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物種南非雙角白犀牛在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繁育 系江北地區首例

2021-01-22 海報新聞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開園五周年之際,喜上加喜再添「重量級」新成員,通過自主科研技術成功繁育南非雙角白犀牛一隻。該頭犀牛幼崽於2020年10月17日凌晨出生,目前已成功吃食初乳,健康狀況良好。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作為國內重要的野生動物易地保護及珍稀野生動物繁育技術科研攻關單位,為豐富我國生物多樣性資源,增加外來物種保有量,合理優化外來物種優勢血統,2014年12月,成功的由南非進口雙角白犀牛6隻至園區進行公眾自然保護教育及種用科研繁育工作。依託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科研團隊自主繁育技術,通過五年的實踐終喜獲成果,本次雙角白犀牛的成功繁育不僅填補了江北地區人工圈養條件下雙角白犀牛繁育的空白,更將進一步對優化、壯大國內雙角白犀牛種群作出貢獻,而且因此獲得的相關科研數據,也將為其它瀕危物種尤其是南非瀕危物種的易地保護繁育工作提供可借鑑數據支撐,具有極其重要的科研意義。

在下一步工作中,濟南野生動物世界將繼續依託現有野生動物優勢資源、依靠自有技術科研平臺,探索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繁育技術途徑,做好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加強技術繁育轉換率,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及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科普:

雙角白犀牛(學名Ceratotherium simum),又名白犀牛、方吻犀,是現存五種犀牛中個頭最大的,體型僅次於大象,共有兩個亞種。本次繁育的雙角白犀牛為南方亞種,主要分布於南非。目前白犀牛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CITES附錄2物種。

相關焦點

  • 濟野成功繁育南非雙角白犀牛系江北地區首例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開園五周年之際,喜上加喜再添「重量級」新成員——通過自主科研技術成功繁育南非雙角白犀牛一隻。
  •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成功繁育世界瀕危南非雙角白犀牛
    10月17日凌晨,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成功繁育一頭南非雙角白犀牛濟南野生動物世界作為國內重要的野生動物易地保護及珍稀野生動物繁育技術科研攻關單位,為豐富我國生物多樣性資源,增加外來物種保有量,合理優化外來物種優勢血統,2014年12月,成功從南非進口雙角白犀牛6頭至園區進行公眾自然保護教育及種用科研繁育。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科研團隊歷經五年自主繁育技術實踐,終於喜獲成果。
  • 世界瀕危動物南非雙角白犀牛在濟南成功繁育
    【解說】近日,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通過自主科研技術成功繁育一隻南非雙角白犀牛。該頭犀牛幼崽於10月17日出生,目前健康狀況良好。  【同期】濟南野生動物世界動管部 副部長 苗慶琪  10月17號凌晨12點半(母犀牛)開始出現相對平時一些異常的走動,比較頻繁地起臥,尿液也逐漸增多,到凌晨3點多就順利生產下來了,到6點多的時候(小犀牛)就可以完全站立,並開始來回走動了。
  • 中國江北首隻南非雙角白犀牛在濟南繁育成功 健康狀況良好
    中國江北首隻南非雙角白犀牛在濟南繁育成功 健康狀況良好 2020-10-20 19:09:19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周馳 責任編輯:周馳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近日成功繁育出一隻南非雙角白犀牛
  • 江北第一隻雙角白犀牛在濟南野生動物園自然繁育成功
    12月26日,山東省濟南野生動物園人工圈養自然繁育的雙角白犀牛「奔奔」首次與觀眾見面,這標誌著我國北方自然繁育珍稀野生動物的水平再上新臺階。據了解,小「奔奔」出生在2020年的10月17日凌晨,「奔奔」媽媽「朵朵」經過了493天的辛苦孕育,終於順利產下了「奔奔」。
  • 江北第一隻雙角白犀牛寶寶在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正式與大家見面
    元旦將近,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這個冬天看點多多、玩法多多!江北第一隻雙角白犀牛寶寶自即日起正式與遊客朋友見面啦!更有5元預訂元旦特惠票購票權、198元(原價:388元/張)超低價2021暢遊年票等您來購……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承包你的新年專屬願望。萌翻眾人!
  • 江北第一隻雙角白犀牛寶寶(奔奔)正式與大家見面啦!
    元旦將近,濟野冬天看點多多、玩法多多江北第一隻雙角白犀牛寶寶自即日起正式與遊客朋友見面啦!更有5元預訂元旦特惠票購票權、198元(原價:388元/張)2021暢遊年票等你來購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承包你的新年願望萌翻眾人!犀牛寶寶與遊客正式見面啦自2020年10月17日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江北首例雙角白犀牛寶寶出生以來,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在被各大媒體爭相報導的同時,景區還特地為小犀牛推出了徵名活動。
  • 江北第一隻雙角白犀牛寶寶有名字啦!即日起正式與遊客見面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戚雲雷經過13天的線上徵名,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江北第一隻雙角白犀牛寶寶有了名字,名叫「奔奔」。12月26日,在媽媽「朵朵」的陪伴下,已兩個月零十天大的「奔奔」正式與遊客見面,受到遊客尤其是小朋友們的喜愛。
  • 濟南野生動物園剛出生白犀牛寶寶首次和觀眾見面,名叫「奔奔」
    12月26日,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犀牛館,兩個多月前出生的小犀牛寶寶首次與觀眾見面。這隻小犀牛屬於我國江北首例誕生的白犀牛寶寶,十分珍稀。據飼養員介紹,目前已經長到了150多斤,小犀牛活潑可愛、憨態可掬,讓首次見面的小朋友們興奮異常。
  • 山東濟南 我國北方首次成功繁育南非雙角白犀牛
    山東濟南
  • 中國內地首次成功繁育白犀牛「子二代」
    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4月4日宣布,該園區誕生的一隻白犀牛升級當爹,這是中國內地首次突破性成功繁育白犀牛「子二代」,這隻小白犀牛於當日成功合群。 陳驥旻 攝中新網廣州4月4日電(王華 麥念萍)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4月4日宣布,該園區誕生的一隻白犀牛升級當爹,這是中國內地首次突破性成功繁育白犀牛「子二代」,這隻小白犀牛於當日成功合群。白犀牛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全世界現僅存有犀牛科4屬5種,均被列入瀕危物種。
  • 瀕危物種—犀牛
    爆裂丙烯、水粉顏料、英文報紙、勾線筆、刮刀;犀牛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動物,犀類動物腿短、體肥笨拙,皮厚粗糙,並於肩腰等處成褶皺排列,頭大而長,頸短粗,長唇延長伸出;頭部有實心的獨角或雙角(有的雌性無角),身體呈黃褐、褐、黑或灰色。
  • 國內首隻白犀牛「子二代」在穗成功繁育
    中青在線訊(麥念萍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林潔)近日,在廣州誕生的首隻白犀牛已經升級為爸爸,長隆珍「犀」大家族再添「大壯丁」,國內首次突破性地成功繁育白犀牛「子二代」。目前,瀕危物種犀牛在廣州已形成30多隻的大種群。
  • 犀牛瀕危的原因 保護野生動物的必要性
    受生態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全球犀牛數量不斷減少,非政府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南非辦公室在2010年發起世界犀牛日,設在每年的9月22日,目的是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生態環保活動,強化人們保護犀牛的意識,那麼犀牛瀕危的原因有哪些呢?
  • 本國犀牛已滅絕 尚比亞將從南非引入15頭
    新華網盧薩卡9月22日專電(記者石壽河)尚比亞野生動物局22日向記者透露,尚比亞政府計劃從南非再引進15頭犀牛,加上原先引進的6頭犀牛,尚比亞犀牛數量將可達到21頭。  動物局局長哈彭加告訴記者說,尚比亞在上世紀70年代曾擁有2000多頭犀牛,但由於偷獵者瘋狂捕殺,致使這一世界珍稀動物在尚比亞全部滅絕。
  • 華南虎:極度瀕危物種之一 野生不到30隻
    1959年2月,林業部頒發的批示裡,把華南虎劃歸到與熊、豹、狼同一類有害動物,號召獵人「全力以赴地捕殺」;而東北虎被列入與大熊貓、金絲猴、長臂猿同一類的保護動物,可以活捕,不能殺死。1962年9月,國務院頒布指示保護和合理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列出19種動物為嚴禁捕獵動物,並在一些地區受到保護。華南虎再度被排斥在外。
  • 世界犀牛日:拯救北白犀的一線生機
    如今,最後一頭雄性北白犀蘇丹已於2018年離世……現在仍有一線生機:人工繁育。由於已經沒有雄性,雌性的北白犀也無法再次懷孕,人工繁育可以說是一個複雜而且風險較高的過程。雖然科學家們已經儲存了精子,但他們還需收集卵子,這需要給雌性注射長達兩個小時的鎮靜劑。
  • 華南虎:極度瀕危的物種之一 世上少於30隻野生
    目前園內華南虎已繁育到24隻。,估計世界上少於20至30隻野生華南虎,在中國的18個動物園中還有70隻圈養的華南虎,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979年,農業部將華南虎列為一級保護動物。不過,這些措施似乎已經晚了。據估計,1981年,野生華南虎大約只剩下150隻到200隻。   最擔心華南虎滅絕的,似乎還是外國人。1986年4月,在美國舉行的「世界老虎保護戰略學術會議」,急急忙忙把中國特產華南虎列為「最優先需要國際保護的瀕危動物」。
  • 盤點各國貨幣上的動物:南非蘭特上的非洲五霸
    南非:紙幣上的「非洲五霸」   現今的南非紙幣一共有五種面值:10、20、50、100、200蘭特,分別表現了非洲最強大的五種動物,俗稱「非洲五霸」―――   10蘭特:白犀牛   20蘭特:非洲象   50蘭特:非洲獅   100蘭特:非洲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