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野生動物養殖場:因為隔離,一個「養蛙聯盟」1700噸存欄蛙不能賣

2021-01-22 騰訊網

連日來,記者調查採訪了數十家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場,直擊它們的生存現狀,記錄養殖戶們的真實心聲。目前,全國各地飼養繁育野生動物場所被封控隔離,養殖戶們一邊期待疫情儘快過去,一邊又很擔憂:「現在被封控隔離的動物不能銷售,如果以後不能養殖了又該怎麼辦?」

【版權聲明】本文由紅星新聞授權騰訊新聞獨家發布,未經騰訊公司許可,任何平臺不得轉載。

「養殖的青蛙今後還能吃嗎?以後,青蛙究竟還能不能養殖?」最近,四川的蛙類養殖戶王仕全很困惑,他時刻關注著國家政策的變化。

「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王仕全所在的養殖群就像「炸了鍋」,大家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在全國各地,像王仕全這樣的養殖戶還有很多。我國野生動物養殖和食用產業規模巨大,據媒體的公開報導顯示,2016年全國野生動物養殖產業專兼職從業者有1409多萬人,創造產值5206多億元。未來,他們將向何處去?

連日來,紅星新聞記者調查採訪了數十家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場,直擊它們的生存現狀,記錄養殖戶們的真實心聲。目前,全國各地飼養繁育野生動物場所被封控隔離,養殖戶們一邊期待疫情儘快過去,一邊又很擔憂:「現在被封控隔離的動物不能銷售,如果以後不能養殖了又該怎麼辦?」

直擊:

黑斑蛙養殖基地被封控隔離

養殖戶:不能賣蛙,每天還需上千元養殖成本

2月26日,四川西昌市經久鄉,天氣晴好,王仕全的黑斑蛙養殖基地大門緊閉,一張飼養繁育野生動物場所封控隔離告示格外顯眼:「本繁育場因實施疫情防控,已經臨時隔離,全國疫情解除期間,嚴禁外運、擴散、售賣、交易、租借。」

告示。

王仕全出生在西昌農村,從小就在田間地頭看到青蛙,兩年前和幾個朋友成立合作社,開始養殖黑斑蛙,「幾個基地養殖有30多畝,目前有黑斑蛙幾十萬隻,豐產期產值能達到五六十萬元。」

養殖的黑斑蛙。

黑斑蛙,屬於兩棲類蛙科動物,俗稱青蛙、田雞。

王仕全說,他去年賣了1萬多斤黑斑蛙,收入10多萬元。「每年春節前後,黑斑蛙的價格最高,每斤可賣到20多元,比平時高出七八元每斤。」原本,王仕全計劃在春節前後出售一批蛙,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他的計劃。

1月26日,為防止疫情擴散,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聯合發布公告,要求疫情期間全國暫停野生動物貿易,並隔離所有飼養繁育野生動物場所。

1月28日,王仕全的養殖基地正式被西昌市林草局封控隔離,他籤下了承諾書。

發放野生動物禁止交易告知書。

籤訂封控隔離承諾書。

「一個月來,林業等部門經常上門檢查,先後有10多次,三令五申不讓賣蛙。現在隔離的青蛙不能出售,每天還需要上千元成本,後續養殖壓力比較大。」王仕全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現在養殖場每天要求消毒,野生動物變化、健康情況也要及時上報。

西昌市林業和草原局、森林公安人員等對蛙場進行檢查。

現在,王仕全每天都在網上密切關注蛙類養殖信息。2月16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繁育與利用委員會下屬的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發表文章稱,野生動物為人類「剛需」,引發公眾關注。2月18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發布聲明,對於該文給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深表歉意,並已決定撤銷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這在王仕全所在的蛙類養殖圈引發廣泛討論,網上關於蛙是否為野生動物、是否可食用的微博話題閱讀量突破了3億。

王仕全養的石斑蛙。

「副業」:

大量存欄蛙被隔離不能賣

他放下養殖場工作 開冷藏車拉貨賺錢

蛙類養殖戶徐雲飛也在西昌市興勝鄉建了一個養殖基地,養殖的黑斑蛙數量達20萬隻。「原計劃在春節期間賣一批黑斑蛙賺一筆,沒想到肥肉沒吃到,反而把自己悶到了。」徐雲飛說,他加入了全國幾個蛙類養殖群,裡面的養殖戶達幾千人,「全國各地情況都差不多,大量存欄蛙被隔離,暫時不能出售,加上養殖成本倍增,大家都快撐不住了!」

紅星新聞記者採訪了解到,在徐雲飛的圈子中,養殖幾十畝、上百畝蛙類的養殖戶不在少數。徐雲飛的一位朋友在重慶養蛙,去年耗資37萬元建了13畝養殖基地,「他本來也打算在春節賣蛙,但受疫情影響,一隻蛙也沒有賣。」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明確,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獵捕、交易、運輸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

「難道青蛙也不能養了?」得知這個消息,徐雲飛心中產生了無數個疑問。他問了很多朋友,但都沒有得到確切的答案。

徐雲飛乾脆放下蛙場的工作,讓家人幫忙打理照看,自己則開著冷藏車到外地拉貨賺錢,「還有3萬多元飼料錢沒還呢,總要掙點生活費吧。」2月26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聯繫上他時,他正在廣西境內拉貨,他說,暫時也不敢去多想,「如果規定不能養,這些被隔離的青蛙又該怎麼辦?」

「庫存」:

多省市養殖戶成立「蛙類養殖聯盟」

目前共有存欄蛙1700噸,價值六七千萬元

四川和眾水產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健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他有100畝黑斑蛙養殖基地,目前有50噸左右的存欄蛙被封控隔離,無法售賣,「現在每天的飼料和人工投入就要上萬元。」張健說,他們成立了一個蛙類養殖聯盟,有全國21個省市的養殖戶1萬多名成員。「2月26日經過統計,我們有4000畝黑斑蛙養殖基地,存欄蛙1700噸,價值六七千萬元的貨。」張健說,黑斑蛙現在不能賣,只能養著,「壓力很大,今年可能賺不到錢。」

除了黑斑蛙,牛蛙養殖戶也面臨困境。

牛蛙原產於北美,因聲如牛鳴得名,1959年從古巴引入我國,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我國大範圍推廣養殖。近年來,牛蛙在我國福建、廣東、浙江等沿海地區均有較大規模養殖。

相關報導顯示,2019年國內牛蛙產量超過50萬噸,整個產業價值近2000億元,包括養殖戶、合作社、水產公司、飼料企業以及餐飲店在內的從業人員數以百萬計。

養殖的牛蛙。

2月20日,據中新網報導,廣東汕頭市澄海區鹽鴻鎮約2000餘人從事牛蛙養殖,供貨的林先生介紹,他的合作社有300家養殖戶,現在4000萬斤牛蛙養在地裡,如果不能及時出掉就會死在地裡,令養殖戶全年無收……

2月27日,廣東汕頭市澄海區一名牛蛙養殖戶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當地有幾萬人養牛蛙,目前他們的牛蛙仍不能銷售。

·群體:

竹鼠、豪豬、野豬……

養殖這麼多年,他們都遭遇「艱難一年」

上述蛙類養殖行業遭遇的現狀,其實只是當下全國飼養繁殖產業的一個縮影。實際上,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經過30多年發展,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已在我國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養殖種類也很繁多。

姚平英是一名竹鼠養殖戶,現在養著55隻竹鼠。「去年才引進了40隻竹鼠繁育,目前都還沒賣過。」1月底,姚平英的所有竹鼠被封控隔離,目前林業部門先後來了六七次,囑咐她現在絕不能出售。這段時間,竹鼠的生老病死也在嚴厲的監管之中。大約10多天前,養殖場的兩隻竹鼠打鬥死亡,她立即向相關部門報告。最後,這兩隻竹鼠被無害化處理。

養殖的竹鼠。

趙奎也是一名竹鼠養殖戶,在四川西昌有一個養殖場。最近,他將竹鼠養殖場關了,請了一個工人看管,自己到城裡上班。「養了那麼多年,今年是最難的一年,現在也賣不掉,只有養起等消息。」前幾天,趙奎的養殖場又生了6隻小竹鼠,當地林業和草原局監控到之後,及時將數據進行了更新。目前,趙奎的養殖場登記在冊竹鼠為126隻。

趙奎的竹鼠養殖場大門緊閉。

紅星新聞記者登錄「天眼查」輸入「竹鼠養殖」,顯示的公司有11411家,多集中於兩廣地區、湖南、貴州等地。廣西是我國主要的竹鼠養殖區,據廣西畜牧研究所高級畜牧師劉克俊估算,僅廣西就約有10萬農民在家養殖竹鼠,竹鼠養殖存欄量在1800萬隻左右,佔全國的7成,年產值保守估計在28億元以上。

廣西南寧一家竹鼠養殖合作社負責人農先生表示,入行10餘年,「投入了幾千萬元,前幾年都虧了,從2014年才開始盈利。目前兩萬多隻竹鼠,飼料都得花錢購買。」

趙洣錚是湖南邵東的竹鼠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兩年投入300多萬元養了2000多隻竹鼠。他說,對於未來,只有等通知。

阿爾拉爾是四川的一名豪豬養殖戶。

豪豬別稱箭豬、刺豬等,屬於國家三級保護動物。由於野生豪豬日益枯竭,禁止捕獵。

兩年前,阿爾拉爾看到豪豬的養殖前景,結束了10多年的打工生活,先後投入40餘萬元,建起豪豬養殖場,存欄量達到130隻。「一隻豪豬可以長到三四十斤,能賣到60多元一斤。但我還在投入,沒見到效益。」阿爾拉爾說,他原本計劃成立合作社,帶動周邊農戶一起養,但此事只能暫時擱淺。「如果以後不能養,損失肯定很大。如果能繼續養,今後的市場波動估計會很大,吃豪豬肉人可能少了。」阿爾拉爾說,如果以後不能養豪豬,就改養其他的,但豪豬圈的改建又將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阿爾拉爾養殖的豪豬。

陳達彬是四川一家野豬養殖場的負責人,目前存欄二代野豬344頭。「我們有自己的專賣店,每年春節賣得最好,能賣幾十頭。」陳達彬說,現在養殖場嚴格遵守著禁售規定,「在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面前,我們應該舍小家顧大家。」

■一個產業

全國野生動物養殖產業從業者超1400萬

人工飼養繁殖野生動物種類多達幾百種

據了解,我國野生動物養殖和食用產業規模巨大。2017年,中國工程院歷時兩年的諮詢研究項目《中國野生動物養殖產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披露,我國各地人工飼養繁殖的野生動物種類多達幾百種,龜鱉類、毛皮動物、蛇類、鹿類、鱷魚類、蛙類等養殖業已形成集約化生產。

根據調查估算,2016年,全國野生動物養殖產業專兼職從業者有1409多萬人,創造產值5206多億元。其中,毛皮動物產業從業者約760萬人,毛皮產業產值估算3894.83億元;藥用動物產業從業者約21.08萬人,創造產值50.27億元;食用動物產業從業者約626.34萬人,創造產值1250.54億元;觀賞、寵物類產業從業者約1.37萬人,創造產值6.52億元;實驗靈長類動物產業直接從業者約2000人,創造產值4億元。

■特別關注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

究竟哪些可以養殖、銷售、食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成為社會共識。隨著相關政策的出臺,養殖戶、市民以及餐飲機構都特別關注的是:究竟哪些動物可以養殖、銷售、食用?

「2月24日出臺的《決定》對於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的界限有明確的界定,但具體細則和禁止食用名單還未出臺。」2月25日,四川西昌市林業和草原局資源管理和政策法規股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下一步,國家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應該會依據該決定和有關法律,制定、調整相關名錄和配套規定。

「西昌市現有飼養繁殖野生動物場所28家,經檢查核實,有10家已在2019年以前停止養殖,有18家仍在養殖,有各類養殖的野生動物429973隻,數量規模龐大,目前全部進行了封控隔離。」上述負責人以西昌市舉例,養殖的蛙類數量最大,其次為竹鼠、野豬等,「究竟具體哪些不能養,還需進一步明確。」

該負責人表示,從《決定》來看,魚類等水生野生動物不列入禁食範圍,比如水庫魚、小龍蝦、泥鰍等。當然,比較常見的主要供食用的家畜家禽,如豬、牛、羊、雞、鴨、鵝等,還有一些如兔、鴿等人工養殖利用時間長、技術成熟的動物,依照《畜牧法》《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是可以食用的。

紅星新聞記者查詢發現,這次的《決定》增加了禁止食用「三有動物」和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在「三有動物」方面,原國家林業局於2000年頒布了《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包含1591個物種,野味市場中常見的刺蝟、果子狸、竹鼠、野豬等皆在其中。這意味著,這部分野生動物養殖從業者或將面臨轉型。

對於甲魚、鱷魚等養殖兩棲爬行動物是否還可以食用?2月27日,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韓旭回應,「關於養殖兩棲爬行動物,目前農業農村部正在和國家林草局協商,本著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保障人民健康安全,保障水產品供給安全的原則,調整完善相關的目錄和配套規定,進一步明確禁食的範圍。在新的目錄出臺之前,將通過文件的形式儘快予以明確。」

農業農村部的回應一出,徐雲飛所在的蛙類養殖群又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我們都看到了這個消息,群裡都鬧翻天了!」現在,他們都期待著疫情儘快過去,一位蛙類養殖戶說,「從目前的政策來看,並沒有進行『一刀切』,我們也在等待具體政策出臺,我覺得還是很有希望。」

紅星新聞記者 江龍 攝影報導 部分受訪者供圖

編輯 彭疆

相關焦點

  • 四川蛙農在「等」
    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隨後,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表示,關於魚類等水生野生動物不列入禁食範圍,絕大多數養殖龜鱉等可以養殖食用。但黑斑蛙等本土蛙類品種是否可以養殖食用,仍沒有定論。「我現在不知道怎麼辦,餵的話,每天飼料錢接近1000元,不餵的話,只能看著它們死。」
  • 最長的冬眠:全面禁食野生動物下,四川7000萬隻養殖蛙「不敢醒來」
    但俗稱「青蛙」的黑斑蛙等蛙類品種是否可以養殖,仍沒有定論。來自權威渠道的數字顯示,目前四川全省以食用為目的的黑斑蛙等蛙類人工繁育單位有1000餘家、存欄約7000餘萬隻。僅是以青蛙為招牌美食的自貢,年均黑斑蛙的銷量就在2700噸至3000噸之間。除去家庭消費,全市餐飲店每年的產值約3.2億元。
  • 7000萬隻青蛙賣不了,四川吃貨好焦慮
    去年這個時候,正是營山縣黑斑蛙養殖戶盧平最忙碌的時候——孵化蛙卵,賣掉成品蛙,再買飼料,餵養小蝌蚪,一環緊扣一環。然而這一切被疫情按下了暫停鍵。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隨後,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表示,關於魚類等水生野生動物不列入禁食範圍,絕大多數養殖龜鱉等可以養殖食用。但黑斑蛙等本土蛙類品種是否可以養殖食用,仍沒有定論。
  • 禁野令下的蛙類養殖戶:牛蛙價格減半賣,20萬斤田雞或無害化處理
    自疫情發生後,非法撲殺和食用野生動物事件再次進入我們的視線。2月24日,全國禁食野生動物決定通過,全面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自此決定施行以來,很多相關養殖戶都是膽戰心驚,曾一度懷疑還能不能繼續飼養和銷售。3月4日,農業農村部發文通知明確了,中華鱉,烏龜,甲魚、牛蛙等可以繼續食用。
  • 湖北野生動物馴養繁殖業發展調查
    然而,它們可不能隨意獵取,尤其是那些屬於國家或省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如果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韙,獵殺受保護的野生動物,不僅會受到輿論譴責,而且必須接受法律制裁。面對客觀存在的消費需求,野生動物馴養繁殖業應運而生。該產業自誕生以來,就被形容為「戴著鐐銬跳舞」——既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又得尊重社會公序良俗。從業者拼的是勇氣,更是智慧。
  • 疑惑有解了:海裡捕撈的黃魚帶魚還是能放心吃,但陸生野生動物,哪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一直忙著造房子,建德的老徐已經很久沒去自家石蛙養殖場了。哥哥嫂子住在那裡,疫情發生後,林業部門經常上門檢查,三令五申不讓賣石蛙。反正家裡事情多,其實從去年下半年起,石蛙,老徐壓根就沒賣過。
  • 調查| 野生養殖動物,到底誰上了黑名單?
    長吻鮰、胭脂魚都是國家二級瀕危保護物種,它們是標準的野生動物,按照農業部69號公告,胭脂魚能放流,不能食用,放流只能在長江放,不能在湖泊放流,因為在湖泊放流,按照野生動物保護法,如果漁民不能識別胭脂魚、誤食,或者在市場買賣胭脂魚,後果嚴重,這涉及到瀕危物種。這些細微處都有差別。海洋中水生動物涉及到一個瀕危物種,另一個是有毒有害物種,不能一概說捕撈魚類不能作為野生動物,有的確實不能吃。
  • 海南虎紋蛙將退出歷史「舞臺」?蛙農苦等的結果竟是……
    二、甲方根據乙方養殖物種的現場清點數量,按照《東方市以食用為目的的陸生野生動物人工養殖場養殖戶退出工作實施方案》規定,對乙方人工馴養陸生野生動物作無償退出處置:物種名稱虎紋蛙苗,數量50斤,籤訂退出協議後,乙方不得以如何理由未經許可繼續馴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違者經查發現,將由市相關部門按所馴養陸生野生動物價值的五倍進行處罰,並追究刑事責任。
  • 海口1000多家野生動物養殖戶 多數沒辦馴養證
    小梁養殖國家二級動物虎紋蛙已有8年,一家持有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的養殖公司為小梁提供飼料配送、養殖技術指導、定期消毒、成品收購等一條龍服務。因此,小梁從未辦理過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現在養蛇,小梁也沒想過要辦什麼證。當記者問起疫情防控、死蛇處理等問題時,她尷尬地笑了笑。  海南是全國最大的虎紋蛙基地。
  • 越南養蛙概況及現狀分析:泰國虎紋蛙是主打
    越南養蛙概況及現狀分析:泰國虎紋蛙是主打2015-10-12 10:3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前沿        瀏覽量: 4729 次 我要評論   越南養殖的蛙主要為泰國虎紋蛙,近年來養殖產量不斷增加,已經成為越南較普遍的淡水養殖品種之一。
  • ...養殖戶無力還貸又將面臨失業,業界呼籲儘快解禁泰蛙和黑斑蛙!
    據了解,目前廣東臺山、佛山等地仍有上萬噸泰國虎紋蛙因身份尚未明確,壓塘滯銷。台州市的蛙農楊啟亮說。廣東省江門市臺山市的一處泰國虎紋蛙蛙塘 來源:澎湃新聞泰國虎紋蛙屬於兩棲動物。2003年,原國家林業局官網發布的《商業性經營利用馴養繁殖技術成熟的陸生野生動物名單》,對54種馴養繁殖技術成熟、可從事經營利用性馴養繁殖和經營的陸生野生動物名單予以公布,虎紋蛙位列名單中第49位兩棲綱無尾目蛙科。
  • 水裡的常見的,能吃√ 陸生野生動物,別吃×
    &nbsp&nbsp&nbsp&nbsp市民關注 水生野生動物未被禁,陸生野生動物被禁食&nbsp&nbsp&nbsp&nbsp隨著養殖技術的發展,野生家養的動物品種越來越多,哪些可以銷售、食用,哪些不能入餐入食,市民以及餐飲機構都特別關注。
  • 養了又不能賣 九江野生動物養殖戶遭遇尷尬境地
    九江報業融媒記者洪永林文/攝核心提示受疫情影響,我市全面禁止野生動物上市、交易,在相關政策細則未出臺之前,無論是持有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許可證還是馴養繁殖許可證的養殖戶,都面臨進退兩難的尷尬——不能賣到市場上去,又不能讓它們活活餓死,到底該怎麼辦?
  • 虎紋蛙養殖調查報告:市場銷售價格波動大
    虎紋蛙不耐寒,養過冬蛙一般從10月份就要開始搭建越冬棚。  據記者調查了解,目前虎紋蛙養殖面積上規模的養殖場較少,以家庭作坊式散養居多,一般是幾畝到幾十畝。他們利用門前屋後的閒置空地進行養殖,兩夫妻共同管理,還能騰出時間出去打零工。記者來到博羅縣龍溪鎮夏寮村,發現這條村有十多戶人家養虎紋蛙。老黃在村裡養蛙已有5年了,養殖面積有10畝。
  • 豐富高蛋白,餐桌上的美食,專業人士教你如何養蛙
    ,但是因為青蛙吃的是害蟲,所以是禁止捕捉的,所以人工養殖青蛙的就變多了,但是人人皆可養,真的養的好的確是少數,接下來就教大家如何養殖青蛙。2.養殖場地形選擇,水質對於青蛙來說是很重要的,在選擇養殖地之前,就要找到並選擇一個水源非常乾淨且優質的地方,要選擇一個比較容易排洩水源的場地,這樣對後期養殖青蛙非常有利。我們為了方便觀察養殖青蛙的情況,我們要選擇一些視野比較開闊,土壤成分都以泥土為主的地形,想要養好青蛙,就要讓蛙住的舒服,吃的話,住得好,那賺錢是遲早的事。
  • 重慶巴南現實版蛙爸李舒:建立了角蛙養殖場,一隻身價上萬
    你的蛙兒子回來了嗎……近日,很多小夥伴都養起了一隻愛旅行的青蛙。這款看似靜態沒什麼互動的旅行青蛙遊戲讓不少玩家母愛爆棚,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吃飯、睡覺、上班都在牽掛。這些線上養蛙的蛙爸蛙媽們並不算瘋狂,重慶巴南有位現實版蛙爸,跨界「生了」成千上萬隻瓜蛙子。
  • 花都關閉4家野生動物養殖場,清理上萬條水律蛇、眼鏡蛇……
    >確保野生動物養殖場平穩退出目前我區以食用為目的的陸生野生動物養殖場有4家主要養殖滑鼠蛇(水律蛇)眼鏡蛇、泰國虎紋蛙等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野生動物養殖場能否順利退出最大的問題是資金問題根據市林業和園林局制定的補償標準,我區以食用為目的的野生動物養殖場全部退出資金.區財政局在資金困難的情況下,顧全大局,追加、調劑野生動物補償資金和處置費用預算
  • 300多萬元虧出來的重慶「蛙王」,如今他的600萬隻稻田蛙成熟了……
    不能把所有的蛙全賣光,每年都是這樣,其中一部分得留在明年,保證2-8月份都有新鮮的蛙吃。小張在巴南還有養殖基地,可以提供500多萬隻蛙。「青蛙兩歲,肉就不好了,吃起來也不香,」小張說,種蛙也不能超過三年。種蛙在另外的池子養到10月,再轉移到其他地方準備冬眠。一旦氣溫低於7℃,就開始長達四個月、也許更長時間的冬眠。
  • 河北陸生野生動物繁育物種490餘種,存欄量750...
    長城網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為有效實施人工繁育場所封控隔離,河北省林草局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了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大排查。陸生野生動物。省林草局供圖經排查,河北現有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養殖戶、單位1.2萬餘戶(家),分布在160個縣(市、區),繁育物種490餘種(類),存欄量750多萬隻(頭、條)。主要種(類)有鵪鶉、貉、狐狸、貂、蛇類、山雞、鸚鵡、大雁、鴕鳥、文鳥、孔雀、梅花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