規模、認購人數1000萬人簡單計算,此批基金人均投資僅6000元,這充分顯示了網際網路的長尾效應,服務更為龐大的「尾部」用戶。然而這些網際網路的「長尾」資金體量較小,真正的大客戶資源仍然掌握在銀行、券商等傳統渠道。
  • 解讀銀行理財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理財新規對於銀行理財會帶來哪些影響?未來銀行理財如何發展?對實體經濟融資又有哪些增量影響?核心觀點自2004年光大銀行(601818,股吧)發行第一隻標準意義上的銀行理財產品後,銀行理財在我國已經發展近15年,截止2017年末理財資金餘額已達29.54萬億元,2009年後複合增長率超過50%。
  • 基會| 四季度證券ETF規模激增超70億元 年關將至權益基金提前啟動...
    基會 | 四季度證券ETF規模激增超70億元 年關將至權益基金提前啟動防禦策略
  • 互相代銷產品、打破規模崇拜、標準化資產也要整改 理財子公司市場...
    相較此前的銀行資管,如今行業已發生了諸多變化,其中一些已被市場及投資者們廣泛關注的趨勢逐漸明朗,比如產品形態多樣化、期限拉長、保本理財逐漸退出、產品淨值波動、越來越多的理財子公司湧現。   除了產品端顯而易見的轉型之外,還有更多新現象昭示著資管時代的行業巨變,比如銀行之間相互代銷產品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這意味著對產品競爭力的要求提升。
  • 開門頻現「日光基」 銀行主導營銷
    據Choice數據,2021年1月共有95隻新基金啟動發行,權益類產品佔主導。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火爆的行情主要緣於銀行渠道,年初各家銀行任務指標已下發,希望能開個好頭,儘可能多地完成業績。對於基金公司來說,不進則退,有的基金公司開門紅的規模增量甚至是全年的一半。
  • 東方紅資產管理胡偉「老帶新」管新基 一拖六4隻混基跑輸同類平均
    來源:金證研Photo by Derek Liang on Unsplash2021年A股開年行情火爆,7隻主動權益基金「一日售罄」,均實行按比例配售,認購資金合計超過千億元。與此同時,近兩年公募基金業績表現搶眼,萬家基金、紅塔紅土基金淨利潤同比翻倍,另有多家基金公司淨利潤大幅增加。
  • 銀行理財子公司集齊6大王牌:1元起投理財產品,你會選哪個?
    在理財業務方面一向拿手的招行、光大也是來勢洶洶,已成立的理財子公司分別落戶深圳和青島,註冊資本均為50億元。其它股份行中,興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已審批通過,註冊資本不超過50億元;12月5日,中信銀行也發布公告稱,該行獲批籌建理財子公司,註冊資本不超過50億元。
  • 永藝家具股份有限公司關於 公司及子公司向銀行申請授信額度的公告
    (二) 募集資金使用和結餘情況  本公司以前年度已使用募集資金19,610.91萬元,以前年度收到的銀行存款利息和理財產品收益扣除銀行手續費等的淨額為1,157.31萬元;2019年度實際使用募集資金12,868.83萬元,2019年度收到的銀行存款利息和理財產品、結構性存款收益扣除銀行手續費等的淨額為946.88萬元;累計已使用募集資金32,479.74萬元,累計收到的銀行存款利息和理財產品
  • 平安理財副總經理付強:銀行理財的核心定位是解決方案的提供商
    當前的國內市場上,銀行理財是百億資管市場的最大主體。 具體而言,產品端規模上,銀行理財產品規模穩中有升。截至2020年10月末,存續餘額約26.5萬億元。其中,2018年受政策環境影響,銀行理財規模短期內有所下降。2019年以來,伴隨理財子公司的成立,銀行系理財新產品的發行與老產品壓降同步進行,理財產品規模逐步回升。
  • 一日募集超百億,「日光基」頻發 市場兩極分化愈演愈烈
    然而,新發基金市場的兩極分化也愈演愈烈,記者梳理發現,年內有15家基金公司募集規模不足5億,另有29家基金管理人「顆粒無收」。「今年前兩個月,市場行情較好,再加上人們的理財需求爆發,入市熱情高漲,而公募基金因其公開、透明及專業成為大眾理財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從而推動了新發基金爆款頻出。」6月16日,嘉實基金一位不願具名的內容策劃經理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稱。
  • 螞蟻戰配基金髮售攪動代銷格局,銀行渠道主動對決支付寶
    9月29日,中歐基金髮布公告稱,中歐創新未來18個月封閉運作混合型基金已超募集規模上限並提前結束募集,也就是說,截至目前,在支付寶上發售的5隻螞蟻戰略配售基金已有3隻售罄。9月25日,易方達、匯添富、華夏、鵬華、中歐五家基金公司的創新未來基金在支付寶上正式開賣,1元起購,募集規模120億元,可用最高10%的金額配置螞蟻股票。5隻創新未來基金僅在支付寶和基金直銷渠道銷售,引發了傳統銷售渠道的強烈不滿,「零售之王」招行更是強勢打響「資金保衛戰」。
  • 超700萬人圍觀 又一隻螞蟻戰配基金售罄!最後兩隻也快了?
    繼易方達、鵬華旗下科創未來基金提前結束募集之後,今日(9月29日),基金君發現,中歐創新未來基金也宣布「售罄」,這也意味著目前5隻合計600億銷售上限的科創未來基金,已實現3隻售罄,合計規模至少超過360億。
  • 超700萬人圍觀,又一隻螞蟻戰配基金售罄!最後兩隻也快了?
    繼易方達、鵬華旗下科創未來基金提前結束募集之後,今日(9月29日),基金君發現,中歐創新未來基金也宣布「售罄」,這也意味著目前5隻合計600億銷售上限的科創未來基金,已實現3隻售罄,合計規模至少超過360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銷售能力超強的招商銀行也在9月25日開始代銷一款同一個基金經理管理的另一隻新發權益基金,頗有跟支付寶「打擂臺」的意味。
  • 四季度證券ETF規模激增超70億元 年關將至權益基金提前啟動防禦策略
    摘要 【四季度證券ETF規模激增超70億元 年關將至權益基金提前啟動防禦策略】臨近年末,不少今年以來獲利頗豐的權益基金已提前啟動防禦策略,以保住勝利果實並為來年布局
  • 資管新規過渡期最後一年對銀行理財和債市的影響
    理財新規要求,銀行理財產品投資非標的餘額不得超過理財產品淨資產的35%以及本行總資產的4%;投資單一債務人及其關聯企業的非標餘額不得超過本行資本淨額的10%。  期限匹配以及限額和集中度管理的要求將推動銀行理財資產配置從非標向標準化債權轉變。
  • 銀行理財淨值化「公允價值」博弈:成本攤餘+減值準備+影子定價?
    「其實新規衝擊最大的是銀行,銀行理財很多內容基本沿用了基金的規範。」某銀行資管部資深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但銀行理財作為一種收益比較穩定的理財產品,本身也有普惠價值,在產品淨值穩定性方面,在方法上應該具備一定靈活性。」
  • 景旺電子:部分閒置募集資金現金管理到期贖回並繼續進行現金管理
    上述募集資金已於2018年7月12日匯入公司設立的募集資金專戶中,經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審驗並出具了天職業字[2018]17102號《驗資報告》。3、截止2020年6月30日,上述募集資金使用情況如下(單位:萬元): 募投項目名稱 擬投入募集資金額度 募集資金已投入金額(含存款利息) 江西景旺精密電路有限公司高密度、多層、柔性及金屬基電路板產業化項目(二期) 96,290.20 81,303.41
  • [HK]鄭州銀行:海外監管公告 - 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關於籤訂募集...
    [HK]鄭州銀行:海外監管公告 - 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關於籤訂募集資金監管協議的公告、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股東權益變動的提示性公告、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及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一、募集資金基本情況 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關於核准鄭州銀行股 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批覆》(證監許可[2020]1485號)核准,本行非公開發行 人民幣普通股1,000,000,000股,每股面值1元,發行價格為4.64元/股,實際募集資金總 額為4,640,000,000.00元
  • 陳光明又有新動作!睿遠旗下新品又來 公司總規模已達1000億...
    基金君從渠道了解到,睿遠基金即將在銀行渠道發售名為睿遠穩見系列的專戶產品,該專戶的債券倉位為0-100%,權益倉位上限30%,發行檔期初定12月中旬。今年以來,市場資金持續向頭部基金公司及績優基金經理集中,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包括公募及專戶在內,睿遠基金管理總規模已經約達10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