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蓮都區生態環境持續好轉,市區境內的野生動物種類和數量都在不斷增加,據統計,2020年經蓮都區警、民、林業各方精誠合作,已攜手收容救助野生動物63隻,與2019年救助40隻相比,增長57.5%,創下歷史新高。為全區「迷路」「受傷」的野生動物撐起了「保護傘」。
經統計,救助的野生動物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7隻,省重點保護動物4隻,省一般保護動物32隻,救助的種類包括遊隼、蛇雕、紅隼、斑頭鵂鶹、領角鴞、鳳頭鷹、猴面貓頭鷹等猛禽,還有跳麂、刺蝟、果子狸等獸類。
得到救助的「年齡」最小的野生動物為跳麂寶寶,該跳麂是在剛出生不久,就被巖泉街道的市民在山邊發現,之後聯繫了森林公安得到救助的,被救助時非常虛弱,工作人員每天給其餵食牛奶,經過了三個月左右的人工細心照料,終於健康長大。考慮到跳麂寶寶長期人工培育,缺乏野外生存技能的原因,決定將其移交給省林業局定點救助單位金華動物園繼續飼養。野生跳麂幼仔經人工培育長大,在麗水屬於首例,為野生動物的人工餵養救助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得到救助的最兇猛的野生動物為蛇雕,所謂鳥如其名,蛇雕體型全長達70釐米左右,儼然是一隻龐然大物,善於捕捉蛇類,粗且短的腳趾,可以牢牢將蛇抓住,無論是體型較大的蛇或毒蛇,都難逃蛇雕進攻,無奈只能成為盤中餐。蛇雕於11月10日因腿腳受傷在市民家中得到救助,經治療痊癒後於11月19日放生至白雲國家森林公園。
稀有且同樣兇猛的鳥類遊隼,俗稱「鴿虎」,鳥類食物鏈頂端,善於捕食鳥類,飛行速度極快,即使遇到比它體型大很多的金雕、矛隼,也毫不膽怯,敢於進攻。因其誤飛入市民家中,市民向林業部門求助,被救助後經多日觀察無恙後放歸自然。
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一直以來是社會關注的焦點,為確保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取得實效,蓮都區生態林業發展中心將繼續發揮專業優勢,大力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教育,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保護蓮都生物多樣性。
(蓮都區生態林業發展中心)
【來源:省林業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