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老照片:廣東、廣西的大象犀牛為什麼滅絕了?原因是2字

2020-12-06 騰訊網

你們知道廣東和廣西的大象和犀牛為什麼滅絕了嗎?我們都聽過曹州衝像的故事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這這頭大象是從哪裡來的呢,這可是被忽略了1000多年的問題。很多人說他的那個大象是孫權送的,為什麼廣東和廣西的就沒有了,那你們有想過這個問題嗎,是自然原因還是人為原因呢。

史記記載說過大象和犀牛他們的生存環境不適合在廣東和廣西這一帶沿海城市,他們這邊屬於比較熱,大象和犀牛適應不了,所以會滅絕,那真的是這樣子嗎?可是在湖南那一帶也很熱,大象和犀牛也在那邊活過來了,而且人們也很喜歡這些大象和犀牛,這又是為什麼呢。

接下來就到了解密的時刻很多專家稱去考驗過這個問題,他們說有一半的原因是因為氣候還有一個原因是由於人為原因。因為在廣東和廣西那一帶,大象會去踩踏他們的田園,他們會把犀牛的角拿去送人,這樣他們有利於他們更快一步升級。大家也知道大象遊戲又是比較稀有的動物,所以那那會兒只要有大象犀牛這動物的話,這就非常值錢了。【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廣東、廣西的大象犀牛為什麼滅絕了?
    「南」指的是吳國所統治的九真郡,範圍大致是今天的廣西、廣東西南部及越南北部。這條記載說明:三國時期廣東、廣西境內是有大象的。秦朝時,九真郡所屬範圍被稱為「象郡」,也正是因為有大象而得名。南朝梁陳時期又在廣西境內設置「象郡」。
  • 為什麼體型龐大的犀牛會在中國滅絕?
    就目前來看,犀牛僅分布於非洲、印度、越南、印尼等地,而且有一些犀牛還是某一地區獨有的物種。其實,早在20世紀以前,我國就分布著三種犀牛的亞種,而且數量還不少。那麼,為什麼這些犀牛會在中國滅絕了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大象和犀牛沒了象牙和牛角必死嗎?為什麼?
    早在1922年以前,我國也有犀牛分布,雖然它們被稱為中國犀牛,但其實「中國犀牛」是由三種犀牛構成的,它們正是現存在亞洲分布的以上三種犀牛。但是在國人的瘋狂獵殺下,它們已經於1922年在我國完全滅絕。 而犀牛被獵殺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它們的犀牛角。
  • 犀牛的滅絕竟然是近親繁殖的原因!
    犀牛有很好的聽力來補償它們視力不佳的情況,一旦它們開始向你衝去,你就失去了對你身體功能的控制,它們也有很好的嗅覺來進一步幫助它們但是為什麼犀牛視力不好呢?一些人爭辯說,它們非常可怕,可能導致這種感覺隨著時間的推移被進化忽視了-幾乎沒有捕食者願意接受它們,犀牛甚至需要良好的視力嗎?不幸的是,大多數人都同意,更有說服力的理論也要悲哀得多。
  • 中國犀牛消亡史:5000年來,我們都滅絕了什麼?
    在距今5000年前,那時中國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4%左右,根據竺可楨等氣候學家的測算,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100年的部落聯盟和夏朝商朝時期,當時中國整體處於溫暖時期,北亞熱帶的北界,比現在要北移2.5個緯度,氣溫也要高出2-3攝氏度。 但氣候每一次微小的波動,都將帶給自然和歷史以劇烈的震動。
  • 為什麼河南簡稱豫卻不產大象,長江流域自古有很多犀牛現在卻沒了
    為什麼大象、孔雀、麋鹿、大熊貓、鸚鵡等這些動物曾在黃河中下遊流域、長江流域一帶廣泛分布,今日卻已消失在原生存區域帶了呢?為什麼荔枝、竹子、銀杏現在大都生長在中國南部而不是北部呢?這一系列原因都與中國歷史時期氣候變遷相關。
  • 專家警告:大象犀牛等大型動物或在100年內滅絕
    來源:參考消息網(資料圖 視覺中國)參考消息網5月25日報導 英媒稱,最新研究顯示未來一百年大型動物可能滅絕,比如大象、犀牛及河馬;而適應狹小棲息地生存能力較強的小型動物將興旺繁殖報導稱,雖然體重減輕主要是由於大型動物滅絕所致,但是由於一些體型較大的動物被迫棲息在縮小了的生活環境中,它們的體積實際上可能要縮小。報導稱,專家對全球近15500例哺乳動物和鳥類進行了研究,利用計算機模型預測棲息地喪失可能對動物數量產生哪些影響。
  • 在卡齊蘭加國家公園的瀕臨滅絕的一隻有角的犀牛
    在阿薩姆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址卡齊蘭加國家公園看到瀕臨滅絕的獨角犀牛是Holiday Scout巡迴演唱會的一部分。你還記得當我去蘭卡威並在網上看到一個關於犀牛之旅的事情......結果證明是犀牛是一種四輪車。我猶豫地問桑格...... 「他們是真正的犀牛嗎?」 他就像,是嗎?… 好的。只是檢查。
  • 大象的產肉量那麼高,人類為什麼不養殖大象?大象:我大意了啊
    當我們在電視上看到非洲大草原的景象時,我們不禁有一個疑問,為什麼人類不馴化產肉量高的大象、犀牛,而去馴化體型更小的牛、馬、羊呢?為什麼人類不馴化捕獵技巧高超的獵豹,而去馴化狩獵水平一般般的狗呢?這個問題事關農業的起源。因此,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 歷史上所有國家作戰都騎乘過馬匹和大象,為何唯獨不用犀牛呢?
    歷史上所有國家作戰都騎乘過馬匹和大象,為何唯獨不用犀牛呢?從人類誕生之後,各部落,各民族,各國家之間就戰亂不斷。而且這樣的現象從古至今一直都沒有停止過,所有人都目的幾乎都是為了土地,資源和糧食。而在更早的歷史上,世界所有的國家作戰除了步兵之外,所騎乘的都是馬匹和大象了,甚至是牛!除此之外,鴿子,狗也都被運用到了戰爭之中。更有意思的是,在二戰中,還有貓和波蘭的一直叫做Wojtek的熊也參加過戰爭。那麼為何歷史上唯獨不見任何一個國家使用過犀牛呢?
  • 大象、犀牛和老虎在哪個國家最安全?
    這份報告題為《野生物非法貿易評級卡:對遵守及執行CITES公約保護老虎、犀牛和大象承諾的評估》,對大象、犀牛和老虎的23個主要分布國、中轉國和消費國遵守及執行公約的狀況進行了分析。根據最近的表現,各個國家被評定為綠色、黃色或紅色標明的級別。世界自然基金會發現,23個國家幾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非法野生物貿易,但每個國家在執法方面付出的努力不同,因此得到了不同的評級。
  • 河南省的簡稱為什麼是豫?「豫」字是意義?又是從何而來呢?
    中國每個省都有簡稱,很多省的簡稱都是一些不常見的字,比方湖北簡稱鄂,安徽簡稱皖,福建簡稱閩,江西簡稱贛,廣東簡稱粵,這些字除了作為各省簡稱運用之外,在其他地方基本上很少會用到。這些字固然看起來有點奇異,但其實每個都有長遠的歷史來源,這樣的簡稱還有一個,就是河南省的簡稱「豫」。
  • 天災還是人禍 中國犀牛滅絕記
    一些動物是只此一家別無分店,比如非洲的犀牛。如果我說中國以前犀牛泛濫,你信嗎?黑犀牛,生活在非洲大陸的最南端。其實在古代,中國犀牛也很多。河姆渡和周口店的遺址上,多次發現犀牛骨頭;甲骨文記載,商朝殷王一次捕獵到71頭犀牛;戰國犀牛紙鎮、西漢錯金銅犀牛、宋代犀牛擺件等等,這都說明古人熟悉犀牛,犀牛不是遙遠的非洲獨有物種。
  • 南非政府提議將犀牛、大象列入可屠宰食用動物...
    中新社·華輿訊據中非新聞社報導 政府對南非的肉類安全立法提出了修改建議,建議將瀕臨滅絕的犀牛,大象和長頸鹿等種种放在民眾的餐盤上。農業、土地改革和農村發展部(DALRRD)在周二截止日期前已經收到了約3萬份意見。
  • 人、車,和老虎,以及獅子獵豹犀牛大象,的遭遇戰
    無論是美國,還是非洲,只要你在搜尋引擎輸入Animal Attack等關鍵詞……太血腥,此處省略1000字。此類事件層出不窮,當然是和遊客素質,以及動物園管理水平都有關係。一張很復古的美國黃石公園的安全警示,下面一行小字寫到「Don't Feed The Bear」,請不要給熊餵食。
  • 大象為什麼不長毛
    而我們人類所屬的靈長目含有350個物種,我們的近親可比大象多多了。    大象的獨特首先表現在它的龐大。它是現存最大的陸地動物,能長到高達4米,重達7噸,是排在第二位的犀牛的兩倍。它的形狀也很獨特,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那長長的鼻子,以及巨大的耳朵。大象還有一個特徵比較少有人注意到,那就是身上的毛髮極其稀疏。
  • 全城熱益 | 犀牛消亡史5000年來我們都滅絕了什麼?
    一、走進犀牛  犀牛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動物,犀類動物腿短、體肥笨拙,體長2.2-4.5米,肩高1.2-2米,體重2000-5000千克。  在距今5000年前,那時中國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4%左右,根據竺可楨等氣候學家的測算,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100年的部落聯盟和夏朝商朝時期,當時中國整體處於溫暖時期,北亞熱帶的北界,比現在要北移2.5個緯度,氣溫也要高出2-3攝氏度。  但氣候每一次微小的波動,都將帶給自然和歷史以劇烈的震動。
  • 犀牛瀕危的原因 保護野生動物的必要性
    受生態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全球犀牛數量不斷減少,非政府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南非辦公室在2010年發起世界犀牛日,設在每年的9月22日,目的是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生態環保活動,強化人們保護犀牛的意識,那麼犀牛瀕危的原因有哪些呢?
  • 本國犀牛已滅絕 尚比亞將從南非引入15頭
    新華網盧薩卡9月22日專電(記者石壽河)尚比亞野生動物局22日向記者透露,尚比亞政府計劃從南非再引進15頭犀牛,加上原先引進的6頭犀牛,尚比亞犀牛數量將可達到21頭。  動物局局長哈彭加告訴記者說,尚比亞在上世紀70年代曾擁有2000多頭犀牛,但由於偷獵者瘋狂捕殺,致使這一世界珍稀動物在尚比亞全部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