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門答臘犀牛,亞洲唯一的雙角犀牛,也是全球體型最小的犀牛
蘇門答臘犀牛高1.2~1.5米,長2.5~3.2米,重量800千克。據估計,現存蘇門答臘犀牛數量不足400隻,是存量最少的大型動物之一蘇門答臘犀牛是長毛犀牛與地球上最早的犀牛的後裔,它們普遍被人認為過去200萬年來沒有任何改變。

這種長相原始的犀牛也稱為「毛犀牛」全身覆蓋一層長長的、紅褐色的毛。不僅是亞洲唯一的雙角犀牛,站立時身高有0.9~1.5米,也是全球體型最小的犀牛。蘇門答臘犀牛行動敏捷,可以爬上陡峭的坡地與穿越茂密的矮樹叢蘇門答臘犀牛行蹤曾經遍布不丹的喜馬拉雅山山腳與印度東部,穿越緬甸、泰國,到達越南與中國,向南穿越馬來半島,來到蘇門答臘與婆羅洲。因為人類大量捕殺漸漸從這一大片區域消失了,使得目前只剩蘇門答臘、婆羅門洲與馬來西亞能看到蘇門答臘犀牛。

其中以蘇門答臘的數目最多,主要集中在武吉巴裡杉西拉坦、古農列尤擇和克尼西士巴拉國家在三種亞洲犀牛中,除爪哇犀牛外,蘇門答臘犀牛的瀕危程度最嚴公園。重,目前野生的數目不到300頭,盜獵嚴重危及它們的生存有人預期,如果不採取保育行動,蘇門答臘犀牛10年內就會絕種。


和蘇門答臘犀牛不同的北部白犀牛,它與非洲南部的白犀牛在基因上存在較大差異,它們曾在烏幹達大量繁殖,但是由於當地政府的疏於保護而漸漸消失。在瓜蘭巴國家公園中,它們的數目曾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達到35隻,在2003年4月為30隻,其後有6隻被殺,4隻新出生,其後又有2隻被獵殺,同時還有近千頭大象被殺。剛果瓜蘭巴國家公園擁有世界僅存的不足25隻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將可能在地球上徹底消失。


儘管象牙、犀牛角等交易在全球範圍內被禁止,但是黑市交易仍然熱火朝天,在葉門就有專門的犀牛角市場,在那裡以犀牛角製成手柄的匕首,是眾多買家和賣家關注的焦點,是身份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