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昆明2月23日電(繆超)記者23日從中國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獲悉,22日中心一頭32歲的母象「平載」順利產下一頭雌象。截至目前,該中心已先後成功繁育9頭小象,在亞洲象的救助、繁育及人工養護方面積累下實踐經驗。
亞洲象是亞洲現存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陸生脊椎動物,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前僅存於南亞、東南亞和中國雲南南部邊境地區,是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
圖為工作人員在為新生小象「九妹」測量身高。中國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供圖
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野象谷的中國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成立於2008年11月,是中國國家林業六大工程(全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15個物種拯救工程在雲南省實施的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旨在開展亞洲象人工繁育研究,收容救助傷病及其它野象,不斷增加亞洲象種群數量。
目前,母象「平載」與新生小象「九妹」平安健康,這也是母象「平載」生產的第三頭小象。新生小象身高94釐米,體重85公斤,身體各項指標良好,出生40分鐘後,小象就能獨立完成站立,2小時15分鐘後第一次吃到母乳。目前,工作人員正實時監測新生小象各項健康指標。
圖為新生小象「九妹」。中國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供圖
據悉,母象「平載」於2018年4月初受孕,在693天的孕期中,均由繁育中心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象爸爸」精心照顧。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象爸爸」們絲毫不敢鬆懈,為避免疫情在人與動物之間交叉感染,他們與繁育中心的救助象每天「同吃同住」,全面做好繁育中心的消毒和救助象的養護與檢測,對懷孕中的母象「平載」重點監護,並為新生小象的誕生和養護提前做好做足準備工作。在母象「平載」出現產前行為後,及時幫助「平載」順利產下小象。
圖為新生小象「九妹」。中國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供圖
截至目前,中國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已先後參與過20多次野生亞洲象的野外營救,現有11頭在進行護理飼養和康復訓練,經過不懈努力和積極探索,中心已先後成功繁育9頭小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