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為有效實施人工繁育場所封控隔離,河北省林草局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了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大排查。
陸生野生動物。 省林草局供圖
經排查,河北現有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養殖戶、單位1.2萬餘戶(家),分布在160個縣(市、區),繁育物種490餘種(類),存欄量750多萬隻(頭、條)。主要種(類)有鵪鶉、貉、狐狸、貂、蛇類、山雞、鸚鵡、大雁、鴕鳥、文鳥、孔雀、梅花鹿等。其中,現有鵪鶉人工繁育養殖戶、單位246戶(家),現有存欄500多萬隻,分布於石家莊、保定、邢臺等地的26個縣(市、區),主要用於食用、產蛋;現有貉人工繁育養殖戶、單位1萬餘戶(家),存欄100多萬隻,分布於秦皇島、石家莊、保定等地的64個縣(市、區),主要用於毛皮。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
河北省林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對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實施全面排查,基本摸清了繁育戶(家)數、存欄、分布、目的等,為下一步制定出臺陸生野生動物目錄、畜禽遺傳資源目錄提供了基礎數據。
【來源:長城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