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兒童福利院孩子的「心願清單」

2021-01-14 海報新聞

5月27日,在濟南市兒童福利院,趙長美在照顧孩子們。本版照片均由新時報記者王汗冰 攝

給孩子們餵完午飯,福白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肚子傳來咕咕的聲音,「有點餓了」,她顧不上這些,心裡全是下午的打算。從早上5點多起床,她沒來得及「喘口氣」。

福白是濟南市兒童福利院的特教老師。疫情期間,特教教室被臨時改造成了「宿舍」,現在院內封閉管理,家庭寄養的孩子無法「回家」,她就成了臨時「媽媽」,24小時和孩子們吃住在一起。

6月1日是國際兒童節,濟南市兒童福利院沒像往年那樣安排開放活動。福白想帶他們做點手工,她不想讓孩子們失落。

90後福白:回來了就沒打算再走「看到孩子有好變化再累也值」

孩子們坐在椅子上,有的面無表情,有的咧嘴笑著,其中年齡最小的7歲,最大的16歲,他們都是有肢體障礙和智力障礙的孩子,其中有個孩子是他們中智商最高的,但依舊無法與人正常交流。

他們都是濟南市兒童福利院的孩子,這所位於南部山區柳埠街道突泉村的福利院,有近400名孩子,共有4種養育模式,分別是家庭寄養、類家庭養育的「京石兒童之家」、招募愛心夫妻院內養育和純養育。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這些被安排家庭寄養的孩子被接回福利院,90後特教老師福白成了他們的「媽媽」。一間30多平方米的房間被改造為臨時的生活居所,這是教室,也是臥室,房間一側牆上掛著電視、毛巾,另一側鋪著防潮墊和被褥。

為了照顧孩子們,福白每天早上5點起床,先打掃衛生、消毒,再給他們穿衣服、換尿不溼、洗漱、餵飯……一整天不閒著,這樣的日子已經持續了近一個月,「有點忙」成了她的口頭禪。提到辛苦,福白有些寡言,她不覺得苦,每次看到孩子們有了些許好的變化,她都異常興奮,甚至都覺得「再累也值了」。

福白之所以這麼覺得,是因為她從小也是這樣被照顧大的。雖然孩子們喊她「媽媽」,但她知道,這都是她的弟弟妹妹們,她所做的這些,就像哥哥姐姐們對自己的一樣,沒什麼。

27年前,也就是1993年的冬天,福白被送到福利院,她患有白化病,被起名為「福白」。當時年紀小,福白對兩歲之前的經歷早就沒了記憶,如今她也不願多提,她現在腦海裡裝滿的是福利院「媽媽」們給予的照顧和愛。

福白打小生活在這裡,直到考上大學才離開,她特地考取了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畢業後便又回來了,這一次,她沒打算再走。對她來說,福利院就是她的家。她成了院裡的特教老師,除了懂康復,還會心理治療,她喜歡帶著孩子們做手工,烘焙、編織都是她的強項。

福白在教孩子做彩泥

趙長美與孩子進行互動

80後福樂:第一個走出去的大學生

「終於能陪孩子過個兒童節了」

在福白之前,還有一位孩子選擇「回家」。

1985年,一個嚎啕大哭的女嬰在垃圾桶內被發現,彼時她只有8個月大,被好心的環衛工送到福利院,因為在垃圾桶內被火重度燒傷,她的右腿只能截肢。她被福利院的「媽媽」養大了,取名福樂。

80後的福樂是這裡走出去的第一位大學生,她性格要強,大學期間跟她同宿舍的舍友都不知道她戴著假肢。直到一次演出,老師發現跳舞的福樂有些異樣,這才「真相大白」。

福樂愛笑,對誰都是一副笑眯眯的樣子,她的愛情也萌芽在福利院。2005年,福樂跟同在這裡工作的丈夫相識相戀,經過4年愛情長跑,二人組建家庭並有了兩個可愛的孩子。說到孩子,福樂眼神變得溫柔,她說女兒不僅跟自己長得像,性格也隨自己。但她的絕大多數時間都留給了福利院的孩子們,福樂心裡對女兒是虧欠的。

往常,每到重大節日,尤其是兒童節,福利院都要全員上陣陪孩子們過節。今年受疫情影響,福樂調整了排班,她算了算,今年終於能回家陪倆娃過個兒童節了,「每年孩子問都敷衍過去,今年願望實現了。」

福樂說,大約有7個孩子像她跟福白一樣,從福利院出去又回來的。但目前在院內工作的只有她倆,「有的姐姐妹妹嫁到外地了,就跟著婆家走了,雖然不常見面,但也是打心眼裡為她們高興啊。」

由於不能長時間站立,這幾年福樂在院裡的膳食科工作,負責孩子們的一日三餐。5月28日上午11點,「京石兒童之家」的養育「媽媽」趙長美在「家裡」接過從膳食科送來的午飯,有的孩子沒法自主吃飯,需要「媽媽」們把飯打成泥,再挨個喂。

00後康康:唯獨「媽媽」喊得特清楚

「見了人就要抱,不撒手」

康康坐在飯桌前,「媽媽」趙長美給他盛了一大碗青菜炒蝦仁,他將滿滿一大勺菜放進嘴裡,一臉滿足。一旁的樂樂顯然沒康康這麼利索,他手拿著勺子,哆哆嗦嗦,半天也塞不進嘴裡,眼看著樂樂差點打翻了水杯,康康扔了勺子拿手指著他,但嘴裡卻支支吾吾地說不出來……「康康,好好吃飯!」正在給謠謠餵飯的趙長美喊了一聲,康康立馬把手縮了回來,趙長美確認謠謠吃了跟平時一樣多的飯以後,走過去給樂樂擦了擦嘴,開始給他餵飯。

康康已經16歲了,但看起來像正常孩子七八歲的樣子。說話口齒不清,唯獨「媽媽」喊得特別清楚。「你瞧他胖乎乎的,飯量驚人,能吃好幾個大雞腿。不認生,見了人就要抱,不撒手。」趙長美念叨著,時間長了,哪個孩子啥脾氣、飯量大小、愛幹什麼,她了如指掌,雖然他們不會說話,但有表情、會哭會笑,這成了他們和「媽媽」獨有的語言。

趙長美今年55歲,是濟南市兒童福利院京石兒童之家「長美家」9個男孩的「媽媽」。「家裡」的孩子大多是腦癱患兒,24小時離不開人。每到飯點,趙長美就忙得團團轉:把送來的飯打碎成泥,除了康康能自理外,其他都要挨個喂,「照顧這些孩子,沒耐心是萬萬不行的。」

因為喜歡孩子,2016年趙長美來到了離家10公裡的濟南市兒童福利院工作,「長美家」是她照顧孩子的場所,100多平方米的大房間內,有陽臺、沙發、電視,在這裡生活著9個男孩,「媽媽」趙長美跟他們同吃同住。

往常,趙長美一周可以回家休息一天,即便是這麼短暫的分別,她還是會掛念這些娃娃們。

每天中午,孩子們會睡一會兒午覺,院裡的教育、康復科還沒恢復,但只要天氣好,「媽媽」們就會帶著孩子們出來曬曬太陽。

下午,等孩子們陸續起床,福白安排6個孩子圍著小桌坐一起,隨後把早已準備好的彩泥拿出來,擺在桌子上,「我們看,這種綠色的彩泥可以變成小花的葉子……」福白握著振振的兩隻手,邊說邊將手心的彩泥揉成一個團,振振咯咯笑著,引得一邊的思思也笑了……房間的窗戶陽臺上,擺放著福白之前帶著孩子們捏的彩泥作品,五顏六色的棒棒糖、足以以假亂真的多肉植物……他們出不了門,窗戶就是探知這個世界唯一的窗口。福白想著,每天,他們能透過自己的彩泥作品通過窗戶看到更遠的地方,在特殊時期的兒童節,福白的心願終於達成了。

(文中的康康、樂樂、謠謠、振振、思思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不到20個小時,道林鎮百名兒童「六一」心願清單被認領
    (第二天上午十點多,100個兒童心願便被全部認領完畢。圖片均由通訊員 提供)  星辰在線5月28日訊(通訊員 彭嘉蕙 蔣珊蕾)「我們誠摯邀請充滿愛心的您積極認領孩子們的小心願,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圓孩子們一個甜甜的夢……」近日,寧鄉市道林鎮團委婦聯、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基地校等部門開展了「六一小心願歡笑共分享」活動,並在相關微信公眾平臺發布了道林鎮各中小學校100名困難學生的「六一」心願清單。
  • 35個心願禮物抵達萊陽,孩子自告奮勇上臺致謝
    每年冬天,齊魯晚報慈善義工中心都會啟動「新年心願」大型公益活動,在各地誌願者、義工團隊的協助下為孩子們實現新年願望。日前,煙臺寶來利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煙臺千北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和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一起將首批萊陽35個心願禮物送到了孩子們手中。
  • 深讀|福利院舊址斑駁了往事,思念卻在心底生生不息
    丟棄是讓你活下來中秋假期半島記者探訪無錫兒童福利院舊址,當年兒童福利院如今已廢棄。牛繼紅稱自己是「輪船碼頭的女兒」。1964年冬天,剛出生15天的她被父親丟棄在當年無錫市的輪船碼頭上,她將那裡視為重生的起點。42歲之前,牛繼紅生活在河南安陽,是養母口中「上海來的孩子」。她是被養母從一節火車皮上領下來的,那是1965年4月,北方春暖花開的時候。
  • 2021頤和金茂府心願清單 | 預定生活的N種美好
    *示意圖歲末年初,又是一年立Flag時大到自我修養,小到一日三餐人生的大平衡,日常的小確幸為生活加糖加鹽保持熱愛,方不負時光新年伊始,頤和金茂府收集整理了業主的頤和心願清單N重美好嚮往,預定2021頤和之美/01/2021頤和心願清單之「百忙事業派」
  • 西安客運段北京二隊T42次女子包乘組走進兒童福利院傳遞愛心
    西安客運段北京二隊T42次女子包乘組走進兒童福利院傳遞愛心 2018-06-08 15:00:00來源:央廣網
  • 心願卡貼滿牆 棗莊百個貧困孩子心願被認領
    9月25日,山東省暨棗莊市「心願直通車——愛在身邊,齊魯同行」集中活動在棗莊市山亭區共青希望學校舉行。棗莊市立新小學的學生一對一幫助共青希望學校的孩子實現心願,圖為一名立新小學的學生幫共青希望學校貧困孩子穿上新衣服。
  • 5歲患癌男孩有個心願清單,黃渤給他回信了…
    就在他的心願清單被媒體關注之後 心願一個個在實現 黃渤給小牟熠回信了 >專門錄製視頻祝他早日康復 7日,黃渤通過視頻回應了小牟熠想要見到他的心願,並祝他早日康復。
  • 濟南多名「天使症候群」嬰孩被送「棄嬰島」
    6月5日訊夜幕降臨,蛙聲四起,坐落於濟南南部山區柳埠鎮的濟南兒童福利院安靜地睡去,大門口南側不遠處的粉色小房子,燈光亮起,靜謐而溫馨,一直照亮門前的103省道。  她是即將結束的一天中,送來的第七個孩子。  記者跑到女孩跟前時,她穿著一身嶄新的紅外套,昏睡不醒,兩大袋子衣物、食品被扔在附近的地面上。  濟南兒童福利醫院的工作人員快速趕到現場,將女孩抱起,送進福利院。
  • 青年榜樣|王彥:讓更多唇顎裂兒童「微笑一生」是我的心願
    編者按:12月16日至18日,山東省青聯十三屆全委會、山東省學聯第十二次代表大會將在濟南同時召開。在齊魯大地上,有著這樣一批熱血青年,他們堅守理想信念,腳踏實地、苦幹實幹,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斷創造新業績,擔當新使命,建功新時代。即日起,齊魯網、閃電新聞客戶端將推出《青年榜樣》系列融媒體報導,聚焦優秀青聯委員、學聯代表,弘揚五四精神,致敬身邊青年榜樣。
  • 國際兒童日 | 關愛孤殘兒童,馨蓓安在行動!
    11月20日,國際兒童日的當天上午,在武漢市兒童福利院內,一場小朋友與馨蓓安品牌創始人——鈞鈞媽的有愛互動正在上演。現場其樂融融,十分溫馨。為關愛孤殘兒童,鈞鈞媽育兒團隊代表一行6人走進武漢市兒童福利院,給福利院的孩子們帶去了馨蓓安品牌旗下的寶寶系列產品以及糖果、畫板等慰問品,給這些特殊的孩子送去特殊的愛
  • 廣東警方解救被拐兒童:孩子遭變故不願回家(圖)
    又一個孩子回到了父母身邊。民警同志告訴記者,自從2004年六月份,抓獲了小容參與的拐賣兒童犯罪團夥以來,東莞警方已經解救出像小浩這樣的被拐賣兒童26名,其中有19名,經過DNA鑑定,已經返還給他們的親生父母。可是還是有7名孩子,至今找不到親生父母。那麼他們現在在哪裡?他們的命運又會怎樣呢?  這裡是東莞市福利院。
  • 家有自閉症兒童:父母們最大的心願,是比孩子活得更長
    這種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首位的兒童精神疾病,據測算全球有3500萬人罹患。影星達斯丁-霍夫曼在奧斯卡獲獎影片《雨人》中演繹的自閉症哥哥形象深入人心,某種沒有來由又不容更改的行為模式(比如片中患者堅持在吃鬆餅前必須上楓糖漿),是自閉症患者較為明顯的症候,也因此加深了他們與普通人之間正常交流的溝壑。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一天一萬多個網友點讚百姓的認可就是最高的褒獎
    點讚獻愛心只為助力自閉症孩子康復  經過走訪小編了解到此次活動是濟南六一兒童醫院為一名叫蛋蛋的自閉症患兒發起的,主要是為了給正在治療中的蛋蛋加油打氣,讓蛋蛋看到這麼多好心人都在關心他,接納他,鼓勵蛋蛋更好的融入社會,同時也是呼籲以社會各團體、組織對自閉症兒童家庭伸出援助之手,來幫助他們,讓自閉症孩子更好的融入社會。
  • 重慶碧桂園「心願碧達」走進樂一融合 用愛溫暖「來自星星的孩子」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高枝)在生活中,有這樣一群「來自星星的孩子」。他們有著明亮的雙眸,看上去與普通孩子沒什麼區別,但他們往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距離我們仿佛星空一樣遙遠。他們的每一個進步與改善都需要家庭和社會極大的付出,這群來自「星星的孩子」比普通人更需要我們的關愛。
  • 全國打拐解救兒童尋親公告平臺」上線 寶貝們想回家
    事實上,它們背後折射出一個社會難題:如何打擊拐賣兒童犯罪,建立尋找失蹤兒童的渠道?  近幾年,不斷有專家學者提出設想:建立全國新生兒指紋、DNA基因庫。受制於種種現實條件,這個設想尚未實現,幸運的是另一條「尋親」渠道日前正式開通了。  9月19日,民政部開發的「全國打拐解救兒童尋親公告平臺」 (http://qgdgxq.mca.gov.cn)上線。
  • 丹東市副市長張睿到市福利院、福彩中心調研督導檢查秋冬季疫情...
    11月17日下午,丹東市政府副市長張睿先後前往市社會福利院和福彩中心,對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進行調研督導檢查,市民政局局長於輝、副局長劉波、市民政事務服務中心主任李載革陪同調研。在市福利院,督導組認真聽取了福利院關於在院養員和孤殘兒童的基本情況以及冬季疫情防控情況的詳細匯報,包括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的防控工作情況,冬季疫情防控的相關物資儲備情況和專門針對冬季疫情防控的相關防控措施調整等內容。張睿指出,福利院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實總體上細緻到位,切實有效。
  • 血管瘤在濟南哪家醫院看的好?濟南童康兒童醫院
    血管瘤在濟南哪家醫院看的好?濟南童康兒童醫院是山東濟南血管瘤治療中心,濟南童康兒童醫院開設特色嬰幼兒血管瘤科治療草莓狀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混合血管瘤、淋巴管瘤、血管畸形等常見兒童血管瘤,不斷引進國內國際先進的治療設備和診療技術,長期與多家知名醫療機構保持臨床、學術交流關係,國內知名三甲專家定期坐診,醫院倡導「美觀無痕」診療理念,是在分子靶向療法和動靜脈導管顯像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其利用極其細微導管針在可視性影像設備的引導下
  • 二毛照護——重陽愛老節,徵集100份心願清單
    那麼,他們有什麼重陽心願呢?   今年重陽節,二毛照護——國內專業的居家照護服務平臺,聯合健租寶、e伴智能硬體、宜居康和、孝康緣等多家為老服務商,發起「我的心願」——重陽愛老節公益活動。旨在號召全社會在10月重陽愛老節更多關注高齡、失能、失智這個特殊群體的需求,藉助二毛照護和合作夥伴的微薄之力,免費為百位老人實現心願。
  • 感恩擺渡人,獻禮教師節——濟南紅繪醫院走進濟南市啟明星兒童康復...
    在教師團隊裡有這樣一群更為特殊、辛苦的存在,他們為殘障孩子擔負起一片天,傳授知識悉心照顧這群「折翼的天使」,也承擔著一個擺渡人的角色,為他們驅散人生的迷茫與痛苦,樹立積極的生活信念。在第35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濟南紅繪醫院(山東紅十字會醫院)特舉辦「感恩擺渡人,獻禮教師節」活動,走進濟南市啟明星兒童康復中心為特教老師獻上精心準備的禮物,感恩特教老師的辛苦付出,並為他們送上誠摯的慰問與祝福。
  • 濟南商場兒童遊樂場遍地開花 室外遊樂場月入過萬
    近年來,兒童經濟在濟南各大商場綜合體唱起了重頭戲,以兒童遊樂場帶動的親子消費項目層出不窮,且收費不菲。孩子較小的家長普遍反映,帶孩子去商場玩兒,很難繞開各種遊樂設施,為了避免孩子哭鬧,每次都不得不多花錢。