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王俊
2020-11-27 13:53 來源: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獲悉,由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陳安和江蘇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陳櫻花聯合撰寫的《公共危機與應急管理領導幹部讀本》近日由該出版社出版。
陳安長期從事應急管理、風險評估與預測預警等領域的研究,著有現代應急管理系列叢書以及災難人類學著作《中國災難文化》等。陳櫻花是江蘇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長期從事公共政策、應急管理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公共危機與應急管理領導幹部讀本》一書按照「認知災難、應對災難、風險管理」的邏輯,對國內外公共危機管理領域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進行了梳理總結,並選取多個古今中外天災人禍的案例,對公共危機的界定、科學應對天災人禍、從應急走向預防等問題進行了闡述。
陳安在該書題為《為什麼危機與應急管理能力是所有領導幹部必須具備的?》的序言中指出,「領導幹部要比單個的公民在應急管理中負有更多責任和義務,而培養這個特定人群的公共危機和應急管理的能力正是這本書所希望達到的目標。」
「人類漫長的歷史進程幾乎都是在與災難鬥爭的過程中不斷前行的。人類很多重大文明轉向就發生在災難出現的那個時期。」序言指出,「2019年末和2020年全球最大的事情一定是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到了今天,有了種種教訓和經歷之後,我們已經看到『廣域環境下的個體隔離+輔助呼吸醫療設施』成為應急的核心兩招,這種感染性極強的傳染病總算有了被人類克服的可能,至少中國人半年之後走出了陰霾,生活和生產慢慢恢復正常。而一些國家還在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繼續努力。」
陳安指出,「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展示了大一統國家體制下的應急管理能力,我們的各級領導幹部在其中發揮了重要領導作用,而相應地全社會的動員能力經歷了一次大考。」
那麼,為什麼領導幹部一定要具備危機與應急管理能力?具體應該是哪些能力?
陳安在序言中稱,從宏觀上說,領導幹部的第一個能力是理性認知災難的能力,第二個則是理性看待公眾個人和群體不理性的能力,第三個則是理性認知自己、所在機構組織、所處區域、中國乃至人類應災能力的能力。具體則是八大應急能力:(1)信息獲取處理利用能力;(2)資源籌措徵集分配能力;(3)機構組織人員協調能力;(4)心理疏導行為引導能力;(5)危機溝通輿情防控能力;(6)風險認知趨勢評判能力;(7)專家召集組織決策能力;(8)救援指揮善後管理能力。
就新冠肺炎疫情而言,序言舉例稱,「宏觀上要求領導幹部要知道新發傳染病很難在第一時間找到合適的治療方案和藥物,只能利用現有的醫療手段和藥物,遴選可能適合這次新發傳染病的臨床技術和管理措施,儘早針對確診病人和密切接觸人群用上。其間,期待醫療和生物學專家們能夠儘早尋找對症的療法。隨後,才能夠在個人的角色與身份上做到最好,尤其是在隔離措施的採取上就要嚴格設計方案,進而考慮政府所有可能的針對公民的服務。」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中央黨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