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野生動物22年,《致我們共同的地球》走近雪豹守護者蔣可威

2020-12-05 北青網

由芒果TV出品,共青團中央宣傳部特別合作的聚焦中國國際公益者青春紀實節目《致我們共同的地球》第五集《新疆:雪豹守護者》9月15日上午10點於芒果TV青春上線。號稱「雪山之王」的雪豹是新疆最大的食肉野生動物,由於其大多活動在海拔兩千七百米至六千米的雪線附近,故稱雪豹。雪豹又被譽為「高山之魂」,是世界上最為珍稀的瀕危動物之一,也是喜馬拉雅山脈地區最重要的物種之一,在中國,雪豹主要分布於新疆的天山、阿爾泰山、崑崙山等高海拔山地。

人類的活動給這種大型貓科動物帶來了巨大的生存壓力,雪豹已被列入國際瀕危野生動物紅皮書。天山地區人獸衝突頻發,過度放牧、道路工程和旅遊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雪豹的繁衍生息,這些現象對天山生態系統的完整性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在一群自發保護雪豹的志願者中有這樣一個人,但凡任何和雪豹有關的事,當地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本期節目我們就一起跟隨,有「豹子頭」巖蜥之稱的志願者蔣可威,看他與雪豹的不解情緣。

人獸衝突頻發,志願者蔣可威化身福爾摩斯探案,幫助牧民解決實際困難

牧民提汗大叔的羊又被吃了,他又急又氣地找到了志願者蔣可威:「哈布蘭(哈薩克語,指雪豹)是你們保護的嘛,現在我們的羊今天吃3個,明天吃3個,吃光了我們的生活怎麼過?」羊群是哈薩克牧民的命根子,是牧民們貸款買來的希望,現在,它們接二連三地被雪豹吃掉,63歲的提汗大叔難免著急上火。從2015年開始,為了捕捉雪豹的蹤跡,蔣可威和同事們在烏魯木齊南部山區約100平方公裡範圍內,架設了100臺紅外相機,一共追蹤到36隻雪豹。這一次為了弄清真相,蔣可威將相機安裝在了提汗大叔的放牧點附近。相機拍攝到的畫面顯示,這段時間,又有幾隻雪豹光顧了提汗大叔的放牧點。它們趁著夜色而來,這足以說明因為食物的緊缺,雪豹的領地開始下移,轉而到海拔更低的地區捕食牧民家的羊群了。制止不了雪豹連續攻擊家畜,被咬死的羊又因為殘缺不全得不到保險公司的賠償,牧民的損失到底由誰負責?

首先要減少損失才能安撫情緒,雪豹對聲音較為敏感,蔣可威和同事們決定先購置一批擴音器交給牧民,把驅趕的聲音錄進去,這樣到了晚上雪豹就不敢靠近無人看守的羊群。但歸根結底還是要解決天山上出現的生態失衡的問題,蔣可威提出把草場還給野生的北山羊,減少放牧,北山羊可以恢復它的覓食領地,當數量恢復雪豹有了充足食物的時候,雪豹就可以不用冒險去吃牧民家的羊群,這才是一個最終的解決方案。同時,為了解決雪豹棲息地和牧民牧區的衝突,當地政府鼓勵近十戶牧民下山定居,試點開農家樂,穩定的收入讓下山的牧民們安居樂業。蔣可威也把提汗大叔帶到了農家樂和養雞草場,全新的生活方式讓提汗大叔開始有了新的思索。

家有「小型動物園」,雪豹守護者堅持救助野生動物22年

36歲的蔣可威從小就喜愛動物,他用新疆一種本土蜥蜴的名字給自己取名——巖蜥。蔣可威自小便與動物們親密無間,10歲時,他隨父母遷居新疆,地大物博的新疆深深地吸引著蔣可威,經常去野外的他不僅救助野生動物,還曾臥底地下黑市,調查野生動物非法交易情況。在他的努力以及當地政府的有關介入下,這個地下黑市最終被取締。正是在這次臥底地下黑市的過程中,蔣可威對雪豹這種珍貴的貓科動物,留下了深刻印象。野生動物被獵殺的殘酷場景讓蔣可威備受煎熬,他自費參與保護新疆雪豹和其它動物的工作,如今,他在救助野生動物這條路上已經走了22年,他的堅持不僅感染著周圍的志願者夥伴,也吸引了各行各業的人加入雪豹保護的行列。當烏魯木齊至尉犁的高速公路修建到天山南山段時,負責施工的公司特意把蔣可威請到現場,請他指導如何在建設過程中不打擾到雪豹的活動。

天山上的野生動物食物鏈,會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步恢復。當雪豹以王者姿態重返雪線之上的時候,意味著高原生態系統將重新回歸到亙古以來的自然和平衡。蔣可威說:「作為一名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我個人的力量是非常微弱的,我希望更多的中國青年能參與到野生動物保護的工作中來,讓我們的子孫後代不僅僅是從標本和書籍上來認識動物,在這個地球上人與動物的相處應該是平等和諧的。」

在下一期節目中,我們將走近新冠疫情爆發期間,從幫助鄰居採買物資,到幫助外地癌症病人聯繫入院救治,用自己的努力與醫護人員齊發力,組成一道特殊防疫戰線的志願者陳紅橋的故事。該節目將於9月16日10:00芒果TV播出,更多精彩內容,敬請持續關注《致我們共同的地球》。

責任編輯:任芯儀(EN063)

相關焦點

  • 救助野生動物22年 《致我們共同的地球》走近雪豹守護者
    由芒果TV出品,共青團中央宣傳部特別合作的聚焦中國國際公益者青春紀實節目《致我們共同的地球》第五集《新疆:雪豹守護者》9月15日上午10點於芒果TV青春上線。  家有「小型動物園」,雪豹守護者堅持救助野生動物22年  36歲的蔣可威從小就喜愛動物,他用新疆一種本土蜥蜴的名字給自己取名——巖蜥。蔣可威自小便與動物們親密無間,10歲時,他隨父母遷居新疆,地大物博的新疆深深地吸引著蔣可威,經常去野外的他不僅救助野生動物,還曾臥底地下黑市,調查野生動物非法交易情況。
  • 保護「陸龜之王」在行動,《致我們共同的地球》走近「象龜媽媽...
    由芒果TV出品,共青團中央宣傳部特別合作的聚焦中國國際公益者青春紀實節目《致我們共同的地球》第五集《厄瓜多:象龜媽媽的秘密》9月14日上午10點於芒果TV青春上線。多種多樣的生物,是地球經過幾十億年發展進化的結果。
  • 《致我們共同的地球》走近「象龜媽媽」郝夢媛
    由芒果TV出品,共青團中央宣傳部特別合作的聚焦中國國際公益者青春紀實節目《致我們共同的地球》第五集《厄瓜多:象龜媽媽的秘密》9月14日上午10點於芒果TV青春上線。多種多樣的生物,是地球經過幾十億年發展進化的結果。
  • 邊防戰士巡邏途中偶遇雪豹!保護野生動物也是我們的責任!
    邊防戰士巡邏途中偶遇雪豹!保護野生動物也是我們的責任!想見到「雪山之王」雪豹這個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的邊防官兵就很幸運與它短暫相遇,並拍下了珍貴畫面。▼近日,駐守在新疆阿克蘇防區的別迭裡邊防連烏宗圖什河哨所執勤官兵在巡邏時,發現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雪豹,在相遇不到30秒後,這隻罕見的「雪山之王」便消失在陡崖之間。
  • 專訪|野生動物保護者初雯雯:我們怎樣救助與保護河狸
    2009 年,主導並參與「烏倫古河流域蒙新河狸秋冬季生境因子選擇及社區保護意識調查」項目,2017年成立「瞳之初」自然影像工作室,2018年成立阿勒泰地區瞳之初自然保護協會,並因救助與保護河狸被朋友稱為「河狸公主」。
  • 被救助的雪豹如今生活如何
    但對於被救助的兩隻雪豹凌霜和凌雪來說,這個冬季是它們新生活的開始。當天下午,記者走進西寧野生動物園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看到,還在恢復中的凌霜已經能夠自己捕食活鴿,而凌雪因為剛做完手術不久,依舊在休養中。隨著兩隻被救助的雪豹身體逐漸恢復,很多關心它們的市民不禁要問,它們未來如何生活?是放歸自然還是留在動物園內呢?記者對此進行了了解。
  • 雪豹「凌雪太后」獲救助 手術在京順利完成
    2月7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派仕佳德動物醫院了解到,去年10月在青海省玉樹發現的一隻重傷雪豹「凌雪太后」在北京進行了第二次手術,截至下午3時許,手術已順利完成。西寧野生動物園副園長齊新章告訴北青報記者,此後一段時間「凌雪太后」將在北京接受術後護理。
  • 用行動溫暖我們的星球,來聽動物救助的那些故事
    >甚至面臨生命危險我們伸出援手拯救的往往不僅僅是一個生命可能還是一個種群《動物來啦》從2018年開播到現在,陪您了解到許多動物救助的故事:海口的蟒蛇、西寧的雪豹、北京的紅隼.......本期節目,讓我們一起聆聽有關動物救助
  • 注意,前方雪豹出沒!瀾滄江源區尋豹
    如果有什麼大型食肉動物給人的感覺不是兇猛而是美麗,那一定是雪豹。雪豹的數量在全球範圍內日益減少,早在1972年,雪豹就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1989年被中國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牧民俄索在雜多縣,甚至整個青海,大約都是一個傳說。他是國內飼養野生雪豹時間最長的人。既然飼養,怎麼又會是野生?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成立雪豹保護基金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記者侯雪靜)為加強雪豹及其山地生態系統的保護,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成立「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雪豹保護基金」,為公眾教育和社區參與等相關保護工作籌集資金。這是記者21日在中華世紀壇舉辦的「雪山之王—中國雪豹保護攝影展」上了解到的。
  • 三江源野生動物題材紀錄片《雪豹》央視9套開播
    青海新聞網訊 在我省三江源地區拍攝的自然環境題材紀錄片《雪豹》,於11月26日至11月28日每日22時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9套)播出,次日分時段重播。  該片全方位多角度折射出雪豹與牧民之間的關係、人與生態之間的關係,以及在環境保護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將面臨的挑戰。
  • 西寧野生動物園最美貓科動物雪豹
    雪豹貓科大型動物,珍稀瀕危,在中國也被稱為「艾葉豹」、「荷葉豹」、「草豹」,原產於亞洲中部山區。因終年生活在雪線附近而得名,外形似虎,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貓科動物。青海省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以及祁連山地區都有雪豹活動的跡象,更有2020年年初,西寧市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通過紅外相機拍攝到野生雪豹活動,首次證實西寧市範圍內有野生雪豹存在。雪豹常棲於海拔3500-5000米的高原地區雪豹以巖羊為主食,也捕食高原兔等小動物,所以其棲居地也就在巖羊集中分布的山區。
  • 一隻雪豹的千裡求醫之旅:並非所有的雪豹都像它這麼幸運
    北京動物園獸醫院院長早已帶隊等候在機場,接到「凌雪」後直接將其送至動物醫院。2017年12月9日,雪豹「凌雪」在第一次手術前,接受治療。本文圖片均為受訪者提供凌雪是生活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的一隻雪豹,被車輛撞傷後,先是送往省城西寧救助,手術失敗後,又赴京接受第二次手術。
  • 中國雪豹保護者發布「五年計劃」
    「集合各方力量、科學方法與實踐,雪豹非常有可能成為中國另一個野生動物保護成功的典範。中國將為全球高原生態多樣性保護做出貢獻。」廣州遠望野生動物保護服務中心負責人、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專家梁旭昶表示。廣州遠望野生動物保護服務中心負責人、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專家梁旭昶。
  • 博州森林公安救助多隻野生動物 警民攜手共同守護博州生態環境
    救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2020年11月9日,博樂森林派出所接到烏鎮邊境派出所紅星片區民警報稱:博樂市烏鎮巴格布熱村一村民家中有一隻從來都沒有見過的鳥類,有可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接警後民警立即會同博樂市林草局野保辦幹部前往救助。經查:村民蘇克貴7日晚間在農田裡發現一隻鳥喪失行動能力,於是帶回家中飼養,並打電話向片區民警匯報。經市林草局野保辦幹部現場核實認定,該只鳥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大鴇(bao)。目前,大鴇已送往博樂市野生動物救助中心進行治療,待傷勢痊癒後將放歸大自然。
  • 為雪豹而戰!你願意成為高原精靈守護者嗎?
    然而,針對雪豹的全國性保護規劃和保護行動尚未展開,有兩大原因:數據不足和能力欠缺。並且至今也無法回答「中國有多少只雪豹」這個問題。同時雪豹分布的西部地區經濟欠發達,自然保護投入相對薄弱,保護設施和能力都不足以滿足雪豹保護的需求。
  • 野生動物「守護者」探訪蘇州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蘇州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坐落於山腳下,受傷的野生動物在此休養生息、恢復健康。近年來,市民救護受傷受困野生動物的積極性很高,但由於缺乏救護知識,看到野生動物受傷一心想幫忙,反而對動物造成了驚嚇和二次傷害。「如果在野外看到動物受傷,最好是『不打擾』,緊急情況下向專業人士求助。」張春方提醒道。每一次救助小動物的背後,都有著一個溫暖的故事。
  • 野生動物「肇事」村民很煩惱 呼籲:成立民間救助機構
    楊文強還是一名野生動物保護的志願者,他知道鷺鳥、漁鴞等野鳥中,有些是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他不僅不能傷害這些野生動物和鳥類,見到有受困或者受傷的動物時,還會主動參與救助。但他也有一肚子「苦水」:「我保護野生動物,可是誰保護我的蜜蜂、魚塘呢?」
  •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邀你成為野生動物守護者
    2018年4月16日,主題為「為動物發聲,做自然守護者」的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助力雀巢咖啡中國邀你成為野生動物守護者;演員朱亞文受邀為野生動物發聲,講述大象、老虎、穿山甲、犀牛和貓頭鷹的故事,呈現牠們的生存現狀。希望喚起公眾對瀕危物種的保護意識,進而呼籲更多人拒絕非法野生動物製品,讓每一個物種都能在自然的狀態下生存和繁衍。
  • 撿到野保動物上繳索要報酬:救助野生動物該不該獎勵?
    「這個鳥是國家的,我們給救了是不是該給我們一些補助?」4月22日,瀋陽一市民撿到一隻罕見的小鳥,救助人員前往救助時遇到尷尬一幕,撿鳥者的家屬提出要獎勵。救助野生保護動物,到底該不該獎勵?當日清晨,瀋陽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接到市民報告,稱其在居住小區內撿到一隻可愛的小鳥,野保站馬上派瀋陽猛禽救助中心志願者前往救助。到達現場後,救助中心志願者發現是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東方角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