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某公司的LED光效取得重大突破,達303lm/W,很多業內人士在嘖嘖讚嘆的同時,各種「磚家」也開始進行下一步的大膽預測,400lm/W,500lm/W,1000lm/W……
額,親,您真的理解光通量了嗎?
光通量是照明行業最常用的物理量,單位是流明。徐老師從《光的數量》這個角度給予介紹,其實也可以從貨幣兌換的角度來理解。
1.什麼是光譜?
三百多年前大名鼎鼎的牛頓做過稜鏡色散實驗,他將一束太陽光射過三稜鏡,在稜鏡的另一端屏幕上呈現出一條五彩繽紛的色帶,實驗證明了白光是由各種顏色的光混合而成,如下圖1所示。
圖1:稜鏡色散實驗與光譜圖
如果將圖1中的色帶理解成一把直尺並標上刻度,我們可以用長度(波長)來描述光的顏色,比如380nm是紫光,580nm是黃光,700nm是紅光,這裡的nm叫納米(1納米就是將1米分成10億份)。如果我們把太陽光裡各種顏色光的含量(絕對光譜強度)標註出來,就可以繪得的光譜圖。
從圖1中可以看到,太陽光中黃綠光的含量最多,紫光最少。我們知道光是一種能量,可以用功率來描述。
光功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用到積分∫?其實積分就是求和∑的意思,通過這公式計算的是光譜圖的面積,換句話說絕對光譜圖的面積就是光功率(光功率的單位是瓦)。既然光是一種能量,可以用光功率來描述,直接用光功率來描述光的數量不就完了,為什麼還要用到光通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