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查巡救助流浪露宿人員,讓淄博這座城更加溫暖!

2021-01-09 齊魯壹點

寒潮來襲,氣溫驟降,大雪隨之而來,天寒地凍,救助隊伍讓我們的城市變溫暖。近日,淄博市民政部門緊急應對嚴寒天氣,加大街面巡查密度和夜查頻次,及時救助露宿流浪人員,保安全、防凍傷,幫助他們千裡尋親、回歸家園,彰顯了淄博這座城市的愛民情懷和時代溫度。節日期間,有一群民政工作者和志願者隊伍奔波忙碌在救助一線。

為確保元旦假日期間流浪乞討人員和臨時遇困人員得到及時救助,為露宿街頭的生活無著人員送上關心和溫暖。2020年12月31日,在元旦前夕,淄博市民政局主要負責同志、和市救助服務中心、張店區民政局有關領導還有淄博市城際救援隊的隊員們一起冒著零下14度的嚴寒,滿載禦寒衣被、食品、藥品等救助物資,前往淄博中心城區車站、繁華地段、橋梁涵洞、在建工地等重點區域進行尋訪,用濃濃溫情,為露宿的流浪人員、臨時遇困人員和困難群眾送去節前的問候。

低溫讓很多務工人員躲進各處24小時自助銀行裡,夜查人員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問,關注著城市路邊的每一個角落。21:30許,淄博市民政局、市救助服務中心、張店區民政局、市城際救援隊組成的聯合夜查小組,來到了淄博火車站,對售票廳、廣場、地下通道、公共洗手間等可能存在露宿人員避寒的地方做了細緻的排查和梳理。

在出站口東側,他們發現一名老人身裹一件軍大衣躺在座椅上休息,工作人員靠近時聞到了濃濃的酒味。

「大爺你醒一醒,我們是民政局的。你家在哪裡啊?需要什麼幫助嗎?這麼冷的天,在這裡睡覺別凍壞了。」工作人員上前,親切地與這名老人交流。聽到有人跟自己說話,老人連忙坐了起來:「沒事沒事,我就是在這裡等車,今天累了喝了點兒酒不小心睡著了。實在是感謝,多虧你們把我叫醒了,不然就耽誤坐車了。謝謝!謝謝!」此人說著感謝,一邊迅速提上手邊的包,匆匆離開乘車去了。

夜查一直持續到23點,夜查人員走了很多地方。之前主動救助發現的4名露宿人員,市救助服務中心都一一核實了身份並聯繫上了他們的親友,他們都是在張店打工的,為了省錢就臨時找個避風的地方住下來。本想再次勸導,結果發現有兩個人已經不見蹤跡,另外兩個只見到被褥,不知道人去了哪裡。

工作人員邊走邊給路邊的保安、停車管理員、商店老闆們發放救助聯繫卡,希望在社會各界形成共同關心關愛流浪乞討人員的濃厚氛圍,大家共同努力,在寒冬中打造一張發現、勸導、救助流浪乞討人員的大網。

社會救助工作最能體現一個城市的「溫度」和「良心」。入冬以來,市民政局持續加強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力度,按照「織密網、兜底線、建機制」的要求,周密安排部署寒冬救助工作,加大對張店及周邊地區巡查力度,通過媒體公布24小時救助服務電話,讓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臨時遇困人員和街頭露宿困難群眾感受到主動救助的力量和溫暖,讓這些特殊群體能夠求助有門、求生有門、求救有門。自「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開展來,市民政局持續部署強化街面主動救助力度,確保生活無著的困難群眾的生活。入冬以來,民政部門發動社會力量參與救助服務近百人次,發放聯繫卡150餘張,發放禦寒衣被、食品等救助物資近3萬元,街頭發現、勸導流浪乞討、臨時遇困人員220餘人次,實施救助62人次,遠赴雲南昆明、吉林長春、內蒙古海拉爾、四川巴中等地護送返鄉,幫助30餘個家庭破鏡重圓,累計裡程近2萬公裡。救助工作讓受助人員感受到了寒冬裡的溫暖,在受助人員家屬的感謝聲中,也傳遞出了淄博救助的溫度。

夜查結束後,市民政局主要負責同志說:「我們將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堅持有解思維,進一步建機制、壓責任、提質量、優服務,真正把保障居無定所、流落街頭的困難群眾的生活和安全當作大事要事,切實抓緊抓好,推動建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社會救助體系。」(呂志遠)

相關焦點

  • 十陵街道快速反應全力保障流浪乞討人員安全溫暖過冬
    近期,成都氣溫驟降, 為保障轄區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 安全溫暖過冬, 十陵街道快速反應、積極行動, 全力做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
  • 寒冬送溫暖「活動溫暖千顆「流浪的心「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12月30日,省民政廳發布數據,今年入冬以來,全省共投入救助專項資金200餘萬元,救助冬季流浪乞討者9477人次,織密兜牢了特殊困難群體生活保障「安全網」。10月份,省民政廳下發「寒冬送溫暖」活動通知,對全省各地做好冬季流浪乞討救助管理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各級民政部門高度重視、積極響應,結合省情實際、地域特點積極主動作為。
  • 寒冬送溫暖民政傳溫情
    2020年12月31日,湛江市民政局「寒冬送溫暖」慰問特困人員活動在廉江市良垌鎮鶴山村委會舉行。湛江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車斯文一行前往,為特困戶送上溫暖棉被和禦寒衣物及慰問金。據了解,2020年「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從2020年11月中旬啟動至2021年3月底結束,各地民政系統專項行動工作小組與各鎮(街道)共同開展「送溫暖」走訪活動,深入走訪鎮級敬老院、福利院、救助管理站等民政服務機構及村(社區),了解民政服務對象及困難群眾防寒生活安排情況,並及時為他們送上棉被棉衣等禦寒物資。
  • 疫情防控不鬆懈,街面巡查再加強——呼倫貝爾市救助管理站極寒天氣...
    在當前疫情常態化防控部署下,在極寒天氣影響我市的情況下,根據市民政局的指示,結合寒冬送溫暖工作實際,以12名購買服務人員作為補充力量,加大巡查力度,擴展巡查範圍,及時上報街面流浪乞討人員的排查情況,全面保障疫情防控期間街面流浪乞討人員的安全,全力做好極端天氣街面救助工作。
  • 從街頭無措到農場安頓,露宿者在疫情下找到一份工
    「當時老闆說如果辭就沒回頭路,我沒想通,辭了沒多久就花光所有錢,也沒有住處,落得露宿街頭。」這座城市,露宿者有不同的流向——有人會尋得零工日賺百元;有的靠每天不同愛心團體派發的物資度日;還有的進入到救助站尋求幫助。「再怎麼樣也要靠自己雙手賺錢,這是最起碼的尊嚴。」李利同選擇了大多數露宿者的謀生方式——撿拾廢品。
  • 更冷了,流浪者往自己身上加蓋了一層泡沫塑料,上海閔行連夜救助...
    根據工作人員的前期摸排,分別前往澱浦河沿岸、莘莊立交和公園綠地,今夜他們的任務是巡查和救助流浪人員。 但是並不是所有流浪人員都會聽從工作人員的勸導前往救助站避寒。
  • 給毛孩子們更多溫暖、更多愛——暖愛流浪動物救助中心
    又或者,從出生便被遺棄,街上流浪長大,受盡人類白眼,也終於學會了自我防禦,小心翼翼地與這個世界相處著,再幸運點,來到流浪狗救助基地,有了活下去的希望,而它的使命也僅僅是活下去...身為人類的朋友,不同的狗狗們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
  • 靖江這群志願者自籌資金救助流浪動物
    救助點有一群受到救助的流浪動物等待領養。記者 朱虹 文/圖晚上走在靖江步行街,你經常會看到有一群人舉著宣傳牌,呼籲大家「領養代替購買」。他們都是「靖江小動物之家」的志願者,平日裡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業餘時間則是「靖江小動物之家」志願者群的一員。
  • 山東淄博一流浪動物救助站16隻貓狗被燒死,警方介入調查
    山東海報新聞客戶端微博4月26日消息,66歲的山東淄博市民周芳沒想到,出去買了一趟饅頭的工夫,她的流浪動物救助基地失火,12隻狗、4隻貓被燒死。25日晚間,淄博市公安局張店分局就此通報稱,公安機關及消防部門正進一步調查中。
  • 流浪狗掉瀝青池嚴重燙傷,志願者連續救助3天,某網友:不要救
    看著這樣的狗子,路人心疼極了,自願要搶救狗狗,於是在網上發布救助信息。溫暖無處不在,志願者們很快就加入到了拯救流浪狗中。他們分工合作,給狗狗剪毛、清洗,心痛到不忍心下手,但還是要給狗狗剪掉包裹著瀝青的狗毛,小心翼翼的生怕加重它的痛苦。
  • 降溫天氣,溫暖同行!東莞市民政局迅速響應為困難群眾送溫暖
    寒冬送溫暖,愛心不降溫。作為民生保障部門,東莞市民政局落實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工作宗旨,迅速行動、立即部署、狠抓落實,及時把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送到困難群眾手中,確保困難群眾平安度過寒冷天氣,讓他們切實感受東莞的城市暖流。
  • 「身臨『齊』境與』淄』共生,讓我們重新認識淄博這座城
    路更寬了,車更快了,擁堵減少了,從這裡走的人心裡也比以前更加暢快了。我們來到中潤大道參觀的時候,看到正在進行的是綜合管廊工程的施工。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屆時外露的高壓管線全部「入廊」,城市的天空將會變得更加清爽。
  • 一群人溫暖一座城
    是因為愛上一個人而有時候愛上一座城還因為這座城裡溫暖的故事和動人的風景在山東臨沂這座極具煙火氣的城市至今已持續開展八年臨沂體彩每年都全力支持該活動讓眾多工作在一線的交警、快遞員、環衛工人、建築工人公交車司機、園林養護工人等感受到公益體彩的愛心關懷對臨沂這座城市更有歸屬感
  • 有光青年為貓安家正式啟動,讓流浪星球更溫暖
    本次活動以「有光青年為貓安家」為主題,將聯合明星、企業、媒體、高校公益社團、專業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通過線上互動倡導+線下落地執行的形式,倡導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理念,發放寵物醫療箱、社區貓窩、安心加倍包等,讓流浪動物得到溫暖、安全與尊重,共建和善美好的文明社區。
  • 淄博華僑城藝術中心開館儀式暨「記憶的形狀」當代藝術展開幕式舉行
    淄博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畢榮青,淄博高新區工委副書記、組織人事部部長呂紅星,淄博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周茂松,淄博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王東宏,淄博市駐粵港澳大灣區協調發展中心主任荊波,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院長、著名建築師朱鉳教授,著名藝術家劉建華、青年藝術家關晶晶,深圳華僑城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華僑城北方集團黨委書記、執行董事楊傑,深圳華僑城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