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 我國北方首次成功繁育南非雙角白犀牛

2020-11-27 光明網

https://flv1.gmw.cn/soby/sobey/20201028/1603869453186_High.mp4

  山東濟南 我國北方首次成功繁育南非雙角白犀牛(央文)

[ 責編:範子川 ]

閱讀剩餘全文(

相關焦點

  • 世界瀕危動物南非雙角白犀牛在濟南成功繁育
    【解說】近日,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通過自主科研技術成功繁育一隻南非雙角白犀牛。該頭犀牛幼崽於10月17日出生,目前健康狀況良好。  【解說】10月20日,記者在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的監控畫面中看到,小犀牛依偎在犀牛媽媽朵朵的身邊,一會豎起小耳朵傾聽周圍的聲音,一會用厚重的腳掌輕踩腳下的乾草,仿佛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據該園區動管部副部長苗慶琪介紹,小犀牛經過犀牛媽媽懷胎16個月才得以降生,在此之前,園區工作人員克服了諸多困難,保證其被順利生產。
  •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成功繁育世界瀕危南非雙角白犀牛
    10月17日凌晨,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成功繁育一頭南非雙角白犀牛,目前已成功吃到初乳,健康狀況良好。濟南野生動物世界作為國內重要的野生動物易地保護及珍稀野生動物繁育技術科研攻關單位,為豐富我國生物多樣性資源,增加外來物種保有量,合理優化外來物種優勢血統,2014年12月,成功從南非進口雙角白犀牛6頭至園區進行公眾自然保護教育及種用科研繁育。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科研團隊歷經五年自主繁育技術實踐,終於喜獲成果。
  • 中國江北首隻南非雙角白犀牛在濟南繁育成功 健康狀況良好
    中國江北首隻南非雙角白犀牛在濟南繁育成功 健康狀況良好 2020-10-20 19:09:19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周馳 責任編輯:周馳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近日成功繁育出一隻南非雙角白犀牛
  • 濟野成功繁育南非雙角白犀牛系江北地區首例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開園五周年之際,喜上加喜再添「重量級」新成員——通過自主科研技術成功繁育南非雙角白犀牛一隻。
  • 瀕危物種南非雙角白犀牛在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繁育 系江北地區首例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開園五周年之際,喜上加喜再添「重量級」新成員,通過自主科研技術成功繁育南非雙角白犀牛一隻。該頭犀牛幼崽於2020年10月17日凌晨出生,目前已成功吃食初乳,健康狀況良好。濟南野生動物世界作為國內重要的野生動物易地保護及珍稀野生動物繁育技術科研攻關單位,為豐富我國生物多樣性資源,增加外來物種保有量,合理優化外來物種優勢血統,2014年12月,成功的由南非進口雙角白犀牛6隻至園區進行公眾自然保護教育及種用科研繁育工作。
  • 江北第一隻雙角白犀牛在濟南野生動物園自然繁育成功
    12月26日,山東省濟南野生動物園人工圈養自然繁育的雙角白犀牛「奔奔」首次與觀眾見面,這標誌著我國北方自然繁育珍稀野生動物的水平再上新臺階。據了解,小「奔奔」出生在2020年的10月17日凌晨,「奔奔」媽媽「朵朵」經過了493天的辛苦孕育,終於順利產下了「奔奔」。
  • 中國內地首次成功繁育白犀牛「子二代」
    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4月4日宣布,該園區誕生的一隻白犀牛升級當爹,這是中國內地首次突破性成功繁育白犀牛「子二代」,這隻小白犀牛於當日成功合群。 陳驥旻 攝中新網廣州4月4日電(王華 麥念萍)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4月4日宣布,該園區誕生的一隻白犀牛升級當爹,這是中國內地首次突破性成功繁育白犀牛「子二代」,這隻小白犀牛於當日成功合群。白犀牛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全世界現僅存有犀牛科4屬5種,均被列入瀕危物種。
  • 江北第一隻雙角白犀牛寶寶在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正式與大家見面
    元旦將近,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這個冬天看點多多、玩法多多!江北第一隻雙角白犀牛寶寶自即日起正式與遊客朋友見面啦!更有5元預訂元旦特惠票購票權、198元(原價:388元/張)超低價2021暢遊年票等您來購……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承包你的新年專屬願望。萌翻眾人!
  • 濟南野生動物園剛出生白犀牛寶寶首次和觀眾見面,名叫「奔奔」
    12月26日,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犀牛館,兩個多月前出生的小犀牛寶寶首次與觀眾見面。這隻小犀牛屬於我國江北首例誕生的白犀牛寶寶,十分珍稀。據飼養員介紹,目前已經長到了150多斤,小犀牛活潑可愛、憨態可掬,讓首次見面的小朋友們興奮異常。
  • 江北第一隻雙角白犀牛寶寶(奔奔)正式與大家見面啦!
    元旦將近,濟野冬天看點多多、玩法多多江北第一隻雙角白犀牛寶寶自即日起正式與遊客朋友見面啦!更有5元預訂元旦特惠票購票權、198元(原價:388元/張)2021暢遊年票等你來購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承包你的新年願望萌翻眾人!犀牛寶寶與遊客正式見面啦自2020年10月17日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江北首例雙角白犀牛寶寶出生以來,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在被各大媒體爭相報導的同時,景區還特地為小犀牛推出了徵名活動。
  • 江北第一隻雙角白犀牛寶寶有名字啦!即日起正式與遊客見面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戚雲雷經過13天的線上徵名,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江北第一隻雙角白犀牛寶寶有了名字,名叫「奔奔」。12月26日,在媽媽「朵朵」的陪伴下,已兩個月零十天大的「奔奔」正式與遊客見面,受到遊客尤其是小朋友們的喜愛。
  • 國內首隻白犀牛「子二代」在穗成功繁育
    中青在線訊(麥念萍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林潔)近日,在廣州誕生的首隻白犀牛已經升級為爸爸,長隆珍「犀」大家族再添「大壯丁」,國內首次突破性地成功繁育白犀牛「子二代」。目前,瀕危物種犀牛在廣州已形成30多隻的大種群。
  • 南方白犀牛成「代孕媽媽」 助力北方白犀牛繁衍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一頭南方白犀牛經人工授精成功懷孕,若能懷足月,有望成為「代孕媽媽」,幫助面臨滅絕危險的北方白犀牛生育後代。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研究人員16日宣布,這頭名為「維多利亞」的南方白犀牛懷孕兩個月。
  • 滅絕邊緣現重大轉機 全球僅存兩頭北方白犀牛取卵成功
    捷克、肯亞野生動物保護局以及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多方合作和努力下,一支獸醫團隊於當地時間22日成功從世界上僅存的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各取出5顆卵子,共計10顆卵子。國際研究團隊接下來計劃將解凍早年收集的雄性北方白犀牛的精子,對這10顆來之不易的卵子進行人工授精。
  • 北方白犀牛最後的雄性死亡 這個物種還能延續下去嗎
    原標題:The Last Male Northern White Rhino Is Dead, but the Subspecies Could Still Survive) 網易科技訊 3月22日消息,據Futurism報導,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
  • 拯救最後的北方白犀牛
    蘇丹是目前全球僅有的5頭北方白犀牛中的唯一雄性。為了防止被獵殺,它那本可以長到1米多長的兩隻犀牛角已被割去,保護區的40名持槍守衛和18名飼養員不分晝夜輪流看護。「因為年齡太大,也怕它和其他犀牛打鬥受傷,現在很少讓它到野外去,已經圈養有一年多了,」首席飼養員穆罕默德·多約無奈地說。
  • 法媒:科學家培育出試管北方白犀牛胚胎
    參考消息網7月6日報導 法媒稱,科學家7月4日說,在世界上最後一隻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死後幾個月,他們已經培育出含有其DNA的胚胎,從而有望拯救這個亞種免於滅絕。據法新社7月4日報導,由於現存兩隻北方白犀牛都是不育的雌性,科學家希望他們的突破性技術能有助於重新建立一個可繁育的北方白犀牛種群。
  • 全球最後一頭雄性白犀牛被24小時持槍保衛(圖)
    白犀牛蘇丹被護林員持槍守衛。居住在肯亞自然保護區的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今年已經43歲了。2009年,蘇丹和兩頭雌性白犀牛從捷克共和國的動物園搬到了肯亞的自然保護區中,他們此行的任務是為自己的種族繁育後代。在它們來到自然保護區前,大家都信心滿滿,希望蘇丹能將白犀牛的生命繼續延續下去。但是繁育子嗣的計劃到現在都沒有成功,壞消息卻不期而至,另外一頭雄性白犀牛蘇尼在去年十月死去,蘇丹成為了世界上最孤獨的一頭白犀牛。
  • 科學家用「試管嬰兒」技術拯救北方白犀牛,目前只剩兩雌性
    北方白犀牛,世界上最瀕危的動物之一,目前只剩下兩頭雌性個體,然而一個太老,一個無法生育,在這種情況下,科學家用人類「試管嬰兒」的方法,在實驗室製造了兩個北方白犀牛胚胎,給了這個種群渺茫的生存機會。現在研究人員已經成功了一半,下一步就是將實驗室創造的胚胎植入南方白犀牛的肚子中,生產出新的北方白犀牛。
  • 蘇門答臘犀牛:亞洲唯一的雙角犀牛,也是全球體型最小的犀牛
    蘇門答臘犀牛,亞洲唯一的雙角犀牛,也是全球體型最小的犀牛蘇門答臘犀牛高1.2~1.5米,長2.5~3.2米,重量800千克。據估計,現存蘇門答臘犀牛數量不足400隻,是存量最少的大型動物之一蘇門答臘犀牛是長毛犀牛與地球上最早的犀牛的後裔,它們普遍被人認為過去200萬年來沒有任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