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裡的常見的,能吃√ 陸生野生動物,別吃×
    全國人大常委會出臺《決定》明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長沙晚報2月25日訊(全媒體記者 周輝霞)2月24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的《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記者25日了解到,對於這一《決定》,相關部門正在加緊落實、宣傳,指導受影響的農戶應對這一轉變。
    市民關注 水生野生動物未被禁,陸生野生動物被禁食
    隨著養殖技術的發展,野生家養的動物品種越來越多,哪些可以銷售、食用,哪些不能入餐入食,市民以及餐飲機構都特別關注。
    長沙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鄧偉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24日出臺的《決定》對於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的界限有明確的界定。例如,魚類等水生野生動物不列入禁食範圍。也就是說,水庫魚、小龍蝦、泥鰍等,這些市民餐桌上常見的水產品種,不屬于禁食範圍。
    但《決定》明確,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這意味著,陸生野生動物將被全面禁止食用。
    當然,比較常見的主要供食用的家畜家禽,如豬、牛、羊、雞、鴨、鵝等,還有一些人工養殖利用時間長、技術成熟的動物,如兔、鴿等,依照《畜牧法》《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管理,是可以食用的。
    在家畜家禽這一方面,一些列入《畜牧法》規定的「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動物,是允許對其養殖利用包括食用等,但要適用《畜牧法》的規定進行管理,並進行嚴格檢疫。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列入該目錄的動物包括各地的特色豬、雞、鵝、鴨、羊等,還包括敖魯古雅馴鹿、吉林梅花鹿、中蜂、東北黑蜂等。
    「我們店的特色菜是香辣口味蛇,現在市場上都沒有蛇賣了。蛇啊、蛙啊之類的野生動物,還可以經營、銷售不?」《決定》公布後,許多餐飲店負責人著急打聽具體的禁用或可食用名錄。記者了解到,省市林業部門將制定調整野生動物有關的名錄、制定配套規定,確保《決定》落實落地落細。經營部門到時可在具體的名目指導下,依法合規開展經營活動。
    監管部門 加大對野生動物違規交易的打擊力度
    1月24日,長沙市市場監管局公布《致全市食用農產品交易市場開辦者和經營戶的一封信》,要求全市所有經營戶不採購、銷售、存養、經營、販運野生動物及其製品。
    1月下旬,寧鄉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寧鄉市林業局開展專項整治,在杉木橋農貿市場寧鄉雪雪水產店門面前看到,該店銷售野生花蛇(學名:黑眉錦蛇)銷售,且不能提供合法的來源證明,當即查處並立案調查。該案被列為「打擊野生動物違規交易」專項執法典型案例,由湖南省市場監管局在2月23日發布。
    湖南省市場監督、林業、農業等12個部門聯合部署,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違規交易行為,重點目標是盯住農(集)貿市場、超市、餐飲單位、電商平臺等經營場所的野生動物交易活動。
    養殖環節 或將帶動養殖品種結構調整
    鄧偉強介紹,目前長沙市有340多家從事野生動物人工繁殖馴養的企業或農戶,養殖的品類包括黑斑蛙、青蛙、蛇類、梅花鹿、孔雀、竹鼠等,其中八成是提供食用的。
    李新輝是瀏陽市官渡鎮最大的青蛙養殖戶,承包了近百畝水塘養青蛙。時下正是蛙卵孵化為蝌蚪的時節,水塘裡的圓頭蝌蚪一叢叢地遊著。他說:「差不多已經孵化出3000多萬尾蝌蚪了,還會有苗出來。」
    25日,李新輝按林業部門的要求,把蛙田的產值、存欄量等數據報了上去。他的蛙田一年畝產在1000公斤左右,刨去人工、飼料等成本,一年的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的。現在,他心裡有些七上八下:「作為農民,收入都是田裡幹出來的。養蛙和種田一樣,從投苗到上市需要時間。現在的情況下,我希望得到更明確的政策信號,決定是繼續養下去還是轉向經營。」
    記者了解到,野生動物養殖現在是經濟農業的重要一塊,長沙市林業局也在加緊進行相關部署。比如,對全市的野生動物養殖進行更全面、更精準的摸底,弄清食用、藥用、觀賞動物佔多少比例、產值是多少,為市委、市政府的進一步決策提供依據。同時,也在著力對養殖戶開展宣講,進行政策引導,支持和幫助養殖戶一起調整目標、轉型升級,共渡難關。
    長沙市農業農村局科技教育處處長夏禮明介紹,這一政策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特別是從事野生動物人工繁殖、養殖、加工利用的,影響很大。農業部門將幫助分析養殖業主的具體情況,結合市場供求預測,適時地給予技術支持和指導,例如青蛙養殖的農戶,可以考慮轉型其他稻漁綜合模式,繼續開展農業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