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區救助中心三步走,打造救助閉環

2021-01-09 瀟湘晨報

在流浪人員救助中,常規的工作閉環,以流浪人員被順利護送回家作為救助成功的標準。卻往往忽略了流浪乞討人員真正離家的原因,和返鄉後重歸正常生活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解決流浪人員實際困難,才能避免該類人員重複流浪情況的產生。針對這一情況,上虞區救助中心以三步走的模式,打造救助閉環。

一、追根溯源,建立失蹤人員資料庫。流浪乞討人員中,很大比例存在精神疾病,或家庭問題等。人員失蹤後,因為種種情況,導致被救助在外地,無法獲取有效身份信息,而尋親無果。上虞區救助中心以反向救助的模式,從源頭上聯繫各村鎮、社區,詢問所屬區域內失蹤人員信息,由家屬提供照片,在信息庫內進行比對,展開全國範圍內的被救助信息篩查,進一步提高失蹤人員尋回的可能性。

二、創新模式,打造全社會救助網。在日常巡查等常規的主動救助工作之外,在寒潮來臨前,為保證所有流浪人員都能得到及時的救助。上虞區救助中心積極探索全新的救助模式,與環衛集團合作,開展聯合救助行動,並得到環衛集團的相應,由環衛工人與救助中心工作人員聯動,由點及面,在全區鋪開一張救助網絡。目前已完成首例成功救助案例。

三、長效追蹤,護航救助人員回歸路。被救助人員被護送返鄉,一家團圓之後,所要面臨的,是重新融入社會,如何開展正常生活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上虞區救助站踐行長效追蹤機制,對救助成功的流浪乞討人員,均進行定期的後續回訪。針對不同原因的流浪問題,從根源上與村鎮、社區協調解決。日前,上虞區救助中心聯繫慈谿救助站,展開了一次兩地聯合救援活動。在周巷公園,由上虞救助中心工作人員陪同下,離家二十餘年的流浪人員戚國均,被母親接回了家。而談到後續的生活問題,母親陶茉莉充滿擔憂。父母年事已高,而戚國均本人存在精神障礙,一家三口靠年近70的老母親打零工度日,無力照料回家的戚國均。得知這一情況,上虞區救助中心工作人員,聯繫其所在村、鎮,精神疾病治療醫院等,在詢問核實其家庭情況後,及時與村鎮相關負責同志對接其低保辦理、並聯繫精神疾病治療醫院對其進行收治,提供醫療及生活照料,由低保費用來支付其住院期間的夥食費等。經過這一系列政策幫扶,流浪二十餘年的戚國均終於能夠結束漂泊,安穩度日。

【來源:上虞區民政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瀋陽猛禽救助中心救助野生動物3000多隻
    本報訊 記者徐迪報導 瀋陽猛禽救助中心成立至今,已救助猛禽2000多隻、瀕危鶴類20隻、其他野生動物1000多隻。        瀋陽猛禽救助中心成立於2009年,是國內第二家由高校、政府主管部門和民間志願者團體合作成立的野生動物專項救助機構。
  • 輔助性救助公正救助多元救助優先救助
    1    主要由6個部門負責    記者:退役軍人司法救助工作的概念如何界定?    答:退役軍人司法救助工作的概念界定為: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在辦理案件過程中,對遭受違法犯罪侵害或者民事、行政侵權,無法通過訴訟、仲裁獲得有效賠償、補償,生活面臨急迫困難的退役軍人採取的輔助性救濟措施。
  • 莒南縣林業發展中心救助一隻受傷貓頭鷹
    11月30日,莒南縣林業發展中心救助一隻受傷的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貓頭鷹。貓頭鷹是被熱心市民發現並送到當地派出所,發現時已受傷,無法飛翔。接到消息後,縣林業發展中心森保站工作人員立即趕赴現場進行救助。近年來,隨著該縣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力度的不斷加大,市民對野生動物保護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不斷有熱心市民救助野生動物的事例,野生動物救助數量不斷增加,棲息的鳥類種類和數量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莒南縣林業發展中心)【來源:山東省自然資源廳】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重慶成立全國首家青少年意外懷孕救助中心
    本報重慶2月25日電(記者田文生)剛剛成立一周的重慶市「青少年意外懷孕救助中心」已經開始向青少年提供幫助。截至目前,已接受諮詢40多起,為女青年實施緊急避孕和中止妊娠手術兩起。  設在重慶市計生醫院的這家救助中心2月17日成立,是全國首家為懷孕青少年提供無償援助的救助中心。
  • ...社會救助政策覆蓋面擴大 低保對象達145萬人 共發放救助金24.42...
    記者今天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我省社會救助政策覆蓋面擴大,各類保障對象人數增加,全省低保對象達到145萬人,共實施臨時救助86.2萬人次,發放救助金24.42億元。,各類保障對象人數增加,全省低保對象達到145萬人,共實施臨時救助86.2萬人次,發放救助金24.42億元。
  • 瀋陽猛禽救助中心將被救治的鳥類放歸自然
    瀋陽猛禽救助中心於今年7月20日在臥龍湖救助了這隻東方白鸛,當時是右側翅膀尺骨橈骨骨折,救助中心為它做了接骨手術,經過三個多月的精心治療和護理現在已經康復。
  • 遊客不識潮汐被困島礁 東海救助飛行隊成功救助
    記者從福州海事局獲悉,10月1日,該局攜手東海救助局第二飛行隊成功救助10名被困島礁遊客。  對此,福州海事局相關人士提醒稱,在海邊遊玩時務必注意潮汐變化,有效防止意外發生,確保人身安全。  當天12時許,福州海事局交管中心又接到長樂漳港派出所報:有10名遊客在福州長樂漳港附近海邊遊玩時,未隨潮漲及時上岸,被困於岸邊的礁石上。
  • 擴大救助範圍 規範救助管理 社會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評估...
    原標題:擴大救助範圍 規範救助管理 社會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評估認定辦法出臺   近日,市民政局印發了《家莊市
  • 給毛孩子們更多溫暖、更多愛——暖愛流浪動物救助中心
    又或者,從出生便被遺棄,街上流浪長大,受盡人類白眼,也終於學會了自我防禦,小心翼翼地與這個世界相處著,再幸運點,來到流浪狗救助基地,有了活下去的希望,而它的使命也僅僅是活下去...身為人類的朋友,不同的狗狗們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
  • 中國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成功繁育第9頭小象
    中新網昆明2月23日電(繆超)記者23日從中國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獲悉,22日中心一頭32歲的母象「平載」順利產下一頭雌象。截至目前,該中心已先後成功繁育9頭小象,在亞洲象的救助、繁育及人工養護方面積累下實踐經驗。
  • 呼和浩特:一隻阿穆爾隼得到救助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郝儒冰)5月22日16時許,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森林公安局接到回民區公安分局糖廠路派出所轉警稱,有市民送來一隻像鷹但不知名的鳥,要求予以救助。隨後,回民區森林公安局民警來到糖廠路派出所了解到,這隻鳥是一位熱心市民從糖廠路附近的一條水渠中撈出來送到派出所的。
  • 秦皇島市海上搜救中心舉行2020年防抗寒潮大風綜合救助演練
    秦皇島市海上搜救中心舉行2020年防抗寒潮大風綜合救助演練 2020-11-16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被救助的雪豹如今生活如何
    但對於被救助的兩隻雪豹凌霜和凌雪來說,這個冬季是它們新生活的開始。當天下午,記者走進西寧野生動物園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看到,還在恢復中的凌霜已經能夠自己捕食活鴿,而凌雪因為剛做完手術不久,依舊在休養中。隨著兩隻被救助的雪豹身體逐漸恢復,很多關心它們的市民不禁要問,它們未來如何生活?是放歸自然還是留在動物園內呢?記者對此進行了了解。
  • 分層分類救助 精準解決相對貧困
    其中,社會救助有力發揮了兜底性、基礎性保障作用。  如今,瞄準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以「浙裡救」大救助信息系統為數字平臺的浙江社會救助體系,正朝著分層分類的梯度救助加速演進,一個精準解決相對貧困的社會救助長效機制正在浙江落地。
  • 成平:推動中國海上救助走向深藍
    與新時代新要求相比,我國現行海上救助體系還有較大差距:一是協作機制還不夠高效,影響救助時效;二是遠洋救助船舶和深海搜尋裝備不足,技術創新能力不夠;三是法律法規不健全,海上救助權責邊界不清;四是高級技術人才待遇低、引進難、留住更難。  為更好推進國家海上救助體系建設,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提高認識,完善機制,更好服務於國家戰略。
  • 蓮都區全年救助野生動物63隻
    隨著蓮都區生態環境持續好轉,市區境內的野生動物種類和數量都在不斷增加,據統計,2020年經蓮都區警、民、林業各方精誠合作,已攜手收容救助野生動物63隻,與2019年救助40隻相比,增長57.5%,創下歷史新高。為全區「迷路」「受傷」的野生動物撐起了「保護傘」。
  • 「熊貓俠」接力獻血救助退伍軍人
    原標題:「熊貓俠」接力獻血救助退伍軍人   本報訊(記者 劉歡)「您好,最後一位志願者剛剛捐獻完400毫升全血。」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骨科病房裡,27歲的退伍軍人小趙收到來自中國稀有血型聯盟北京地區管理人員的簡訊時,感動地紅了眼眶。
  • 夜間查巡救助流浪露宿人員,讓淄博這座城更加溫暖!
    2020年12月31日,在元旦前夕,淄博市民政局主要負責同志、和市救助服務中心、張店區民政局有關領導還有淄博市城際救援隊的隊員們一起冒著零下14度的嚴寒,滿載禦寒衣被、食品、藥品等救助物資,前往淄博中心城區車站、繁華地段、橋梁涵洞、在建工地等重點區域進行尋訪,用濃濃溫情,為露宿的流浪人員、臨時遇困人員和困難群眾送去節前的問候。
  • 市森林公安局救助受傷紫背葦鳽
  • 中國雲南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喜迎第9頭小象誕生
    新華社昆明2月23日電(記者姚兵)22日上午8時16分,中國雲南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一頭32歲的母象「平載」順利產下一頭雌象,這是母象「平載」生產的第三頭小象,也是在該中心出生的第9頭小象。該中心負責人保明偉說,由於母象「平載」生產經驗豐富,小象出生後就得到了媽媽細心的照顧,母象「平載」和小象狀態良好,目前工作人員正實時監測新生小象各項指標。據介紹,2018年4月初,母象「平載」在人工促進下與救助中心的一頭雄性亞洲象自然交配,整個孕期中均由繁育中心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照顧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