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將小野驢抱上車
本報通訊員 張小龍 攝
民警悉心照顧小野驢
本報首席記者 閔勇 攝
民警查看野驢頭上被蜱蟲叮咬的傷痕
本報通訊員 張小龍 攝
中新網新疆新聞7月7日電(閔勇 邵濤 冉媛)7月5日上午,一頭相繼被克拉瑪依牧民、農業和水務部門工作人員、公安民警接力救助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小野驢,被送往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動物園寄養。
據克拉瑪依市公安局森林分局負責人介紹,等小野驢達到放生條件後,民警將會把它送回大自然的懷抱。
7月4日下午,一位牧民在白鹼灘區(克拉瑪依高新區)石西公路附近的戈壁灘(哈爾莫墩管護站+6公裡處)發現了一頭疑似野驢的幼崽。當時,它站立不穩、體力虛弱,估計是剛出生不久,於是這位熱心的牧民向警方求助。
由於事發地距離市區較遠,為節省時間,森林分局接警後,第一時間與白鹼灘區(克拉瑪依高新區)自然資源局溝通,由該局的工作人員和熱心牧民將其送至克拉瑪依石西公安檢查站,再由森林公安民警接收和照料。
隨後,森林分局民警趕到檢查站,將其帶回了市區,進行了身體檢查和奶食餵養。同時,民警聯繫森林公安野生動物鑑定機構,確定該幼崽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蒙古野驢。
經過悉心餵養,小野驢健康狀況恢復良好,但還不具備獨立生存能力。於是,森林分局決定將其送至獨山子區動物園悉心照料,待小野驢幼崽達到生存條件後,再放歸大自然。
野驢為大型有蹄類動物,又名蒙古野驢、賽驢,外形似騾,屬典型荒漠動物,棲居於高原開闊草甸和荒漠草原、半荒漠、荒漠地帶。
在新疆,野驢主要分布於新疆卡拉麥裡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和北疆的準噶爾盆地,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克拉瑪依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會長趙蘭生介紹,野驢在新疆油田公司勘探開發區塊的火燒山、彩南作業區比較多見,在石西、陸梁、克拉美麗作業區比較少見,在克拉瑪依市域內尤其是市區周邊十分罕見,多年前曾在克拉瑪依市區以南約40公裡外的瑪依湖區域出現過它們的身影。
近年來,克拉瑪依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利用林區牧區全覆蓋走訪、發放動物保護宣傳品、電臺廣播、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加強對野生動物保護宣傳,逐顯成效,社會各界環保意識不斷加強,使得我市轄區內的環境和植被日漸向好,讓罕見的蒙古野驢第一次走進我們的視野。
今年以來,在持續有力的開展野生動物和環境保護工作中,克拉瑪依警民攜手救助野生動物18隻(頭),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5隻。
湖水豐沛 候鳥翔集
紅嘴鷗在水面嬉戲打鬧。
紅嘴鷗在淺水區覓食。
7月2日下午,克拉瑪依市區南郊古海生態公園蘆葦蕩深處,密密麻麻的紅嘴鷗在淺水區棲息,給盛夏季節的古海增添了一道靚麗風景線。
7月2日中午,市區南郊古海生態公園蘆葦蕩深處,一群群鷗鳥在淺水區的水面上遊蕩、覓食和飛翔。
本報首席記者 閔勇 圖/文
6月下旬以來,隨著古海生態公園陸續補水,大大小小的蘆葦蕩水位超出了今年最高水位,也迎來的湖水豐沛期,鷗、鷺、鴨、鷸、雀等各種喜水類候鳥、留鳥翔集於此。其中大型水鳥以白鷺為主,中小型水鳥以紅嘴鷗、黑頭鷗、燕鷗、赤麻鴨、赤膀鴨、翹鼻麻鴨、黑翅長腳鷸、長嘴鷸、黃鶺鴒、文須雀、伯勞、紫翅椋鳥居多,它們或成群結隊,或三三兩兩,或形單影隻,或翱翔空中,分布在大大小小水域、蘆葦蕩和岸邊,給盛夏的古海增添了一道道美麗的夏日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