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4月4日宣布,該園區誕生的一隻白犀牛升級當爹,這是中國內地首次突破性成功繁育白犀牛「子二代」,這隻小白犀牛於當日成功合群。 陳驥旻 攝
中新網廣州4月4日電(王華 麥念萍)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4月4日宣布,該園區誕生的一隻白犀牛升級當爹,這是中國內地首次突破性成功繁育白犀牛「子二代」,這隻小白犀牛於當日成功合群。
白犀牛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全世界現僅存有犀牛科4屬5種,均被列入瀕危物種。白犀牛是僅次於大象的第二大陸生脊椎動物,體重可達3.5噸重,根據分布非洲南、北不同區域而分為北方白犀和南方白犀兩個亞種。世界上最後一隻雄性北方白犀「蘇丹」已於去年去世,這一亞種只剩下一對無法自然生育的母女,該物種正式進入滅絕倒計時。目前,科學家正研究如何通過「人工授精」延續該物種珍稀基因。
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4月4日宣布,該園區誕生的一隻白犀牛升級當爹,這是中國內地首次突破性成功繁育白犀牛「子二代」,這隻小白犀牛於當日成功合群。 陳驥旻 攝
廣東長隆集團1997年起從南非引入犀牛,至今擁有南方白犀牛24隻、黑犀牛13隻。其中成功繁育成功了黑犀牛8隻、南方白犀牛4隻,此次成功繁育內地首例南方白犀牛「子二代」,這在珍稀物種異地保護上具有突破性意義。
據長隆動物專家陳思明介紹,特殊身體結構及低生育率使白犀種群數量陷入困境。專家團隊採取擴大犀牛活動範圍、夜間放展、控制採食量等措施,降低雄性白犀牛體重,並對懷孕母犀單獨照顧,於2009年3月3日,成功繁育第一隻南方白犀牛「小王子」。轉眼間,「小王子」升級當爸,兒子「大壯」在2018年6月19日出生,這是中國內地首隻南方白犀牛「子二代」。
母犀「南鳳」則是2015年1月從南非引進的,是位「母愛爆棚」的新手媽媽,對首次產子及帶崽都很緊張。現在隨著「大壯」長大,媽媽已經不盯得那麼緊了,「大壯」也從剛出生48公斤長到了445公斤,9個月實現800斤的驚人漲重,名副其實的大壯。如今「大壯」已經長出雙犀角,體肥、粗壯短腿,外表分外萌,性格卻鬼馬好動,撒嬌本事一流。
當日,大壯成功與犀牛群合群,不僅跟著大部隊學習採食、滾泥浴,還敢與「叔叔」頂牛玩。
記者現場看到,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自駕區設置了兩大犀牛展區,設有泥池,樹樁,懸木丰容展區等,總面積達1500平方米,讓這些龐然大物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記者當日還了解到,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通過檢查孕酮又確認有兩隻白犀牛懷孕,估計將於2019年11月、2020年上半年出生,長隆珍「犀」種群將進一步壯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