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的滅絕竟然是近親繁殖的原因!

2020-11-27 動物森友

想像一下,你在一片非洲平原上,你腳下的土地開始搖晃。你抬頭一看,看到一頭巨大的坦克形狀的犀牛向你咆哮著,像一頭公牛一樣打噴嚏,巨大的角已經降了下來。你的想法是什麼?。嗯,不要試著彎彎曲曲地跑(這就是躲避鱷魚的方法),也不要坐下來試著讓自己變小(這是為了安撫大猩猩,而不是犀牛)。你最好的選擇就是躲起來,即使你周圍只能看到一塊小石頭或一棵瘦骨嶙峋的樹。事實上,你有很好的機會逃脫懲罰,因為儘管大自然給了犀牛許多非凡的天賦,但好的視力並不在其中。

犀牛是瞎子嗎?

研究表明,犀牛的視力大約是貓的一半,普通人的十分之一。眾所周知,即使犀牛在100英尺外的開闊平原上,它們也不會注意到其他體型較大的動物,比如人類。如果你是那頭犀牛沒有注意到的,你可能會覺得它很甜蜜,很滑稽,但不會有人建議你笑。犀牛有很好的聽力來補償它們視力不佳的情況,一旦它們開始向你衝去,你就失去了對你身體功能的控制,它們也有很好的嗅覺來進一步幫助它們

但是為什麼犀牛視力不好呢?一些人爭辯說,它們非常可怕,可能導致這種感覺隨著時間的推移被進化忽視了-幾乎沒有捕食者願意接受它們,犀牛甚至需要良好的視力嗎?不幸的是,大多數人都同意,更有說服力的理論也要悲哀得多。世界上剩下的犀牛很少了,它們存活的地方通常都是地理上非常小的口袋。

為什麼犀牛的視力不好?

其結果是,許多犀牛種群採取了近親繁殖,這導致了遺傳缺陷,如視力低下,並使問題變得更糟-不孕不育。

犀牛是如何最終變得如此稀缺的,這是一個很長的故事。它們曾經在歐洲、亞洲和非洲很常見,早期歐洲人自從出現在洞穴壁畫中就很熟悉它們。即使在20世紀初,仍有50萬頭犀牛在非洲和亞洲漫步,但現在,在數十年的狩獵、偷獵和棲息地喪失之後,這個數字可能已經減少到只有2.9萬頭。

近年來,壞消息層出不窮:西部黑犀牛和北部白犀牛被宣布滅絕,只有兩頭北白犀牛還活著,就在四個月前,馬來西亞最後一隻蘇門答臘犀牛伊曼(Iman)死亡,犀牛遠不是唯一因數量減少和隨之而來的近親繁殖而瀕臨滅絕的大型動物。

近親交配對其他瀕危動物有什麼影響?

大熊貓可能是所有瀕危物種中最受歡迎的,也被認為通過近親繁殖損害了自己的生育力和性慾。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熊貓也很難生存,因為它們只活了12年,生殖期很短,但它們的前景肯定會因為生育力受損和許多幼崽出生時有基因缺陷而惡化,無法長期存活。

並不是所有的近親繁殖都是動物數量減少所產生的最後手段。有時,人類扮演著直接的角色,就像白虎一樣。雖然有些人試圖將白虎描繪成經典橙色老虎的有趣而充滿異國情調的自然變體,但事實並非如此。事實上,自從20世紀50年代偶然發現一隻白色幼虎與一群橙色老虎在一起以來,就再也沒有在野外看到過白虎。發現他的人看到了他天生淺色的商業潛力,於是偷走了這隻幼崽。今天所有的白虎都是這個個體的後代,是無數代近親交配的結果,目的是重複相同的基因變異。

其中一些白虎已經出名,特別是通過Siegfried&Roy在拉斯維加斯時裝秀中使用的白虎。但不那麼炫耀的現實是,大多數白虎都受到一系列基因問題的困擾,從較輕的(幾乎所有人都有對眼和顎裂)到較嚴重的(腎臟問題和脊柱問題,導致過早死亡)。

老虎肯尼

當一隻名為肯尼的特別畸形的白虎在大約2歲時獲救時,近親白虎的困境變得眾所周知。一位飼養員由於他明顯的缺陷而無法出售他,並把他留在自己的汙穢之中,直到他被一個避難所帶走。肯尼一年前去世,他是一名年輕的皮膚癌受害者,他可能因為殘酷的基因遺傳而變得脆弱。

但你不必去動物園看近親繁殖的證據。事實上,你可以在你當地的狗公園看到它。近親繁殖犬的出現,是因為某些狗,具有特別優秀的特點,被認為是該品種的代表,然後被用於父親的許多幼犬幼犬。後來,一些產生的幼犬將與其他幼犬的父親相同的其他狗交配,從而導致近親繁殖。

眾所周知,一些犬種容易發生與近親繁殖有關的出生缺陷。例如,斑點狗的聽力通常很差,高索容易患心臟病,許多德國牧羊犬都有臀部問題。雖然倡導團體和飼養者開始引入一些新的措施來應對這個問題,但它仍然非常普遍。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想離開這個令人沮喪的話題,給你一個歡快的理由。你猜怎麼著,又是關於犀牛的。在我們給你一份已經滅絕的犀牛物種的名單之前,近親繁殖是部分原因。我們沒有提到的是,還有其他物種已經從滅絕的邊緣恢復過來。

在非洲,黑犀牛的數量正在迅速增加,並從近親繁殖的研究中吸取經驗,正在做出新的努力來幹預瀕臨滅絕的蘇門答臘犀牛的命運。健康的樣本將被轉移到不同的地理位置,將新鮮的基因注入剩下的基因庫,所有這些都是為了讓這些令人敬畏的野獸有機會再次茁壯成長和受到驚嚇。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關注並點讚吧 有什麼疑問或問題 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我是森友 一個熱愛動物的森友

相關焦點

  • 智人只是背鍋俠,近親繁殖和時運不濟,才是尼安德塔人滅絕的原因
    科學界普遍認為,由於智人在大概6萬年前從非洲大陸遷往歐洲和近東地區後搶奪了當地尼安德塔人的資源,最終在大約4萬年前導致了尼安德塔人的滅絕。但是前不久荷蘭的科學家團隊公布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指出尼安德塔人滅絕的真正原因可能是源於親近繁殖和運氣不好。
  • 他們是歐洲人的早期祖先 滅絕原因眾說紛紜 近親繁殖或鉛中毒?
    這是尼安德特人的基本情況,不過最有意思的問題是他們如何滅絕的,有這樣幾種說法,一個是遷移中適應不了環境變化而滅絕,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近親繁殖的原因導致物種滅絕,但我最想聊的是環境汙染導致其滅亡。 我們先看第一種說法,說是尼安德特人被智人數量上壓制,據數據顯示早期的智人是尼安德特人的十倍,因為智人的不斷侵犯和壓迫使其不得不遷移到更偏僻和食物稀少的地方,因為難以適應新的環境變化這個物種慢慢地滅絕。
  • 世界又一物種滅絕,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被「安樂死」
    今天說個比較沉重的話題——物種滅絕。據統計,全世界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每小時有3個物種滅絕。這其中有「天命如此」的,但絕大部分還是和人類的造孽脫不了干係的,生態環境破壞和過度獵殺是兩大禍首。其實小編也很難相信,擁有如此高度文明的人類是地球上最兇殘的物種。
  • 歷史老照片:廣東、廣西的大象犀牛為什麼滅絕了?原因是2字
    你們知道廣東和廣西的大象和犀牛為什麼滅絕了嗎?我們都聽過曹州衝像的故事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這這頭大象是從哪裡來的呢,這可是被忽略了1000多年的問題。很多人說他的那個大象是孫權送的,為什麼廣東和廣西的就沒有了,那你們有想過這個問題嗎,是自然原因還是人為原因呢。
  • 近親繁殖導致塔斯馬尼亞虎滅絕
    由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韋伯•米勒領導的國際性研究小組,對從兩個塔斯馬尼亞虎(袋狼)毛髮中提取的DNA進行研究分析後發現,這種已滅絕了70年的澳大利亞動物,其滅絕原因可能是近親繁殖。該研究發表在周一出版的《基因組研究》雜誌上。
  • 揭秘中國犀牛2000年的滅絕之路:是天災還是人禍?
    大家知道,現在中國絕大多數地區是不產犀牛的,一提起犀牛大家就會想到非洲、埃及或者尼羅河等熱帶地區,那裡才應該是犀牛生存的天堂。然而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中國,犀牛的足跡卻遍布中原大地,而且數量還相當之多。那麼,2000年前遍布中國的野生犀牛為何在中國一頭都見不到了呢?這是天災還是人禍?
  • 為什麼體型龐大的犀牛會在中國滅絕?
    從上面的介紹我們能夠看出,這三種曾經生活在我國境內的犀牛,在其他的地方依然有存在,這些犀牛的種並沒有滅絕,只是在我國境內滅絕了。因此,我們稱這種滅絕為:區域性滅絕。從這三種犀牛的現存分布看,它們依然在我國的東南(印度)以及南(印尼)還有存活,由此我們可以推斷,這三種犀牛應該是曾經分布於我國的南方地區。
  • 廣東、廣西的大象犀牛為什麼滅絕了?
    兩廣境內曾有大象和犀牛事實上,在一千多年前廣東、廣西境內不止有大象,還有犀牛。西漢人桓寬所著的《鹽鐵論·力耕》記載:「珠璣犀牛出桂林」(珠璣是珠寶、珠玉的意思)。大象犀牛的「美好年代」那為什麼現在兩廣境內沒有大象犀牛了呢?究其主要原因皆跟氣候變化有關。大象犀牛都是生活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如今兩廣的氣候基本不適合它們生存,自然就消失了。但在一兩千年前中國的氣候不是這樣的。
  • 大猩猩唯有「近親繁殖」
    通常情況下,近親繁殖會降低物種的適應能力,使得來自疾病與環境變化的威脅變大。但薛雅麗等人驚訝地發現,山地大猩猩的近親繁殖其實是有好處的,許多有害的基因突變通過近親繁殖被清除。這種現象說明,隨著種群數量持續萎縮,山地大猩猩為生存而做出了適應性改變。 研究人員還通過分析基因組發現,數千年來,山地大猩猩的種群數量其實一直很小,平均保持幾百隻的水平。
  • 7隻瀕臨滅絕黑犀牛在搬遷中死亡 當局未能說明原因引眾怒
    據BBC新聞網報導,7隻瀕臨滅絕的黑犀牛在被運往肯亞新的野生動物保護區時死亡。野生動物官員正在試圖找到這種極度瀕危動物未能在旅途中倖存下來的原因,死亡原因尚不清楚。根據法新社的報導,有14隻瀕危黑犀牛被運往肯亞最大的國家公園東察沃,但其中7隻卻不幸死亡。
  • 犀牛瀕危的原因 保護野生動物的必要性
    受生態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全球犀牛數量不斷減少,非政府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南非辦公室在2010年發起世界犀牛日,設在每年的9月22日,目的是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生態環保活動,強化人們保護犀牛的意識,那麼犀牛瀕危的原因有哪些呢?
  • 科學家確定導致長毛犀牛滅絕的真正原因是氣候變化 而非人類捕獵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在研究遠古長毛犀牛遺骸時發現,氣候變化導致了它們的滅亡,而由非人類捕獵引起。
  • 研究人員稱古毛犀牛滅絕是因氣候變化所致
    科學家研究了關於史前巨型動物,如長毛象、穴居獅和毛犀牛在上一個冰河時代結束時的滅絕現象。此前,這一滅絕事件與早期人類在全球範圍內對狩獵動物的傳播有關。 然而,新的研究發現,毛犀牛滅絕的原因可能與過度獵殺不同。 科學家表示,氣候變化可能導致了這種生物的滅絕。
  • 在卡齊蘭加國家公園的瀕臨滅絕的一隻有角的犀牛
    在阿薩姆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址卡齊蘭加國家公園看到瀕臨滅絕的獨角犀牛是Holiday Scout巡迴演唱會的一部分。你還記得當我去蘭卡威並在網上看到一個關於犀牛之旅的事情......結果證明是犀牛是一種四輪車。我猶豫地問桑格...... 「他們是真正的犀牛嗎?」 他就像,是嗎?… 好的。只是檢查。
  • 《戀愛的犀牛》| 愛情會隨犀牛一同滅絕嗎?
    犀牛 是一種個頭很大的動物。世界上的犀牛有五種:黑犀牛,白犀牛,蘇門答臘犀,印度犀和爪哇犀已經基本滅絕了。犀牛的外表稍顯笨拙,內心卻十分纖細。犀牛,除極少數時候會表現出攻擊性之外,都表現得溫柔。犀牛,也是種孤獨的動物,又是多麼美好的生物。
  • 戀愛的犀牛們——黑犀牛西非亞種滅絕,發舊文紀念。
    今天的消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表示,黑犀牛西部亞種Diceros bicornis longipes已於11月10日野外滅絕。這已經不近幾十年來犀牛家族唯一的訃告了。世界上的犀牛有五種「馬路:有的犀牛生活在乾燥而開闊的草原地帶,有的犀牛則喜歡棲息在濃密的森林中,他們吃的食物也不同,有的喜歡吃草,有的喜歡吃樹葉,有的草和樹葉都吃。犀牛的名字來源於希臘文,是熱帶動物。世界上的犀牛有五種:黑犀牛、白犀牛、蘇門答臘犀、印度犀和爪哇犀,已經基本滅絕了。
  • 近親繁殖有什麼優缺點?有哪些近親繁殖的例子?
    近親繁殖的缺點我們知道,人類近親結婚的話,生育的後代有較大可能存在先天性缺陷疾病,所以國家是禁止近親結婚的;其實對於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近親繁殖也會存在同樣的問題,比如有研究表明,大山雀近親繁殖的後代,死亡率比非近親繁殖高了7%,家豬近親繁殖的後代體質較弱,生長也比較緩慢。
  • 珍稀的北方白犀牛即將滅絕,犀牛角價格則在水漲船高,這很正常?
    從理論上來說,這一物種的滅絕已經進入倒計時。  類似這樣的悲傷故事,近年來接二連三地上演。滅絕物種的名單不斷增添新成員,其中一些默默無聞的物種悄無聲息地永遠消失了,沒有激起一點波瀾;一些大名鼎鼎的物種,其滅絕更多表現為一起傳播事件。比如中國特有的淡水鯨類,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的白鰭豚,早在2007年8月8日就被《皇家協會生物信箋》期刊正式公布為功能性滅絕。
  • 美國唯一的本土鸚鵡,竟然「一夜間」滅絕,兇手竟然是——
    專家認為人類在該物種滅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為了擴大農業發展,人們砍伐森林,破壞了鳥類的棲息地,這可能是鳥類滅絕的原因之一;眾所周知,滅絕因素非常複雜,人類是其中重要一環,但還有疾病、自然災害等因素。很多科學家認為,卡羅萊納長尾小鸚鵡的滅絕,不應該由人類來背鍋,可能是由於家禽傳播的疾病,或者突然的自然災害導致物種滅絕。
  • 力挽狂瀾:人們有望將北部白犀牛從滅絕的邊緣拉回來
    其中白犀牛是犀牛中個頭最大的,體型僅次於大象。它有兩個亞種,北部白犀牛和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的數量只剩下兩頭雌性犀牛,意味著已走向滅絕。而北部白犀牛滅絕的過程,自然是因為它們的犀牛角。犀牛在自然環境下幾乎沒有天敵,它們體型大而且性情暴躁,堅硬的犀牛角是它們最有力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